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从东门走进广西民族大学,一路上会看到很多跟“坡”有关的路牌和建筑,1坡篮球场、2坡学生超市、4坡学生食堂、5坡文化广场,序号一直排到9坡。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卞成林说,这些坡的称呼从建校之初就有,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广西民族大学独有的一个“坡文化”。
据说在广西,壮家人习惯把村里的小土丘或者凸起的小块平地叫“坡”,村民多在坡上建房、修路,在坡与坡之间开垦水田或者挖水塘。广西民族大学的现址在建国前是南宁西郊的一个林场,这里草木茂盛,地形起伏不平,确定在这里兴建学校,就要把地势起伏的林地一一推平,修路、盖校舍。当时在学校负责基建的吴老师来自壮乡龙胜,为了方便大家熟悉校园里的方位,就把从校门口开始遇到的土丘依照顺序做了命名。据说当时每到全校周末劳动,校园里就回荡着大喇叭里传出的吴老师的声音:“x班同学,请到x坡平整土地,x班同学,请到x坡植树修路……”久而久之,坡的说法成了通用名称,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来源于少数民族的特别称呼,或许是广西民族大学天然具有的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如今说起民大的各种“坡”,大家的态度都很轻松,但是回到60多年前那个时代的南宁西郊林区,不难想象当时建设环境的艰难。
南宁租房办学林场开辟校区
建国伊始,党和国家就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工作,为了疏通民族关系,打破历史上由于民族压迫制度造成的民族隔阂,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党中央决定派中央访问团到各民族地区进行访问。在1950年6月至1952年年底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先后派出四组访问团,分西北、中南、西南、东北共四路出访。
访问团临出发前,毛泽东接见了西南访问团全体同志,亲笔题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条幅,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1951年7月,由政务院文教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及民族事务委员会等部门,抽调干部组成的中央中南各民族访问团来到了广西。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当时任访问团广西分团的团长,他一直都记得当年在广西北部大瑶山走访时,不慎在山路上滑倒摔伤,是当地瑶族的民间医生用草药治好了他的腰。
多年后,他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到:“派中央访问团是开国之后民族工作方面的第一件重大事务。周总理找我们谈话,反复给我们讲访问团的重大意义。那时候条件很艰苦,偶尔享受到的最好的交通是坐大卡车。我们带了很多慰问品,分发给少数民族群众;给他们看病送药;帮他们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府……而我们感受到的是少数民族无比的热情和善良。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相处非常融洽。尽管生活苦,但我们的精神十分充实,心情愉快。少数民族称我们为‘新汉人’。这是我们按照周总理‘以心换心’的教诲去做了之后,取得的良好效果”。
7月3日,在团长费孝通的率领下,访问团一行56人到达南宁。在南宁期间,访问团吸收了很多广西本地人员,包括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少数民族问题专家、医生和文艺工作者等,分别设立了文工队、医疗队、电影放映队,使得访问团增加到160多人。这些来自广西本地的组员,很多都成为后来广西民族大学的骨干力量。
历时3个半月的访问结束后,访问团中来自广西本地的调查人员先后写出了《广西少数民族历史资料提要》等30余份调查报告,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广西首次进行的范围广泛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忠实地记载了这一时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既为政府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广西的民族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這次访问中的调查证实了一个事实:壮族是广西土著人,瑶族、苗族则来自两湖、江西等地。访问工作结束后不久,遵照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要求,过去在广西被分别称呼为依人、土人、沙人、锐人、f良人、僚人、僮人等名称的这些族群,统一称为僮族。这次调查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工作的正式开始。
根据各访问团的调查情况,1953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在这次普查中对少数民族的确定被称为“民族识别”。这项浩大、繁杂的工程历时近30年,直到1982年才告结束。其中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954年确认全国有38个少数民族;1965年确认增加15个;1982年确认增加2个,至此共确认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加上汉族,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大家庭中一共有了56个成员。
以广西世居的11个少数民族为例,瑶族、苗族、回族、彝族属于建国就前公认的几大民族,壮族、侗族、水族属于1954年确认,仫佬族、毛南族、京族、仡佬族属于1965年确认。
在中央访问团奔赴各地走访的同时,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前身为1941年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2年初,遵照中央指示,广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创办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培养广西本地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种技术人才。
1952年3月19日,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广西民族大学前身)在广西省人民政府会议厅隆重举行开学典礼。上午8时,第一期行政干部培训班学员正式开学,来自瑶、苗、壮、侗、毛南、京、彝、回、仡佬等9个少数民族的135名学员,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参加了开学典礼。
