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将健康扶贫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融入卫生健康事业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精准施策、统筹推进,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原则,供需两侧同步发力,推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在供给侧,优化健康服务,综合改善贫困地区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能力。近年来,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条件。组织动员1007家三级医院组团式对口帮扶贫困地区1172家县级医院,建立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网络。指导地方通过“县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以及从卫生院选派医生开展巡诊或派驻等灵活方式,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医生短缺问题。在需求侧,积极配合国家医保局深入推进医保扶贫,进一步强化现有医疗保障制度的综合保障力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并采取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便民举措,免除贫困家庭垫资负担,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家庭可承受范围之内。
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救治预防双管齐下,推动健康扶贫关口前移。在救治方面,开展大病和主要慢性病分类救治,将健康扶贫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救治措施精准到病。全面核实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开展分类救治,建立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对大病患者,遴选费用负担重、诊疗路径清晰的25个病种,按照定临床路径、定定点医院、定单病种费用、定报销比例、加强责任落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原则,实施大病专项救治,做到应治尽治。对慢性病患者,优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4种慢性病实行定期随访、指导用药等规范管理。在预防方面,实行专病专防,强化健康促进,努力消除健康危险因素。以“三区三州”为重点区域,针对包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一地一策、一病一策,开展综合防治。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儿童营养改善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提升重点人群健康水平。
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一体谋划、整体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医保局、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构建了健康扶贫的整体制度框架。建立健康扶贫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卫生健康工作投入力度。各地将健康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整体布局统筹谋划、部署推进,并将责任压实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务人员,建立一贯到底的责任机制,打通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思路,建机制、搭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合力攻坚。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实施光明扶贫工程和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行动,统筹社会资源开展贫困人口疾病救治。指导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建设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实现社会公益慈善组织等各类救助資源与建档立卡贫困患者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公益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指导设立专项扶贫基金,实施健康暖心工程等系列公益项目,提升扶贫实效。在各部门共同推进下,许多卫生健康行业协会学会、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号召,通过捐赠资金设备、开展义诊,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和救助;组织培训、设立项目,帮助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
坚持精准方略,全行业动员,以决战决胜状态扎实推进定点扶贫。研究制定定点扶贫工作计划,对接帮扶需求,细化帮扶措施,全力支持山西省大宁县、永和县,陕西省清涧县、子洲县等4个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加大资金帮扶力度,累计安排资金1.22亿元,支持定点扶贫县产业发展、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等。利用行业资源优势,安排10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4个定点扶贫县县医院、中医院。组成23个党建帮扶团队,一对一结对帮扶定点扶贫县23个深度贫困村,以党建促扶贫,帮助解决脱贫攻坚难题。对接社会资源,累计引进投资2.2亿元,发展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定点扶贫县种植、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真正激发带动内生动力。督促指导定点扶贫县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攻坚措施不断深入,力度不断加大,4个定点扶贫县今年将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累计有15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832个贫困县每个县都有一家公立医院,99%以上的乡镇和行政村都有卫生院和卫生室。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越来越多的大病在县域内得到及时救治。全国累计向贫困地区乡村两级支援医务人员超过9万人,已有98%的乡镇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98.2%的行政村至少有1名合格村医,农村贫困人口的常见病、慢性病基本能够就近获得及时诊治。截至2018年底,累计实现670多万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脱贫,因病致贫返贫户减少了76.4%,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作出重要贡献。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原则,供需两侧同步发力,推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在供给侧,优化健康服务,综合改善贫困地区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能力。近年来,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条件。组织动员1007家三级医院组团式对口帮扶贫困地区1172家县级医院,建立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网络。指导地方通过“县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以及从卫生院选派医生开展巡诊或派驻等灵活方式,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医生短缺问题。在需求侧,积极配合国家医保局深入推进医保扶贫,进一步强化现有医疗保障制度的综合保障力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并采取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便民举措,免除贫困家庭垫资负担,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家庭可承受范围之内。
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救治预防双管齐下,推动健康扶贫关口前移。在救治方面,开展大病和主要慢性病分类救治,将健康扶贫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救治措施精准到病。全面核实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开展分类救治,建立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对大病患者,遴选费用负担重、诊疗路径清晰的25个病种,按照定临床路径、定定点医院、定单病种费用、定报销比例、加强责任落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原则,实施大病专项救治,做到应治尽治。对慢性病患者,优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4种慢性病实行定期随访、指导用药等规范管理。在预防方面,实行专病专防,强化健康促进,努力消除健康危险因素。以“三区三州”为重点区域,针对包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一地一策、一病一策,开展综合防治。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儿童营养改善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提升重点人群健康水平。
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一体谋划、整体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医保局、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构建了健康扶贫的整体制度框架。建立健康扶贫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卫生健康工作投入力度。各地将健康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整体布局统筹谋划、部署推进,并将责任压实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务人员,建立一贯到底的责任机制,打通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思路,建机制、搭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合力攻坚。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实施光明扶贫工程和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行动,统筹社会资源开展贫困人口疾病救治。指导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建设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实现社会公益慈善组织等各类救助資源与建档立卡贫困患者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公益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指导设立专项扶贫基金,实施健康暖心工程等系列公益项目,提升扶贫实效。在各部门共同推进下,许多卫生健康行业协会学会、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号召,通过捐赠资金设备、开展义诊,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和救助;组织培训、设立项目,帮助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
坚持精准方略,全行业动员,以决战决胜状态扎实推进定点扶贫。研究制定定点扶贫工作计划,对接帮扶需求,细化帮扶措施,全力支持山西省大宁县、永和县,陕西省清涧县、子洲县等4个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加大资金帮扶力度,累计安排资金1.22亿元,支持定点扶贫县产业发展、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等。利用行业资源优势,安排10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4个定点扶贫县县医院、中医院。组成23个党建帮扶团队,一对一结对帮扶定点扶贫县23个深度贫困村,以党建促扶贫,帮助解决脱贫攻坚难题。对接社会资源,累计引进投资2.2亿元,发展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定点扶贫县种植、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真正激发带动内生动力。督促指导定点扶贫县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攻坚措施不断深入,力度不断加大,4个定点扶贫县今年将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累计有15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832个贫困县每个县都有一家公立医院,99%以上的乡镇和行政村都有卫生院和卫生室。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越来越多的大病在县域内得到及时救治。全国累计向贫困地区乡村两级支援医务人员超过9万人,已有98%的乡镇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98.2%的行政村至少有1名合格村医,农村贫困人口的常见病、慢性病基本能够就近获得及时诊治。截至2018年底,累计实现670多万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脱贫,因病致贫返贫户减少了76.4%,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