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

来源 :现代营销·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事故数量和人员伤亡数量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造成了较大损失。研究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能够帮助建筑项目的施工方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将社会不良影响降至最低。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常见风险事故;第三部分为建筑项目施工阶段风险来源;第四部分为建筑项目施工阶段风险控制;第五部分为总结。本文指出,建筑项目施工阶段风险控制应当基于风险事故的形成因素开展,即人员风险控制、器物风险控制、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风险控制。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风险管理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建筑项目施工阶段是风险事故的高发阶段,容易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近年来,我国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事故数量和人员伤亡数量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造成了较大损失。现阶段中,我国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流程和技术水平均不完备,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在此种背景下,研究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能够帮助建筑项目的施工方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将社会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二)研究意义
  从理论意义的角度来看,研究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有利于拓展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的实施者为建筑项目的施工方,因此依据风险管理理论提出的相应控制措施,也有利于推动上述理论的实践。
  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速,各地开发的建筑项目逐年增加,但也伴生了一系列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问题。鉴于此,研究建筑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主要为下述三点。
  一是有利于发挥和体现风险管理的综合协调作用,令建筑项目在安全的条件下开展。近年来,我国各类建筑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对安全的需求亦有提升。由此可知,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事关土建市场的稳定,必须予以妥善的处理。
  二是有利于缓解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问题,近年来,各类建筑项目因人员因素、器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频发高空坠落事故、坍塌事故、机械伤害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基于文献资料和经验总结对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上述困境的缓解。
  三是有利于推动建筑项目各个阶段风险管理制度发展完善,施工阶段在整体流程中的特殊性,能够为建筑项目各个阶段风险管理的实践研究提供多样性,即研究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有利于为建筑项目其他阶段风险管理的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二、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常见风险事故
  (一)高空坠落事故
  高空坠落事故是建筑项目施工阶段中最为常见的风险事故,具有危害性大的特征。所谓高空坠落事故,是指人员从高处坠落导致的事故,多见于洞口、樓梯、井楼和脚手架等处。例如2020年4月,江苏省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高空坠落事故,原因在于升降机防护不到位。建筑项目的施工需要频繁进行难度较大的高空作业,因此需要重点关注高空坠落事故的防范,避免人员受到伤害。
  (二)坍塌事故
  所谓坍塌事故,是指建筑因外力或超载等原因出现倒塌现象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具有突发性、大范围、救援难和破坏性的特征,多见于土方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和脚手架搭建等。例如2019年9月,四川省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导致6人死亡、54人受伤。坍塌事故救援计划的短时间和有效性,能够缓解坍塌事故的不良影响,但仍应从根源处入手避免坍塌事故。
  (三)机械伤害事故
  所谓机械伤害事故,是指建筑施工人员在使用机械时,因操作失当、防护不到位或机械损坏等原因造成的事故。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需要运使多种大型机械设备,其中以塔吊为典型。上述大型机械设备存在着性能不达标、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安全隐患,易于令人员受到机械伤害事故。人员受到机械伤害事故,一方面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另一方面会影响建筑项目施工的进展。
  (四)物体打击事故
  所谓物体打击事故,是指建筑项目施工阶段中的一些器物脱离控制,令人员造成伤害的事故,具有突发性的特征。此项事故的成因主要包括高空坠物、吊装或起重不牢、设备零件飞溅等等。例如2019年12月,安徽省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物体打击事故,导致1人死亡。事故的原因在于吊装模板捆绑不牢。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需要从成因出发,细致地分析事故风险来源。
  三、建筑项目施工阶段风险来源
  (一)人员因素
  人员是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必要主体,也是建筑项目施工阶段最为直接的风险来源。一方面来看,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由人员进行,包括计划制定、流程推进等等;另一方面来看,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作业由人员进行,需要人员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人员因素这一风险来源的细分有四:其一为违规操作;其二为专业技能不达标;其三为生理状态不佳;其四为心理状态不佳。
  (二)器物因素
  所谓器物因素,是指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器物处于非安全状况,例如设备不符合安全标准、高空坠物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器物因素多由人员因素导致,因此这两类风险来源的控制可以并行,以期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器物因素这一风险来源的细分有三:其一为施工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标准;其二为施工技术方法不合规;其三为施工材料不达标。
  (三)环境因素
  所谓环境因素,是指建筑项目相关的天气气候、水文地质、现场布置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对施工阶段造成了负面影响,具有不可控的特征。环境因素这一风险来源的控制需要基于以往的经验教训全面开展,力求将此项风险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环境因素这一风险来源的细分有四:其一为自然天气气候不适合建筑项目施工;其二为水文地质条件不适合建筑项目施工;其三为现场布置不达标;其四为社会经济环境不支持建筑项目施工。
  (四)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虽然不会直接导致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但管理的不到位会削弱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保障,间接地导致事故发生。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包括规章制度的制定、人员管理,以及作业执行和检查等等。管理因素这一风险来源的细分有三:其一为规章制度存在漏洞;其二为施工方案存在漏洞;其三为施工作业未能安全交底;其四为未进行安全检查。
  四、建筑项目施工阶段风险控制
  (一)人员风险控制
  首先,建筑项目施工方应当要求作业者持证上岗,并利用BIM动画等教学方法对作业者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升作业者的专业技能。其次,建筑项目施工方应当完善作业者的安全防护措施,一方面为作业者提供安全防护用品,另一方面保障施工作业中器物的安全性。最后,建筑项目施工方应当定期查验作业者的身心健康,要求作业者既能够体检合格,又能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开展工作。
  (二)器物风险控制
  从工艺流程的角度来看,建筑项目施工方应当建立“四口五临边”防护,避免脚手架等器物伤害作业人员。从建筑材料管控的角度来看,建筑项目施工方应当将作业中运用的化学物品、危险品及其废物妥善保管和处理,避免产生意外事故和环境污染。从机械设备管控的角度来看,建筑项目施工方应当定期检查机械设備的运行状态,并对机械设备登记、保养和维修。
