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研工作是落实教学工作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教学成绩蓬勃发展的重要阵地。为使学校和谐、健康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有效的教研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学活动;有效教研;微型团队
教研活动的探究与创新,不仅对新课程改革有促进作用,而且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何使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整体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呢?这一直是管理者在不断思考的问题,那我就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教研氛围,明确教研活动的意义
不少教师认为,教研活动就是教学理论的研究活动,一提及就会产生深不可及的想法。其实不然,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是与日常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是发现并尝试解决教育教学与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凌驾于教学实践之上的理论“花絮”。教师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实践者,拥有研究的机会,理所应当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体。而且,教研活动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组成部分。
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每学期末都有上级部门或者自己学校组织期末考试对其教学情况进行检测,因此,教师会自愿的花更多的时间去抓教学,培优补差、辅导学困生、加班加点改作业都毫无怨言,然而一提起教研,老师的积极性就会大减,因为教研活动要取得成效,不是短期就可以见到效果的,它不像教学成绩几个月就可以检测到其效果,因此,当前老师重教学、轻教研的意识相当强烈,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意义不明确,认为是耽误时间,开展教研活动意义不大,走过场,应付现象普片存在,不明白教研活动是为教学更好的服务,这就需要管理者在教师理念上下功夫,开展实用的、有效的教研活动,让教师明白教学、教研是相辅相成的,有效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要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有效教研也是不可缺少的,明确有效的教研活动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二、开展“系列化”教研活动,将教研活动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教研活动内容要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情”,立足于“研究”,活动最终服务于教学,促进于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1.教研活动要有实质性作用,形成螺旋上升的态势。这些年开展的同课异构、交流课、公开课等,教师上完课、听完课、评完课这一活动就结束了,教师们都已经习以為常了,似乎上课前的研读教材、磨课意识等都已经淡化。那本学期我校改变了以往的上课方式,例如本学期我校有28个备课组,除了教研室指定的备课组开展校级的同课异构活动外,其余的备课组由组长组织本组教师上同课异构课,学期结束时每个备课组上报一名组内上课最好的老师,下学期教研室再组织各组优秀教师,根据学科开展校级同课异构赛课活动,切实将上课好的老师选拔出来,在校内达到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作用。
2.将课题研讨、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形成一个活动链接。例如:将研讨课题定为“引导学生多元化识字的途径”,那么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教师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就要与新课堂教学模式和个人在课题研讨中发表的见解吻合,将课题研讨成果体现在备课中;在上课过程中,要来展现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然后组内教师听课后进行客观评价,评出教师与这节课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建议。最后教师针对参加的系列活动写出反思。这些活动都是为教师能上好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更好发展服务的,即使不被作为教研活动内容,教师们在课余也会情不自禁地各抒己见。
3.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师感兴趣的活动。上好课是每位教师最基本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同年级、同学科之间开展听评课更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本学期,为了给下学期校级各学科的同课异构赛课做准备,教研室规定各备课组由组长组织教师开展组内同课异构活动,每位教师必须在组内参与上课,学期结束上报一名组内上课最优秀的教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各备课组首先确定上课课题后各自研读教材,然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该课题的教学重、难点,最后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认真备课、上课,课后又及时评课,没想到每位教师都是那样认真,评课时又是那样激烈,每位老师都想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评课时有位老师说:“我们就喜欢这样的教研活动,拉近了教学与教研的实际距离,让我们感觉到了教中研、研中学,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有效。”这种方式的教研活动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而又使教师受益匪浅。
三、组建微型互助研究小组,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助推教研活动发展
微型互助团队是以团队(年级组、教研组或指定部分成员等)为单位,在某一学科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它建立在个体独立研究的基础之上,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资源协作,在成员互助下分析教材、钻研教法、反思教学。团队活动贯穿于教研活动的全过程。建议可以尝试先在学校几个相对较强的学科当中,成立一个几人一小组的微型教研团队,日常可以开展常规的教研活动,本身这种微型团队的教师综合素质相对高些,那他们开展的各种活动其质量就会更高些,效果也会更好些。组建微型团队时其中一位教师的能力要特别强,然后由她按照自己的意愿与爱好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这几位教师可以快速成长起来,随后再由这几位老师带动同年级组的老师发展,以点带面、此为辐射,带动学校教师的整体发展。但要明确的是团队合作要求淡化竞争,强调合作;淡化表演,强调常态;淡化结果,强调过程。
四、结语
随着我校教研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不断改革,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对教师自我提升、对学生成长、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认识到: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必须从教学工作需要出发,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将教研活动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助力器,追求通过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只有这样返璞归真的校本教研活动才能提高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才能使学校教研工作永远充满活力!愿我校教师的创意在教学中放飞,愿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展现风采!
参考文献
[1]姚宁.推进校本教研发展的新途径[J].才智,2010(16).
