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往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通过减少理论课程、增开专业课程突出专业技能。然而随着中职学生就业面越来越广,该思想导致了专业课程设置陈旧、学生发展潜力狭小、学生综合素质差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立体化、多层次、开放性的教学资源体系。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资源体系
[作者简介]李长惠(1956- ),女,重庆大学出版社科技分社社长,副编审,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图书出版、职业教育及人才开发研究。(重庆 400030)钟勤(1971- ),男,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计算机部主任,中职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与科研。(重庆 401336)孔霁(1983- ),女,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与管理。(重庆 40003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4-0100-02
一、更新观念,立足现实,做好改革准备
1.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人格培养,根据发展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变“教师传道”为“教师引导”的平等、探索的课堂互动模式,使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以能力为本位”是指中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强调能力培养,包括素质能力、知识能力和专业能力,即沟通、团队合作、工作礼仪等核心能力,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相应岗位的专业技能;“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是指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服务于行业,要求其关注行业人才需求及变化,专业课程内容注意教学与行业需求结合、课程设置与行业岗位技术结合,缩小教学与实践的差距,实现职业学校育人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2.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现存问题。计算机应用正飞速地朝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滞后,与社会需要、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1)文化课程过多,核心能力课程设置不足,未能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及良好职业素养的要求,导致学生就业出现问题,如面试成功率低、与同事无法有效沟通、缺乏团队工作能力、与上司交流无合适礼节等。(2)根据行业要求针对性培养的人才不足。近年来,除会计、电算化等个别专业具有一定行业特点外,不少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显得单薄和简陋,疏于更新,学生除学习计算机基本理论、简单程序设计和一般操作外,欠缺对计算机最新应用知识、行业软件应用技能的掌握,已无法适应各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多方位、高素质的需求,导致学生无法有效从业。(3)对专业岗位能力课程重视不够,岗位定位不准导致课程对岗位特殊性体现不明显。课程综合性、多门相关课程的整合性不强,无法满足要求综合能力的工种;专业名称不统一,导致理解偏差且无法落实;未能因地制宜组织岗位能力课程,等等。因此,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得到足够重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帮助学生形成竞争力,推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3.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学校应做相关准备。首先应要求教师具备自我否定和超越的良好心态及再学习能力,并通过学校与行业合作、参与行业实践以弥补专业实践经验的不足;针对专业特点探索教学方法,改变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被动地位,改变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实效性不高的教学现状。其次,要培养与行业需要匹配的人才,学校应提供职业规划服务,这可由学校独立或由学校与行业联合完成。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基础素养、性格偏好和深入行业总结归纳出IT细分岗位的特点、任务、职能要求,帮助学生制定中长期职业规划,同时提供短期的职业机会,如实习、首次就业和跟踪服务等。
二、根据行业需求重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从单机运行方式到网络互联,从文字、数据的一般处理到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处理,深刻地改变了计算机专业教育。但陈旧的课程体系与计算机深广的应用领域以及各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要求之间存在差距,降低了计算机教育成效。因此,根据市场行业需求进行专业特色的培养刻不容缓。为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构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分析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中职计算机教育目前的困境是:行业认为学生综合素质呈下降趋势,合适的人选越来越少。而中职学校每年毕业的计算机类学生越来越多,就业越来越难。人才对接的不畅,说明学校对行业需求的分析和理解还有待改进和加强。综合来看,复合型、具备大局观和系统化思路、拥有学习能力和潜力的人才是行业愿意聘用的。各行业需要的中职计算机人才至少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普遍具有较高行业认同度的核心能力,即基本素养,如自信、挑战精神、沟通技巧、开放思维和行为方式、学习方法等;二是岗位能力,即通过学习掌握的具体岗位技术操作能力,如网络管理员应掌握的工作技能、软件开发代码编写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等。
