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南苗族节庆文化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是通过对海南五指山市南圣镇牙南村节庆活动的调研,针对海南苗族节庆活动内容、特点及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进行的简要探析。
  关键词:海南岛;苗族;节庆
  节庆文化是指围绕各类节日所开展的相关纪念、庆祝等活动以及所形成的文化习俗的总称,是为顺应生产和生活习惯而产生的一种民俗文化,是约定俗成、代代相传的社会活动。苗族文化传统及社会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庆期间,民族文化的展示比平时更加集中和典型,许多相关的民俗一并展现在当地的社会舞台上。可以说,节庆文化是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笔者通过对五指山市南圣镇牙南村这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苗族村落的调研,对苗族节庆文化做一粗浅的探析。
  1 牙南村的主要节日
  牙南村有很多节日,节庆活动内容丰富,且都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过去许多节日习俗已逐渐消失,保留下来的节日习俗有些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已逐步同化。汉族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农历新年、元宵节等也是该村的重要节日之一。由于牙南村民不信仰基督教,节日习俗没有基督教色彩,且部分节日形式和内容上宗教迷信色彩也日渐简化。此外,该村的一些国家法定节假日,节日内容也丰富多彩,比如三八妇女节时进行唱歌、跳舞及拔河比赛,五四青年节时举办篮球比赛等。
  牙南村的节日有一部分与汉族节日相同,但具体内容却不一样。该村特有的节日有农历新年、年仔节(正月十五小年)、二月二、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禾斋节(稻仔节或六月六)、六月平安、七月半、新禾节等。
  1.1 农历新年
  苗族有过苗年的习俗,很多地方过苗年时间都不太一样,有“岁首以冬三月,各尚其一”的说法,也就是每年的开头一天过苗年,但也有的地方是十月或腊月过苗年。
  牙南村的新年和汉族的农历新年时间一致,过新年是牙南村最大的节日。
  节前准备是从农历二十五至二十七开始年前大扫除,除了香炉不清理外,所有的东西都要在三十晚上打扫完。此外还要清理账务,这一年中无论借了什么都要还清,有不能欠债过年的习俗。农历二十八杀猪或者去买猪肉,把猪肉切如拇指般大小,切的数量根据家里祖公的多少而定。切下的肉用竹條串起来绕成一个圈,一根竹条串一块肉,煮好待用。农历二十八、二十九绑粽子,即用糯米和糖包成粽子,也叫“糖包饭”。
  拜公祭神即农历二十九拜祖公,也有人家是在三十拜。先将煮好的肉供奉给祖公或祖母,同时还供奉灶公、土地公。另外家里养牲畜的也一样供奉,如养猪的供奉养猪公、养牛的供奉养牛公等。接着把肉、粽子和酒等供品摆上桌子,点上香蜡,念完祷告后再供上神台。神台上也点香烛,摆放粽子、水果,但不能放鸡、肉和酒。拜公要念经,自己念或者请师傅(道公)都可,祈求保佑家人一年的平安、兴旺等。拜完后,撤走桌子上的供品,神台上的供品则要放过夜才撤换。按习俗农历初一上午吃斋,用甜食或水果供奉祖公,下午做完法事才可以开荤吃肉。
  拜年庆贺是大年初一上午就开始互相拜年走亲戚,彼此道贺,以庆祝新岁。拜年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三、初四,到了初五有“穷五困六”一说,初五以后走亲戚兆头不吉利,也就没有人拜年了。如今生活条件变好,初五以后拜年也没有特别讲究,亲戚什么时候来道贺,都会有好的招待。
  1.2 年仔节
  苗族称正月十五为“年仔节”。年仔节这天大家都停止农活,在家过节。正月十四晚上安神台,祈求保佑全家平安。牙南村里有部分人在正月十四过年仔节,也有部分人正月十五过节。
  安神是在农历正月十四这天把神台上的碗、酒杯等拿下来清洗,同时清理香炉上的香灰,到十五这天再将洗好的碗和杯放上神台。每家都用糯米包糖粽做成“糖包饭”祭神,供奉祖公。正月十五这天要“封口”,不说不吉利的话,不宜多喝酒。
  1.3 二月二
  二月初二做平安、选村老。村老是村里的长老,每年都选一次,最多连任两年。村老不一定是选有威望的人,没做过坏事、善良的人也可以入选。村老主管冥事,村里有什么事都要通知村老,由村老安排人去做。
  做平安选村老,一般掷筊杯三次,即选三轮,连续通过三轮掷筊杯的人就当选村老。选村老时,如果全村成年男性都没有选上,拜过师傅的小孩也可以参选。一个村村老只有一个,村老召集大家在一起,先选出下一任村老,再选一文一武两个师傅,负责一年的平安。
  1.4 三月三(清明节)
  农历三月初三是苗族的清明节,苗族清明节没有上山扫墓的习俗,只在家拜祭。三月三这天,牙南村家家户户都制作三色饭,准备节日的食物和祭神供品,如鸡、鱼、肉等(牙南村里不养牛,也没有吃牛的习惯,故供品里没有牛)。当天早上每种饭取一点放在一个碗里,放在供桌上,同时供上鸡、鱼、酒,点上香烛,拜祖公,再把香烛移上神台。现代文化生活也给三月三增添了新的活动内容,现在三月三这天牙南村里的未婚男女会相约见面,相互交流。
