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店老板、大学老师、评弹人……一场疫情,这些原本不会和视频主播搭边的人,纷纷变成了主播。或主动接触新形式,或被迫成为主播,抑或被动成为主播,这其中的故事,值得探寻,一起来听听这些主播和主播的粉丝是怎么说的。
慢下来,读好书——鹿茸(苏州慢书房创始人)
在不断延长的假期里,很多人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个时候有一个群体,他们变得异常艰难。这些人就是独立书店的经营者,疫情期间,人员聚集性的公共场所都暂停营业,这让本来就难以经营的书店“雪上加霜”。
在这期间,苏州慢书房的创始人鹿茸做了两件之前根本不想做的事。第一个是开设抖音账号,第二就是开设线上沙龙。
最近,鹿茸在抖音上开设了“鹿茸读书”的账号,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一分钟推荐一本书,新媒介的介入,让荐书变得更加真诚有趣。于是,此前对抖音无动于衷的他,也摇身一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网红”,不过,在他看来,所有能让书店活得更好的正确方式,都值得一试。
“20年前,我看《海上钢琴师》的电影,主人公1900说,城市太大,没有尽头,我没有办法掌控,但钢琴只有88个键,我应付得了,20年后,我也终日奔忙于城市之中,经常会在夜深人静繁华落尽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为什么会每天那样的忙碌,其实也没有什么答案,所以再读到这本《海上钢琴师》的时候,心里就会特别的感慨……”在抖音上,鹿茸会分享自己对推荐的书籍的记忆,他看书时候的想法。
一直以来,慢书房的线下沙龙都颇受读者欢迎,每一次的线下沙龙,都济济一堂。不过很多外地的书友,一直在呼吁慢书房开通线上沙龙。而这次的疫情,也侧面促成了慢书房从实体空间到线上沙龙的被迫进步。
跟线上沙龙同时衍生出的还有“慢基金”,最早,鹿茸想将对听众收取的听课费,交一半给平台,另一半给授课老师。第一位在线上沙龙分享的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唐小兵老师,他认为这笔给老师的费用,应该成立一个基金,存着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于是,鹿茸跟他商议后最终敲定,每一位读者来到慢书房的线上沙龙,都会收取一笔听课费,一次九块九,一半打给平台,一半打入基金。聚沙成塔,相信,“慢基金”未来会更好。
与此同时,2月14日,慢书房首个原创音频栏目“羊毛说话”也在微信端上线,“抚慰人心的图画书”音频系列,羊毛甄选与成年人共情的50本图画书,每周二、五,与听众分享书里书外的故事与思考,一同寻找内心深处的珍贵记忆。“让我们在飞逝的时光中,遇见温暖与爱。”余生渺渺,难得简单。
一听说慢书房开设了抖音账号,不少铁杆粉丝慕名而来,我们精选了一些粉丝的留言。
@白雨山:为了支持你,我会去下载抖音,去关注鹿茸读书。一切付费的项目我都愿意,我什么都愿意为你,要是你死了,我也活不好,还有千千万万个被微光照亮过的小光点,都会难过死的。加油啊,慢书房,你一定能挺过去的,一定!
