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是个传统的文学大省,从80年代到现在有很多优秀的作家。80年代的公刘的诗集《仙人掌》、鲁彦周的小说《天云山传奇》、赵凯的诗歌《我爱》、梁小斌的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在新时期文坛影响巨大。新世纪以后像许春樵的《放下武器》《男人立正》等都有全国性影响。现在安徽籍的批评家在全国几乎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可见安徽人才辈出,是一个人文荟萃人杰地灵的有文化的地方。
李凤群我认识她很早,我认识她的时候不叫李凤群,叫格格。许多年前在江苏评紫金山文学奖,她的长篇小说《大江边》入选了。我觉得不太像女孩子写的小说,像男孩子写的,写的很有气势、气魄很大。后来的《大风》《大野》也看过。最近她的题材改了,我还没来得及看,就看了开头。总体说李凤群还是以写乡土文学见长,写家族小说、写几十年中国乡村的巨大变革。当下中国创作成就最高的可能还是乡土文学,虽然2012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向我们报告,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乡村人口,但是本质上我觉得中国还是以乡村文明为主体。因此我们最成熟的作品、能够和世界强势文学家进行对话的作品还是乡土文学。城市文学一般来说都没写好,写不好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在当下巨变的情况下我们的城市文化还正在构建的过程当中。一个类型的文明没有构建出来的时候,想要在文学作品里面把它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个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我們从2011年开始,整个文学创作有了结构性的变化,就是乡土文学逐渐转向都市文学了,但是都市文学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一篇让我们感觉到写得特别好的、能够和乡土文学并驾齐驱的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凤群写她见长的乡土文学,我觉得这是在情理之中的。总体来看,她作品的格局很大,非常有气象。但是李凤群的小说——我们今天只是交流,不是专门来表扬李凤群的,当然表扬一个作家非常重要,肯定一个作家比否定一个作家还要重要——但是任何人的作品都有问题、都有局限性。李凤群的作品在结构上有重复,比如《大江边》《大风》都是家族的,一个写三代,一个写四代,三代和四代有多大的差别?作为一个作家要找到和其他作家的差异性,也不能重复自己。李凤群在小说结构上有一点问题。
另外一点,作家创作与个人文化记忆或者童年记忆或者个人的生活经验有关系。李凤群的小说里面写苦难、写无望、写绝望多了一些。要不要写苦难?当然要写,人生下来苦难是本质。但是生活过程不完全是苦难,2015年曾经对我们一个时期的小说提出这么一个看法,我觉得当下的小说存在一个情义危机的问题。后来我在《光明日报》发起这个讨论,闻名安徽的批评家钱念孙先生也参与了讨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看每一个具体的作品写得都很好,但是把这个作品放到一起来看,几乎中国就是苦难和悲哀的俱乐部,到处是泪水涟涟、苦难无边。如果文学都是这样的话,生活里面到处布满了苦难,我们的文学还要雪上加霜,那我们要这种文学干什么呢?读完了之后,它比生活还让我们感觉到绝望。我曾经跟我的学生讲,如果读了一本书让你感觉到绝望的时候,你扭头就走,再也不要回头看它。在这一点上,我希望能够让我们的作品更多一点暖意,生活里面越稀缺的东西,越是我们作家要写的东西,生活里比比皆是的东西不需要作家去写,生活已经告诉我们了,还要文学告诉大家什么呢?大众文学、大众文化这么多年受到大家的追捧,从中国90年代的《渴望》开始,到后来韩国的《大长今》等一些电视连续剧。电视剧这些年是发展最快的一个门类,我跟很多朋友交流,年轻人为什么追捧这些东西?他们说因为这里面有爱,我们的文学里面,爱很少,大众文化里面有爱。这个爱不管多么肤浅,但现在大众文学无论是在技法上,还是在情感上、深度上,在往上走。可是我们的严肃文学不注意向大众文学学习,我们自觉地把严肃文学和大众文学变成一个等级关系,觉得我们高于它,事实上可能未必如此。当然,这个原因太复杂,我们不讨论。
另外一点,我觉得我们作家书写的情感方式要注意,李凤群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了,最近在国刊《人民文学》上发了长篇,作家的地位在文学界基本可以奠定了,因为国刊很少发长篇。但是你的小说,我是指小说的问题,也不全是这样,比如说《良霞》就不是。最近写的长篇我还没看完。我是说,李凤群的苦难叙事,不要让它再膨胀,不应该再让它发展,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情感方式。不管是从引领风尚,还是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精神内涵,一个作家都要多样性、多元化。我觉得作家对已经普遍意识到的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警觉。
总体看,我对李凤群抱有期待,一个70后的作家写了这么多长篇、中短篇,在小说领域里面中、长、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作家。谢谢大家!