  1.5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节日端午节,牙南村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这天村里家家杀鸡、饮酒,也有的绑粽子,但不做法事,象征性地过节。
  1.6 禾斋节
  禾斋节牙南村大多数人称为“稻仔节”或“六月六”。山栏稻每年三月到四月种植,除草两次后,到农历六月初六刚好稻子长到差不多30~40厘米时做法事。
  六月初五上山摘粽叶,用手拔或用刀割,但不可以用嘴咬。初五晚上将山栏稻从米仓取出,放到架子上,当晚要禁欲。六月初六这天早上舂稻出米,做成“糖包饭”。在做法事之前,要做法事的人及家里人禁食。其他人出门不能吃狗肉。
  初六这天将做好的鸡、鸡蛋及粽子带到山栏稻田间祭神,用鸡、酒、香烛供奉,拜土地公。做完法事后才能吃东西,意为要让土地公先吃,人后吃。没做法事之前可以煮饭做菜,但都不能吃。不做法事的人则不忌,祭罢食之。   1.7 六月平安
  六月平安,也叫“做斋”。六月平安与六月六(稻仔节)的区别:选日子时如果六月初六是个好日子,六月平安就在这天过,日子不好就跳过这个日子,另选日子,但不超过六月。六月初六这天做平安,就叫过“六月六”,不是六月初六做平安,就叫“六月平安”。区别是六月六是自己在家里过,六月平安是集体做法事。如果是闰六月就在第一个六月做,苗族过节或者做什么事情逢闰月都只过第一个月。如三月三逢闰三月就过第一个三月。
  1.8 七月半节
  农历七月十四这天做衣服给祖公穿。据说这天也叫“目连”(人名的谐音)节,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目连的人。农历七月十五,从市场买来蓝、黑颜色的纸,裁剪做成衣服给祖公、祖母,并供奉酒、鸡、肉、鱼。
  1.9 新禾节
  新禾节约在农历八、九月里举行,每年过新禾节的日子都不同,具体日期由道公看历书选黄道吉日决定。山栏稻抽穗杨花时,也是山栏稻米即将成熟的时节,牙南村里的人开始准备过新禾节。到田里摘几条刚挂果,也就是村里人说的刚打苞的尚未熟透的山栏稻,割稻尾放在饭里蒸,寓意吃新米。蒸好的饭仅家里人享用,不能给外人吃。如果蒸好的饭给外人吃,过去的说法是年年就会有人来吃,会被吃到穷。
  据说,种山栏的时间一般是在三、四月时种,最晚四月,在芒种前小满后种山栏稻,九月收山栏稻米。在八月做新禾饭,八月时若山栏稻没挂果就割稻花代替。用手捻刀割稻子,男女不忌。将割下的山栏稻挑回来,在屋子外面搭架子晾晒山栏稻,再挑日子放进米仓,然后师傅选日子吃新禾饭,叫过新禾节。
  1.10 冬至
  冬至苗族有做糍粑、吃糍粑的习俗。牙南村里有一半人会过冬至,但这天不做法事。冬至时逢秋收后山栏出新米,新出的山栏米黏性好,做出的糍粑口感佳。清晨早起,村民们将山栏米煮熟,家家户户杵声四起,忙活着舂打糍粑。将山栏米舂成黏、软的糍粑,压制成饼的形状,用“ge lang”(苗话)叶子,铺在筐底里,放一层糍粑再铺一层叶子,直到放满筐为止。用炒过的玉米粉洒在糍粑上,这样糍粑就不黏手。做糍粑的同时也要准备沾糍粑的糖,用蒸馏的方法提取出蔗糖,将蔗糖搅拌至呈黏稠状的糖浆,将制作好的糍粑蘸上糖浆食用。
  十二月做平安与六月做法相似。六月平安、十二月平安都要选日子,通过看历书选日子来定具体哪天做平安,由村队长安排有名望的人来看日子。做平安是消灾解难,按参加的户数算,一個村子做平安,那全村人算一户,外村人也可以加入做平安,加入一个家庭算一户。
  盘皇舞是做平安的时候要跳的很多种舞蹈之一,盘皇舞在各地的叫法不同,南圣叫“盘皇舞”,水满乡叫“招龙舞”,但跳法是一样的。文道跳舞的动作柔,武道则动作刚硬。做平安跳舞时每个人都有服装,但现在一般不穿了,只有带头的穿专门的服装,带帽子。带头人一般请村里有文化、有名望的人,牙南村1队、2队,每队要请1个带头的文道或武道(如1队请文道师傅,则2队要请武道师傅,反之亦然),带头的再分别领一队兵约15人(要单数)来做斋,各尽其责。
  1.11 官方节日
  三八妇女节召集女同志穿民族服装参加活动,有唱歌、跳舞、拔河比赛等,村委会人员都参加,再买点水果,大家与村里老人座谈。如果村里经费允许时还出钱大家一起吃饭。牙南村也注重抓党建,“七一”建党节时村里会召集村里的党员学习座谈。元旦、国庆等节日,家里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出去旅游,到海口、三亚、万宁等地。农忙是农历六月和十二月,十二月时插秧,80%人家现在只种一稻,以前是二稻。十月刚好是农闲,有条件的年轻人就可以组织去玩。五四青年节时则组织年轻人打球,比赛过后自己买吃的回来在村文化室办聚餐。端午节、教师节等节日一般不过。牙南村的村民都不信基督教,也不过圣诞节。
  2 牙南村节庆文化特点
  苗族是一个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斗争中,创造了富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文化。牙南村的节庆文化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2.1 季节性
  牙南村的节庆安排有依据农闲、农忙时节区别对待。节庆活动因时间而设定,顺应季节而产生。农忙时节的节庆活动简短,农闲时节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如农历新年大家走亲访友,一直拜年到正月初四,初五以后就不再相互串门。正月初五后大家也开始准备春季农事。禾斋节、新禾节、冬至等依据山栏稻米的生长情况而开始做法事,吃新米等,活动季节性明显。而农闲时,除了有活动外,大家可以相邀结伴出游。节庆活动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了牙南村节庆活动的季节性特点。
