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溯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中国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技击功能、健身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随着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价值突显,如何从文化的视角对武术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索,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武术发展的文化需求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技击作为武术的本质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但是技击显然不是中国武术所特有的,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技击表现方式,如巴西的柔术、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但蕴含在中国武术中的传统文化是特有的,中国古代哲学和各种传统文化是武术各流派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传统武德与民族精神成為体现中国武术文化属性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武术的技击功能总体上趋于弱化,随着文化价值、软实力等概念话语的勃兴,武术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行其道的当下。“一切文化的竞争,其胜负主要决定于形式和规格的转换是否切合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决定于规格是否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通过中国传统武术的学习体现了中国人对于‘道’的追求,……是习练者通过练习武术而获得的一种超越性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以及对天道自然、宇宙万物生化之理的体悟和体验,是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良好载体”。由此看来,中国武术的发展应该需要具有开拓的思维,只有大力开拓武术内在的文化属性,为人类的武术消费活动贴上文化的内涵,才能为武术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仅仅持有技击和健身这一实用价值并不能使武术具有必选的价值,只有文化的不可代替性才能使武术发展长盛不衰。
二、文化语境下的武术发展路径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在新经济时代,文化与互联网的结合,解决了工业经济时代以传统方式无法处理的诸多问题,文化工作者适应了数字时代的创作方式,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发展。诸多国家对传统文化遗产的鼎力扶持和对新兴文化产业的就业政策导向,使文化产业与就业及其相关政策已经演化为一项国家策略和城市战略。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文化立国”战略与“文化城市”建设,即增强国家、区域和地方竞争力的基本策略。日本和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后明确了“文化立国”战略,以此促进本国经济的振兴。事实证明,“文化立国”战略的制定为日本和韩国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奠定了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地位,这也为我国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表率。
国家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使得武术界积极向文化靠拢,而不仅仅是单靠体育这条腿来走路,其突出表现便是众多传统武术门类纷纷申请“非遗”,目前已有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沧州武术、太极拳(杨式、陈式太极)、邢台梅花拳等6项列为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红拳、八卦掌、形意拳、鹰爪翻子拳、八极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五祖拳、查拳、螳螂拳、苌家拳、岳家拳、蔡李佛拳等14项传统武术门类列为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态势来看,必将会有更多的传统武术门类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此外,众多以武术为载体的纪念馆先后投入使用,如2001年1月在广东佛山落成的黄飞鸿纪念馆、2008年11月在广东顺德落成的李小龙纪念馆以及在广东佛山罗村兴建的叶问纪念馆等,除了供人瞻仰、凭吊古人以外,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应在其文化内涵上,如展示古人的武学精神,发扬光大中华武术,传承弘扬勇于开拓、求实创新、敢为人先、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塑造新的“文化风景线”,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可以预见的是,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引下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民族文化的丧失就是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的丧失。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既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更不能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世界文化做出贡献”。回望世界文化发展,文化争夺的发展图景依然存在,而且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这一现象将会愈演愈烈。同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拿出足够的勇气和充分的信心去面对这场关于全球化的文化之争,绝对不能够丧失自己的文化特色,树立武术发展的文化先行原则。这需要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之上,既要反对狂妄自大和乌托邦式的狂热,又要冷静地面对文化的弊端,通过唤醒人们对武术文化的自觉精神,站在文化自尊的立场上,树立文化自信,确立对中国武术的文化认同,才能够使我们的武术在文化争夺的今天具备自主生存的能力和持久发展的动力,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温力 中国武术概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6。
[2]高宣杨 流行文化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3。
[3]王林 秦子来 日本能剧传承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8,15(2):99-102。
[4]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国的前沿: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9,125。
一、武术发展的文化需求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技击作为武术的本质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但是技击显然不是中国武术所特有的,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技击表现方式,如巴西的柔术、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但蕴含在中国武术中的传统文化是特有的,中国古代哲学和各种传统文化是武术各流派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传统武德与民族精神成為体现中国武术文化属性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武术的技击功能总体上趋于弱化,随着文化价值、软实力等概念话语的勃兴,武术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行其道的当下。“一切文化的竞争,其胜负主要决定于形式和规格的转换是否切合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决定于规格是否有利于其生存和发展”。“通过中国传统武术的学习体现了中国人对于‘道’的追求,……是习练者通过练习武术而获得的一种超越性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以及对天道自然、宇宙万物生化之理的体悟和体验,是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良好载体”。由此看来,中国武术的发展应该需要具有开拓的思维,只有大力开拓武术内在的文化属性,为人类的武术消费活动贴上文化的内涵,才能为武术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仅仅持有技击和健身这一实用价值并不能使武术具有必选的价值,只有文化的不可代替性才能使武术发展长盛不衰。
二、文化语境下的武术发展路径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在新经济时代,文化与互联网的结合,解决了工业经济时代以传统方式无法处理的诸多问题,文化工作者适应了数字时代的创作方式,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发展。诸多国家对传统文化遗产的鼎力扶持和对新兴文化产业的就业政策导向,使文化产业与就业及其相关政策已经演化为一项国家策略和城市战略。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文化立国”战略与“文化城市”建设,即增强国家、区域和地方竞争力的基本策略。日本和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后明确了“文化立国”战略,以此促进本国经济的振兴。事实证明,“文化立国”战略的制定为日本和韩国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奠定了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地位,这也为我国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表率。
国家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使得武术界积极向文化靠拢,而不仅仅是单靠体育这条腿来走路,其突出表现便是众多传统武术门类纷纷申请“非遗”,目前已有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沧州武术、太极拳(杨式、陈式太极)、邢台梅花拳等6项列为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红拳、八卦掌、形意拳、鹰爪翻子拳、八极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五祖拳、查拳、螳螂拳、苌家拳、岳家拳、蔡李佛拳等14项传统武术门类列为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态势来看,必将会有更多的传统武术门类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此外,众多以武术为载体的纪念馆先后投入使用,如2001年1月在广东佛山落成的黄飞鸿纪念馆、2008年11月在广东顺德落成的李小龙纪念馆以及在广东佛山罗村兴建的叶问纪念馆等,除了供人瞻仰、凭吊古人以外,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应在其文化内涵上,如展示古人的武学精神,发扬光大中华武术,传承弘扬勇于开拓、求实创新、敢为人先、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塑造新的“文化风景线”,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可以预见的是,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引下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民族文化的丧失就是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的丧失。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既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更不能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世界文化做出贡献”。回望世界文化发展,文化争夺的发展图景依然存在,而且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这一现象将会愈演愈烈。同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拿出足够的勇气和充分的信心去面对这场关于全球化的文化之争,绝对不能够丧失自己的文化特色,树立武术发展的文化先行原则。这需要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之上,既要反对狂妄自大和乌托邦式的狂热,又要冷静地面对文化的弊端,通过唤醒人们对武术文化的自觉精神,站在文化自尊的立场上,树立文化自信,确立对中国武术的文化认同,才能够使我们的武术在文化争夺的今天具备自主生存的能力和持久发展的动力,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温力 中国武术概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6。
[2]高宣杨 流行文化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3。
[3]王林 秦子来 日本能剧传承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8,15(2):99-102。
[4]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国的前沿: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