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以“一对四”,7年耐心走活中苏关系这盘棋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ing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对世界范围内的战与和问题做出了新的判断,决定改变总体外交战略。在大体上理顺了中美关系之后,提出要缓和并改善中苏关系。但是如何才能使两个相互对抗已20年的国家重修旧好呢?
  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勃氏绝唱”
  1979年4月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项决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于1980年2月14日期满后不再延长。同时重申,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苏联“保持和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并建议两国政府特使(副外长级)就改善两国关系一事举行谈判。对此,苏方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中苏关系的转机出现在1982年3月24日。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特意选择离在中国不远的塔什干公开发表讲话,向中方发出了改善关系的重要信号。他在讲话中虽然对中国进行了攻击,但又明确表示:从未否认过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完全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反对“两个中国”;同时准备就改善中苏关系问题与中方举行谈判。由于勃列日涅夫在这次讲话230天之后就去世了,于是这个讲话常被称为“勃氏绝唱”。
  邓小平指示立即对这一讲话作出反应。3月26日上午,外交部在主楼门厅处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外交部首位新闻发言人、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发布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简短声明:“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
  利用“葬礼外交”推动两国关系改善
  1982年4月16日,邓小平又请当时在中国访问的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给勃列日涅夫捎口信,提出苏方应先做一两件事看看。他还强调说:“从柬埔寨、阿富汗事情上做起可以,从中苏边界或蒙古撤军也可以。”
  这一年夏天,邓小平提出:要采取一个大的行动,向苏方传递信息,争取中苏关系能有一个大的改善,但条件是苏方应首先做点事才行。他所说的“做点事”就是“三个撤军”。8月10日,苏欧司司长于洪亮以“视察使馆工作”的名义,前往莫斯科向苏方传递信息。苏联外交部副部长伊利切夫应邀来到我国驻苏使馆。当年秋天,中苏双方就关系正常化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副外长级的磋商。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因病突然去世。鄧小平当机立断,决定派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黄华作为中国政府特使赴莫斯科参加吊唁活动。14日清早,中国驻苏使馆收到了黄华离京前在首都机场发表的书面讲话稿。讲话稿虽只有七八百字,但勃列日涅夫这个昔日被中方批判为“苏修头目”“新沙皇”的领导人,如今却得到了相当正面的评价。讲话稿称他为“苏联卓越的国务活动家”,说他的逝世“是苏联国家和人民的重大损失”。这是邓小平的一个“大手笔”。14日中午,黄华飞抵莫斯科。这是中国领导人将近20年来首次踏上苏联的国土。此举在国际上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被称为“邓小平对苏共新领导发动的一次‘葬礼外交’”。
  消除“三大障碍”
  从1982年10月起,谈判班子的几个工作人员跟随钱其琛副外长在北京、莫斯科两地穿梭,就中苏关系正常化问题与苏方进行政治磋商。根据邓小平的指示,钱其琛副外长紧紧抓住苏联对中国的威胁这一点不放,提出改善关系应从消除“三大障碍”入手。苏方则避重就轻,主张通过增加相互往来等办法改善两国关系。双方的观点针尖对麦芒,“聋子对话”进行了整整三年。
  1986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特意跑到远东海参崴发表讲话,说苏联愿意同中国考虑降低边境地区军事力量的水平问题,正式宣布苏联将从阿富汗撤军,称正在讨论苏军撤出蒙古的问题,还表示同意以主航道中心线划分两国界江的原则。这年9月,邓小平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的采访时指出:“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的讲话有点新东西”,但“他的步子迈得并不大。……苏联对中国政策究竟怎么样,我们还要观察。”“如果戈尔巴乔夫在消除中苏间三大障碍……问题上走出扎扎实实的一步,我本人愿意跟他见面。”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中方于1987年2月与苏方恢复了中断多年的边界谈判。边界谈判与政治磋商同时进行,二者相辅相成,都是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谈判一开始,苏方就爽快地赞同中方提出的划界主张。紧接着,苏方又同意中方的建议:成立一个联合划界专家工作组,在地图上一公里一公里地划定边界线走向。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外长于1988年12月初和1989年2月初进行互访,为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的会见作准备。
  在两国外长的互访中,有两件事特别值得一提。一件事是1988年12月2日,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会见钱其琛外长时主动表示,对苏中之间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苏方“也有过错”。这是自中苏关系恶化以来,苏联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正式向中方承认自己有过错。第二件事是1989年2月4日,鄧小平在上海会见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时,说出了已经成为“世纪经典”的八个大字——“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1989年5月15日,戈尔巴乔夫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面对俄中关系三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和苏中关系三四十年的恩恩怨怨,戈尔巴乔夫讲了三层意思:一、对俄中、苏中关系中某些问题的成因,苏方有自己的看法。二、对两国间在不太久远的过去所产生的某些问题,苏方“也感到有一定过错和责任”。三、同意过去的问题就讲到此为止。