  2.2 娱乐性
  节庆活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精神娱乐的需要,在原来传统的经济形态下,节庆活动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起到获取信息、调剂劳逸、观念互传等作用。牙南村部分节日活动非常注重群众的参与性,娱乐功能凸显,以此增进村民之间的团结协作性。如农历新年、二月二、三月三等。此外,官方节日更注重其娱乐功能,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时村里组织大家唱歌、跳舞、拔河、打篮球比赛,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聚餐。这些活动都具有群体性特点,使人们之间增进交流与沟通,身心愉悦,体现了节庆活动的娱乐性。
  2.3 独特性
  节庆活动的习俗和文化内容的传播,不仅增强了民族的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还有和谐关系的作用,很好地调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牙南村节庆活动的调查发现,节庆活动为村里间的矛盾或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氛围。通过各种节庆活动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团结互助、相互学习。如农历新年、做平安、度戒等重要的节庆活动,都可以请师傅来帮忙,帮忙后只需请师傅吃顿饭便可,不存在金钱酬劳一说。大型活动如做斋由村老带领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出资。此外牙南村的节庆活动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语言,部分节庆活动有着其他地方没有的独特性,在传承传统苗族节庆文化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但其内容与形势独具一格,显现了其独特性。
  3 结语
  节庆文化这一民俗文化事象,不仅涉及生产活动、社交活动、娱乐活动、宗教活动等领域,还包含了生产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娱乐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内容。可以说,节庆文化是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节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民俗文化,不仅展现民族特色、时代风貌,还具有和谐社会、交流沟通、劳逸结合等作用。由此可见,保护和传承民族的节庆文化、保持其原生态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摘 要:城墙是我国古代的历史性建筑,见证了一座城市、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下,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军事科技更加先进,城墙渐渐失去了原本的防御作用,但其中蕴含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又赋予了其全新的功能,逐步成了城市发展的文脉,促进了历史和现实共生。基于此,文章重点对城墙文化之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进行探究。  关键词:城墙文化;城市发
期刊
摘 要: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7月,作者对主鲁大寨中传统建筑形制保存较好的68户民居进行了入户调查。通过对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可以认识到,红河哈尼梯田传统民居因处于同一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相似,所以建筑形制、结构、材料、工艺基本统一,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出现的残损基本相同或相似。在制定相关文物保护方案中,如何更好地将村落保护与利用发展相结合成
期刊
摘 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文化自信的新时期,博物馆职能正在发生着快速的转变,从早期重视对文物的抢救发掘、保护和收藏转变为如今社会教育职能的越发凸显。全国大中小型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体现基本上都从原来单一的讲解模式逐渐转变为教育活动互动模式。从江西省赣南地区社会教育活动的现状看,社教活动主要存在社会教育活动内容同质化、场地单一、社教活动形式雷同、原创教育活动不足等问题。在策划社教活动时,要注意避免同
期刊