@金煜海棠:现在知道了,慢书房为什么活得如此精彩!那是因为慢师傅们一点都不慢,勤快,好学,执着;那是因为慢书房具备顽强的生命力,不甘之心!那是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慢书房不仅仅是有心,而是用心。用一份匠心做好一个书店,没有不精彩的道理。
@青葙:一直对书店很有关注,上次去了苏州,穿过很窄的巷子,偷偷地在书店驻足许久,很喜欢书店的一切。一个苏州,我记得的只有寒山寺和慢书房了。之前的沙龙一直有关注,但是因为不在一个城市一直没有参加。现在推出线上沙龙,甚是欢喜。或许,不一样的境遇有可能带来的是转折而不是毁灭。
@睿睿老师:支持!我也是个没有抖音不看抖音的人,但是因着您也要下载一个了!另外期待平台的上线!一定支持的!哈尔滨的书店陆续没了很多,说实话仅存的几家书店不是以咖啡馆为经营模式就是主要卖文具。
@天际:喜欢慢书房,喜欢一件事“读书阅读”,支持共鸣,读书沙龙好,慢慢的靠近书,靠近書里的历史和人文,深深浅浅的体会,人的生命可长可短,意义在于你的思想有多远见卓识。
借助直播软件,评弹能否成功“出圈”?——凌吉(聆韵社创始人)
近年来,不少评弹作品出现在热门影视剧中,让更多人知道这门来自江南苏州的传统曲艺,来苏州旅游时,也有不少人开始寻觅街巷中婉转的乐声。在苏州观前街,观前公园门口,一个名叫聆韵社的茶社,经常有不少演出,吸引了不少来苏州旅游的年轻人来听评弹。
不过,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跟大多数茶社一样,聆韵社已经歇业了一段时间。创始人凌吉告诉记者,虽然聆韵社暂停营业,但是他在抖音上的账号却非常火爆,收获了近百万的点赞量,粉丝也已经近13万人。
疫情期间,一个个短视频被放到网络上,给宅着的大多数人送去了精神食粮,也让凌吉带着评弹这门小众艺术成功“出圈”。他说:“以前没玩抖音之前,知道我的人都是评弹圈子里的人,玩了抖音之后,更多的圈外人会认识我,继而了解评弹。”
要知道,在苏州,听评弹最多的就是老听客,他们会定期去书场听评弹,比如光裕书场。而像聆韵社这样的茶馆,更多的是面向游客,年龄层相对比较年轻。目前,聆韵社有三家分店,另外两家在同样游人如织的平江路。
不过,在凌吉看来,老听客们是个很局限的圈子,如果能够让更多“圈外”的人了解评弹,也许这就是传统文化推广的最大意义。“即便一辈子在书场演出,我们评弹演员接触到的老听客数量,也不如网络平台上发出去的一个视频浏览量大。在抖音上,一个好的作品甚至有几百万的浏览量,这对推广评弹有一定帮助。”凌吉说。
早在2018年圣诞节,凌吉就开设了抖音账号,对一些线下的演出活动进行直播。刚开始他只是把一些评弹演出的作品拍摄好了放到抖音平台上,之后才慢慢开了直播。而最近,因为疫情一直待在家里,开直播也变得频繁了。
真正做这件事,他才发现,直播评弹确实很难,由于评弹需要用苏州方言来说唱,极具地方属性,而抖音更多的是快餐文化,如果粉丝连听懂都很难,要真正理解评弹这门艺术就更难了。而且,与老听客们不同的是,抖音上的受众更年轻化,要抓住他们的胃口还需要一些努力。 所以,很多時候,凌吉都会在抖音上用苏州话唱流行歌曲,网友觉得旋律很好听,进而会到他主页上了解更多的评弹相关内容。“我的粉丝群里面,有不少粉丝就是这样循序渐进地了解评弹,到现在他们一听就知道先生唱的评弹是什么流派。”
“一般,在线下演出的时候,评弹演员很少会跟观众互动。而直播的时候,我们更像是脱口秀演员,需要与粉丝进行互动,有时候粉丝还会点曲,需要临场反应,这对自身也是一种锻炼。”凌吉坦然评弹直播是一种锻炼。
凌吉16岁就开始学习评弹,之后评弹艺术伴随了他整个从业生涯,传统文化能够通过新媒体形式宣传推广出去,这是他玩抖音的初衷也是目标。“其实,对我来说,我自己在抖音上也认识了一些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戏曲剧种,比如温州鼓词和河南曲剧,我接触过之后才发现这些小众剧种也很有趣。”
近年来,大环境在变化,传统文化复兴,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去了解传统艺术,当年轻人听评弹也变成了一件“时尚”的事情,评弹就算是成功“出圈”了。
@荔枝不吃鱼:一听这声儿,我的茶壶就端起来了,二郎腿也翘起来了,脚腕还开始跟着节奏点点转转。
@无言:我才19啊,整天幻想以后躺在摇椅上听曲儿。
@柳十九:每次不管听不听的懂,听到江南调和三弦,琵琶的音色就会有韵味的感觉。
@May~逗花:苏州评弹好好听啊~虽然听不懂唱的啥但唱腔可真好听。
@请管好你自己:我明白苏大强的快乐了!
