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
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 遂见之,不可止。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
子产相郑,往见壶丘子林,与其弟子坐必以年,是倚其相于门也。夫相万乘之国而能遗之,谋志论行而以心与人相索,其唯子产乎!故相郑十八年,刑三人,杀二人。桃李之垂于行者,莫之援也;锥刀之遗于道者,莫之举也。
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反见翟黄,踞于堂而与之言。翟黄不说,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女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既受吾实,又责吾礼,无乃难乎!”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受实者其礼之。礼士莫高乎节欲,欲节则令行矣。文侯可谓好礼士矣。好礼士,故南胜荆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闻。
(《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赏析】
我喜欢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曹魏和蜀汉矛盾战争中可以看到两位封建帝王对待人才的态度。刘备三顾茅庐纳得智慧绝伦最后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而阴险狡诈、生性多疑的曹操,也是礼贤下士的楷模。关羽的出走,曹操没有追杀,反而赠锦袍,送礼金,发官文以利其闯数关,另投别主。一首《观沧海》道明了他礼遇贤才、求贤若渴的态度。也只有这样的胸襟才能让自己麾下“谋臣如雨,战将如云”,成就一番霸业。
“礼贤下士”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意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放下自己高贵的身份去结交。据《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载:“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多矜尚,先哲所去。”人生于世,因为成长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于是就有了地位的高低贵贱,但是,英雄不问出身,低贱卑微的人可能就是世间的奇才贤才。贤才既然有才,便有了恃才傲物的脾气,位高者要想成就事业,必须聚拢贤才,为己所用,因而,下贤之举就成为了必然。于是,明主与贤才相配,成为君臣谐和的佳话,成就了多少感人心扉的动人故事。
古代帝王将相“礼贤下士”很有一些典范,其中最为著名的除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外,要数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齐桓公听说小臣稷是个贤士,便渴望与他交谈一番。有一天,齐桓公连着三次去见他,小臣稷都托故不见。跟随桓公的人说:“主公,您贵为万乘之主,他一个平民百姓,您一天来了三次也没见到,干脆就算了吧。”桓公说:“我不能这样,贤士傲视爵禄富贵,才会不想见到君主;如果其君主傲视贤士,贤士又怎肯为君主效劳呢?纵有贤士傲视爵禄,我哪里又敢傲视贤士呢?”这一天,桓公接连五次前去拜见,才得以见到小臣稷。
令人费解的是,贤才为什么一定要人“礼遇招纳”?换句话说,既然有才,为何不能自己独当一面,风云际会,演绎出一枝独秀的经天纬地的大事业?比如诸葛亮,不借助刘备,自己为何不招兵买马,成为一路诸侯?比如小臣稷,没有齐桓公,难道就永远演绎珍珠被埋没在泥土里的悲剧?
应该说,贤者,多数为以智慧或道德取胜之人,这些人长于生命中“柔软”的智,却缺少坚硬的勇。魏国刘卲《人物志·英雄》中是这样讲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贤者为英,而纳“英”的人为“雄”。从这个意义上讲,礼贤下士,实际上是两种人的一种完美配合,是刚柔并济、阴阳调和的搭配。缺少“礼遇”贤者之功的“雄者”是有勇无谋的莽汉,项羽就是这样的人。他之所以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主要是他没有对手下的贤士以礼相待。而缺少被“礼遇”机会的“英者”只能是怀才不遇的怨者,屈原就是这样的人。他是大贤,有文学才华,有政治才能,却因为没有一个欣赏自己、重用自己的贤主,而自沉汨罗,留下千古遗憾。
一个贤者要做好两手准备,才能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这里,达,就是被明主“礼遇”了,穷,就是没有被明主“礼遇”,被抛弃了。可是,你抛弃了我,我还能独善其身,贤者以强大健康的人格,变“礼遇”为“平视”了,你没有看到我的才华,或者说你厌恶我的才华,我却把自己的才华当成了一回事,珍视自己的才华,活出自己的精彩。自己精彩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根本不需要谁来“礼遇招纳”。苏轼就是这样的人。
不必祈求那些位高权重者的礼遇,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那些造反起家的起义领袖,他们的心中已经冲破了“被礼遇”的心理藩篱,长成了天地间卓然挺立的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深深地把根扎在泥土中,汲取营养,枝叶茂盛,和天光云色、风雨雷电相融相合,此时的他,自己就是天,自己就是地,他已经将“英”的柔软和“雄”的刚健融合在一起了,于是,他就成了人世间不可多得的英雄。
【思考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躬耕于南阳
(2)猥自枉屈
(3)攘除奸凶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3.对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你如何理解?
