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帝内经》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五味指的是饮食中的甘苦酸辛咸五种气味,既是化生气血的物质基础,又是生命活动的力量源泉。甘味及辛味与身体的阳气产生密切相关;酸味、苦味和咸味与身体的阴精产生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饮食五味与我们养生保健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五种气味,各有所属,各有所用,但不可多食,亦不可偏食。如多食酸可伤脾,多食苦可消肺,多食甜可伤肾,多食辛可伤肝,多食咸则伤心。能够正确进食五味,不偏不倚,才符合养生要求。
甘味入脾适量的甘味食物有补脾胃作用,过量则会使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出现脘腹胀满。正如《黄帝内经》说:“味过于甘,脾气滞,胃气乃厚。”因此,要做到健脾养生,就要调节好饮食的甘味。经常胃腹胀满的人,要少食甘甜的东西;肌肉有病少食甘,否则会致壅气而肿甚。
苦味入心适量的苦味食物有补心作用,过量则会损伤心气,出现心悸烦闷,甚至使得心火亏损,肾水上泛,出现面色黧黑、胸满喘促等。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因此,要做到养心防衰,就要调节好饮食的苦味。若体质寒气大,就要少食苦味的东西,因苦属阴,不利于阳气的生长;有骨病的人,不能过多食苦,否则可克伐骨力;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酸味入肝适量的酸味食物有补肝作用,但是过量则会导致肝气偏亢,使得肝木乘土,致脾气衰弱,或使肝本身受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要做到保肝防衰,就要调节好食物的酸味。脾虚者少食酸,防止酸味妨碍脾胃功能;酸味伤筋,因为酸敛可使筋缩,故筋骨有病者也不能过多食酸。
辛味入肺适量的辛味食物有补肺作用,但是过量则会对肺有害,可致肺气乘肝,精神情志受影响,并妨碍肺肝心功能的协调。因此,身热性急躁的人,要少吃辛辣气味的东西;气虚的人,过食辛味会使气耗散,加重气虚;多食辛则脉急而爪枯。
咸味入肾适量的咸味食物有补肾作用,但是过量则使肾气偏亢。。肾水侮土(。肾属水,脾气土),水气扰心,可心情不畅,肌肉萎缩,或使肾本身受损而腰骨枯槁。正如《金匮要略》所说:“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黄帝内经》则说:“昧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因此,要保肾防衰就要调节好食物的咸味。津亏血少之人少食咸,因咸能渗泄津液而伤血,导致血液凝涩并出现口渴等。
五种气味,各有所属,各有所用,但不可多食,亦不可偏食。如多食酸可伤脾,多食苦可消肺,多食甜可伤肾,多食辛可伤肝,多食咸则伤心。能够正确进食五味,不偏不倚,才符合养生要求。
甘味入脾适量的甘味食物有补脾胃作用,过量则会使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出现脘腹胀满。正如《黄帝内经》说:“味过于甘,脾气滞,胃气乃厚。”因此,要做到健脾养生,就要调节好饮食的甘味。经常胃腹胀满的人,要少食甘甜的东西;肌肉有病少食甘,否则会致壅气而肿甚。
苦味入心适量的苦味食物有补心作用,过量则会损伤心气,出现心悸烦闷,甚至使得心火亏损,肾水上泛,出现面色黧黑、胸满喘促等。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因此,要做到养心防衰,就要调节好饮食的苦味。若体质寒气大,就要少食苦味的东西,因苦属阴,不利于阳气的生长;有骨病的人,不能过多食苦,否则可克伐骨力;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酸味入肝适量的酸味食物有补肝作用,但是过量则会导致肝气偏亢,使得肝木乘土,致脾气衰弱,或使肝本身受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要做到保肝防衰,就要调节好食物的酸味。脾虚者少食酸,防止酸味妨碍脾胃功能;酸味伤筋,因为酸敛可使筋缩,故筋骨有病者也不能过多食酸。
辛味入肺适量的辛味食物有补肺作用,但是过量则会对肺有害,可致肺气乘肝,精神情志受影响,并妨碍肺肝心功能的协调。因此,身热性急躁的人,要少吃辛辣气味的东西;气虚的人,过食辛味会使气耗散,加重气虚;多食辛则脉急而爪枯。
咸味入肾适量的咸味食物有补肾作用,但是过量则使肾气偏亢。。肾水侮土(。肾属水,脾气土),水气扰心,可心情不畅,肌肉萎缩,或使肾本身受损而腰骨枯槁。正如《金匮要略》所说:“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黄帝内经》则说:“昧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因此,要保肾防衰就要调节好食物的咸味。津亏血少之人少食咸,因咸能渗泄津液而伤血,导致血液凝涩并出现口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