@如沐春风:去苏杭印象最深的就是早上出门溜达,看见公园有人唱这个,一句也听不懂,但是就觉得很好听,很有味道。
业余爱好,成了拿手好戏——小可(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老师)
疫情影响了正常开学,老师纷纷变身主播,为同学们上起了网课。不少老师在网上表示:“作为一名萌新主播,做PPT+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好累,真的想不到,几个月前的老师,如今会变成‘来,各位同学们,做完这道题目的请扣一波666……’”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的老师小可就是这样一个被迫营业的主播,不过小可跟其他老师不同的是,对于录视频以及直播,她一点也不陌生。“我大学时期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主播,那时候还叫作NJ,我就主要主持音乐类直播节目,其实跟电台的DJ差不多。”
做了一段时间音乐主播后,小可转而录播音乐节目,录播可以剪辑、重录、后期,节目质量也会相对提高。在她看来,直播的优势在于可以和听众进行互动,录播对视频内容要求会更高。小可算得上是伴随着自媒体一路成长而来,她见证了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当时网络主播和现在的主播,感觉概念不同了,而且当时我读大学那会儿,自媒体属于小众新兴行业,没想到现在自媒体发展得那么迅速。”
有主播经验的小可,还有不少专业录制设备,拿起来就用。“真没想到,我用来录节目录广播剧的那支麦克风,尘封了许久这次还能大派用场。”不过,这真正上网课,对她来说还是头一遭。她告诉记者:“可能相比较其他老师而言,我这个角色转换的相对比较简单,差别就在于,以前录播的和直播的都是和音乐相关的,这次是真正的教学。”
跟在学校和同学们面对面上课一样,在家上网课也需要按照学校规定的课表上课,每天到点,小可就会打开腾讯课堂,开始直播上课。不过,不需要每节课都直播,经常直播和录播穿插着进行,双管齐下。直播之余,小可也会提前录好下一个上课要用的微课视频。
一开始,小可也会担心学生们对于网课的接受度没有真实课堂来的好,因为老师也无法实实在在地去互动和接收到学生当场的反馈信息。不过也许正是因为云上课的方式比较新奇,大部分学生听课还是非常认真的。“而且我会在云班课当中放入各种资料布置作业、发布头脑风暴、讨论等,反而让学生跳脱出课堂教学的方框,在云班课里随时彼此互动。”
面对面上课的时候,有些学生会害羞,总是怕回答错问题,直播上课反而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小可经常看到,在直播的讨论区里,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还没等她解答,就已经有其他的同学帮着给他解答了,学生们还会经常在直播界面给老师送花,增强趣味互动性。
“对于其他老师来说,可能新鲜感更强烈,我看到学校有些老师还为了这次的转型,特意买了麦克风,配了专业化设备。”这一次疫情期间引发的网课大战,也许会推动行业全面转型升级也不一定。
@董昕怡:不同于线下一位老师教一个班的方式,线上我们更能感受到教学的多元化。因为视频的录制和直播回放的功能,对于一些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平时课堂学习中有些问题可能不好意思问出口,在线上反而能畅所欲言,激发起大家讨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
