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U418.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路面是旧路改造常用的方式,俗称“白改黑”,本文以工程实例详细介绍“白改黑”旧路改造设计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和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案。
关键词:白改黑旧路改造 ,设计与施工
Abstract: the concrete pavement transform for the asphalt pavement is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commonly used methods, commonly known as the "white to black",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detailed introduction "white to black"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design of the details and the common questions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al.
Keywords: white to black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方式具有快速、经济、环保的特点,且改造后的路面行车舒适性、美观性增强,被较多地应用于城市道路改造。把白色混凝土路面改为黑色沥青混凝土路面,该工艺克服了水泥路面的弊端,又大大节约了成本。但很多路面做完后,很快路面面层出现反射裂缝,或面层出现网裂现象,如何避免该现象出现?笔者结合了具体工程实例,论述了在设计和施工中需注意的细节,并加强施工管理,经过运营期的跟踪观察,路面上没有出现裂缝和破损,现就该路面设计及施工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供同行借鉴。
一、需对旧路做调查评价
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是在对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性能做出正确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是合理进行加铺层结构设计的必要条件。其中调查的内容有旧路面的损坏情况、接缝传荷能力和板底脱空状况、旧混凝土路面结构参数等。其调查的方法和评定标准可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的规定进行。
二、某工程概况
某市政道路长约1609.96米,道路为三幅路型式,建筑红线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5米;分隔带宽2×2米;非机动车道宽2×7米,人行道宽2×8.5,机动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22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15cm12%灰土+15cm10%灰土,非机动车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地下管线均已按规划建成。机动车道经过10多年的使用路面整体结构破坏较轻,但局部路面出现破碎和沉陷,部分路段横向接缝破坏较为严重,宽度达到3~5cm,并出现错台现象,因此决定对该路进行大修。
三、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在旧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形成"复合式"路面结构,为了有效防止原有路面的裂缝及横向接缝在新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形成反射裂缝,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及横向接缝处铺设1米宽土工布,在整个路面上喷洒粘层油,加铺6cm(平均厚度)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满铺自粘式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强度50kN),再铺设5cm厚的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四、在设计中注重了以下几个细节:
1、路面上现有病害必须全部进行处理:a、破碎沉陷板需挖除后重新浇注新板。b、把横向接缝内的杂物全部清除,用压缩空气机吹净横向接缝灰尘,用嵌缝料(沥青玛蹄脂)将横向接缝填平。c、横向接缝之间的错台超过2cm时,必须用沥青混凝土把错台抹平,然后再铺土工布。d、局部脱空板应进行压浆处理。
2、使用铣刨机对路面进行整体铣刨,铣刨厚度原则为5mm,以达到刻痕拉毛,施工时要求把铣刨后的路面清扫干净,不允许有浮尘,防止沥青面层出现推移。
3、采用聚酯长丝经无纺针刺而成的土工布,厚1.95mm,单位面积质量140g/m²,该土工布渗透性好,可以均匀吸收沥青并达到饱和,使之与路面黏结致密,其独特的单面烧毛工艺,使土工布铺放后不致被车辆轮胎带起。施工时要求用钢丝刷清扫横向接缝两侧80cm的范围,然后铺1米土工布,铺设土工布的横向接缝两侧各60~70cm的范围内喷洒粘层油,以热溶沥青为最佳,每平方米沥青使用量1~1.2kg,沥青温度要保持150~170度之间,喷洒沥青的横向范围要比土工布宽10~20cm,喷洒均匀,土工布要随粘层油的喷洒而同时展开,纵向搭接宽度10~15cm,搭接部分的粘接料用量须为0.4升/平方米。铺设后人工及时使用铁制滚轮碾压密实,防止土工布黏结不牢,出现折皱现象,对路面连接起到反作用。
4、土工布铺设完毕后,在整个路面(包括土工布)喷洒粘层油(热溶沥青),然后摊铺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时不要因为土工布下面喷洒了粘层油,有局部渗透,而放弃上面粘层油的喷洒,该层粘结油对基层与面层的连接起关键作用。