2.根据需求和目标,重构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置。中职学校应清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其出发点不应是理论化精英式教育,而应最大限度地贴近行业需要,培养蓝领和灰领人才,应最大限度地弥补学生学习和职业之间的传统鸿沟,缩短学生适应职业生活的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这一目标要求中职学校放弃追逐“升级”,明确定位在行业需求的岗位人才培养上,重视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具体措施如下:(1)细化计算机应用专业。以往认为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办公室文员的观点其实很粗浅。计算机应用可分多种方向,如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等。细化专业,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一技之长”,提高对特定行业的适应性,可以避免知识广却技能不精所导致的就业困难。(2)拓展计算机专业的方向性。计算机专业方向大而广,若只考虑少数方向,会导致学生仅适应市场某一部分的局限性。为突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计算机专业应朝专门化方向拓展,如计算机软件设计专业(包括应用程序和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维修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包括网络应用和管理)等。(3)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开设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其他专业。结合计算机应用领域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开拓学生从业范围,如将计算机与财务结合设置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有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将之用于相应岗位又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可以说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3.在专业明确的基础上,建立课程体系。根据现实需要、培养目标、技术发展和专业设置,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应分层次、有比例地建立,建议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比例大于2∶1。专业课程分专业基础课、专业特征课、岗位能力课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以专业基础课为起点,借助专业特征课帮助学生确定就业方向,岗位能力课则根据中职学生可能从事的岗位及整合能力开设。三个层次的课程要因地制宜,并随时关注岗位能力变化定期修改,不断充实完善。
以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为例: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方面,可以合并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Internet等,定名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尽量不包括数的表示、软件系统及介绍、计算机发展等;在网络技术课程方面,除教授局域网组网的内容外,增加VLAN与交换机的基本配置、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局域网连接Internet的技术、网络互连、无线网络等知识。根据各专业分支方向不同开设具有特性的专业特征课,范例结构如图2所示。
4.结合中职教学时间特点安排课程。中职教学时间一般要求两年的在校学习和一年的行业实习,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完善需要结合这个时间特点合理安排相应课程,如专业课程的取舍、课时的安排等。遵循“拓宽基础,强化专业”的原则,具体安排为:(1)建议每周文化课总课时为10节左右,够用即可,专业课时为20节左右。(2)宽基础、重特色的专业课程安排。第一、二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第二、三学期开设专业特征课,保证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达到相应标准,也为其选择专业方向打下基础;第三、四学期及实习阶段开设岗位能力课。(3)合理取舍安排专业课程。过多或过少的专业课程开设都是不可取的。应对特色专业课程进行必要的取舍,开设必需的基础课。行业岗位必需的课程则根据实用性取舍,一些理论性强而上岗时不是立即用到的,就没必要开设。(4)注重安排核心课程。核心素质提高学生个性素质和修养,为其奠定良好的工作态度基础,并有助于就业、适应社会及自我发展。可在第一、二学期开设沟通与客户服务,第三、四学期开设团队工作、职场礼仪和职业指导,课时数不宜太多,每周两节为宜。
三、建设与新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学资源体系
正视现有教材操作性不强、内容滞后、配套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顺应新课程体系构建趋势,教学资源开发的组织参与者应紧密配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通过深入计算机行业调研,建设与新课程体系配套的开放式、多层次、立体化、可动态更新的指南针式教学资源体系,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学辅助资源和资源网站。
1.教材开发。文化基础课教材可通过分析计算机行业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来建设,如动漫专业涉及绘图和动画程序设计,相应地就要求学生有数学和美术基础。此外,计算机行业作为信息和知识产业的一部分,强调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规范,文化基础课教材应有所体现,如法律基础。专业基础课教材的核心能力可通过搜集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规则来概括定义,并融入教材中。专业特征课和岗位能力课教材的组织编写,可由教育部门、行业组织、学校和出版社联合专设综合教学资源开发小组来进行。实训教材建设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实训要求编排进工作过程式的专业教材;二是独立开发成为上机操作任务手册。