@肖逸:线上教学的优点在于方便每个人把握自己的节奏和数据统计。尤其是录播形式的课程,学生可以在不明白的地方暂停或者倒退重看错过的地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调节适合自己的视频倍速,比较灵活,而线下教学就不得不使全班进度统一。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的练习题,可以依靠计算机统计各学生正确率及趋势,一目了然,省去了人工统计繁琐的程序。
@取经路上滚动的少年:网课视频可以暂停回放,就意味着我们接受的不再是一次性课堂,学生也可根据个人情况控制课堂进度。资源共享,信息透明,作业互评,意味着可以直观感受到学习上的差距。轻直播里大家讨论答疑的热情也比平时高。
@胡希如:就我而言,其实一些朗读的口头作业,如果放在线下课的课后,未必能真正做到保质保量地去完成,但是线上课需要发布音频完成学习任务获取经验值,这就使得我不得不去认真地反复听音频,反复朗读,录音,检查录音,最终上传完成任务。这对于学习语言的我们,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慢下来,读好书——鹿茸(苏州慢书房创始人)
在不断延长的假期里,很多人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个时候有一个群体,他们变得异常艰难。这些人就是独立书店的经营者,疫情期间,人员聚集性的公共场所都暂停营业,这让本来就难以经营的书店“雪上加霜”。
在这期间,苏州慢书房的创始人鹿茸做了两件之前根本不想做的事。第一个是开设抖音账号,第二就是开设线上沙龙。
最近,鹿茸在抖音上开设了“鹿茸读书”的账号,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一分钟推荐一本书,新媒介的介入,让荐书变得更加真诚有趣。于是,此前对抖音无动于衷的他,也摇身一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网红”,不过,在他看来,所有能让书店活得更好的正确方式,都值得一试。
“20年前,我看《海上钢琴师》的电影,主人公1900说,城市太大,没有尽头,我没有办法掌控,但钢琴只有88个键,我应付得了,20年后,我也终日奔忙于城市之中,经常会在夜深人静繁华落尽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为什么会每天那样的忙碌,其实也没有什么答案,所以再读到这本《海上钢琴师》的时候,心里就会特别的感慨……”在抖音上,鹿茸会分享自己对推荐的书籍的记忆,他看书时候的想法。
一直以来,慢书房的线下沙龙都颇受读者欢迎,每一次的线下沙龙,都济济一堂。不过很多外地的书友,一直在呼吁慢书房开通线上沙龙。而这次的疫情,也侧面促成了慢书房从实体空间到线上沙龙的被迫进步。
跟线上沙龙同时衍生出的还有“慢基金”,最早,鹿茸想将对听众收取的听课费,交一半给平台,另一半给授课老师。第一位在线上沙龙分享的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唐小兵老师,他认为这笔给老师的费用,应该成立一个基金,存着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于是,鹿茸跟他商议后最终敲定,每一位读者来到慢书房的线上沙龙,都会收取一笔听课费,一次九块九,一半打给平台,一半打入基金。聚沙成塔,相信,“慢基金”未来会更好。
与此同时,2月14日,慢书房首个原创音频栏目“羊毛说话”也在微信端上线,“抚慰人心的图画书”音频系列,羊毛甄选与成年人共情的50本图画书,每周二、五,与听众分享书里书外的故事与思考,一同寻找内心深处的珍贵记忆。“让我们在飞逝的时光中,遇见温暖与爱。”余生渺渺,难得简单。
一听说慢书房开设了抖音账号,不少铁杆粉丝慕名而来,我们精选了一些粉丝的留言。
@白雨山:为了支持你,我会去下载抖音,去关注鹿茸读书。一切付费的项目我都愿意,我什么都愿意为你,要是你死了,我也活不好,还有千千万万个被微光照亮过的小光点,都会难过死的。加油啊,慢书房,你一定能挺过去的,一定!