5、铺设自粘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强度50kN),格栅搭接长度纵向不小于20cm,横向不小于15cm,纵向搭接应根据沥青混凝土摊铺方向将前一幅置于后一幅之上,最后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使格栅与原路表面黏结牢固。施工时要求严格控制运送沥青混凝土的车辆出入,禁止车辆在格栅层上急转向、急刹车和倾泻沥青混凝土余料,以防止对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损伤。
6、加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在10cm~13cm之间,水泥路面虽然被覆盖在沥青路面以下,如果面层太薄,旧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很快被反射到面层,另外,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要求上面层厚度不小于4cm,设计上面层为5cm厚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避免面层太薄出现脱落现象。
五、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案:
由于设计图纸进行了严格要求,施工单位也严格按规范及规定进行了施工,也选用了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但在施工時仍出现了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被摊铺机、车辆及行人带起的现象,格栅被带起后,摊铺面层时格栅出现皱折,如果不及时处理格栅可能会起反作用,使上面层与下层无法黏结,面层很快出现脱落。根据现场情况,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制定了如下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用钉子把格栅的重要部位进行固定,虽然是自粘玻璃纤维格栅,但由于现场情况不同、机械设备和人员熟练程度不同,可能会出现局部不合格现象,采取辅助措施保证了玻璃纤维格栅的设置。
2、根据摊铺机的宽度铺设格栅,按摊铺机的宽度预留上搭接宽度即可,不要把整幅路面全部铺上格栅后再摊铺沥青混凝土,并且要求前面铺设好格栅,后面紧跟摊铺面层,避免其它车辆及行人在上面行走。
3、玻璃纤维土工格栅铺设完后,在面层铺设时,用人工在摊铺机前撒一些面层沥青混合料,避免了摊铺机带起格栅的现象。由于是同一种沥青混合料,并且后面紧跟摊铺,所以不会形成夹层现象。
综上所述,“白改黑”路面施工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只要在设计前对现有路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在设计及施工中注意细节,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让旧路面发挥它的作用,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对当今倡导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摘要: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路面是旧路改造常用的方式,俗称“白改黑”,本文以工程实例详细介绍“白改黑”旧路改造设计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和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案。
关键词:白改黑旧路改造 ,设计与施工
Abstract: the concrete pavement transform for the asphalt pavement is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commonly used methods, commonly known as the "white to black",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detailed introduction "white to black"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design of the details and the common questions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al.
Keywords: white to black old road reconstruc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方式具有快速、经济、环保的特点,且改造后的路面行车舒适性、美观性增强,被较多地应用于城市道路改造。把白色混凝土路面改为黑色沥青混凝土路面,该工艺克服了水泥路面的弊端,又大大节约了成本。但很多路面做完后,很快路面面层出现反射裂缝,或面层出现网裂现象,如何避免该现象出现?笔者结合了具体工程实例,论述了在设计和施工中需注意的细节,并加强施工管理,经过运营期的跟踪观察,路面上没有出现裂缝和破损,现就该路面设计及施工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供同行借鉴。
一、需对旧路做调查评价
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是在对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性能做出正确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是合理进行加铺层结构设计的必要条件。其中调查的内容有旧路面的损坏情况、接缝传荷能力和板底脱空状况、旧混凝土路面结构参数等。其调查的方法和评定标准可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的规定进行。
二、某工程概况
