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胶质瘤靶向嵌段共聚物胶束(ANPs/CPT)体内外MRI的效果。
方法构建ANPs/CPT,以1/T1对Gd3+浓度作图拟合直线的斜率比较ANPs/CPT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钆(DOTA-Gd)的纵向弛豫参数r1;将不同浓度的DOTA-Gd、非靶向嵌段共聚物胶束(NPs/CPT)、靶向嵌段共聚物胶束(ANPs/CPT)与C6细胞共培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谱(ICP-AES)分析细胞内Gd3+元素含量;采用1.5 T MR分别测量不同含Gd3+制剂MR信号强度(SI)、对比噪声比(CNR);考察ANPs/CPT在正常大鼠脑、心、肝、肾等器官的对比噪声比(CNR);采用胶质瘤大鼠模型观察ANPs/CPT在胶质瘤内的强化特征,计算肿瘤和正常脑组织信号比(T/N)及CNR。不同处理组间不同浓度Gd3+摄入,C6细胞的SI、CNR,正常大鼠各器官的CNR,胶质瘤大鼠不同时间点上3组间T/N、CNR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两两比较采用SNK法。
结果MR弛豫实验显示ANPs/CPT弛豫效率(13.900 s-1·mmol·L-1)约为DOTA-Gd(4.927 s-1·mmol·L-1)的3倍;C6细胞不同浓度Gd3+摄入测定结果显示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2.502、1 636.136、386.880、918.173,P值均<0.001),各组SI和CNR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240、155.419,P值均<0.001)。正常大鼠尾静脉注射ANPs/CPT后显示脑组织的CNR在各个时间点与其他器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9.417、21.808、21.383、107.318、178.762、P值均<0.01);胶质瘤大鼠模型注射ANPs/CPT组各时间点T/N(30 min后)、CNR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349、6.594、24.078、18.508和6.840、6.780、5.895、12.620、37.139、368.893,P值均<0.05),两两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ANPs/CPT具有良好的T1弛豫、长循环、胶质瘤靶向MRI的性能,为下一步研究胶质瘤可视化治疗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