@金煜海棠:现在知道了,慢书房为什么活得如此精彩!那是因为慢师傅们一点都不慢,勤快,好学,执着;那是因为慢书房具备顽强的生命力,不甘之心!那是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慢书房不仅仅是有心,而是用心。用一份匠心做好一个书店,没有不精彩的道理。
@青葙:一直对书店很有关注,上次去了苏州,穿过很窄的巷子,偷偷地在书店驻足许久,很喜欢书店的一切。一个苏州,我记得的只有寒山寺和慢书房了。之前的沙龙一直有关注,但是因为不在一个城市一直没有参加。现在推出线上沙龙,甚是欢喜。或许,不一样的境遇有可能带来的是转折而不是毁灭。
@睿睿老师:支持!我也是个没有抖音不看抖音的人,但是因着您也要下载一个了!另外期待平台的上线!一定支持的!哈尔滨的书店陆续没了很多,说实话仅存的几家书店不是以咖啡馆为经营模式就是主要卖文具。
@天际:喜欢慢书房,喜欢一件事“读书阅读”,支持共鸣,读书沙龙好,慢慢的靠近书,靠近書里的历史和人文,深深浅浅的体会,人的生命可长可短,意义在于你的思想有多远见卓识。
借助直播软件,评弹能否成功“出圈”?——凌吉(聆韵社创始人)
近年来,不少评弹作品出现在热门影视剧中,让更多人知道这门来自江南苏州的传统曲艺,来苏州旅游时,也有不少人开始寻觅街巷中婉转的乐声。在苏州观前街,观前公园门口,一个名叫聆韵社的茶社,经常有不少演出,吸引了不少来苏州旅游的年轻人来听评弹。
不过,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跟大多数茶社一样,聆韵社已经歇业了一段时间。创始人凌吉告诉记者,虽然聆韵社暂停营业,但是他在抖音上的账号却非常火爆,收获了近百万的点赞量,粉丝也已经近13万人。
疫情期间,一个个短视频被放到网络上,给宅着的大多数人送去了精神食粮,也让凌吉带着评弹这门小众艺术成功“出圈”。他说:“以前没玩抖音之前,知道我的人都是评弹圈子里的人,玩了抖音之后,更多的圈外人会认识我,继而了解评弹。”
要知道,在苏州,听评弹最多的就是老听客,他们会定期去书场听评弹,比如光裕书场。而像聆韵社这样的茶馆,更多的是面向游客,年龄层相对比较年轻。目前,聆韵社有三家分店,另外两家在同样游人如织的平江路。
不过,在凌吉看来,老听客们是个很局限的圈子,如果能够让更多“圈外”的人了解评弹,也许这就是传统文化推广的最大意义。“即便一辈子在书场演出,我们评弹演员接触到的老听客数量,也不如网络平台上发出去的一个视频浏览量大。在抖音上,一个好的作品甚至有几百万的浏览量,这对推广评弹有一定帮助。”凌吉说。
早在2018年圣诞节,凌吉就开设了抖音账号,对一些线下的演出活动进行直播。刚开始他只是把一些评弹演出的作品拍摄好了放到抖音平台上,之后才慢慢开了直播。而最近,因为疫情一直待在家里,开直播也变得频繁了。
真正做这件事,他才发现,直播评弹确实很难,由于评弹需要用苏州方言来说唱,极具地方属性,而抖音更多的是快餐文化,如果粉丝连听懂都很难,要真正理解评弹这门艺术就更难了。而且,与老听客们不同的是,抖音上的受众更年轻化,要抓住他们的胃口还需要一些努力。 所以,很多時候,凌吉都会在抖音上用苏州话唱流行歌曲,网友觉得旋律很好听,进而会到他主页上了解更多的评弹相关内容。“我的粉丝群里面,有不少粉丝就是这样循序渐进地了解评弹,到现在他们一听就知道先生唱的评弹是什么流派。”
“一般,在线下演出的时候,评弹演员很少会跟观众互动。而直播的时候,我们更像是脱口秀演员,需要与粉丝进行互动,有时候粉丝还会点曲,需要临场反应,这对自身也是一种锻炼。”凌吉坦然评弹直播是一种锻炼。
凌吉16岁就开始学习评弹,之后评弹艺术伴随了他整个从业生涯,传统文化能够通过新媒体形式宣传推广出去,这是他玩抖音的初衷也是目标。“其实,对我来说,我自己在抖音上也认识了一些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戏曲剧种,比如温州鼓词和河南曲剧,我接触过之后才发现这些小众剧种也很有趣。”
近年来,大环境在变化,传统文化复兴,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去了解传统艺术,当年轻人听评弹也变成了一件“时尚”的事情,评弹就算是成功“出圈”了。
@荔枝不吃鱼:一听这声儿,我的茶壶就端起来了,二郎腿也翘起来了,脚腕还开始跟着节奏点点转转。
@无言:我才19啊,整天幻想以后躺在摇椅上听曲儿。
@柳十九:每次不管听不听的懂,听到江南调和三弦,琵琶的音色就会有韵味的感觉。
@May~逗花:苏州评弹好好听啊~虽然听不懂唱的啥但唱腔可真好听。
@请管好你自己:我明白苏大强的快乐了!