某市政道路长约1609.96米,道路为三幅路型式,建筑红线宽5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5米;分隔带宽2×2米;非机动车道宽2×7米,人行道宽2×8.5,机动车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22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15cm12%灰土+15cm10%灰土,非机动车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地下管线均已按规划建成。机动车道经过10多年的使用路面整体结构破坏较轻,但局部路面出现破碎和沉陷,部分路段横向接缝破坏较为严重,宽度达到3~5cm,并出现错台现象,因此决定对该路进行大修。
三、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在旧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形成"复合式"路面结构,为了有效防止原有路面的裂缝及横向接缝在新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形成反射裂缝,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纵缝及横向接缝处铺设1米宽土工布,在整个路面上喷洒粘层油,加铺6cm(平均厚度)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满铺自粘式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强度50kN),再铺设5cm厚的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四、在设计中注重了以下几个细节:
1、路面上现有病害必须全部进行处理:a、破碎沉陷板需挖除后重新浇注新板。b、把横向接缝内的杂物全部清除,用压缩空气机吹净横向接缝灰尘,用嵌缝料(沥青玛蹄脂)将横向接缝填平。c、横向接缝之间的错台超过2cm时,必须用沥青混凝土把错台抹平,然后再铺土工布。d、局部脱空板应进行压浆处理。
2、使用铣刨机对路面进行整体铣刨,铣刨厚度原则为5mm,以达到刻痕拉毛,施工时要求把铣刨后的路面清扫干净,不允许有浮尘,防止沥青面层出现推移。
3、采用聚酯长丝经无纺针刺而成的土工布,厚1.95mm,单位面积质量140g/m²,该土工布渗透性好,可以均匀吸收沥青并达到饱和,使之与路面黏结致密,其独特的单面烧毛工艺,使土工布铺放后不致被车辆轮胎带起。施工时要求用钢丝刷清扫横向接缝两侧80cm的范围,然后铺1米土工布,铺设土工布的横向接缝两侧各60~70cm的范围内喷洒粘层油,以热溶沥青为最佳,每平方米沥青使用量1~1.2kg,沥青温度要保持150~170度之间,喷洒沥青的横向范围要比土工布宽10~20cm,喷洒均匀,土工布要随粘层油的喷洒而同时展开,纵向搭接宽度10~15cm,搭接部分的粘接料用量须为0.4升/平方米。铺设后人工及时使用铁制滚轮碾压密实,防止土工布黏结不牢,出现折皱现象,对路面连接起到反作用。
4、土工布铺设完毕后,在整个路面(包括土工布)喷洒粘层油(热溶沥青),然后摊铺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时不要因为土工布下面喷洒了粘层油,有局部渗透,而放弃上面粘层油的喷洒,该层粘结油对基层与面层的连接起关键作用。
5、铺设自粘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强度50kN),格栅搭接长度纵向不小于20cm,横向不小于15cm,纵向搭接应根据沥青混凝土摊铺方向将前一幅置于后一幅之上,最后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使格栅与原路表面黏结牢固。施工时要求严格控制运送沥青混凝土的车辆出入,禁止车辆在格栅层上急转向、急刹车和倾泻沥青混凝土余料,以防止对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损伤。
6、加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在10cm~13cm之间,水泥路面虽然被覆盖在沥青路面以下,如果面层太薄,旧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很快被反射到面层,另外,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要求上面层厚度不小于4cm,设计上面层为5cm厚AC-16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避免面层太薄出现脱落现象。
五、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案:
由于设计图纸进行了严格要求,施工单位也严格按规范及规定进行了施工,也选用了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但在施工時仍出现了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被摊铺机、车辆及行人带起的现象,格栅被带起后,摊铺面层时格栅出现皱折,如果不及时处理格栅可能会起反作用,使上面层与下层无法黏结,面层很快出现脱落。根据现场情况,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制定了如下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用钉子把格栅的重要部位进行固定,虽然是自粘玻璃纤维格栅,但由于现场情况不同、机械设备和人员熟练程度不同,可能会出现局部不合格现象,采取辅助措施保证了玻璃纤维格栅的设置。
2、根据摊铺机的宽度铺设格栅,按摊铺机的宽度预留上搭接宽度即可,不要把整幅路面全部铺上格栅后再摊铺沥青混凝土,并且要求前面铺设好格栅,后面紧跟摊铺面层,避免其它车辆及行人在上面行走。
3、玻璃纤维土工格栅铺设完后,在面层铺设时,用人工在摊铺机前撒一些面层沥青混合料,避免了摊铺机带起格栅的现象。由于是同一种沥青混合料,并且后面紧跟摊铺,所以不会形成夹层现象。
综上所述,“白改黑”路面施工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只要在设计前对现有路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在设计及施工中注意细节,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让旧路面发挥它的作用,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对当今倡导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