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方法由于诸多问题面临淘汰的境地,但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一直被广大老师所沿用,其不但具有提高教学效率的优点,还具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等诸多优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策略研究]
一、在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要贴近生活,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到一起。例如在“长度”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将“毫米”“厘米”、“分米”“米”等单位类比于生活中的一张纸的厚度、一本书的厚度、一个水杯的高度、一棵树的高度等,以此给予学生一个代入感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因为生活中的这些事物学生们都见识过,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可以直接将学生们带入具体的情境中去,授课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这种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生活化的一面,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不仅可以运用到考试中,更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实践。
2.创设故事化的问题情境
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还要具备故事化的特点,将知识点用故事“串起来”。小学教学中融于故事教学的方法已普遍运用,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教学,不但迎合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小学数学中包含了“分数”这一知识点,在“分数”教学中教师们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天气炎热的夏日午后,妈妈给大明和二明买了一个冰镇西瓜解暑,大明积极主动地要求分西瓜,大明对二明说:“弟弟,我要把这个西瓜分成3块,一份是二分之一,两份是四分之一,你要选择哪一个?”弟弟想吃大块的西瓜,经过了一番思考选择了四分之一。同学们认为二明选的对吗?在讲述完故事后要引入一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而且引入的问题和故事要与课程所需知识点相符合。通过相关故事与教材内容的联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
3.创设游戏化的问题情境
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更要具备游戏化的特点,在游戏中加入知识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玩游戏,教师们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教学,为学生设置一些有启发意义的問题情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元、角、分”知识点中,教师们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超市购物游戏。将铅笔、橡皮、笔记本、书包等文具以元角分的方式标上价格,让学生分别饰演售货员、收银员等角色。通过付钱、找钱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元角分这一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其中的快乐。
二、在情境创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吸引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找到学习当中的乐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获取知识的欲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吸引力能够让学生想通过学习进行挑战,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能够慢慢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后,内心也会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产生,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有动力。
2.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学习思维
数学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材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具。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较小,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生活中所经历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并消化新的知识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有充分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避免因为课上内容过难,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目的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与生活关联性较强的问题情境,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但这并不是说教学内容完全等同于生活,而是让学生在遇到陌生问题时会有熟悉的感觉,学习时能够更加轻松。但如果情景有过多的描述与渲染,其中存在许多与知识内容无关的信息时,会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被这些无关信息所吸引,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与课上内容有很强的关联性,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情境本身。
4.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合理性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能单纯的为了创设情境,而是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量,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对于一些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动画或是多媒体课件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而对于一些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知识,教师需要设计实际操作情境并重视起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那些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创设存在递进关系的问题情境,将困难的问题化成一个个小问题,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将问题逐个击破,也会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幽默的问题情境之下学生在课上学习时也会更加轻松,感受到数学课堂给他们带来的知识与快乐,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所保证,教学效率也得以提高,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陈美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8.
[3]吴爱武,何永刚.数学课堂中优化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5(6):84-85.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策略研究]
一、在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要贴近生活,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生活联系到一起。例如在“长度”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将“毫米”“厘米”、“分米”“米”等单位类比于生活中的一张纸的厚度、一本书的厚度、一个水杯的高度、一棵树的高度等,以此给予学生一个代入感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因为生活中的这些事物学生们都见识过,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可以直接将学生们带入具体的情境中去,授课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这种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生活化的一面,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不仅可以运用到考试中,更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实践。
2.创设故事化的问题情境
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还要具备故事化的特点,将知识点用故事“串起来”。小学教学中融于故事教学的方法已普遍运用,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教学,不但迎合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小学数学中包含了“分数”这一知识点,在“分数”教学中教师们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天气炎热的夏日午后,妈妈给大明和二明买了一个冰镇西瓜解暑,大明积极主动地要求分西瓜,大明对二明说:“弟弟,我要把这个西瓜分成3块,一份是二分之一,两份是四分之一,你要选择哪一个?”弟弟想吃大块的西瓜,经过了一番思考选择了四分之一。同学们认为二明选的对吗?在讲述完故事后要引入一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而且引入的问题和故事要与课程所需知识点相符合。通过相关故事与教材内容的联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
3.创设游戏化的问题情境
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更要具备游戏化的特点,在游戏中加入知识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玩游戏,教师们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教学,为学生设置一些有启发意义的問题情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元、角、分”知识点中,教师们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超市购物游戏。将铅笔、橡皮、笔记本、书包等文具以元角分的方式标上价格,让学生分别饰演售货员、收银员等角色。通过付钱、找钱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元角分这一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其中的快乐。
二、在情境创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吸引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找到学习当中的乐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获取知识的欲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吸引力能够让学生想通过学习进行挑战,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能够慢慢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后,内心也会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产生,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有动力。
2.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学习思维
数学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材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具。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较小,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生活中所经历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并消化新的知识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有充分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避免因为课上内容过难,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目的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与生活关联性较强的问题情境,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但这并不是说教学内容完全等同于生活,而是让学生在遇到陌生问题时会有熟悉的感觉,学习时能够更加轻松。但如果情景有过多的描述与渲染,其中存在许多与知识内容无关的信息时,会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被这些无关信息所吸引,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与课上内容有很强的关联性,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情境本身。
4.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合理性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能单纯的为了创设情境,而是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量,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对于一些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动画或是多媒体课件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而对于一些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知识,教师需要设计实际操作情境并重视起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那些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创设存在递进关系的问题情境,将困难的问题化成一个个小问题,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将问题逐个击破,也会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幽默的问题情境之下学生在课上学习时也会更加轻松,感受到数学课堂给他们带来的知识与快乐,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所保证,教学效率也得以提高,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陈美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8.
[3]吴爱武,何永刚.数学课堂中优化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5(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