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兵班的美女班长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i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始架设!”5月下旬,第十四集团军某通信团综合训练场上,随着一声令下,7名男兵奔赴各自战位,有的开设卫星便携站,有的架设光缆,不一会儿工夫,通信网系构建完毕。令人想不到的是,指挥这次行动的竟然是身材高挑、浓眉大眼、鹅蛋脸庞的女上士何林红。
  2012年初,该团着眼“精简、合成、高效”的目标,筹划组建“应急通信试验班”,抽调的8名成员都是电台、卫星、接力、光纤等专业的“高手”。谁来担任班长一职?每名战士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来出个情况,先考考看!”参谋长苏星提出一个模拟情况处置:基本指挥所遭“敌”空袭,固定光缆通信网瘫痪,接力干线中继站被毁,干线通信中断,电台、卫星便携站遭敌干扰压制,指挥所通信联络中断,现需“通信应急班”运用现有装备迅速恢复一条通信指挥信道,逐步恢复基指通信网络。
  “谁有解决方案?”情况一出,大家脑门都冒了汗,这么复杂的情况,通常需要精通通信专业的参谋才能处置。怎么办?10分钟过去了,正当大家冥思苦想之时,何林红主动站出来,自信地说:“我试试看!”
  “带上各专业配合人员,进入现场,开始计时!”苏参谋长立即下达命令。
  随即,何林红带领各专业人员进行分工,迅速收集情况,7分钟后,便拟制了恢复通信组网的方案。接着,她指挥大家在远离基指的两个方向开设两个电台,分散“敌人”注意。同时,借助这两个电台的掩护,卫星便携站短时开通,确保指挥员使用卫星通信的畅通。
  同时,接力预备站迅速出动,按照何林红图上作业选定的中继站位置一小时内抵达开设,替代被毁中继站,恢复接力干线通信。为了以防万一,何林红还指定了1台电台作为预备队应对通信恢复过程中的突发情况。
  看到思维敏捷、决策果断的何林红一气呵成完成任务,走下演兵场的7名男兵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苏参谋长当场宣布结果:“这个班长非何林红莫属!”
  何林红执掌的这个“帅印”来之不易。2005年底,何林红入伍后,“舍得了裙子放得下胭脂、干得动重活跑得过男兵”,很快在同年兵中脱颖而出,成为公认的“女汉子”。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何林红刚参加完新选士官集训归队,正准备休假回家。接到救灾命令后,何林红放弃休假,主动请缨参加抗震救灾分队。
  交通瘫痪、余震不断,为确保安全,指挥所分散设置面积较大,她带领有线班3名男兵在20分钟内架设8公里被覆线,开通电话18部、传真机3部,完成了集团军指挥所通信网的架设。大项任务的磨练,为何林红的军事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底子。
  “当上男兵班的女班长容易,当好这个班长难!”去年夏天,在一次高寒山地通信保障任务中,他们所保障的红方分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台无法工作,卫星、接力干线信号也不稳定,误码率非常高。有人建议把指挥所转移至背敌的反斜面去重新开设基指,这个方案看起来有效,但却遭到了何林红的当场否决:“敌”强干扰如果来自空中,转移指挥所难以奏效。“那怎么办?”指挥员急得直跺脚。何林红带着“应急通信班”重新标定地图坐标,通过调整通信手段和位置,确保了干线通信指挥通畅。那次演练,红方完胜。
  “男兵女兵,上了战场都是一兵!”这本是何林红的口头禅。如今,这句话也成了女兵们的口头禅。1个女兵指挥7名男兵,大家果真就没有想法?上士吴增生说得好:“强军征途上,谁最强谁来当班长,何林红来当这个‘武教头’,我们服气!”