@如沐春风:去苏杭印象最深的就是早上出门溜达,看见公园有人唱这个,一句也听不懂,但是就觉得很好听,很有味道。
业余爱好,成了拿手好戏——小可(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老师)
疫情影响了正常开学,老师纷纷变身主播,为同学们上起了网课。不少老师在网上表示:“作为一名萌新主播,做PPT+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好累,真的想不到,几个月前的老师,如今会变成‘来,各位同学们,做完这道题目的请扣一波666……’”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的老师小可就是这样一个被迫营业的主播,不过小可跟其他老师不同的是,对于录视频以及直播,她一点也不陌生。“我大学时期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主播,那时候还叫作NJ,我就主要主持音乐类直播节目,其实跟电台的DJ差不多。”
做了一段时间音乐主播后,小可转而录播音乐节目,录播可以剪辑、重录、后期,节目质量也会相对提高。在她看来,直播的优势在于可以和听众进行互动,录播对视频内容要求会更高。小可算得上是伴随着自媒体一路成长而来,她见证了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当时网络主播和现在的主播,感觉概念不同了,而且当时我读大学那会儿,自媒体属于小众新兴行业,没想到现在自媒体发展得那么迅速。”
有主播经验的小可,还有不少专业录制设备,拿起来就用。“真没想到,我用来录节目录广播剧的那支麦克风,尘封了许久这次还能大派用场。”不过,这真正上网课,对她来说还是头一遭。她告诉记者:“可能相比较其他老师而言,我这个角色转换的相对比较简单,差别就在于,以前录播的和直播的都是和音乐相关的,这次是真正的教学。”
跟在学校和同学们面对面上课一样,在家上网课也需要按照学校规定的课表上课,每天到点,小可就会打开腾讯课堂,开始直播上课。不过,不需要每节课都直播,经常直播和录播穿插着进行,双管齐下。直播之余,小可也会提前录好下一个上课要用的微课视频。
一开始,小可也会担心学生们对于网课的接受度没有真实课堂来的好,因为老师也无法实实在在地去互动和接收到学生当场的反馈信息。不过也许正是因为云上课的方式比较新奇,大部分学生听课还是非常认真的。“而且我会在云班课当中放入各种资料布置作业、发布头脑风暴、讨论等,反而让学生跳脱出课堂教学的方框,在云班课里随时彼此互动。”
面对面上课的时候,有些学生会害羞,总是怕回答错问题,直播上课反而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小可经常看到,在直播的讨论区里,有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还没等她解答,就已经有其他的同学帮着给他解答了,学生们还会经常在直播界面给老师送花,增强趣味互动性。
“对于其他老师来说,可能新鲜感更强烈,我看到学校有些老师还为了这次的转型,特意买了麦克风,配了专业化设备。”这一次疫情期间引发的网课大战,也许会推动行业全面转型升级也不一定。
@董昕怡:不同于线下一位老师教一个班的方式,线上我们更能感受到教学的多元化。因为视频的录制和直播回放的功能,对于一些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平时课堂学习中有些问题可能不好意思问出口,在线上反而能畅所欲言,激发起大家讨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
@肖逸:线上教学的优点在于方便每个人把握自己的节奏和数据统计。尤其是录播形式的课程,学生可以在不明白的地方暂停或者倒退重看错过的地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调节适合自己的视频倍速,比较灵活,而线下教学就不得不使全班进度统一。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的练习题,可以依靠计算机统计各学生正确率及趋势,一目了然,省去了人工统计繁琐的程序。
@取经路上滚动的少年:网课视频可以暂停回放,就意味着我们接受的不再是一次性课堂,学生也可根据个人情况控制课堂进度。资源共享,信息透明,作业互评,意味着可以直观感受到学习上的差距。轻直播里大家讨论答疑的热情也比平时高。
@胡希如:就我而言,其实一些朗读的口头作业,如果放在线下课的课后,未必能真正做到保质保量地去完成,但是线上课需要发布音频完成学习任务获取经验值,这就使得我不得不去认真地反复听音频,反复朗读,录音,检查录音,最终上传完成任务。这对于学习语言的我们,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