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旅游业逆势上扬,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也面临诸多新问题,如线性观光产品同质化严重,体验感质量低下。但持续旺盛的旅游市场表明,旅游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侧多元化才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市场需求不足[1]。可见,如何在供给侧方面进行改革,以此满足需求侧多元化,推动旅游业转型发展,是整个行业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乡村旅游;泸州市; 发展路径
1 旅游供给侧改革主要内容
旅游供给侧改革,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主要以人性化发展、效率优先、全域旅游发展为指导思想,即以需求为起点,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推动“旅游+”跨界融合。主要包含旅游产品供给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两个方面[2]。一是优化旅游产品供给,主要指在游客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本土特色产品,加大产品开发设计,增强产品吸引力,大力发展中高端产品供给,构建健康游、生态游等旅游新格局,丰富旅游供给层次。二是升级公共服务供给,主要是加强管理服务、旅游设施等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全域旅游空间,满足游客吃、住、行、游、娱、购等全程旅游需求,优化景区服务软环境,建立线上线下服务中心,提高游客满意度。
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国家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因其参与性强,旅游效益明显,近年来逐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3]。当前,各城市通过调整和优化结构,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并充分利用特色,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各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 泸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分析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泸州市初步构建了多元化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发展成效明显。
3.1 泸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泸州历史悠久,古称“江阳”,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等荣誉,有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是四川省南向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4]。泸州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是川渝滇黔集合部重要的游客集散区域,在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特色亮点。
3.1.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樣。共有国家级A级景区34个,其中4A景区12个,3A景区10个, 2A景区12个,非A级景区13个(详见表一)。截止2019年,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示范区县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1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9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6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9个(详见表二)。
3.1.2 旅游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泸州市旅游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全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前导产业,旅游经济收入在全市产业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5]。2018年,泸州市接待5198.27万人次游客,旅游总收入512.80亿元。2019年底,泸州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2300万人,同比增长4.5%;收入达190亿元,同比增长5%。
3.1.3 旅游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成自泸、纳黔、宜泸渝等高速建成通车,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段开工建设,云龙机场建成使用,泸州市旅游通道逐步完善,截止2019年4月,泸州市共有星级农家乐、星级乡村酒店共计115家,并创建多个养生养老基地、农旅融合文创示范基地、竹林帐篷自驾营地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
3.2 泸州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3.2.1 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泸州市过去的开发重点主要放在城市形象和酒文化品牌塑造方面,确立了“中国酒城·醉美泸州”的品牌形象。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对于旅游行业动态及内部发展规律认识不清。存在花大价钱修建场地,把乡村小路改建为水泥路,把田园风光改建为停车场等现象,不仅造成生态系统破坏,也与乡村旅游开发本质不符。此外,泸州市虽然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是乡村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田园休闲观光方面,仅农家乐园、花果山庄、生态鱼庄等各类农业庄园就有38家,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
3.2.2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泸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有“小集中、大分散”的显著特色,且旅游资源广泛分布在交通不便,进入性较差的偏远山区,远离城区[5]。同时,泸州市旅游道路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旅游环线,景区到景区交通不畅,极大的限制了游客的进出。缺少大型旅行社,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承受大规模外地旅行团。缺少大型特色的街区、购物中心、酒店等服务设施,接待能力和水平较低。
3.2.3、特色旅游产品有待进一步创新。乡村旅游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品。泸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但目前还有不少高品质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开发或开发得不够好,大多是以观光休闲为主,对本土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挖掘、展示、包装不够,缺乏具有区域市场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存在景点创新不足、档次低、单一、雷同、缺乏自身特色现象,大多停留在“一日游”甚至“半日游”层面,缺乏创意和内涵,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层次性的旅游消费需求,游客满意度较低,因此留不住游客,打不开市场。
3.3 泸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思考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乡村旅游;泸州市; 发展路径
1 旅游供给侧改革主要内容
旅游供给侧改革,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主要以人性化发展、效率优先、全域旅游发展为指导思想,即以需求为起点,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推动“旅游+”跨界融合。主要包含旅游产品供给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两个方面[2]。一是优化旅游产品供给,主要指在游客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本土特色产品,加大产品开发设计,增强产品吸引力,大力发展中高端产品供给,构建健康游、生态游等旅游新格局,丰富旅游供给层次。二是升级公共服务供给,主要是加强管理服务、旅游设施等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全域旅游空间,满足游客吃、住、行、游、娱、购等全程旅游需求,优化景区服务软环境,建立线上线下服务中心,提高游客满意度。
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国家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因其参与性强,旅游效益明显,近年来逐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3]。当前,各城市通过调整和优化结构,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并充分利用特色,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各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 泸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分析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泸州市初步构建了多元化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发展成效明显。
3.1 泸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泸州历史悠久,古称“江阳”,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等荣誉,有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是四川省南向综合交通枢纽、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4]。泸州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是川渝滇黔集合部重要的游客集散区域,在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特色亮点。
3.1.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樣。共有国家级A级景区34个,其中4A景区12个,3A景区10个, 2A景区12个,非A级景区13个(详见表一)。截止2019年,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示范区县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1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9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6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9个(详见表二)。
3.1.2 旅游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泸州市旅游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全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前导产业,旅游经济收入在全市产业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5]。2018年,泸州市接待5198.27万人次游客,旅游总收入512.80亿元。2019年底,泸州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2300万人,同比增长4.5%;收入达190亿元,同比增长5%。
3.1.3 旅游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成自泸、纳黔、宜泸渝等高速建成通车,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段开工建设,云龙机场建成使用,泸州市旅游通道逐步完善,截止2019年4月,泸州市共有星级农家乐、星级乡村酒店共计115家,并创建多个养生养老基地、农旅融合文创示范基地、竹林帐篷自驾营地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
3.2 泸州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3.2.1 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泸州市过去的开发重点主要放在城市形象和酒文化品牌塑造方面,确立了“中国酒城·醉美泸州”的品牌形象。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对于旅游行业动态及内部发展规律认识不清。存在花大价钱修建场地,把乡村小路改建为水泥路,把田园风光改建为停车场等现象,不仅造成生态系统破坏,也与乡村旅游开发本质不符。此外,泸州市虽然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是乡村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田园休闲观光方面,仅农家乐园、花果山庄、生态鱼庄等各类农业庄园就有38家,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
3.2.2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泸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布局有“小集中、大分散”的显著特色,且旅游资源广泛分布在交通不便,进入性较差的偏远山区,远离城区[5]。同时,泸州市旅游道路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旅游环线,景区到景区交通不畅,极大的限制了游客的进出。缺少大型旅行社,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承受大规模外地旅行团。缺少大型特色的街区、购物中心、酒店等服务设施,接待能力和水平较低。
3.2.3、特色旅游产品有待进一步创新。乡村旅游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品。泸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但目前还有不少高品质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开发或开发得不够好,大多是以观光休闲为主,对本土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挖掘、展示、包装不够,缺乏具有区域市场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存在景点创新不足、档次低、单一、雷同、缺乏自身特色现象,大多停留在“一日游”甚至“半日游”层面,缺乏创意和内涵,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层次性的旅游消费需求,游客满意度较低,因此留不住游客,打不开市场。
3.3 泸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