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治理长江的经验与启示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lan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水利大国,也是一个水利古国。在漫长的农耕文明史中,东部大陆季风气候的特点和西高东低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消除水患、稳定生活,成为百姓最迫切的期望。历朝历代无不把兴修水利工程,实现“水利灌溉、河防疏泛”,列为首要工作。其中在长江流域兴修的若干水利工程,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总体需求,体现了较先进的治水理念。总结古人长江治水的经验,感悟古人治理长江的智慧,有利于更好地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实践。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了治理水害、开发水利的活动。夏朝时我国人民已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西周时期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战国时期,完成了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两汉时期大的灌溉工程已跨过长江。魏晋以后水利事业继续向江南推进,到唐代基本上遍及全国。宋代更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热潮,元明清时期的大型水利工程仍有不少,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兴建的数量越来越多。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以陂池、圩田和垸田为代表,集中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如两汉时期在江淮、江汉之间修治了天然陂池(池塘)。唐代太湖地区初步形成了圩堰(圩田和塘堰)体系;元明清时期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即今江苏、安徽、江西等地以圩田(即围田,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的造田方法)为主要水利形式,塘堰也很发达。东南地区则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成良田为主。塘堰体系方面的著名工程有鄮县它山堰、莆田木兰陂、塘浦圩堰体系、会稽郡的鉴湖水利、曲阿新丰塘等。此外,圩田代表性工程有和州圩田、南昌圩田和新建圩田等。
  大型水利工程。代表性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和秦始皇下令修建的广西灵渠。它们和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一并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大水利工程,先后经历了二千年以上的拓建与经营,历千百年而不衰,迄今仍有灌田、水运及调洪济水之利。
  运河。代表性水利工程有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修建连接淮水和长江流域的运河(邗沟);隋唐时开建了山阳渎、江南运河等。此外,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更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
  古代长江流域水利工程的兴修,保证了流域内农业的持续稳产和高产,也带来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如都江堰的修建,带来了“旱则浸润灌溉,雨则闭塞水门外泄”,于是“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沃野千里”。此外,兴修各类水利工程,也利于发展交通运输,加快物资运转,带来了沿岸城市的繁华。“扬州、淮安和临清等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运河的发展息息相通。”
  古代长江流域水利工程的兴修充分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对于河流特性以及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也体现了管理者在水利工程管理建设方面的智慧。这些水利工程能够沿用至今,体现了其在工程管理上权责利的高度契合。
  一是注重制度建设。严密的领导和一体化协作是古代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重要经验。古代在治水方面都设有专官,尧舜时期的司空,秦汉时期的都水,隋时期的都水监,唐时期的都水台、都水监、都水使者,宋元时期的都水监,明时期的总督河道,清时期的河道总督等,都是水政之专官。如光绪朝《清会典》“工部”卷中对中央工部都水清吏司的人员、职掌作了规定,“都水清吏司郎中满洲五人,汉一人。员外郎满洲五人,汉一人。主事满洲四人,汉两人。掌天下河渠、关梁、川涂之政令,凡壇庙殿廷之供具皆掌焉。”对于官修、民修工程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凡江防若水利之应治者,有官工有民工,定其岁修之款,无款则视其旱潦之宜而治之。凡民修者,工巨则报于部而核焉。”即对于官修之工程,政府拨款专修,或视其旱涝情况而定。而对于民修工程浩大的,则需上报工部审核。此外,古代社会还制定了一些管理、修缮、维护的水利制度,保证兴修的水利工程能很好发挥作用。这其中包括河防修防制度、奖励制度等。譬如三国时期蜀国就设置专职管理堤堰的“堰官”,负责维护都江堰。宋代对于圩田的管理,通常设有圩长,农闲时节召集农户对堤岸、水闸各种设施检查维修。地方官员领有“兼主管圩田”“兼提举圩田”的头衔。
  二是注重统筹治理自然生态要素。水是自然生态要素之一,古代在治水的同时,注重统筹治理自然生态的各种要素,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兴修长江水利工程系统考虑各种因素,分类施策。如长江上游的岷江水流穿越崇山峻岭,水势湍急,进入平原则流速减缓,平原地区容易泛滥成灾。李冰深刻分析了岷江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再如浙江绍兴县境内的鉴湖水利工程。该工程充分考虑了江南多雨、山水下泄、排泄不畅的因素,利用有利地形,围湖筑堤,将原来分散的湖泊围成一个大湖,形成蓄水库,旱则放水溉田,涝则放水入海。这样既可减轻河流泛滥和内涝,又可以蓄水灌溉。“沿湖有水门六十九座,引水溉田万顷,尾水排入海。”这个在丘陵、沼泽平原、海涂之间的特殊人工大型蓄水水利枢纽,是当时江南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具有蓄水、灌溉、蓄洪、防止咸潮内侵和内河航行等综合功能。总之,古代兴修的长江水利工程综合考虑了自然和地理的各类因素,工程选址、坝体结构直到整个排灌网络,考虑周密,设计完整。
  三是注重循“法”而治。古人云“治水之法,先度地形之高下,次审水势之往来,并追源溯流,各顺其性。”这里所谓的“法”是指“要法、要义”的意思。“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以水为师就是善于根据水流运动的趋势,因势利导,疏浚排洪。譬如:灵渠修建时,水位高于湘江,所运用的“陡闸”技术原理与巴拿马运河使用的技术原理完全相同,但在时间上早了巴拿马运河两千多年。
  治水之法凝结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治水的经验和智慧,遵循治水之法,体现了古人先进的治水理念。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责任编辑:张李蕾
其他文献