具体的教材开发流程包括:第一,进行计算机行业岗位调研,搜集国家岗位资格鉴定标准、制造商说明书、行业手册、操作规范及培训材料、声像材料等,分析职业能力并适度预见技术发展的能力要求;第二,细化技能,保证基本操作要领的规范,综合文化、技能、德育及职业规范,融入任务目标,形成教材大纲,改造传统学科式教材;第三,以劳动过程为线索,构成模块化结构;第四,组织编写和编辑加工出版;第五,反馈评价和修改更新。总之,教材要在符合行业、职业和岗位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实用、易懂,注意留给学生思考、自学和教师二度开发的空间;还应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将重复相似的知识点和有紧密联系的内容综合编排,或用于各章“相关知识链接”,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等。
2.多媒体教学辅助资源的配套完善。多媒体教学辅助资源是为了教学形式更丰富、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开发的,包括VCD录像光盘、PPT课件及相关设备如投影仪、VCD机等。多媒体辅助资源可通过整合优秀教师教案,由教师提供,也可由教师和组织编写者共同开发。辅助资源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尊重教学的过程性,避免断章取义,要注意明确主题,增强使用的普适性、实用性,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建设资源网站。资源网站是指能够从某出版机构、学校、商业或教研部门网站下载的,与某类教材相关的,能够辅助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电子资源,包括电子课件、配套软件、优秀教案和辅助授课的素材库等。具体来讲,资源网站的建设以单门课程或单本出版物为单位,将教学资源组合成教学资源包,有条件的开放供教学和自学,鼓励使用者提出意见或建议并改进更新。少数网站建设参与者联合局部整合资源,在此基础上,由国家教育部门牵头进行全面整合,将已建成的多个教学资源网站联合,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网站教学资源中心,其中的教学资源将不再以某一特定出版物为单位,而以统一的课程为单位,组成综合性教学资源包。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其专业开设和课程体系重新构建势在必行,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也应顺势而为。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否适应就业的需要、能否被行业所接受,与学校专业开设、课程设置及所用教学资源是否符合行业岗位需求有密切联系,我们应坚持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用其核心思想来指导教学,积极开展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为计算机技术和行业的发展培养出可用、适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长惠,宋坤.我国高校出版社网站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改良建议[J].大学出版,2007(4).
[2]郑泽民,王宽. 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刘占山,维吉尼亚·贝蒂,等.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郑泽民,侯金柱.职业教育教材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资源体系
[作者简介]李长惠(1956- ),女,重庆大学出版社科技分社社长,副编审,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图书出版、职业教育及人才开发研究。(重庆 400030)钟勤(1971- ),男,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计算机部主任,中职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与科研。(重庆 401336)孔霁(1983- ),女,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与管理。(重庆 40003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4-0100-02
一、更新观念,立足现实,做好改革准备
1.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人格培养,根据发展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变“教师传道”为“教师引导”的平等、探索的课堂互动模式,使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以能力为本位”是指中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强调能力培养,包括素质能力、知识能力和专业能力,即沟通、团队合作、工作礼仪等核心能力,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相应岗位的专业技能;“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是指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服务于行业,要求其关注行业人才需求及变化,专业课程内容注意教学与行业需求结合、课程设置与行业岗位技术结合,缩小教学与实践的差距,实现职业学校育人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2.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现存问题。计算机应用正飞速地朝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滞后,与社会需要、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1)文化课程过多,核心能力课程设置不足,未能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及良好职业素养的要求,导致学生就业出现问题,如面试成功率低、与同事无法有效沟通、缺乏团队工作能力、与上司交流无合适礼节等。(2)根据行业要求针对性培养的人才不足。近年来,除会计、电算化等个别专业具有一定行业特点外,不少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显得单薄和简陋,疏于更新,学生除学习计算机基本理论、简单程序设计和一般操作外,欠缺对计算机最新应用知识、行业软件应用技能的掌握,已无法适应各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多方位、高素质的需求,导致学生无法有效从业。