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灾害事故规律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LOK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煤矿瓦斯灾害事故作为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瓦斯事故的发生会直接威胁到井下煤矿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并给煤矿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为了有效防治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相关企业应该结合近年来爆出的瓦斯事故,分析其发生规律,从而提出有效策略来降低煤炭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几率,以维护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煤矿;瓦斯灾害;事故;规律;措施
  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以及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煤矿生产事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瓦斯作为影响煤矿生产有序展开的关键因素,加强对它的研究分析,对于今后社会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1]。对此,我们应该从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危害性入手,分析近年来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来将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以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煤矿瓦斯灾害事故发生规律
  有数据显示,自2008年到2013年的六年间,我国共发生7557起煤矿事故,并造成12703人死亡。其中,仅仅煤矿瓦斯事故就占总事故的9.71%,且死亡人数也高达26.67%,可以说,由瓦斯引起的灾害事故是煤矿事故的重点,加强瓦斯事故的防治势在必行。目前,我们可以从以下不同角度来对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窥探一二。
  1、从事故类型的角度来看
  目前,总结已发生的煤矿瓦斯事故,大体可以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即瓦斯窒息[2]、爆炸燃烧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就是指由于瓦斯浓度过高而导致人员因缺氧而出现昏迷甚至死亡的事故;爆炸则会在煤尘的作用下威力加剧并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直接威胁到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突出伴有强烈的动力现象,可以瞬间喷出大量煤炭损毁井下作业设备,且涌出的瓦斯还会同时引发窒息事故,遇火则易引发爆炸事故[3]。可见,应对和遏制瓦斯爆炸以及突出事故是有效减少瓦斯事故损失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2008年到2013年这六年间瓦斯事故的发生量来总结其发生规律,如图(1)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煤矿各类瓦斯事故不管是从发生数还是死亡人数都有总体下降的态势,其中窒息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从2008年的88起下降至2013年的19起,且死亡人数也从之前的164人下降到32人。而突出事故与爆炸事故虽然得到有效缓解,但是从总体上看却有反弹趋势,特别是爆炸事故,与2012年相比,2013年爆炸事故的发生数上升了4起,且死亡人数也增长了27.81%。
  2、从瓦斯事故等级的角度来看
  国家相关条例规定,根据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来将事故划分为四个等级,即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以及一般事故。对于煤矿瓦斯灾害事故,我们可以按照死亡人数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等级,即特大事故(30人及以上)、重大事故(10~29人)、较大事故(3~9人)以及一般事故(1~2人)。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11年这十一年间,我国共发生煤炭瓦斯事故多达3985起,共造成16936人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32.4%,尤其是2005年发生的一起特大瓦斯事故造成214人遇难[4]。从总体上看,这几年间重大以及特大事故发生数均较少且没有明显波动,而较大事故发生数则呈缓慢下降态势,一般事故的波动较大,在2003年达到高峰,而2004年以及2006年则分别有两次明显下降情况,但是到了2009年以及2010年则又有了增加趋势。
  3、从季度的角度来看
  煤矿开采受环境影响很大,我们可以以时间为切入点,分析瓦斯事故的发生规律。以事故发生时间为基准我们可以发现,每年的三、四月份,也就是节后复工时期是瓦斯事故的高发期,其发生频率是平常的1.6倍左右。而在经过大力整治后,瓦斯事故得到了有效抑制,但是随着天气转暖与升温,到了七、八月份,瓦斯事故又有了反弹趋势,并上升至另一个高峰,据统计显示,2008年到2013年间,仅七八月份就发生了14起瓦斯事故。
  二、新时期有效防治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措施
  1、防范瓦斯積聚措施
  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瓦斯积聚造成的,基于此,我们应該采取以下措施,防范瓦斯积聚:第一,做好井下通风管理。相关企业可以针对瓦斯事故预防建立一个健全的矿井通风系统,为有效遏制瓦斯积聚提供保障。其中,通风系统要合理、通风构筑物要可靠、风流稳定,风速与风量要能满足通风需求,避免出现串联通风以及循环通风,如必须要采取串联通风,则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行事;第二,及时处理局部瓦斯积聚。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如果在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积聚了浓度达2%的瓦斯时,就必须组织周围20m内的矿工及时撤出,并切断电源,采取通风或者封闭风措施来进行处理,以免发生窒息事故或者爆炸事故[5];第三,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检测人员需要根据标准次数对煤矿瓦斯进行检查,整个检查工作需要依照煤矿瓦斯巡回检查制度以及请示报告制度中的相关条例行事,避免出现漏检、假检、少检。如发现瓦斯浓度超标,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撤出人员,以维护人员安全;第四,抽放瓦斯。相关企业需要合理布置安装煤矿瓦斯抽放系统,在煤矿开采前就有效降低瓦斯的涌出量;等等。