开学当天晚上,学院设宴招待各组师生以示庆贺。一位瑶族同学即兴唱起了祝酒歌:家住密林深山中,吃糠咽菜像条虫。翻身不忘共产党,鬼变成人像条龙。敬献老师一杯酒,照我前进像灯笼。再请同学喝一杯,团结互助乐融融。 培训班的同学们一起写了一封给毛主席的致敬信,表示一定要刻苦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学好本领,毕业后回去带领群众搞好民族区域自治和其他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
4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复信,信中向同学们表示了祝贺,并表示:你们是广西各族人民的优秀分子,你们的任务是光荣的,责任是伟大的。望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文化水平,为发展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事业,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奋斗。
刚刚成立的学院没有校舍,租住在南宁市博爱路二邑会馆,这是一所600平米的三进老房子,师生们办公、学习、住宿都在这里。1952年秋,学院开始在南宁西郊的现址修建校舍,1953年4月,学院从南宁市区正式迁入这里,开始了充满“坡”文化的校园生活。
还从湖畔觅相思
美丽的相思湖,用自己的经历见证着民大人不畏艰难、努力奋进的顽强品格。
相思湖不是天然湖泊,是当地为了防汛等方面的需要,在可利江流入邕江之前筑起了一道堤坝所形成的水库,其中的一部分水面被圈进了民大的校园内,形成了一个小小内湖。
1958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洪水冲毁了堤坝,对湖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应上级号召,离湖区比较近的广西民族学院、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广西行政干部学校和广西农业学校4所院校联合成立了修筑水库的工程指挥部。当时的南宁,大型工程设备极度匮乏,水库的修筑工作全部依靠人力。面对困难,民院的师生不畏艰辛,实行“三班倒”的工作制度,8小时一换,用锄头挖、用扁担挑,一天24小时在库区里挥洒汗水。5个多月之后,靠着一副副肩膀和布满老茧的双手,工程浩大的修筑任务胜利完工。
不單单去校外为社会做奉献,学校内部的很多建设也都是由师生自己完成的,包括学校的内部农场、足球场绿化、校园内部道路硬化等等。
说起道路硬化,曾经的一个小故事颇能说明当时环境的艰苦。1963年,陈毅副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到广西民族学院参观,南宁多雨,学校当时的道路都是由黄土和砂石铺成,大雨冲刷之后,道路积水泥泞不堪,参观途中,亲王夫人的高跟鞋陷到了泥中,一时间竟动弹不得。
经历过那个时期的学校教师回忆,当时来学校参加培训的学生们劳动特别积极,学习也用功。学生们全部来自偏远山区,无论是参加政治培训还是专业学习,大家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经过一整天的辛苦劳动,晚上他们也顾不上休息,经常看书到深夜,周末也不给自己放假。夜里学校按规定熄灯后,大家就点起蜡烛,继续在教室里苦读。
这一年,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工作会议。著名革命家、延安五老之一、时任中央内务部部长的谢觉哉同志来到学院视察,碧波荡漾的湖边,远处映衬着高大的相思树,眼前的风光十分优美,了解到师生们辛苦修筑水库的经过和同学们刻苦学习的精神,谢老非常感动。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10月30号,晴,下午参观广西民族学院,学院院址在郊外,原是林址,院址颇大……学生1600多人,全都参加生产去了。”日记中他也记载了参观中即兴创作的一首诗:“一轮红日飞腾日,千载阴云消逝时。红水永清鱼信远,瑶山奇险我心夷。垦田植树地为动,善舞能歌月亦迟。学习好兼劳动好,还从湖畔觅相思。”从此水库得名相思湖。
“还从湖畔觅相思”,蕴含美好祝愿的诗句寄托着老一辈革命家对广西民族大学师生的关心和祝福。
从建校之初,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关心和重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1958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广西民族学院的师生代表。
1959年年底,朱德委员长亲临学校视察工作。
1963年,陈毅副总理陪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到学校访问。
1965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来学校视察,并给各族师生作报告。
一长串的名字,代表了国家领导人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视和对广西民族大学的期盼。一批又一批的广西民族大学学子没有忘记前辈师长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没有忘记把相思湖建设得更加美好,现在的湖边绿树如茵,环湖有舒适的人行步道,沿途有休憩凉亭,还有跨水修建的拱桥,秀美的风光使得这里成为很多人第一次来民大的必到之地。
学生们成立了以相思湖为名的文学社,之后又建立了相思湖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互联网时代开始后的相思湖网站,学校也推出了相思湖大讲堂这样的主题教育论坛。而多年来,从广西民族大学涌现出的以东西、凡一平、黄佩华为代表的一批广西著名作家诗人也被外界统称为“相思湖作家群”。
大礼堂与风雨桥
在广西民族大学,比相思湖更早为外人熟悉的是一栋建筑:广西民族大学大礼堂。大礼堂位于民大正门内的左侧,绿树掩映下,色彩鲜艳的八根红色高大廊柱、淡雅的浅黄色墙壁、四角微微翘起的覆盖着青色琉璃瓦的屋顶,整栋建筑显得端庄典雅,极具传统民族特色。2011年,大礼堂被认定为南宁市不可移动的保护文物。
在大礼堂的外墙上有一块铭牌,标明设计者是梁思成。
原广西民族学院副院长覃乃文教授说:“兴建大礼堂在当时是一项重大工程。学校希望邀请梁思成先生来主持设计工作,但他工作太忙,学校最终借了中南民族学院的大礼堂图纸进行参考,然后委托广西省设计公司编制了大礼堂的工程计划和图纸。”最终大礼堂的设计遵循了梁思成先生的建筑设计风格,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署名设计者为梁思成。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校园里具有集会、报告、学习等多种功能的代表性建筑,大礼堂的建设具有十分特殊的精神象征和社会政治意义,所以从设计到施工,学校一直十分重视。