(3)对专业岗位能力课程重视不够,岗位定位不准导致课程对岗位特殊性体现不明显。课程综合性、多门相关课程的整合性不强,无法满足要求综合能力的工种;专业名称不统一,导致理解偏差且无法落实;未能因地制宜组织岗位能力课程,等等。因此,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得到足够重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帮助学生形成竞争力,推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3.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学校应做相关准备。首先应要求教师具备自我否定和超越的良好心态及再学习能力,并通过学校与行业合作、参与行业实践以弥补专业实践经验的不足;针对专业特点探索教学方法,改变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被动地位,改变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实效性不高的教学现状。其次,要培养与行业需要匹配的人才,学校应提供职业规划服务,这可由学校独立或由学校与行业联合完成。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基础素养、性格偏好和深入行业总结归纳出IT细分岗位的特点、任务、职能要求,帮助学生制定中长期职业规划,同时提供短期的职业机会,如实习、首次就业和跟踪服务等。
二、根据行业需求重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从单机运行方式到网络互联,从文字、数据的一般处理到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处理,深刻地改变了计算机专业教育。但陈旧的课程体系与计算机深广的应用领域以及各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要求之间存在差距,降低了计算机教育成效。因此,根据市场行业需求进行专业特色的培养刻不容缓。为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构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分析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中职计算机教育目前的困境是:行业认为学生综合素质呈下降趋势,合适的人选越来越少。而中职学校每年毕业的计算机类学生越来越多,就业越来越难。人才对接的不畅,说明学校对行业需求的分析和理解还有待改进和加强。综合来看,复合型、具备大局观和系统化思路、拥有学习能力和潜力的人才是行业愿意聘用的。各行业需要的中职计算机人才至少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普遍具有较高行业认同度的核心能力,即基本素养,如自信、挑战精神、沟通技巧、开放思维和行为方式、学习方法等;二是岗位能力,即通过学习掌握的具体岗位技术操作能力,如网络管理员应掌握的工作技能、软件开发代码编写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等。
2.根据需求和目标,重构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置。中职学校应清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其出发点不应是理论化精英式教育,而应最大限度地贴近行业需要,培养蓝领和灰领人才,应最大限度地弥补学生学习和职业之间的传统鸿沟,缩短学生适应职业生活的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这一目标要求中职学校放弃追逐“升级”,明确定位在行业需求的岗位人才培养上,重视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具体措施如下:(1)细化计算机应用专业。以往认为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办公室文员的观点其实很粗浅。计算机应用可分多种方向,如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等。细化专业,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一技之长”,提高对特定行业的适应性,可以避免知识广却技能不精所导致的就业困难。(2)拓展计算机专业的方向性。计算机专业方向大而广,若只考虑少数方向,会导致学生仅适应市场某一部分的局限性。为突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计算机专业应朝专门化方向拓展,如计算机软件设计专业(包括应用程序和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维修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包括网络应用和管理)等。(3)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开设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其他专业。结合计算机应用领域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开拓学生从业范围,如将计算机与财务结合设置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有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将之用于相应岗位又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可以说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3.在专业明确的基础上,建立课程体系。根据现实需要、培养目标、技术发展和专业设置,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应分层次、有比例地建立,建议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比例大于2∶1。专业课程分专业基础课、专业特征课、岗位能力课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以专业基础课为起点,借助专业特征课帮助学生确定就业方向,岗位能力课则根据中职学生可能从事的岗位及整合能力开设。三个层次的课程要因地制宜,并随时关注岗位能力变化定期修改,不断充实完善。
以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为例: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方面,可以合并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Internet等,定名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尽量不包括数的表示、软件系统及介绍、计算机发展等;在网络技术课程方面,除教授局域网组网的内容外,增加VLAN与交换机的基本配置、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局域网连接Internet的技术、网络互连、无线网络等知识。根据各专业分支方向不同开设具有特性的专业特征课,范例结构如图2所示。