“数学思考能力”是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着重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数学学习能力,一个善于进行数学思考的学生,能够有效发挥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与运用。因此,教师需在“素养教育”视域下,着重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指导,增强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然后让学生在不断进行数学思考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本文将以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乘法分配律练习课”为例,探讨教师锻炼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有效策略。
众所周知,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组成部分,有效的朗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以便他们能学会正确的朗读方法,快速的理解文章内容,提升自身的语文成绩。
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幼儿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呈直线趋势上升。现阶段,教师已经将幼儿园德育教育效果的提高当成了主要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正致力于提高幼儿的道德素养,以此为幼儿的茁壮成长提供保障。在幼儿阶段,孩子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教师在此时期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道德修养,同时对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最终实现提高幼儿园德育教育效果的目的。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一直不尽人意,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成了教育领域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小学数学对学生的教学作用受到了普罗大众的认可,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主导。新课改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通过多样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本文以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为论点,谈谈笔者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情景教学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科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教学的效率。然而,在当前的通用技术中,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选择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方法并不利于情景教学环境的营造,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内容与学习技能,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对此,要想将情景教学法有效地应用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就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对社会感知理解的程度
近年来,各级科协组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推动科学家同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思想库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强调的“中国科协要加强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咨询建议”的要求,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取得了较好成效。提升建言献策水平,必
“我来村里工作已经好几年了,能不能和本村村民一样参加村委会选举?”  “我儿子身体残疾,儿媳长期生病吃药,孙子已到入学年龄,家庭长期没有固定收入,能不能享受低保?”  ……  傍晚,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的“广场夜谈”,正在蔷薇河村如期举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负责人、村会计现场述职,与会党员和群众对村干部述职情况进行现场评议质询。1个多小时的夜谈,流程紧、内容实,500多名村民参加“广场夜谈”,镇党
高中学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生活方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生活教学可以更好地改善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加强高中学生的政治水平,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生活化教学带给政治的意义。因此,教师应构建生活方式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
阅读是一种个性特征明显的学习行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掌控了对教材的绝对理解权,常常牵引着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理解限制在教师指定的范围之内。同样的阅读方法、同样的阅读感悟、同样的阅读结果,这样做不仅导致阅读效率低下,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倡导个性化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体验式教育现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使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体验式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当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养成讨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进行情境教育等等,都属于“体验式教育”,因此教师可以缓慢地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们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以此提高学生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体验式学习来享受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