4.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5.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甲】文作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
1.(1)亲自。(2)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3)排除,铲除。(4)不,没有。
2.(1)(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2)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登上车,坐在左边的上位,并不谦让,想用这(一举动)来观察公子(的情态)。
3.答案要点: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4.答案要点:(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2)都是求贤若渴;(3)都不惜降低身份,亲自去拜访。
5.答案要点:(内容)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言之有理即可)
(形式)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
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 遂见之,不可止。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
子产相郑,往见壶丘子林,与其弟子坐必以年,是倚其相于门也。夫相万乘之国而能遗之,谋志论行而以心与人相索,其唯子产乎!故相郑十八年,刑三人,杀二人。桃李之垂于行者,莫之援也;锥刀之遗于道者,莫之举也。
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反见翟黄,踞于堂而与之言。翟黄不说,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女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既受吾实,又责吾礼,无乃难乎!”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受实者其礼之。礼士莫高乎节欲,欲节则令行矣。文侯可谓好礼士矣。好礼士,故南胜荆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闻。
(《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赏析】
我喜欢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曹魏和蜀汉矛盾战争中可以看到两位封建帝王对待人才的态度。刘备三顾茅庐纳得智慧绝伦最后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而阴险狡诈、生性多疑的曹操,也是礼贤下士的楷模。关羽的出走,曹操没有追杀,反而赠锦袍,送礼金,发官文以利其闯数关,另投别主。一首《观沧海》道明了他礼遇贤才、求贤若渴的态度。也只有这样的胸襟才能让自己麾下“谋臣如雨,战将如云”,成就一番霸业。
“礼贤下士”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意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放下自己高贵的身份去结交。据《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载:“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多矜尚,先哲所去。”人生于世,因为成长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于是就有了地位的高低贵贱,但是,英雄不问出身,低贱卑微的人可能就是世间的奇才贤才。贤才既然有才,便有了恃才傲物的脾气,位高者要想成就事业,必须聚拢贤才,为己所用,因而,下贤之举就成为了必然。于是,明主与贤才相配,成为君臣谐和的佳话,成就了多少感人心扉的动人故事。
古代帝王将相“礼贤下士”很有一些典范,其中最为著名的除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外,要数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齐桓公听说小臣稷是个贤士,便渴望与他交谈一番。有一天,齐桓公连着三次去见他,小臣稷都托故不见。跟随桓公的人说:“主公,您贵为万乘之主,他一个平民百姓,您一天来了三次也没见到,干脆就算了吧。”桓公说:“我不能这样,贤士傲视爵禄富贵,才会不想见到君主;如果其君主傲视贤士,贤士又怎肯为君主效劳呢?纵有贤士傲视爵禄,我哪里又敢傲视贤士呢?”这一天,桓公接连五次前去拜见,才得以见到小臣稷。
令人费解的是,贤才为什么一定要人“礼遇招纳”?换句话说,既然有才,为何不能自己独当一面,风云际会,演绎出一枝独秀的经天纬地的大事业?比如诸葛亮,不借助刘备,自己为何不招兵买马,成为一路诸侯?比如小臣稷,没有齐桓公,难道就永远演绎珍珠被埋没在泥土里的悲剧?
应该说,贤者,多数为以智慧或道德取胜之人,这些人长于生命中“柔软”的智,却缺少坚硬的勇。魏国刘卲《人物志·英雄》中是这样讲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贤者为英,而纳“英”的人为“雄”。从这个意义上讲,礼贤下士,实际上是两种人的一种完美配合,是刚柔并济、阴阳调和的搭配。缺少“礼遇”贤者之功的“雄者”是有勇无谋的莽汉,项羽就是这样的人。他之所以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主要是他没有对手下的贤士以礼相待。而缺少被“礼遇”机会的“英者”只能是怀才不遇的怨者,屈原就是这样的人。他是大贤,有文学才华,有政治才能,却因为没有一个欣赏自己、重用自己的贤主,而自沉汨罗,留下千古遗憾。
一个贤者要做好两手准备,才能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这里,达,就是被明主“礼遇”了,穷,就是没有被明主“礼遇”,被抛弃了。可是,你抛弃了我,我还能独善其身,贤者以强大健康的人格,变“礼遇”为“平视”了,你没有看到我的才华,或者说你厌恶我的才华,我却把自己的才华当成了一回事,珍视自己的才华,活出自己的精彩。自己精彩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根本不需要谁来“礼遇招纳”。苏轼就是这样的人。
不必祈求那些位高权重者的礼遇,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那些造反起家的起义领袖,他们的心中已经冲破了“被礼遇”的心理藩篱,长成了天地间卓然挺立的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深深地把根扎在泥土中,汲取营养,枝叶茂盛,和天光云色、风雨雷电相融相合,此时的他,自己就是天,自己就是地,他已经将“英”的柔软和“雄”的刚健融合在一起了,于是,他就成了人世间不可多得的英雄。
【思考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躬耕于南阳
(2)猥自枉屈
(3)攘除奸凶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3.对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你如何理解?
4.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5.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甲】文作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
1.(1)亲自。(2)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3)排除,铲除。(4)不,没有。
2.(1)(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2)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登上车,坐在左边的上位,并不谦让,想用这(一举动)来观察公子(的情态)。
3.答案要点: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4.答案要点:(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2)都是求贤若渴;(3)都不惜降低身份,亲自去拜访。
5.答案要点:(内容)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言之有理即可)
(形式)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