4.结合中职教学时间特点安排课程。中职教学时间一般要求两年的在校学习和一年的行业实习,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完善需要结合这个时间特点合理安排相应课程,如专业课程的取舍、课时的安排等。遵循“拓宽基础,强化专业”的原则,具体安排为:(1)建议每周文化课总课时为10节左右,够用即可,专业课时为20节左右。(2)宽基础、重特色的专业课程安排。第一、二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第二、三学期开设专业特征课,保证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达到相应标准,也为其选择专业方向打下基础;第三、四学期及实习阶段开设岗位能力课。(3)合理取舍安排专业课程。过多或过少的专业课程开设都是不可取的。应对特色专业课程进行必要的取舍,开设必需的基础课。行业岗位必需的课程则根据实用性取舍,一些理论性强而上岗时不是立即用到的,就没必要开设。(4)注重安排核心课程。核心素质提高学生个性素质和修养,为其奠定良好的工作态度基础,并有助于就业、适应社会及自我发展。可在第一、二学期开设沟通与客户服务,第三、四学期开设团队工作、职场礼仪和职业指导,课时数不宜太多,每周两节为宜。
三、建设与新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学资源体系
正视现有教材操作性不强、内容滞后、配套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顺应新课程体系构建趋势,教学资源开发的组织参与者应紧密配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通过深入计算机行业调研,建设与新课程体系配套的开放式、多层次、立体化、可动态更新的指南针式教学资源体系,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学辅助资源和资源网站。
1.教材开发。文化基础课教材可通过分析计算机行业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来建设,如动漫专业涉及绘图和动画程序设计,相应地就要求学生有数学和美术基础。此外,计算机行业作为信息和知识产业的一部分,强调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规范,文化基础课教材应有所体现,如法律基础。专业基础课教材的核心能力可通过搜集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规则来概括定义,并融入教材中。专业特征课和岗位能力课教材的组织编写,可由教育部门、行业组织、学校和出版社联合专设综合教学资源开发小组来进行。实训教材建设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实训要求编排进工作过程式的专业教材;二是独立开发成为上机操作任务手册。
具体的教材开发流程包括:第一,进行计算机行业岗位调研,搜集国家岗位资格鉴定标准、制造商说明书、行业手册、操作规范及培训材料、声像材料等,分析职业能力并适度预见技术发展的能力要求;第二,细化技能,保证基本操作要领的规范,综合文化、技能、德育及职业规范,融入任务目标,形成教材大纲,改造传统学科式教材;第三,以劳动过程为线索,构成模块化结构;第四,组织编写和编辑加工出版;第五,反馈评价和修改更新。总之,教材要在符合行业、职业和岗位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实用、易懂,注意留给学生思考、自学和教师二度开发的空间;还应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将重复相似的知识点和有紧密联系的内容综合编排,或用于各章“相关知识链接”,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等。
2.多媒体教学辅助资源的配套完善。多媒体教学辅助资源是为了教学形式更丰富、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开发的,包括VCD录像光盘、PPT课件及相关设备如投影仪、VCD机等。多媒体辅助资源可通过整合优秀教师教案,由教师提供,也可由教师和组织编写者共同开发。辅助资源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尊重教学的过程性,避免断章取义,要注意明确主题,增强使用的普适性、实用性,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建设资源网站。资源网站是指能够从某出版机构、学校、商业或教研部门网站下载的,与某类教材相关的,能够辅助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电子资源,包括电子课件、配套软件、优秀教案和辅助授课的素材库等。具体来讲,资源网站的建设以单门课程或单本出版物为单位,将教学资源组合成教学资源包,有条件的开放供教学和自学,鼓励使用者提出意见或建议并改进更新。少数网站建设参与者联合局部整合资源,在此基础上,由国家教育部门牵头进行全面整合,将已建成的多个教学资源网站联合,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网站教学资源中心,其中的教学资源将不再以某一特定出版物为单位,而以统一的课程为单位,组成综合性教学资源包。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其专业开设和课程体系重新构建势在必行,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也应顺势而为。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否适应就业的需要、能否被行业所接受,与学校专业开设、课程设置及所用教学资源是否符合行业岗位需求有密切联系,我们应坚持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用其核心思想来指导教学,积极开展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教学资源的开发,为计算机技术和行业的发展培养出可用、适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长惠,宋坤.我国高校出版社网站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改良建议[J].大学出版,2007(4).
[2]郑泽民,王宽. 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刘占山,维吉尼亚·贝蒂,等.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郑泽民,侯金柱.职业教育教材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