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就教育而言,课程整合走进了课程研究的中心视野,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也在进行着,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提供了物质平台和理想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不再单单作为演示工具而存在,而是发挥了更多的功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在努力探索着,下面就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信息技术与诗词教学的整合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词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况且,2010年的学科说明中又出现了诗词阅读这种新题型。因此,无论是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还是文学知识的掌握,都使诗词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规律告诉我们,机械地背诵文章,缺少愉悦感受,既不利于身心健康,也无助于文化感悟能力的形成,且遗忘很快,难以形成稳定而牢固的记忆。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诗词的学习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我觉得将信息技术与诗词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以《沁园春·雪》为例,可以这样教学。
【第一课时】
1.下课时,让学生自己上网搜集有关本课的视听资料。
2.上课时,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成果,展示课文的朗读带、《长征组歌》的录影带、毛泽东在长征途中的故事等。这样,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良好氛围中,学生尽情展示资料,展示之时,就是对词的基本内容和主题理解的过程。
3.通过资料的展示和学生对词的分析和理解(当然,学生也可以参考展示的图片),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绘制壮丽图画。绘制完毕后,学生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其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评议。
【第二课时】
1.下课时,学生搜集一些以“雪”为内容的诗词。
2.上课时,学生先汇报成果,然后,老师再出示柳宗元的《江雪》(相关的图片、配乐朗诵),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和主题三个方面比较阅读这两首同是描写雪景、借景抒情的诗词的区别。
《沁园春·雪》是一首主旨鲜明、气势恢宏、意境壮美的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学生始终处在高昂的情绪中,他们掌握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和“诗、乐、画”一体的学习思路。这样,学生在日后的诗歌阅读和鉴赏中也会迁移运用。
学生在课下自主搜集信息,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整合信息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课上学生视听资料的展示,活化充实了课堂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
现代汉语要追溯渊源,那就要回到古汉语里去。学生要想真正学好现代汉语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之中,没有扎实的古文功底是不行的。文言文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比例,在中考中分值占到11%左右。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但文言文学习还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因为文言文离现实较远,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用得较少。所以,教师就要采取恰当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便于接受。我想,教学中如果运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积累文言文知识,还可以增长历史知识并受到古人智慧、勇气和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
例如,以《小石潭记》为例,可以这样教学。
在教《小石潭记》时,我给学生提供与课文名句相配的图片、乐曲和文字,让学生在电脑上制成PPT文件展示出来,并且传到校园网上。学生在网上发表评议,制作者根据他人的评议进行第二次修改,然后再上传。选择优秀的PPT文件,教师输入评语,在校园网上公开,以示对学生的鼓励。
再比如,课堂上的诵读,我们也可以凭借多媒体技术把视频材料和音频材料“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教学中实现“视”“听”同步,既可以“视”文字资料,又可“视”插入的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片断;既可“听”配乐朗诵,也可以“听”不须配乐的朗诵,任意选择,这就是信息技术与文言文教学“整合”的随意性。
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文言文教学显得轻松、现代化,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能平等的交流、互动,而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不会产生“闻文色变”的现象。通过学生的制作、评议,学生既能够很好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又能够提高文学素养。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给语文学科带来的变革,远远不止以上这些,随着我们进入空前复杂的高科技时代,语文课程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无论怎样变化,我们需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现代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在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中,实现语文与信息技术的优化组合,使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与此同时,我们要避免走入误区,不要让机器主宰课堂,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了其他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与诗词教学的整合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词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况且,2010年的学科说明中又出现了诗词阅读这种新题型。因此,无论是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还是文学知识的掌握,都使诗词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规律告诉我们,机械地背诵文章,缺少愉悦感受,既不利于身心健康,也无助于文化感悟能力的形成,且遗忘很快,难以形成稳定而牢固的记忆。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诗词的学习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我觉得将信息技术与诗词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以《沁园春·雪》为例,可以这样教学。
【第一课时】
1.下课时,让学生自己上网搜集有关本课的视听资料。
2.上课时,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成果,展示课文的朗读带、《长征组歌》的录影带、毛泽东在长征途中的故事等。这样,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良好氛围中,学生尽情展示资料,展示之时,就是对词的基本内容和主题理解的过程。
3.通过资料的展示和学生对词的分析和理解(当然,学生也可以参考展示的图片),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绘制壮丽图画。绘制完毕后,学生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其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评议。
【第二课时】
1.下课时,学生搜集一些以“雪”为内容的诗词。
2.上课时,学生先汇报成果,然后,老师再出示柳宗元的《江雪》(相关的图片、配乐朗诵),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和主题三个方面比较阅读这两首同是描写雪景、借景抒情的诗词的区别。
《沁园春·雪》是一首主旨鲜明、气势恢宏、意境壮美的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学生始终处在高昂的情绪中,他们掌握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和“诗、乐、画”一体的学习思路。这样,学生在日后的诗歌阅读和鉴赏中也会迁移运用。
学生在课下自主搜集信息,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整合信息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课上学生视听资料的展示,活化充实了课堂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与文言文教学的整合
现代汉语要追溯渊源,那就要回到古汉语里去。学生要想真正学好现代汉语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之中,没有扎实的古文功底是不行的。文言文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比例,在中考中分值占到11%左右。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但文言文学习还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因为文言文离现实较远,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用得较少。所以,教师就要采取恰当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便于接受。我想,教学中如果运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积累文言文知识,还可以增长历史知识并受到古人智慧、勇气和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
例如,以《小石潭记》为例,可以这样教学。
在教《小石潭记》时,我给学生提供与课文名句相配的图片、乐曲和文字,让学生在电脑上制成PPT文件展示出来,并且传到校园网上。学生在网上发表评议,制作者根据他人的评议进行第二次修改,然后再上传。选择优秀的PPT文件,教师输入评语,在校园网上公开,以示对学生的鼓励。
再比如,课堂上的诵读,我们也可以凭借多媒体技术把视频材料和音频材料“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教学中实现“视”“听”同步,既可以“视”文字资料,又可“视”插入的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片断;既可“听”配乐朗诵,也可以“听”不须配乐的朗诵,任意选择,这就是信息技术与文言文教学“整合”的随意性。
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文言文教学显得轻松、现代化,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能平等的交流、互动,而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不会产生“闻文色变”的现象。通过学生的制作、评议,学生既能够很好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又能够提高文学素养。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给语文学科带来的变革,远远不止以上这些,随着我们进入空前复杂的高科技时代,语文课程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无论怎样变化,我们需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现代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在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中,实现语文与信息技术的优化组合,使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与此同时,我们要避免走入误区,不要让机器主宰课堂,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了其他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