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也随之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成为教育教学专家、学者和教师们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方式将逐渐被我国英语教育工作者认识和接受,它将成为我国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走向。本文从英语教师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原因,介绍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方法,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活动设计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习既是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实施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对的共同问题。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概述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所获,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二、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教学内容的泛化。
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
2、教学活动的外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3、教学层次的低下。
只有高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教学实际来看,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层次不分明,而且缺乏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使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的、定格的关系,教学层次始终上不去。
4、预设和生成的冲突。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缺一不可。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或预设过度或生成过多。
三、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课改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但是,当前很多课堂教学活动表面上气氛热烈、形式花俏,但缺乏有效性。笔者将结合课例探讨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上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挥者或主宰者,给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学生只需要仔细听讲,认真记笔记,很少有语言实践机会。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一来,教师不自觉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渐渐地就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难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笔者认为教师应更新旧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改变由教师满堂灌,垄断课堂的局面,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策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并成为一个“会学习”的学生。
2、目的性。
明确的目标能够为其所为指明方向,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活动设置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通过种种的课堂活动设置,最终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活动设置的目标应该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提高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养成其主动汲取各种知识的良好习惯,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并促使其发展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魅力。
在课堂活动设计时,教师应从学生发展、课程需要和教学实际的整体出发,俯瞰整个课堂、整个学段甚至应该是学生的整个高中时期及人生发展过程,要把活动当成是课堂和学生生命的有机体来设置,通过活动达到深入理解而升华的目的,不能仅仅为了活动而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查找资料并进行筛选,打破思维的局限性,拓展视野,形成发散性思维;活动期间引导学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学习知识、亲历过程、感知生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3、可行性。
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一方面要以新课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挖掘语言活动中的教育功能,将活动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上,对活动的素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准和适应能力。由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语言知识结构和水平,不同的活动有着不同的训练侧重点,因此,活动的目标要与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素质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活动的重点相适应。任何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目标都于活动的开展无益。因为过高、过难的活动目标,会因无法实现而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过低、过易的目标则会使活动因难以发挥作用而失去其自身的意义。 4、科学性。
教师设计讨论的问题要注意科学性。哪些问题值得讨论,哪些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运用语言能力等都要作出科学地考虑。
(1)对课文的标题、插图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对课文的段落、大意、好词、好句、写作特点等展开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对课文中出现的长句、难句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对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人物的特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辨证客观地看待事物。
(5)对文内涵进行挖掘, 设计一些能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激励性。
激励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有成就感。有效的教师鼓励和支持学生,使学生有归属感,满足他们渴望得到喜爱、成功的需要。当学生不情愿或遇到困难时,鼓励尤为重要。在完成一项新任务的最初阶段,对后进的学生,很害羞或不善社交的学生,往往需要鼓励。激励性的、安全的、开放的课堂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开始新的或不熟悉的任务,而让学生感到你所布置的任务是现实的、重要的,会使他们增强信心,能鼓励他们去完成任务。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有效的课堂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教学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与统一。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英语,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2] 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活动设计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习既是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实施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对的共同问题。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概述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所获,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二、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教学内容的泛化。
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
2、教学活动的外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3、教学层次的低下。
只有高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教学实际来看,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层次不分明,而且缺乏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使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的、定格的关系,教学层次始终上不去。
4、预设和生成的冲突。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缺一不可。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或预设过度或生成过多。
三、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课改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但是,当前很多课堂教学活动表面上气氛热烈、形式花俏,但缺乏有效性。笔者将结合课例探讨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上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挥者或主宰者,给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学生只需要仔细听讲,认真记笔记,很少有语言实践机会。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一来,教师不自觉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渐渐地就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难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笔者认为教师应更新旧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改变由教师满堂灌,垄断课堂的局面,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策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并成为一个“会学习”的学生。
2、目的性。
明确的目标能够为其所为指明方向,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活动设置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通过种种的课堂活动设置,最终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活动设置的目标应该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提高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养成其主动汲取各种知识的良好习惯,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并促使其发展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魅力。
在课堂活动设计时,教师应从学生发展、课程需要和教学实际的整体出发,俯瞰整个课堂、整个学段甚至应该是学生的整个高中时期及人生发展过程,要把活动当成是课堂和学生生命的有机体来设置,通过活动达到深入理解而升华的目的,不能仅仅为了活动而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查找资料并进行筛选,打破思维的局限性,拓展视野,形成发散性思维;活动期间引导学生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学习知识、亲历过程、感知生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3、可行性。
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一方面要以新课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挖掘语言活动中的教育功能,将活动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上,对活动的素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准和适应能力。由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语言知识结构和水平,不同的活动有着不同的训练侧重点,因此,活动的目标要与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素质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活动的重点相适应。任何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目标都于活动的开展无益。因为过高、过难的活动目标,会因无法实现而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过低、过易的目标则会使活动因难以发挥作用而失去其自身的意义。 4、科学性。
教师设计讨论的问题要注意科学性。哪些问题值得讨论,哪些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运用语言能力等都要作出科学地考虑。
(1)对课文的标题、插图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对课文的段落、大意、好词、好句、写作特点等展开讨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对课文中出现的长句、难句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对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人物的特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辨证客观地看待事物。
(5)对文内涵进行挖掘, 设计一些能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激励性。
激励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有成就感。有效的教师鼓励和支持学生,使学生有归属感,满足他们渴望得到喜爱、成功的需要。当学生不情愿或遇到困难时,鼓励尤为重要。在完成一项新任务的最初阶段,对后进的学生,很害羞或不善社交的学生,往往需要鼓励。激励性的、安全的、开放的课堂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开始新的或不熟悉的任务,而让学生感到你所布置的任务是现实的、重要的,会使他们增强信心,能鼓励他们去完成任务。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有效的课堂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教学才能有序、高效地进行,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与统一。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英语,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2] 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