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圣经》翻译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i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圣经》是一部经典的宗教著作,同时它又是一部非凡的历史文化经典。它的传播和翻译成为打开西方文化的一把钥匙。本文主要探讨了《圣经》的英译史,以及《圣经》对世界文学和人们思想价值观的影响。
  关键词:《圣经》 英译本 翻译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圣经》是基督教的圣典,它记载了犹太民族1000多年的历史,其教义和思想奠定了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基石。《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前者39卷,后者27卷。《旧约全书》本是犹太教圣经,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其原文为希伯来文。它的内容主线是讲上帝与其子民希伯来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新约全书》原文是希腊文,于公元一二世纪陆续写成,之后不久被译为拉丁文。《新约全书》意在说明上帝如何借圣子耶稣实现其拯救世人的计划。
  一 《圣经》的翻译
  《圣经》译本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据考证,它共有1400多种文字的版本,其中《新约全书》曾先后被译成1848种语言和方言。在《圣经》翻译史上,经历了几个里程碑式的阶段:首先是纪元前,即公元前285年至公元前249年,有70个学者在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将《旧约全书》译为希腊文,译本名为《七十子希腊文本》;其次是四到五世纪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以后是中世纪中期各民族语的古文本和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以来的近代文本和各式各样的现代文本等。
  《圣经》的英译始于8世纪。从14世纪起,《圣经》在英语中有好几种不同译本。第一本全英译本由维克利夫(Wycliff)译于1382年。在此之后,在各种英译本中以威廉·廷德尔(William Tyndale)所译的《新约》和部分《旧约》影响最大。廷德尔的译文用的是自艾尔弗雷德时期《英格兰编年史》沿用下来的口语体语言,它扎根于英国本族语言传统的深厚土壤里,简朴直率的文风尤为让人称道。廷德尔的英译本《圣经》为以后的英译《圣经》版本,包括1611年出版的詹姆士国王的《钦定本圣经》奠定了扎实的翻译基础。
  詹姆士国王《钦定本圣经》(the Authorized Version)在所有版本中使用最广,影响最大。这是47人的集体成果,是英语翻译史上的一次壮举。这个英译本的出现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发展,是一部卓越的英语经典。它吸收了16世纪各译本的优点,充分发挥了英国民族语言的特点,对英国的散文、语言和文化的发展都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钦定本圣经》的辉煌使得18、19世纪的《圣经》翻译进入了相对平庸时期,这一时期的《圣经》翻译问津之人很少,且作品完全无法和《钦定本圣经》相媲美。
  然而,再经过200多年的《圣经》研究的发展,《钦定本圣经》翻译的欠妥之处还是渐渐显露出来,同时,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语言文化的迅速发展,时代的飞速变迁,《钦定本圣经》及其修订版的权威地位逐渐被取代。《圣经》的翻译又进入到空前高涨的时期。这一时期众多《圣经》的优秀译本出现,诸如1902年出版的《现代语新约》。詹姆斯·莫发特(James Moffatt),他也是《圣经》翻译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英译《圣经》大量使用了现代英语成语,大胆调整原语的逻辑顺序,擅用散文的文风,这在《圣经》翻译史上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他的译作1935年出版。之后还有《新英语圣经》,1970年出版;“今日英语版”《圣经》1976年出版;“新国际版”《圣经》1973年出版。
  其中“新国际版”《圣经》是《圣经》的一个全新译本,共有100多位优秀的《圣经》研究者参与了《圣经》的翻译,充分平衡了翻译过程中语言的分歧,也体现了这个译本的国际兼容性。同时这个英译本为了照顾各教派的观点,充分融合了他们对《圣经》的理解,避免了对《圣经》释义的偏颇。这个版本的《圣经》,以近乎完美的译文,成为目前世界上绝对数量的基督徒信奉的圣书。总之,《圣经》的翻译跨越了2000多年,众多的翻译者为《圣经》的传播、宣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通过《圣经》的翻译,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它不仅对西方各民族人民的信仰、道德、精神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还作用于广大读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
  二 《圣经》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圣经》的语言属于宗教语言,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来源。它的译本,尤其是英文译本,在格式、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别于其它的文体,但它的措辞、所使用的文字、短语的本意和喻义,都能产生刻意追求和引人注目的效果。《圣经》的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可以说,《圣经》孕育了西方文化,抽去了《圣经》,西方世界就将倾斜;不了解《圣经》就不可能了解西方的文明与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支柱,《圣经》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1 文学作品中的《圣经》文化