[2]许萍.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2).
关键词:教学活动;有效教研;微型团队
教研活动的探究与创新,不仅对新课程改革有促进作用,而且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何使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主动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整体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呢?这一直是管理者在不断思考的问题,那我就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教研氛围,明确教研活动的意义
不少教师认为,教研活动就是教学理论的研究活动,一提及就会产生深不可及的想法。其实不然,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是与日常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是发现并尝试解决教育教学与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凌驾于教学实践之上的理论“花絮”。教师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实践者,拥有研究的机会,理所应当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体。而且,教研活动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组成部分。
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每学期末都有上级部门或者自己学校组织期末考试对其教学情况进行检测,因此,教师会自愿的花更多的时间去抓教学,培优补差、辅导学困生、加班加点改作业都毫无怨言,然而一提起教研,老师的积极性就会大减,因为教研活动要取得成效,不是短期就可以见到效果的,它不像教学成绩几个月就可以检测到其效果,因此,当前老师重教学、轻教研的意识相当强烈,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意义不明确,认为是耽误时间,开展教研活动意义不大,走过场,应付现象普片存在,不明白教研活动是为教学更好的服务,这就需要管理者在教师理念上下功夫,开展实用的、有效的教研活动,让教师明白教学、教研是相辅相成的,有效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要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有效教研也是不可缺少的,明确有效的教研活动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二、开展“系列化”教研活动,将教研活动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教研活动内容要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情”,立足于“研究”,活动最终服务于教学,促进于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1.教研活动要有实质性作用,形成螺旋上升的态势。这些年开展的同课异构、交流课、公开课等,教师上完课、听完课、评完课这一活动就结束了,教师们都已经习以為常了,似乎上课前的研读教材、磨课意识等都已经淡化。那本学期我校改变了以往的上课方式,例如本学期我校有28个备课组,除了教研室指定的备课组开展校级的同课异构活动外,其余的备课组由组长组织本组教师上同课异构课,学期结束时每个备课组上报一名组内上课最好的老师,下学期教研室再组织各组优秀教师,根据学科开展校级同课异构赛课活动,切实将上课好的老师选拔出来,在校内达到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作用。
2.将课题研讨、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形成一个活动链接。例如:将研讨课题定为“引导学生多元化识字的途径”,那么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教师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就要与新课堂教学模式和个人在课题研讨中发表的见解吻合,将课题研讨成果体现在备课中;在上课过程中,要来展现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然后组内教师听课后进行客观评价,评出教师与这节课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建议。最后教师针对参加的系列活动写出反思。这些活动都是为教师能上好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更好发展服务的,即使不被作为教研活动内容,教师们在课余也会情不自禁地各抒己见。
3.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师感兴趣的活动。上好课是每位教师最基本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同年级、同学科之间开展听评课更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本学期,为了给下学期校级各学科的同课异构赛课做准备,教研室规定各备课组由组长组织教师开展组内同课异构活动,每位教师必须在组内参与上课,学期结束上报一名组内上课最优秀的教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各备课组首先确定上课课题后各自研读教材,然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该课题的教学重、难点,最后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认真备课、上课,课后又及时评课,没想到每位教师都是那样认真,评课时又是那样激烈,每位老师都想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评课时有位老师说:“我们就喜欢这样的教研活动,拉近了教学与教研的实际距离,让我们感觉到了教中研、研中学,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有效。”这种方式的教研活动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而又使教师受益匪浅。
三、组建微型互助研究小组,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助推教研活动发展
微型互助团队是以团队(年级组、教研组或指定部分成员等)为单位,在某一学科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它建立在个体独立研究的基础之上,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资源协作,在成员互助下分析教材、钻研教法、反思教学。团队活动贯穿于教研活动的全过程。建议可以尝试先在学校几个相对较强的学科当中,成立一个几人一小组的微型教研团队,日常可以开展常规的教研活动,本身这种微型团队的教师综合素质相对高些,那他们开展的各种活动其质量就会更高些,效果也会更好些。组建微型团队时其中一位教师的能力要特别强,然后由她按照自己的意愿与爱好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这几位教师可以快速成长起来,随后再由这几位老师带动同年级组的老师发展,以点带面、此为辐射,带动学校教师的整体发展。但要明确的是团队合作要求淡化竞争,强调合作;淡化表演,强调常态;淡化结果,强调过程。
四、结语
随着我校教研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不断改革,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对教师自我提升、对学生成长、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认识到: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必须从教学工作需要出发,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将教研活动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助力器,追求通过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只有这样返璞归真的校本教研活动才能提高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才能使学校教研工作永远充满活力!愿我校教师的创意在教学中放飞,愿教研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展现风采!
参考文献
[1]姚宁.推进校本教研发展的新途径[J].才智,2010(16).
[2]许萍.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