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75-01
地佐辛应用于临床镇痛比较普遍,但由于其为一种阿片激动-拮抗药,所以地佐辛复合其他阿片激动药的应用少见报道,本研究拟就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做一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66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均无吸毒史及既往麻醉镇痛药物使用史;无哮喘病史;无精神病史;术前肝功能、肾功能基本正常。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知情、自愿前提下,按手术次序随机分为吗啡组和地佐辛加芬太尼组,每组33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所有产妇入室后用18号留置套管针开放上肢静脉并输液。采用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左侧卧位选择L1-2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端轻轻放入硬膜外导管并在硬膜外腔留置4cm。产妇平卧后硬膜外开始注入2%利多卡因3~5ml实验剂量,5min待有疼痛感觉减退平面时,硬膜外再次注入2%利多卡因10ml。15min后麻醉平面满意者开始手术,常规面罩持续吸氧。
1.2.2 分组与镇痛方法。术毕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随机分为芬太尼加地佐辛组和吗啡组,每组33例。吗啡组:吗啡10mg+地塞米松1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地佐辛加芬太尼组:地佐辛10mg+地塞米松10mg+芬太尼0.6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术毕时连接镇痛泵,镇痛泵持续输注速度2ml/h。
1.2.3 临床护理观察。由专职人员随访观察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别记录术后6、12、24、48h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采用VAS评价镇痛效果:0分为无痛;10分最痛。并观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皮肤瘙痒及其他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临床医师,由临床医师及时处理病人。
1.2.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术后6、12、24、48h的镇痛效果和呼吸抑制、嗜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地佐辛加芬太尼组的产妇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吗啡组。结论:地佐辛加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在严密的临床护理观察下,不良反应轻微。
两组产妇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和ASA分级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不良反应:两组产妇的呼吸抑制和嗜睡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加芬太尼组的产妇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吗啡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患者除切口疼痛外,还有阵发的宫缩性疼痛。因此,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可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3]。吗啡用于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疗效确切,已被广泛应用于术后疼痛治疗,但其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并且发生率与剂量呈一定的相关性[1]。地佐辛是兼备阿片类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药物,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可待因和镇痛新更强[2]。本研究结果显示芬太尼加地佐辛组术后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地佐辛加芬太尼术后镇痛的效果确切。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引起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认为可能与刺激μ受体而引起。本研究结果显示地佐辛术后镇痛组的恶心、呕吐发生明显低于吗啡组,可能由于地佐辛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可使胃肠平滑肌松弛,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有关。总之,地佐辛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其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理想的术后静脉镇痛药。
参考文献
[1] Duarte LT, Fernandes Mdo C, Costa VV, et al.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depress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venous or epidural analgesia with opioids. Rev Bras Anestesiol, 2009, 59(4): 409-20
[2] 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4):255
[3] 陈聚朝,郝明珠,刘顺锁.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10,32(9):1084-5
地佐辛应用于临床镇痛比较普遍,但由于其为一种阿片激动-拮抗药,所以地佐辛复合其他阿片激动药的应用少见报道,本研究拟就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做一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66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均无吸毒史及既往麻醉镇痛药物使用史;无哮喘病史;无精神病史;术前肝功能、肾功能基本正常。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知情、自愿前提下,按手术次序随机分为吗啡组和地佐辛加芬太尼组,每组33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所有产妇入室后用18号留置套管针开放上肢静脉并输液。采用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左侧卧位选择L1-2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端轻轻放入硬膜外导管并在硬膜外腔留置4cm。产妇平卧后硬膜外开始注入2%利多卡因3~5ml实验剂量,5min待有疼痛感觉减退平面时,硬膜外再次注入2%利多卡因10ml。15min后麻醉平面满意者开始手术,常规面罩持续吸氧。
1.2.2 分组与镇痛方法。术毕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随机分为芬太尼加地佐辛组和吗啡组,每组33例。吗啡组:吗啡10mg+地塞米松1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地佐辛加芬太尼组:地佐辛10mg+地塞米松10mg+芬太尼0.6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术毕时连接镇痛泵,镇痛泵持续输注速度2ml/h。
1.2.3 临床护理观察。由专职人员随访观察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别记录术后6、12、24、48h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采用VAS评价镇痛效果:0分为无痛;10分最痛。并观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皮肤瘙痒及其他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临床医师,由临床医师及时处理病人。
1.2.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术后6、12、24、48h的镇痛效果和呼吸抑制、嗜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地佐辛加芬太尼组的产妇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吗啡组。结论:地佐辛加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在严密的临床护理观察下,不良反应轻微。
两组产妇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和ASA分级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不良反应:两组产妇的呼吸抑制和嗜睡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加芬太尼组的产妇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吗啡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患者除切口疼痛外,还有阵发的宫缩性疼痛。因此,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可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3]。吗啡用于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疗效确切,已被广泛应用于术后疼痛治疗,但其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并且发生率与剂量呈一定的相关性[1]。地佐辛是兼备阿片类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药物,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可待因和镇痛新更强[2]。本研究结果显示芬太尼加地佐辛组术后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地佐辛加芬太尼术后镇痛的效果确切。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引起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认为可能与刺激μ受体而引起。本研究结果显示地佐辛术后镇痛组的恶心、呕吐发生明显低于吗啡组,可能由于地佐辛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可使胃肠平滑肌松弛,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有关。总之,地佐辛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其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理想的术后静脉镇痛药。
参考文献
[1] Duarte LT, Fernandes Mdo C, Costa VV, et al.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depress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venous or epidural analgesia with opioids. Rev Bras Anestesiol, 2009, 59(4): 409-20
[2] 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4):255
[3] 陈聚朝,郝明珠,刘顺锁.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10,32(9):1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