  在西方,《圣经》英译对英语文学作品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文学或宗教作品所不及的。《圣经》里含有的丰富文学性,决定了它对后来西方文学想象所产生的影响,也确立了它在西方文学传统中占有的独特地位。一大批英美小说家借助于《圣经》,成就了其作品。《圣经》不仅为文学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题材,同时也为他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可资借鉴、引申的内容。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伟大剧作家,出生在一个宗教家庭,他从小就谙熟《圣经》。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与《圣经》有关。美国学者樊戴克曾经做过统计,莎士比亚的每一出戏剧引用《圣经》的平均数是14次。据详细统计,莎翁12部喜剧中,《爱的徒劳》涉及《圣经》40处,《一报还一报》涉及《圣经》达53处,《威尼斯商人》则多达67处,参引《圣经》最少的《维洛那二绅士》也有8处;而在莎翁的悲剧中,许多悲剧主人公又再现了“基督——替罪羊”的人物原型。“他们运载着世人的罪恶,牺牲自己来达到救赎的目的,显示出一种崇高之美”,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一对年轻的殉道者,他们用自己的“爱”化解了两大家族之间的刻骨仇恨,在悲剧的结局中却吐露出基督教所推崇的“和谐”的光芒。可以说,《圣经》如影随形般地融入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之中。英国学者柏格斯曾经指出:“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纵使谁能禁止《圣经》的发行,完全禁毁了它,使它永远绝迹于人间,然而《圣经》中关于正义、宽容、仁爱、救赎等伟大的教训,以及其它许多宝贵的金言,仍得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留存”。
  在美国,深受《圣经》影响的作家更是举不胜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书名即取自《圣经·旧约全书》第一卷的《传道书》,该书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他的另一代表作《老人与海》,从语言风格、遣词造句的特点来说,更是处处闪烁着《圣经》语言的光辉。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于1939年发表了《愤怒的葡萄》,为美国文坛“红色的30年代”谱写了一个时代最强音。这部作品在语言风格上受《圣经》影响很大,它的主体章节借用了史诗《出埃及记》的客观、冷静的叙述语调,插叙章节借用了《创世纪》的抒情语调、《旧约全书》中先知的语气以及《新约全书》中预言家的语调。除此之外,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托尼·莫里森,其所著的《柏油娃娃》,也是以伊甸园神话为隐喻模式构成了故事的中心框架,而故事的背景则与《圣经》中描写的《失乐园》颇为相似,说明作者在创作时的构思受到《圣经》的很大影响。
  不仅在西方,《圣经》对东方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阿拉伯文化中的重要典籍《古兰经》,全书大约1/4篇幅直接或间接地取自于《圣经》。日本文坛上一大批名家,如北村透谷、芥川龙之介、有岛武郎、川端康成等,也都受惠于《圣经》,他们的作品中明显留下了《圣经》文化的印迹。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文学逐渐走上“脱亚入欧”的道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作家根据自己对《圣经》素材的理解,借《圣经》故事和文体来传达自己的某种情绪和心声,这其中表现最典型的当数冰心了。冰心的许多作品,如《十字架的园里》、《晚祷》、《相片》等,都带有《圣经》的明显特征。如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中,冰心采用了《圣经》的文体写道: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
  再看《启示录》第6章的13-14节:
  “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如同无花果树被大风摇动,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样。天就挪移,好像书卷被卷了起来,山岭海岛被挪移,离开本位。”
  两相对照,不难发现冰心对《圣经》意象、句式、语调的未加雕琢、浑朴自然的运用,甚至达到思维方式上的“化用”。
  2 《圣经》翻译所带来的“向善”的人文主义思想
  两希文明(即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在基督教经典《圣经》中的沟通, 为西方思想发展中“知”、“行”、“信”三者的统一创造了基础, 使得西方文化中探讨“真善美”、讲究“信望爱”的价值体系逐步形成。可以说, 文化史意义上的“西方文明”与宗教史发展中的“基督信仰”有着不解之缘。《圣经》自始至终鲜明地贯穿着仁慈、宽恕和博爱的箴言及训诫,可谓比比皆是。它们告诉世人:有了爱,一切过错和仇恨皆可化解。爱是把一切完善和谐地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事实上,无论是佛教的《佛经》,还是伊斯兰教的《古兰经》,都宣扬世人行善于世的思想,但《圣经》的翻译不仅倡导了善行,更深化了用“爱”去融化一切罪恶的思想。《新约》的作者指出,“人苦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各书》4:17)。在这种意义上,应该做的不去做,是消极地在犯罪,亏欠就是罪。“要通过爱心互相服事,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拉太书》5:13-14)。《圣经》中要求基督徒要像爱自己一样主动地去爱别人,这个要求很高。同时《圣经》中耶稣教训门徒说:“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 “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甚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你们若善待那善待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是这样行”(《路加福音》6:27-28,32-33)。《圣经》的这些句子生动地体现了无私、博爱的精神,强调全心奉献而不求回报,这符合大多数人的道德观念,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圣经》的翻译和传播,对人的道德、心智、情操、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向善导引作用。一个人可以不相信基督教信念的真实性,但“重义向善”的美德, 对于人们的人文内涵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精神信念的树立,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 小结
