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将课堂教学与民俗谚语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课堂的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生物的遗传可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引入;变异用“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条件反射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大树底下好乘凉”——蒸腾作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细菌的作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出食物链。当然,如果过多过滥的使用生活中的俗语,会让学生思维散乱,注意力难以聚焦在学习内容的知识重点上,因此俗语的运用要精心设计,用量适中。
二、巧设疑问,诱发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在课堂上巧设疑问,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解植物的蒸腾作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植物中的水分为什么往高处流?在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了有的父母是正常人,可子女却有白发病,为什么自然界花的颜色都很鲜艳,同一种动物生活在沙漠里的和生活在草原上的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学习状态。
三、紧贴生活,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把相关的生活知识带进课堂,从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导。在讲授“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一课时,从学生的早餐开始,对学生的早餐现状和饮食习惯入手,来分析他们的早餐都有什么,从营养的角度分析。他们各抒己见,纷纷表示以后绝不吃没有营养的早餐,引出怎样搭配一份合理营养的早餐,对他们身体所起的好处。又如针对女生爱美之心,在冬天如何让自己的温度烘托出风度,把枯燥乏味的课,通过教学和大家相互交流,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内容,让这些知识真正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的宝贵财富,使课堂教学从理论到实际,让学生乐于学习,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联系实际,培养探究意识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学生要掌握的不只是知识,还应包括过程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回到实际。教师首先要发动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从点滴做起,积累生活经验;其次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开展课题探究活动,如在学习了《植物的作用》后,针对特有的湿地公园优势,在笔者所教的学生中,又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虽然和大自然很亲近,却不能把生物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时机,让他们参与到活动当中来,课堂上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分析,在此过程中,活跃了气氛。使学生们的印象深刻,教师及时指导、激励、肯定,学生们都情绪高涨,积极投入调查实验,探究的火花在时间中迸发,探究的意识自活动中培养。
五、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接受知识离不开具体形象,利用课本插图、挂图、生物标本这些传统直观教学手段。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变,幻灯片,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直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积极性,将语言、文字、静态图像、视频,这些感官刺激带给学生直观和形象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被动的学习改成主动学习,喜迎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节省板书的时间,可以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传递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信息量,还可以突出重点难点,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讲解,使学生更容易懂,突破重难点,从而使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变成具体可观察的画面。但是要避免光电教学的哗众取宠,过多花哨的内容影响教学效果,有些学生过多的注意背景音乐和动画,而忽视了主要内容,使得上课主次不分,所以要突出重点,利用好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六、对学生多用激励语言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和赏识,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动作,都会使学生保持在激奋中,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鼓励语言,做到因材施教,把鼓励的话说到点子上,说到学生的心坎里去,对于上课不善于发言的同学,评价他们“最善于倾听的小精灵”。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前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打打骂骂才成材”,而对于正在青春期成长的学生来说,经常的批评、打击、讽刺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很大的损伤,学生自然产生了厌学情绪和态度,从而影响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上应对学生一个小小的进步都给以表扬和肯定,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树立孩子们远大的理想,使之全面发展。
总之,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多从学生考虑,尤其是初中学生心智正是处在发展期,学业负担又特重,作为生物教师,首要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兴趣。◆(作者简介:江西省鄱阳县湖城学校)
□责任编辑:潘中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课堂的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生物的遗传可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引入;变异用“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条件反射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大树底下好乘凉”——蒸腾作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细菌的作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出食物链。当然,如果过多过滥的使用生活中的俗语,会让学生思维散乱,注意力难以聚焦在学习内容的知识重点上,因此俗语的运用要精心设计,用量适中。
二、巧设疑问,诱发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在课堂上巧设疑问,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解植物的蒸腾作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植物中的水分为什么往高处流?在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了有的父母是正常人,可子女却有白发病,为什么自然界花的颜色都很鲜艳,同一种动物生活在沙漠里的和生活在草原上的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学习状态。
三、紧贴生活,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把相关的生活知识带进课堂,从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导。在讲授“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一课时,从学生的早餐开始,对学生的早餐现状和饮食习惯入手,来分析他们的早餐都有什么,从营养的角度分析。他们各抒己见,纷纷表示以后绝不吃没有营养的早餐,引出怎样搭配一份合理营养的早餐,对他们身体所起的好处。又如针对女生爱美之心,在冬天如何让自己的温度烘托出风度,把枯燥乏味的课,通过教学和大家相互交流,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内容,让这些知识真正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的宝贵财富,使课堂教学从理论到实际,让学生乐于学习,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联系实际,培养探究意识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学生要掌握的不只是知识,还应包括过程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回到实际。教师首先要发动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从点滴做起,积累生活经验;其次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开展课题探究活动,如在学习了《植物的作用》后,针对特有的湿地公园优势,在笔者所教的学生中,又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虽然和大自然很亲近,却不能把生物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时机,让他们参与到活动当中来,课堂上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分析,在此过程中,活跃了气氛。使学生们的印象深刻,教师及时指导、激励、肯定,学生们都情绪高涨,积极投入调查实验,探究的火花在时间中迸发,探究的意识自活动中培养。
五、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接受知识离不开具体形象,利用课本插图、挂图、生物标本这些传统直观教学手段。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变,幻灯片,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直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积极性,将语言、文字、静态图像、视频,这些感官刺激带给学生直观和形象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被动的学习改成主动学习,喜迎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节省板书的时间,可以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传递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信息量,还可以突出重点难点,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讲解,使学生更容易懂,突破重难点,从而使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变成具体可观察的画面。但是要避免光电教学的哗众取宠,过多花哨的内容影响教学效果,有些学生过多的注意背景音乐和动画,而忽视了主要内容,使得上课主次不分,所以要突出重点,利用好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六、对学生多用激励语言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和赏识,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动作,都会使学生保持在激奋中,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鼓励语言,做到因材施教,把鼓励的话说到点子上,说到学生的心坎里去,对于上课不善于发言的同学,评价他们“最善于倾听的小精灵”。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前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打打骂骂才成材”,而对于正在青春期成长的学生来说,经常的批评、打击、讽刺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很大的损伤,学生自然产生了厌学情绪和态度,从而影响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上应对学生一个小小的进步都给以表扬和肯定,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树立孩子们远大的理想,使之全面发展。
总之,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多从学生考虑,尤其是初中学生心智正是处在发展期,学业负担又特重,作为生物教师,首要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兴趣。◆(作者简介:江西省鄱阳县湖城学校)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