  2、防止瓦斯爆炸措施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有效防范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除了要加强安全管理、严禁带火种入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效控制火源产生。其中,为预防机械着火,我们需要加强机械保护投入以及日常管理,重点防范摩擦起火,提高机械维修质量,加强润滑,避免机械设备处于不正常工作状态中。与此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堆煤保护以及机电无油化等问题。在预防电气着火方面,要保证各种电气保护都齐全、灵敏以及可靠,且继电整定科学合理。另外,做好电气设备的防爆管理工作,保证防爆率达到100%,注意井下各种缆线都不能出现失爆现象,井下的消防系统及其材料、设施等,都要严格遵照相关规范标准设置齐全。
  3、加强煤矿瓦斯事故演习
  为真正意义上的落实“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指导方针,企业不仅要制定科学严谨的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还要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应演习。这样一方面有助于企业职工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另一方面还能为瓦斯事故的预防以及应急救援起到指导作用。另外,通过瓦斯事故演习,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应急技能,在事故真正发生时及时做出正确反应,而参与演习过程中,还方便演习人员发现瓦斯事故防治措施中的缺陷与不足,从而在不断改进以及完善应急预案的同时,有效减少瓦斯事故带来的损失。
  三、结语
  总之,煤矿瓦斯灾害事故作为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加强对它的有效预防,不仅关系到企业本身,同时也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所以,相关企业需要积极分析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积极采取防范瓦斯积聚以及瓦斯爆炸措施,加强煤矿瓦斯事故演习,在提高职工瓦斯事故防范意识的同时,有效降低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邓书桂. 浅谈地质因素对瓦斯的影响和瓦斯事故的防治措施[J]. 中国科技投资, 2014(A12):123-123.
  [2]程广.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对策[J]. 低碳世界, 2013(7x):104-105.
  [3]于海云, 张淑同. 近年我国煤矿瓦斯事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探讨[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6(1):108-110.
  [4]李润求, 施式亮, 念其锋,等. 近10年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规律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9):143.
  [5]刘士春. 试析煤矿瓦斯灾害的防治措施及几点建议[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3(11):380-380.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控车床加工切削速度优化设计主要包含优化准则(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的设计和研究。优化准则即金属切削加工时刀具进给速度、设备转速、切削刀具耐用度等等优化参数相关构成函数。约束条件主要包括不同车床的理论极限数值,生产过程,所有参数不能够超过规定的极限值。通过对切削速度的优化设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数控车床;高速切削;刀具;优化设计  1 . 切削速度优化准则  
摘 要: 当前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几乎都采用了触摸屏的设计。触摸屏与传统移动设备相比,操作性更强,操作难度更低,学习掌握更加容易,同时也更加符合用户的生活习惯,能够达到更加自然的交互过程。在触摸屏中,输入方式为“所见即所得”,用户能够使用简单的手势,对想要的操作轻松、直观的完成。在触摸屏下,手势输入法是一项重要的功能,而当前较为流行的Swype输入法、闪云输入法、Aeiou输入法,在用户学习方
低轨道(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近几年兴起的全球个人通信系统,它的服务范围不受限制,可以构成全球通信网,提供移动电话、数据传输、传真和无线定位等业务。它非常适合载人航天应急救
在小波包码分多址(WPDM-CDMA)系统中,信道估计对于系统性能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针对WPDM-CDMA系统最小二乘(LS)信道估计算法信道噪声很敏感问题,提出利用小波包阈值去噪对LS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以电机—水泵为核心构成的无塔供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算法,该算法具有很强的抗干扰和自适应能力,可以在用户用水量及供水管网参数不确知并随机变化的情况下,保证
利用ERP系统对企业物资进行管理,可以将企业每天流入、流出和采购的物资进行详细记录、维护和管理,以此来使主数据有一定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R—ALOHA卫星分组通信系统,通过对该系统性能的全面分析,建立系统马尔可夫模型。在模型中不但考虑卫星信道传播延迟的影响,而且着重考虑由于用户随机选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