  (三)环境风险控制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建筑项目施工方应该当与所在地区气象部门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天气变化趋势,同时做好防洪、防雷和防暑的应急预案。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建筑项目施工方首先应当保障现场环境有利于施工作业开展,其次应当在出现不可抗环境风险时及时应对处理甚至停工。
  (四)管理风险控制
  从管理制度的角度来看,建筑项目施工方首先应当编制好包括依据、环境、危险源和应对方法在内的施工风险管理预案。其次,建筑项目施工方应当编制好包括土方开挖方案、塔吊安拆方案、群塔安拆方案和模板安拆方案在内的施工方案等。从管理行为的角度来看,建筑项目施工方首先应当在施工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其次应当进行施工现场的风险管理检查。
  五、总结
  建筑项目施工的阶段常见风险事故有四:其一为高空坠落事故;其二为坍塌事故;其三为机械伤害事故;其四为物体打击事故。
  上述风险事故的形成因素同样有四:其一为人员因素;其二为器物因素;其三为环境因素;其四为管理因素。
  建筑项目施工阶段风险控制应当基于风险事故的形成因素开展,即人员风险控制、器物风险控制、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王文渊.刍议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J].四川水泥,2020(09):99+101.
  [2]曹家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探究[J].四川建筑,2020,40(06):266-267.
  [3]于露,金贤,周康.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风险管理研究[J].市场周刊,2020,33(12):31-32+62.
  [4]陶梓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控制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J].四川水泥,2020(11):153-154.
  [5]林镇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196-197.
  [6]安立群.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及其防范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208-209.
  [7]甘文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对策探析[J].居业,2020(10):134-135.
  [8]杨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措施[J].冶金管理,2020(19):125-126.
  [9]董航,刘富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40-41.
  [10]肖丽,蒋时兴,武小虎,熊扬,范俊,郑宪波.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J].城市住宅,2020,27(09):180-181.
  中国人民大学 冯先海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时代是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也带来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商业模式的革新。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激增,越来越多企业也引入电子商务概念,以保证其行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引言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资金等因素影响,其在市场上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中小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法律法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的发展达到空前繁荣的局面,企业金融经济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这也导致企业金融风险的出现。本文在分析探讨我国企业金融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策略,以期为企业金融经济健康发展带来有益参考。  关键词: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期刊
摘 要:ROI理论认为广告“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更加突出广告在语言表达上的艺术与技巧。但是在近年的广告设计和宣传过程中,为了突出产品的关联性和震撼力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宜的应用。利用“怎么说”实现产品“打擦边球式”的关联成为广告业存在的一些现象。本文通过对具体广告案例的分析,并结合ROI理论指出目前广告行业存在的怪象。对未来广告行业的发展及受众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广告;关联性;ROI理
期刊
摘 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以下简称专票电子化)是深化国家“放管服”税收改革策略而制定的税收管理信息化改革重要举措。由技术驱动税务凭证形式转变的一场税务管理变革将全面展开,会在接下来1-2年内波及全社会各行各业,影响力堪比“营改增”。本文围绕专票电子化概述、税务系统工具变化、企业面临机遇与挑战以及企业如何落地执行等话题展开论述。简要分析专票电子化在企业管理模式升级、智能应用融合、全数据打通、业
期刊
摘 要:客户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客户关系管理工作是企业市场营销相关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則需要提升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也就需要对客户关系进行有效管理。在本文中,将主要针对客户关系管理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市场营销;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竞争愈加激烈,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为了能够实现健康
期刊
摘 要: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能够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乡村居民增收,也跟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良性循环。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为研究背景,深入探讨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策略,以期为我國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
期刊
摘 要:2020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公布,在法治框架内为信息披露的建构指明了方向,突出了上市企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控股股东在信息披露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明确了信息披露的要求,完善了信息披露的内容,从而使得新《证券法》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对推进信息披露规范运行具有积极意义,为确保证券市场有效运行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信息披露;监管导向;连带责任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在进入21世纪以来,从信息化渐渐转化成“智能化”,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进步,智能化一系列产品已经很成熟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了,智能家居、智能生产、智能机器人等一系列智能电子产品接连不断的为我们生产生活提供帮助。本文主要研究知识经济在企业管理中对企业的经营意义,和在传统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后带来的企业财富。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创新  对于知识经济很多企业
期刊
摘 要:分析管理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际情况,会发现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针对基础问题还未能确立共同目标,中西方在管理科学发展阶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针对管理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未来趋势,笔者将结合实践开展细致化探究。  关键词:管理科学;发展探究;内在逻辑;发展趋势  科学管理是企业建设发展阶段,所应用的固定模式,对我国企业的市场定位,以及企业发展规划有关键影响。因此要应用科学管理策略,实
期刊
摘 要:2018年,中央开启了新一轮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赋予了司法行政部门更加重大的政治责任和新的历史使命,将司法部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司法部,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部,省市地方参照执行。本文从整体政府角度出发,立足于地方政府法制办和司法局职能调整的实践,探讨司法行政部门在职能调整后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提升政府间协同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整体政府;机构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