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必须增强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已进入高质量、精细化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势在必行,社会管理秩序和经济平稳运行需要法治保障,法治教育不仅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国家战略的重要路径,法治素养更是高校大学生素质能力必备要素之一,如何增强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事务管理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新形势下增强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迫切性分析
  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改革发展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更大的发展阻力,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更加严峻,高校大学生是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关键点,必须强化总体国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促使广大高校大学生提高政治站位,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思维意识和行为自觉,尤其是接触涉及国防核心科技的科研成果时,大学生更应该增强安全意识,自觉做好保密和涉密信息的处理工作,杜绝国家秘密的泄露,避免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
  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是树立法律敬畏与信仰的需要。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法治语境下的法律体系需要做广义的法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外,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涉及高校大学生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同样需要被遵守,法治意识的核心环节就是对于法律体系的内心确信和自愿遵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疫情期间甚至有个别大学生无视国家防疫相关法律要求擅自离家返校,给社区和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不便。据一项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仅占18.79%,对法律的公正裁决有信心的仅占32.98%,认为在一个社会至高无上的是法律的仅占26.29%,认为某个法律条文不合情理时会遵守的仅占26.24%,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法律公平、正义、平等的广泛认同,法律信仰问题亟待解决。
  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需要。面对校园安全威胁和意外事故,大学生往往无法采取正确妥当的措施进行处理,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忽视校园、实验室、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意识非常淡薄,违章电器、易燃物品对大学生宿舍安全的威胁仍然存在。个人隐私信息安全性重视不足,身份证外借情况较为普遍,面对虚假错误信息、诈骗信息识别度不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相对淡薄,诉求表达不清楚、不明确,情绪化表达较为严重,常常不通过正常权益維护渠道合理表达诉求,容易将个体维权事件转化成为公众舆论事件,造成公共媒体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不利于校园长期安全稳定。
  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是提高学生事务管理水平的需要。高校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内容内涵丰富,关联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多样性需求,特别是大学生评定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等涉及个人利益的重要时间节点,评定结果公平公正与否取决于评定程序和标准的制定水平。面对学生的质疑和投诉,学生事务管理者是否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成为促进学生事务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增强法治意识必须坚持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必须在学生事务管理的初始阶段明确规定,通过学校、院系的管理层会议决议,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后施行。2016年12月,教育部修订了《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要依法管理,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新形势下增强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对策及建议
  发挥思政课程主阵地作用,线上线下联动合力推动法治教育。高校大学生培养必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充分发挥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为代表的思政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思政课上强化法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对法律规范,法律知识和实践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考,使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在整体性、专题式、研究型教学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平台资源,坚持探索互联网时代的育人机制、路径与方法,将法治育人经验进行阶段性总结,结合重要法治教育时间节点,例如“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宪法日”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定期开展测验和调查,评估线上线下联动教育成果。
  强化法学理论知识的普及,引导学生理性表达诉求。大学生法治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基本法学理论知识教育,通过开设通识类的法学选修课程,充分普及法治建设进程和历史发展脉络,探索用法学理论来阐述社会热点问题,“知其然”又能“知所以然”,构建法学知识的实践认知。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渠道表达诉求,理性陈述维权事件的过程,避免维权事件向公众舆论事件转化,解决好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高度重视专业课程的规范作用,塑造大学生基本职业操守。职业操守是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必备品质,是一份职业所必须遵守的道德和行为准则,高校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基本道德建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强化规则意识,尤其是考试、实验、实习的检查和考核过程中,必须惩治违规违纪的学生,发挥法治意识在解决职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履行工作职责,促进大学生养成遵章守纪的职业自律行为习惯。
  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充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增强法治意识,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其他文献
<正>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文学研究随着日趋高涨的生态思潮而逐渐升温,发展到90年代中期,文学的生态批评逐渐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显学。[1]从某种意义上说,婚恋观也是一种世
清代吉林档案文献及其文化价值常荣,衣保中长白学刊一九九六年第五期.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信息资源,在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地方档案
旨在研究棉花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原花青素的含量。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棉花品种‘中棉所35’的花萼、叶片、花瓣、茎和根等组织器官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比较其在各组织器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互联网与旅游业的联合是对传统旅游业经营模式的一种突破,有助于实现旅游业效
竞争教育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在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都能看见竞争教育的存在。通过研究与实验,本文探讨了三种较为普遍的竞争教学类型(个体与个体的竞争、个体与团体的竞争、团体与团体的竞争)的差异,分析什么样的竞争教育模式能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以期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避免竞争教育机制盲目使用  教育的任务是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塞早期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74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人)和对照组(37人,脱失2例),对照组在口服阿司匹林的同时,给予降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