其他文献
一次,比武在即,连队干部在检查战备装具时却发现,有两名战士手榴弹包里塞的是矿泉水瓶、绑腿沙袋只装了一半沙子。“打赢先打假!”党支部揪住这事不放,3次例会研究解决问题,不仅把板子打到当事人身上,班里的党员也在党小组会上作了自我批评……  翻开八连的红色档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段沐浴了艰难困苦、淬火于战火硝烟的忠诚历史:  1927年,作为红军连队参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期刊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区是我国唯一、亚洲最大集中连片的樟子松林带,也是我国天然樟子松的基因库和母树林基地,被誉为“樟子松故乡”。驻守在这片樟子松林海中的武警红花尔基森林大队官兵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英雄集体。  自1971年组建以来,40余载坚守在樟子松林区的一代代官兵奉献了青春和热血,在与草原文化、民族文化、战斗文化、火场文化的交流中,在长期保护生态和建设生态的征程中,凝炼出“扎根林海、昂扬向
期刊
手持“法学”和“平面设计”本科双学位,毕业于山东大学,96215部队通信营一连上等兵郑诗予,如今再攻读“班长学位”。  “连长、指导员,把九班交给我,保证带出一个响当当的班!”去年新兵下连前,郑诗予听说连队领导正在酝酿九班班长人选,便主动找领导要“官”。几经讨论,郑诗予如愿当上班长。  郑诗予常对女兵们说,眼里有活,手要勤快,做事细心。这天,她带领女兵们打扫卫生,见一名士官弯腰捡路上一个烟头。郑诗
期刊
将军名片:李建印,陕西澄城人,1957年4月出生, 1976年2月入伍,1978年4月入党,历任排长、干事、团长、参谋长、师长等;先后就读于装甲兵指挥学院、国防大学、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合成学院等,博士研究生;先后6次被军区表彰为“军事训练优等指挥员”,2006年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荣立三等功4次;现为兰州军区装备部部长。  我十分幸运,入伍就到了装甲兵部队。装甲兵首任司令员许光达
期刊
一张“秀我”光盘寄出去,成了我们见面的永恒记忆。之后的一年多相恋时光,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加深了彼此感情,牵手走进了婚姻殿堂。  由于工作原因,计划与妻子的新婚“蜜月旅行”搁浅了大半年。去年国庆节前夕,我准备利用节假日把新婚“蜜月旅行”给补上。  这也是妻子第一次来部队。那天清晨,秋风吹打在身上,虽然穿了件外套,但也很难抵挡住丝丝凉意。我站在出站口处守候着由南往北的列车,终于在急匆匆的人流中看到
期刊
戎旅20余载,当初的懵懂执拗,现今的率性直接,不曾改变的是那份“真性情”,它是我实现梦想的精神基石,指引着我去前进、去找寻——  【人物名片】 姜志军,1974年6月出生,黑龙江省五常市人,1993年9月入伍,本科学历,上校军衔,历任排长、站长、参谋、作训股长、营长、参谋长、通信处副处长等职,现任第十六集团军某通信团团长。个人先后2次入选军区“四个百人工程”人才库和军区储备人才库,多次被评为干部标
期刊
他热情,脸上永远挂着八颗小白牙,若是对方也热情回应,他更会以熊抱报之;他学习好,这在同班施训的外军学员中并不多见,因为语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外军学员在课堂上往往吸收不好,课下都要找中方学员帮助复习,尤亨特不同,他普通话说得比队里的南方学员还地道,早早就过了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四级;他体能好,曾是斯里兰卡的游泳冠军,现在还是学院帆船队的普训小教练,还立志要随队出征国际帆船赛呢!  黑哥样样都行,提起他大
期刊
张少阔,广空某场站四站连修理技师,三级军士长。因为一手修装备“远程指挥”的绝活儿,人送外号“阔少”。  “阔少”所在的四站连是场站装设备最多的基层连队,而且装备都是车载式,不少部件都是前后车共用,多少出点问题,就“牵一发动全身”,够人“喝上一壶”了!当然,这样的情况刚好适合“阔少”发挥,“不怕装备出问题,搞不定就给他打电话”。  今年2月一天,连队充气班战士谢敏“摊上大事儿”了!部队紧急转进一等战
期刊
在我彷徨时,是先进典型把我领进军营;在我遇到人生低谷时,是先进典型激励我不懈奋斗;在我走上领导岗位时,是先进典型告诫我什么是责任担当,先进典型指引着我的人生航向——  【人物名片】 杨宝权,1973年4月出生,1998年7月入伍,1998年6月入党,历任排长、干事、组织股股长、政治教导员、干部处副处长、副政治委员,现任第十六集团军某通信团政治委员,被沈阳军区评为“军转安置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
期刊
打鹰山,当我第一次听说滇西这个山名,便产生了联想——山名的来历和在它上面坚守的空军雷达兵是不是存在着联系?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四处求证。让我有点失望的是,古籍记载此山“林木繁茂,鹰多集于此”,曾经人多在这里捕鹰,故名。  去年10月,我来到了这座神往的高山。当汽车跃上雷达站时,真有点出乎我意料。山顶没有了树木,出现了大片的青草,还有其间成群的牛羊、晶莹的水塘。虽然海拔只有2300多米,但打鹰山的植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