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课堂评价指标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恰当,结构紧凑,教学效果好等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好的语文课强调了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课堂中参与、交往、思维状态,注重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其实,无论是传统标准还是新课程改革,好的语文课都一定是学生喜欢的课堂,而要让我们的学生“更喜欢”我们的课,则向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好多语文课堂应该酝酿“三味”。
一、语文课充满情味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学科。首先,我们的教材是充满情味的。现行的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绝大多数选文都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都传达出选文的作者、教材的编者对学生努力追求人类最美好情感的期盼。《七颗钻石》启示学生们要有一颗“博爱”之心,《父母的心》引领孩子们去体悟人世间的挚爱亲情,懂得感恩;《幽径悲剧》则通过“愚氓灭美”的悲剧呼吁人们珍视自然,维护生活中的“真、善、美”……
文章学生能初步读懂,但仍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入情入理的授课去引领学生深入作者的情感深处,接受情感的熏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的孩子虽然不乏调皮与顽劣,但他们也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情感需求,需要教师引领他们“把自身的生活世界带入文本世界,用情于文本,在文本世界里为悲而泣,为聚而喜,为离而伤,为勇而赞,为智而服,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反思……与文本作者神交,与文本世界共鸣,撞击出思想和情感的火花,也才能从文本中有所获、有所得,并形成自我生活世界里真、善、美的标尺”(刘正伟)。
最后,语文课堂教学的“场”也应是富有情味的。语文课要真正面对全体学生,真诚关爱、帮助每一个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以激励赏识教育为主,降低难度,保持梯度,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样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关爱。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毫无疑问,有人情味的、能体谅学生的老师的语文课更易受学生欢迎。
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与老师共同进入课文佳境。
二、语文课充满生活味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给孩子们的语文首先应该是真实的,不矫饰的。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尽可能地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太多的虚假无疑只是像送给孩子们一束束假花,虽然美艳,却永远缺乏润泽和生命。前两年语文界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虚假选文的调查质疑对中学语文教学同样具有反思意义。其实,把语文教材的认识处理还原到生活的本来面目,对于有一定鉴别能力的学生未必就是一种不适宜,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得当。对于《背影》这样的经典散文,我们多数时候只是简单地用“父爱”来涵盖主题。如果结合朱自清家境逆转的真实原因(父亲朱鸿钧喜欢讲排场,吃馆子、喝花酒、养姨太最终导致家庭的衰败)、儿子朱自清对父亲的一贯态度(反对父亲的陈旧甚至陈腐的生活方式)、父子矛盾(父亲曾无理地代领朱自清两年的工资并曾将朱自清夫妇赶出家门等)、从南京分手到写这篇文章时几年之间发生的事件以及朱自清这几年所写的关于家庭的文章来看,无疑《背影》的丰富内涵绝不是“父爱”两字所能涵盖的。然而这些看似有损父亲形象的真实情况丝毫不会削弱文章的思想内涵,最终父亲对儿子的谅解、儿子对父亲的体谅进而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种种好处更会让我们认识到“亲人间的关系需要相互的体谅”“亲情最终能超越一切”的深刻内涵。再比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历来被作为宣传爱国主义的名篇。然而结合有关史料、作者经历和俄国文豪对都德的评价,我们会发现《最后一课》竟是一篇颠倒是非、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伪作!让学生知道这些尽管有些残酷,然而“再美丽的谎言最终也只是谎言”。事实证明,重新解读《背影》《最后一课》时,孩子们是理性的,是投入的,也对那节语文课兴味盎然,意犹未尽。
我们说语文课有生活味,还指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语文活动生活化。教师尽可能地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去比对,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打通教材、学生、生活的通道,激活学生的全部感官,进行真正有用的语文训练。语文课让孩子们觉得学有所获,自然会让孩子们喜欢。
三、语文课充满诗味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充满了无穷的魅力:隽永的语言,丰厚的人文,浓郁的情思,深邃的哲理……读着语文,学生就仿佛是在和厚重的历史对话,和古今中外的大师倾谈。人文性的语文呼唤诗意,德国诗人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焕发着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诗意栖居地”。在语文课堂上,师生的心灵遨游于语文的字里行间,浸润着墨韵书香,澎湃着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学生更喜欢语文课能帮他们启心智,长见识,冶情操,诱遐想。诗意的教学设计、诗意的教学语言、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学媒体、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都是诗意课堂的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艺术的殿堂里,学生的生命才能得到尽情的释放,享受着语文的盎然诗意。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立足生活的现实,怀揣理想上路,努力打造“三味”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就一定会让孩子们徜徉其中,乐此不疲。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中)