在1952年9月27日的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关于1953年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的报告中,礼堂的建设被列在第一位,并且占据了当时校园建设的大半资金。对于大礼堂的设计要求是:容纳1200人,礼堂具有民族形式,内部基本上仿照军区礼堂和桂剧院结构,但饰以民族图案,房屋外貌具有民族形式。
因建设资金占用过多,当时的广西省财政厅对大礼堂计划提出了修改意见,但学院依然坚持最初的设计想法:我们认为应该照顾到本院的特殊情况,礼堂建筑得好一些,它还具有政治上的意义。礼堂造价之所以较高,主要是具有民族形式,如外貌的红柱、椽筒瓦、格子窗、檐口饰这些民族图案,里面正厅、门厅也饰有民族图案,作为民族学院礼堂,具有这些民族形式是必要的,而且这些形式图案是互相关联的,不好取一样而舍一样,因为取一样而舍一样反而使其更难看。1953年7月2日,时任广西省委第一副书记的谢扶民在报告上批示同意。
最终,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及广西当地建筑装饰特色而具有鲜明民族形式的大礼堂成为了广西民族大学的代表性建筑。
2012年,广西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一座连接4坡和5坡、横跨了相思湖水面的侗族风雨桥成了校园里的新景观。
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传统建筑形式。因横跨相思湖,这座桥得名相思风雨桥。相思风雨桥全长40米,由三个塔亭和十二间桥廊构成,塔亭上刻着“国运昌盛,民族团结”八个大字。除了桥基为混凝土铸造,桥面以上基本全由杉木构建而成。另外,整个桥的桥檐外缘都画满了侗族传统图案,包括祥云、动物、芦笙等,全部依照侗族传统习俗建造,建桥的工匠也全部是来自三江县的侗族师傅。
作为建校60周年的献礼工程,极具民族特色的相思风雨桥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赞赏,也更加丰富了学校的民族特色。
诗琳通与“公主楼”
如今的广西民族大学校园内,绿树成荫,繁华四季,具有各个时期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分散在校园各处,这其中,一栋坐落在相思湖畔、具有明显东南亚风格屋顶的六层楼非常引人瞩目,这就是广西民族大学的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训基地教学楼,简称基地教学楼。
2001年,广西民族大学与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时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作为一所西部地方民族类高校,这项荣誉非常难得。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广西民族大学的特色办学给予高度重视,专门拨款修建了这所基地教学楼。
楼顶六根圆锥高尖顶,正门两根大瓷砖圆柱,还有黄绿相问的瓷瓦装饰,去过泰国旅行的人会立刻感觉到基地楼鲜明的泰国风情。据当时基地楼的建设负责人容本镇教授介绍,楼房的建设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2000年,泰国国王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碧武里皇家大学董事会主席苏蔑博士率代表团来广西民族大学访问,观看过基地教学楼设计方案后十分满意,并主动表示会从泰国派两名工程师前来进行技术指导。两名工程师到来后,看到设计方案却一直沉默不语。通过翻译询问后,他们十分犹豫地说:“在泰国,圆锥形高尖顶设计只能用于皇室建筑和庙宇,政府办公楼和普通民间都不能用。”校方跟他们反复证明,设计方案是经过泰国国王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亲自审定的,两名工程师才放下心来指导施工。
除了泰国风格,基地教学楼的建设还融入了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建筑元素,教学楼建成后,鲜明的东南亚风格使其成为广西民族大学校园里的又一栋标志性建筑。时任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副总理范家谦等外国政要来广西民族大学访问时,都对基地教学楼的建设给予很高的评价。
2006年4月,泰国诗琳通公主访问广西民族大学,访问期间,她赠书、捐资,在基地教学楼建起了“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为感谢公主对泰中友谊作出的贡献,广西民族大学特别聘请诗琳通公主为荣誉教授。因为有了“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和诗琳通公主的来访,基地教学楼也被民大的师生称为“公主楼”。
2011年,诗琳通公主泰文资料中心搬入了空问更大的国际教育综合大楼,中心藏书数量已经增至14782册。而除了泰文资料中心,这里还有越南语文献信息中心、东盟综合文献信息中心、通用语文献信息中心,为不同专业的师生提供丰富的外文资料文献。
从1952年建校开始,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从师生一共只有上百名,到如今拥有26个学院、在校生超过2万名的综合性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
“厚德博学,和而不同”,这句师生秉承的校训,是对长期积淀而汇聚形成的广西民族大学精神的凝炼。卞成林表示,作为一所边疆民族大学,学校在6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凝炼了“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鲜明办学特色,并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比如,融入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念,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即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中,不同民族、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长。
2010年5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記、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广西民族大学考察调研,看望了在校各族师生和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习近平对学校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50个专业,两万多学生,这样一个规模,整体概括来说就是一个在广西很有重要影响的学校,培养了很多广西本地民族干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里是一个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很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