  就这样,在邓小平的不懈推动下,经过10年艰辛努力,在改革开放10年后,我们终于赢得了一个有尊严、真正平等的中苏关系。
  有人曾把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比作邓小平与苏联最高领导的“长期对弈”,并指出这是一人对四人,即邓小平为一方,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四人为另一方,进行“不对称对弈”。结果这盘棋邓小平终于赢了。
  (摘自《党史文苑》)
其他文献
“杯酒释兵权”是一场“权力的游戏”,尽管它被打扮得温情脉脉,但仍难掩背后的血腥与残酷。温柔版的“杯酒释兵权”  某日,北宋君臣在宫中宴饮,宋太祖赵匡胤突然说,当皇帝太痛苦了,远不如你们当节度使快活。石守信、王审琦等大将就问,陛下何出此言?宋太祖回答,其实道理很简单,天下想当皇帝的人太多了。你们虽然无意,但万一部下贪图富贵,重演黄袍加身,你们不当皇帝也不行了。  石守信等人听得此言,急忙跪倒,哭着向
去年4月,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烟公司)被中国烟草总公司授予“烟草行业卷烟工厂标兵单位(2012—2014年度)”称号。这对于有着64年发展历史的卷烟工厂来说,这一荣誉的取得意味着什么?龙烟人又是如何取得这一成绩的?  “放眼当前的竞争格局,整个烟草行业都在全面深化改革,内外部环境的挑战和要求驱使龙烟人不断寻求改变和突破,我们希望不论产品还是管理或者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能做出精品。”谈
康有为人称“康圣人”,但他并非恂恂如也的谦谦君子,而是个踔厉激进、自视甚高、刚愎自用的大胆狂人,比如他对未来“大同世界”的设想竟然建议取消家庭,真是异想天开、惊世骇俗。这个敢想敢为的“疯子”,藐视某些道德绳墨肆意妄“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此“伪”既有作假之指,也有虚伪之意。康有为铁板钉钉的“伪”撮其荦荦大者大抵有三。  其一,《戊戌奏稿》作伪。此书是戊戌变法后12年由其女康同薇经过搜集、整理、抄存
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吴、楚两国交锋,新兴的吴国一举击败了老牌帝国主义楚国,楚军逃到柏举,觉得这样不行,再次回头,和吴军对阵,但再次被打得大败,继续溃逃,迎面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楚军傻了眼。  谁知吴国军队反而不进击了,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是这么说的:“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  意思是:“困兽还知道拼死一斗,何况人呢?
在古代大家庭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处理得好,大家一起发财一起飞,处理不好,兄弟反目,矛盾不断。普通百姓如此,皇室更是如此。所以,古代的皇帝非常重视家庭关系。  皇帝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叔叔大爷、哥哥弟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这门学问也被称为宗藩制度。  其实,站在皇帝的角度看——他首要的目的就是不让皇室宗亲搞事情,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因此,他只要把所有亲戚都圈养起来,喂得白
清代学者朱象贤曾在《闻见偶录》中写道:“大堂之前俱立一石,南向刻‘公生明’三字,北向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予考旧典,此名戒石。所刻十六字,乃宋太宗赐郡国以戒官吏,立于堂前。”   戒石所刻十六字,属于古代诸多“官箴”之一种。古代统治者为维护政权,特颁制“官箴”,用以劝诫规范官员,促使其公正用权,从政为善。殊不知,在宋太宗颁制之外,这十六个字的首创者却是后蜀国君孟昶。
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宰相,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40余年,在内政外交上都有建树,堪称一代贤相。孔子曾称赞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子虽然才识过人,但是身材不高,其貌不扬。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子曾经出使楚国,楚王见他个头矮小,接连三次要羞辱他,但是,晏子头脑灵活,能言善辩,他的巧妙应对,使得楚王自讨没趣,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捍卫了齐国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语出《华严经》,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  不忘初心要对党忠诚。在浴血奋战的战争年代,绞刑台上高呼“共产党万岁”的李大钊,屠刀下写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用生命诠释了忠诚。在和平发展年代,没有了血与火的考验,
五百年前的一天,一個六十多岁的老人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一定要弄明白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结构的。”这个老人就是世界上伟大的画家、发明家、科学家——达·芬奇。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他离自己生命终点的距离,已经非常近了。  人们认为达·芬奇之所以一生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主要源于他的天赋。可以说,天赋就是蕴藏在他头脑里的巨大能量;但将这能量完全发掘出来的另一股巨大力量,恰恰是他永不消退的好奇心
现代社会,幽默是每个领导者、管理者必备的主要魅力之一,没有幽默感就等于没有魅力。善用幽默的管理者比古板严肃的管理者更有领导魅力,更容易获得下属的认同与追随。很多成功领导者的实例都表明,通过幽默使自己的形象更人性化是使下属与自己齐心合作的关键。  毛泽东就是一位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其第六条就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那幽默风趣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