一、语文课充满情味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学科。首先,我们的教材是充满情味的。现行的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绝大多数选文都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都传达出选文的作者、教材的编者对学生努力追求人类最美好情感的期盼。《七颗钻石》启示学生们要有一颗“博爱”之心,《父母的心》引领孩子们去体悟人世间的挚爱亲情,懂得感恩;《幽径悲剧》则通过“愚氓灭美”的悲剧呼吁人们珍视自然,维护生活中的“真、善、美”……
文章学生能初步读懂,但仍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入情入理的授课去引领学生深入作者的情感深处,接受情感的熏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的孩子虽然不乏调皮与顽劣,但他们也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情感需求,需要教师引领他们“把自身的生活世界带入文本世界,用情于文本,在文本世界里为悲而泣,为聚而喜,为离而伤,为勇而赞,为智而服,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反思……与文本作者神交,与文本世界共鸣,撞击出思想和情感的火花,也才能从文本中有所获、有所得,并形成自我生活世界里真、善、美的标尺”(刘正伟)。
最后,语文课堂教学的“场”也应是富有情味的。语文课要真正面对全体学生,真诚关爱、帮助每一个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以激励赏识教育为主,降低难度,保持梯度,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样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关爱。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毫无疑问,有人情味的、能体谅学生的老师的语文课更易受学生欢迎。
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与老师共同进入课文佳境。
二、语文课充满生活味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给孩子们的语文首先应该是真实的,不矫饰的。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尽可能地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太多的虚假无疑只是像送给孩子们一束束假花,虽然美艳,却永远缺乏润泽和生命。前两年语文界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虚假选文的调查质疑对中学语文教学同样具有反思意义。其实,把语文教材的认识处理还原到生活的本来面目,对于有一定鉴别能力的学生未必就是一种不适宜,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得当。对于《背影》这样的经典散文,我们多数时候只是简单地用“父爱”来涵盖主题。如果结合朱自清家境逆转的真实原因(父亲朱鸿钧喜欢讲排场,吃馆子、喝花酒、养姨太最终导致家庭的衰败)、儿子朱自清对父亲的一贯态度(反对父亲的陈旧甚至陈腐的生活方式)、父子矛盾(父亲曾无理地代领朱自清两年的工资并曾将朱自清夫妇赶出家门等)、从南京分手到写这篇文章时几年之间发生的事件以及朱自清这几年所写的关于家庭的文章来看,无疑《背影》的丰富内涵绝不是“父爱”两字所能涵盖的。然而这些看似有损父亲形象的真实情况丝毫不会削弱文章的思想内涵,最终父亲对儿子的谅解、儿子对父亲的体谅进而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种种好处更会让我们认识到“亲人间的关系需要相互的体谅”“亲情最终能超越一切”的深刻内涵。再比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历来被作为宣传爱国主义的名篇。然而结合有关史料、作者经历和俄国文豪对都德的评价,我们会发现《最后一课》竟是一篇颠倒是非、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伪作!让学生知道这些尽管有些残酷,然而“再美丽的谎言最终也只是谎言”。事实证明,重新解读《背影》《最后一课》时,孩子们是理性的,是投入的,也对那节语文课兴味盎然,意犹未尽。
我们说语文课有生活味,还指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语文活动生活化。教师尽可能地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去比对,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打通教材、学生、生活的通道,激活学生的全部感官,进行真正有用的语文训练。语文课让孩子们觉得学有所获,自然会让孩子们喜欢。
三、语文课充满诗味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充满了无穷的魅力:隽永的语言,丰厚的人文,浓郁的情思,深邃的哲理……读着语文,学生就仿佛是在和厚重的历史对话,和古今中外的大师倾谈。人文性的语文呼唤诗意,德国诗人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焕发着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诗意栖居地”。在语文课堂上,师生的心灵遨游于语文的字里行间,浸润着墨韵书香,澎湃着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学生更喜欢语文课能帮他们启心智,长见识,冶情操,诱遐想。诗意的教学设计、诗意的教学语言、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学媒体、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都是诗意课堂的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艺术的殿堂里,学生的生命才能得到尽情的释放,享受着语文的盎然诗意。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立足生活的现实,怀揣理想上路,努力打造“三味”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就一定会让孩子们徜徉其中,乐此不疲。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