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和统一,很难调动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为此,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确立了地方和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从而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确保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适应性提供了制度保证。在执行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实施体育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而现行的体育教材比较笼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提供给我们体育教师的资源是有限的,教育观念滞后,阶段体育观、体质教育观、竞技体育观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需求;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点、需要和社会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与终身体育接轨,导致不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害怕,甚至厌恶的情绪;怎样将有限的资源用好、用活,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教学中要积极发掘学校和当地有教育价值的体育资源,将其以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充入到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体育,喜欢体育,享受体育。基于这些思考与实践指导的需要,结合吴兴区体育课程资源的状况,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教育教学实际,学校的师资队伍的现状及课程实施的方法和途径等,提出了“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对于整体推进吴兴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吴兴区体育课程资源的状况
吴兴区地处湖州市府所在地,湖州是一个物产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的地方,素称“丝绸之俯、鱼米之乡、文化之邦”之美名,体育运动历史悠久,民族传统体育始于吴越,盛于明清,源于流长,具有较高健身价值的“船拳”,在中华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湖州已承办过七届极限运动大赛,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极限之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可开设“轮滑”、“滑板”、“独轮车”等内容;吴兴区的妙西镇有盛产的竹子,就可在竹子上作文章,可以开发与利用和竹子有关的校本教材,如跳竹竿舞、骑竹马、套竹圈……,同时将其融入德育教育的素材等等。吴兴区现有三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即爱山小学教育集团的游泳、龙泉小学的足球、飞英小学的乒乓球,有二所体育特色项目学校代表湖州市直接参加浙江省比赛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即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的足球和乒乓球、湖师附小教育集团的羽毛球和网球。并且吴兴区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等情况配置较全,各社区的体育配套设施也较为完备。因此,可以很好地根据湖州这一特有的地形、地势特点和学校特色,开发相应的体育项目,利用好校内、校外、社区、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拓展体育教学时空。吴兴区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的年富力强的体育教师队伍,为研究“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保障。
3 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内容
3.1 从实际出发
根据学校的办学思路和育人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激发学生兴趣为动力,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场地、器材的优势,确定校本课程内容并对课程进行拓展。
3.2 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就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是由于有了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学校开设的选修内容就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确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广大体育教师,它为体育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
3.3 构建体育教师正确的教育教学观
为了选定具有吴兴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体育教师必须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使体育教师正确认识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它与其它学科课程在各种不同的领域中,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此,在研究中应以《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为指导,高度认识《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寻找理解“健康第一”偏差的成因,提出解决这种错误观念的有效途径。
3.4 构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
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给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结合各学校体育现有的传统項目及体育教师的特长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把已有的一些具有体育特色的项目做大、做强,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体现吴兴学校体育的特色。
3.5 构建国家体育课程校本化
根据吴兴区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3.6 构建健全的体育管理体系
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建立动健全的教研机制,让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研究自己,在体育教学课堂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4 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预期目标
4.1 使吴兴区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有较深地理解,切实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之中,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中,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步探索一条乃至多条提高适应吴兴区体育教学实效性的路子,逐渐完善体育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推进国家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
4.2 使吴兴区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深入探索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形式,搭建丰富多彩的体育教育教学平台,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有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具有吴兴特色的学生和教师活动辅助用书、活动教辅器材,建立一些体育活动基地。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体育教学业务,开发与利用各种体育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仅仅依靠国家课程开展教学的做法,改变教教材的做法,造就一支对课程资源钻研较深,教学业务精干,科研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扩大吴兴区学校体育的知名度。 4.3 使学生能切实改变以前传统的、单一的学习观念,主动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之中,充分唤醒自身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4.4 通过对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建立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课程体系,做到师生全员参与,学生喜欢,符合吴兴区实际,体现吴兴区的学校体育特色。在课题的研究实施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宗旨、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体、以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努力寻求新课程、新理念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点”、“切入点”,在确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前提下,对校园拓展运动进行教育功能化的开发,以缩短体育新课程、新理念与学生的距离,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应。
5 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方法
5.1 文献查阅
基于現代科学教育理论和国内外教学论的认识,查找与本文相关的资料,特别是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内容的学习理解,有机地结合和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5.2 调查访谈
为了让本次课题有一个较强的对比性,在实验最初对实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在实验的中期、后期也进行调查,同时,对部分学校的学生进行访谈,为本吴兴的研究成果预估,提供一个有利的依据。
5.3 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对本课题重在实践探索,以“健康第一”为核心,全面推进新课改。反思传统的教育模式,从中获取相关研究信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5.4 点面结合,辐射推广
以课题组成员作为课题研究的核心人员,带动吴兴区所有学校的体育教师积极参与。以案例评比、公开课为纽带,适时组织课题组各种成果展示会,推动全区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抛砖引玉的作用。
5.5 案例开发
针对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通过反复实践,选取可行的课时计划和教学片段,进行整理成文,形成本课题的案例。本课题最终的目的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更好地服务于一线的体育教学工作,使《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能在吴兴区得到充分的贯彻和落实。