(根据孟繁华先生在“文艺评论助力安徽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成文。)
责任编辑 赵 萌
李凤群我认识她很早,我认识她的时候不叫李凤群,叫格格。许多年前在江苏评紫金山文学奖,她的长篇小说《大江边》入选了。我觉得不太像女孩子写的小说,像男孩子写的,写的很有气势、气魄很大。后来的《大风》《大野》也看过。最近她的题材改了,我还没来得及看,就看了开头。总体说李凤群还是以写乡土文学见长,写家族小说、写几十年中国乡村的巨大变革。当下中国创作成就最高的可能还是乡土文学,虽然2012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向我们报告,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乡村人口,但是本质上我觉得中国还是以乡村文明为主体。因此我们最成熟的作品、能够和世界强势文学家进行对话的作品还是乡土文学。城市文学一般来说都没写好,写不好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在当下巨变的情况下我们的城市文化还正在构建的过程当中。一个类型的文明没有构建出来的时候,想要在文学作品里面把它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个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我們从2011年开始,整个文学创作有了结构性的变化,就是乡土文学逐渐转向都市文学了,但是都市文学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一篇让我们感觉到写得特别好的、能够和乡土文学并驾齐驱的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凤群写她见长的乡土文学,我觉得这是在情理之中的。总体来看,她作品的格局很大,非常有气象。但是李凤群的小说——我们今天只是交流,不是专门来表扬李凤群的,当然表扬一个作家非常重要,肯定一个作家比否定一个作家还要重要——但是任何人的作品都有问题、都有局限性。李凤群的作品在结构上有重复,比如《大江边》《大风》都是家族的,一个写三代,一个写四代,三代和四代有多大的差别?作为一个作家要找到和其他作家的差异性,也不能重复自己。李凤群在小说结构上有一点问题。
另外一点,作家创作与个人文化记忆或者童年记忆或者个人的生活经验有关系。李凤群的小说里面写苦难、写无望、写绝望多了一些。要不要写苦难?当然要写,人生下来苦难是本质。但是生活过程不完全是苦难,2015年曾经对我们一个时期的小说提出这么一个看法,我觉得当下的小说存在一个情义危机的问题。后来我在《光明日报》发起这个讨论,闻名安徽的批评家钱念孙先生也参与了讨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看每一个具体的作品写得都很好,但是把这个作品放到一起来看,几乎中国就是苦难和悲哀的俱乐部,到处是泪水涟涟、苦难无边。如果文学都是这样的话,生活里面到处布满了苦难,我们的文学还要雪上加霜,那我们要这种文学干什么呢?读完了之后,它比生活还让我们感觉到绝望。我曾经跟我的学生讲,如果读了一本书让你感觉到绝望的时候,你扭头就走,再也不要回头看它。在这一点上,我希望能够让我们的作品更多一点暖意,生活里面越稀缺的东西,越是我们作家要写的东西,生活里比比皆是的东西不需要作家去写,生活已经告诉我们了,还要文学告诉大家什么呢?大众文学、大众文化这么多年受到大家的追捧,从中国90年代的《渴望》开始,到后来韩国的《大长今》等一些电视连续剧。电视剧这些年是发展最快的一个门类,我跟很多朋友交流,年轻人为什么追捧这些东西?他们说因为这里面有爱,我们的文学里面,爱很少,大众文化里面有爱。这个爱不管多么肤浅,但现在大众文学无论是在技法上,还是在情感上、深度上,在往上走。可是我们的严肃文学不注意向大众文学学习,我们自觉地把严肃文学和大众文学变成一个等级关系,觉得我们高于它,事实上可能未必如此。当然,这个原因太复杂,我们不讨论。
另外一点,我觉得我们作家书写的情感方式要注意,李凤群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了,最近在国刊《人民文学》上发了长篇,作家的地位在文学界基本可以奠定了,因为国刊很少发长篇。但是你的小说,我是指小说的问题,也不全是这样,比如说《良霞》就不是。最近写的长篇我还没看完。我是说,李凤群的苦难叙事,不要让它再膨胀,不应该再让它发展,能不能换一种方式,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情感方式。不管是从引领风尚,还是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精神内涵,一个作家都要多样性、多元化。我觉得作家对已经普遍意识到的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警觉。
总体看,我对李凤群抱有期待,一个70后的作家写了这么多长篇、中短篇,在小说领域里面中、长、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作家。谢谢大家!
(根据孟繁华先生在“文艺评论助力安徽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成文。)
责任编辑 赵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