摘 要:商代作为王朝国家,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发展,商代晚期手工业发展,玉器种类增多,制作工艺更为精湛,玉文化较为繁荣,是王权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妇好墓是商代后期墓葬的典型代表,对其出土玉器进行探析,讨论商代后期玉器象征神权与王权的文化内涵,得出商代后期巫术观念渐淡,玉器的神秘色彩逐渐减弱,王权象征的内涵不断增强。商代玉器的发展为周王朝借助玉器规范行为举止的礼玉制度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
期刊
摘 要:中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数量和种类都异常丰富的文物,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历史文化和文明遗留下来的自然产物。这些文物大部分都被各地的博物馆所收藏,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必要的保护是我国文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的信息化时代中,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全新的挑战。基于博物馆中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文章从信息化时代博物馆文物管
期刊
摘 要:我国有着悠久且灿烂的农耕文化,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当今环境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人类历史上创造的农业文明不断被破坏、遗弃,甚至是遗忘。党的十九大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掘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能够有效地推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河南
期刊
摘 要: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品质、社会功能的发挥及未来博物馆的社会竞争力,广州海事博物馆作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内唯一一座“海事”专题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较其他历史类博物馆而言更具专一性。文章试以广州海事博物馆新馆建设为契机,在藏品征集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藏品征集;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  藏品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从不同领域、不同侧面
期刊
摘 要:甘肃榆中地处黄河中上游,历史悠久。曾在陇原大地上盛开的青铜之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榆中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载体,代表了榆中地区社会生活的生产力水平,彰显了榆中这块神奇的土地孕育的社会文明,是甘肃榆中汉代历史和人文风貌的实物见证,值得赏析、研究。  关键词:铜鼎;榆中县博物馆;馆藏;历史;文化  鼎作为一种食器和礼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
期刊
摘 要:恽寿平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开创了中国绘画史上没骨花卉画最为独特的画风,是中国绘画史上著名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是中国明清绘画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画家。天津博物馆曾举办过“寄情画境—馆藏明清绘画陈列展”,其中恽寿平的一册《瓯香馆写生图册》是其一生中难得的精品之作,也是常州画派的典型性作品之一,值得后人去细细品读、回味。  关键词:天津博物馆;没骨法;书画;明代  天津博物馆是中国
期刊
摘 要: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丰富,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器最为典型。文章选取馆藏五件具有代表性的马家窑文化陶器,从其文化特征谈起,鉴赏其造型、彩绘艺术之美,浅析其人性化设计,旨在通过认识马家窑文化陶器了解临夏先民的智慧。  关键词:博物馆;新石器;陶器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位于临夏市红园体育场西侧,建于1979年1月,是全州唯一的州级综合博物馆,现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9.24平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