  《圣经》的翻译和广泛传播,使得其语言里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畴,从而成为世界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和艺术宝库。中世纪以来,《圣经》更是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信仰、道德和精神,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注:本文系2009年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E)NDSK09-9。
  
   参考文献:
   [1] 文庸:《圣经蠡测〈自序〉》,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2]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翻译语言》,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1年版。
   [3] 梁工、许相全、肖四新等:《莎士比亚与〈圣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 肖四新:《〈圣经〉原型——莎士比亚创作的基石》,《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5] 任开东、温秀颖:《〈圣经〉译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作者简介:陈亚敏,女,1973—,河南洛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工作单位: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据试验,在生产蜡烛时,将金用盐加入制蜡烛的原料中,使蜡烛燃烧时即会放出不同颜色的炮焰.其投资小,效益大,应市畅销.其几种配方制法是:(1)红焰石蜡75g,硬脂酸259,扶结sg,冯因错3.sg.(2)蓝焰石
我国第一家行业协会在改革中发挥行业管理的作用─—关于中国包装技术协会行业管理情况的调查黄小惠,鲁水清,徐彦儒,武平FirstTradeAssociationinChinaandTradeManagement¥HuangXiaohui;LuShuiqi... China’s first industry association to play the
法国著名女权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道:“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后天‘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 The famous Fren
摘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创造“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却把现实主义理论推上高峰。现实主义其基本特点是写实。从深层上看是一种方法论,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上规定的,主观是客观的能动反映。带有一种普遍性的规律,超越一般的技法和流派观念。中国的现实主义艺术提倡形神兼备的创作方法,生动的体现了中国艺术以写实为主、重视主客观统一的审美观的成熟与完备。  关键词: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艺术 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
绿色技能开发在我国具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实践的缺乏、对绿色技能内涵了解的不完整,一些教师开发绿色技能属于无意识行为,绿色技能开发在我国职教界处于起步阶段。绿色技能开
如果你讲一个笑话,对方笑了,这个过程除了可以验证笑话是不是好笑,别人还可以判断出你和对方的关系。很神奇吧?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研人员最近发表的研究结果。科研人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是经国家科委批准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 ,由国家大型甲级综合设计研究院——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主办 ,创刊于1 963年。《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主要报
《中国农村科技》《中国农村科技》主要栏目有成功之路、种植技术、新优品种、特种养殖、畜禽养殖、致富参谋、市场分析、信息荟萃、广告信息等 2 0几个栏目 ,是广大农村科技
关于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问题的探讨军械研究所阮金元国营太行机械厂阮军标准的实施是标准化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标准化的经济效益全靠实施标准来获得,标准实施越全面、越彻底
1 INTRODUCTION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throughput of many gas-liquid reactors is limited by the rate atwhich a gaseous component can be transferred from the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