总之,构建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有利于形成吴兴区体育教育教学的特色,能充分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推进吴兴区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和统一,很难调动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为此,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确立了地方和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从而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确保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适应性提供了制度保证。在执行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实施体育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而现行的体育教材比较笼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提供给我们体育教师的资源是有限的,教育观念滞后,阶段体育观、体质教育观、竞技体育观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需求;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点、需要和社会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与终身体育接轨,导致不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害怕,甚至厌恶的情绪;怎样将有限的资源用好、用活,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教学中要积极发掘学校和当地有教育价值的体育资源,将其以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充入到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体育,喜欢体育,享受体育。基于这些思考与实践指导的需要,结合吴兴区体育课程资源的状况,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教育教学实际,学校的师资队伍的现状及课程实施的方法和途径等,提出了“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对于整体推进吴兴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吴兴区体育课程资源的状况
吴兴区地处湖州市府所在地,湖州是一个物产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的地方,素称“丝绸之俯、鱼米之乡、文化之邦”之美名,体育运动历史悠久,民族传统体育始于吴越,盛于明清,源于流长,具有较高健身价值的“船拳”,在中华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湖州已承办过七届极限运动大赛,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极限之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可开设“轮滑”、“滑板”、“独轮车”等内容;吴兴区的妙西镇有盛产的竹子,就可在竹子上作文章,可以开发与利用和竹子有关的校本教材,如跳竹竿舞、骑竹马、套竹圈……,同时将其融入德育教育的素材等等。吴兴区现有三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即爱山小学教育集团的游泳、龙泉小学的足球、飞英小学的乒乓球,有二所体育特色项目学校代表湖州市直接参加浙江省比赛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即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的足球和乒乓球、湖师附小教育集团的羽毛球和网球。并且吴兴区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等情况配置较全,各社区的体育配套设施也较为完备。因此,可以很好地根据湖州这一特有的地形、地势特点和学校特色,开发相应的体育项目,利用好校内、校外、社区、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拓展体育教学时空。吴兴区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的年富力强的体育教师队伍,为研究“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保障。
3 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内容
3.1 从实际出发
根据学校的办学思路和育人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激发学生兴趣为动力,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场地、器材的优势,确定校本课程内容并对课程进行拓展。
3.2 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就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是由于有了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学校开设的选修内容就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确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广大体育教师,它为体育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
3.3 构建体育教师正确的教育教学观
为了选定具有吴兴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体育教师必须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使体育教师正确认识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它与其它学科课程在各种不同的领域中,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此,在研究中应以《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为指导,高度认识《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寻找理解“健康第一”偏差的成因,提出解决这种错误观念的有效途径。
3.4 构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
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给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结合各学校体育现有的传统項目及体育教师的特长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把已有的一些具有体育特色的项目做大、做强,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体现吴兴学校体育的特色。
3.5 构建国家体育课程校本化
根据吴兴区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3.6 构建健全的体育管理体系
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建立动健全的教研机制,让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研究自己,在体育教学课堂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4 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预期目标
4.1 使吴兴区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有较深地理解,切实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之中,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中,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步探索一条乃至多条提高适应吴兴区体育教学实效性的路子,逐渐完善体育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推进国家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
4.2 使吴兴区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深入探索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形式,搭建丰富多彩的体育教育教学平台,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有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具有吴兴特色的学生和教师活动辅助用书、活动教辅器材,建立一些体育活动基地。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体育教学业务,开发与利用各种体育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仅仅依靠国家课程开展教学的做法,改变教教材的做法,造就一支对课程资源钻研较深,教学业务精干,科研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扩大吴兴区学校体育的知名度。 4.3 使学生能切实改变以前传统的、单一的学习观念,主动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之中,充分唤醒自身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4.4 通过对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建立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课程体系,做到师生全员参与,学生喜欢,符合吴兴区实际,体现吴兴区的学校体育特色。在课题的研究实施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宗旨、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体、以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努力寻求新课程、新理念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点”、“切入点”,在确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前提下,对校园拓展运动进行教育功能化的开发,以缩短体育新课程、新理念与学生的距离,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应。
5 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方法
5.1 文献查阅
基于現代科学教育理论和国内外教学论的认识,查找与本文相关的资料,特别是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内容的学习理解,有机地结合和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5.2 调查访谈
为了让本次课题有一个较强的对比性,在实验最初对实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在实验的中期、后期也进行调查,同时,对部分学校的学生进行访谈,为本吴兴的研究成果预估,提供一个有利的依据。
5.3 行动研究和实践反思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对本课题重在实践探索,以“健康第一”为核心,全面推进新课改。反思传统的教育模式,从中获取相关研究信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5.4 点面结合,辐射推广
以课题组成员作为课题研究的核心人员,带动吴兴区所有学校的体育教师积极参与。以案例评比、公开课为纽带,适时组织课题组各种成果展示会,推动全区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抛砖引玉的作用。
5.5 案例开发
针对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通过反复实践,选取可行的课时计划和教学片段,进行整理成文,形成本课题的案例。本课题最终的目的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更好地服务于一线的体育教学工作,使《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能在吴兴区得到充分的贯彻和落实。
总之,构建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有利于形成吴兴区体育教育教学的特色,能充分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推进吴兴区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