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总裁的凄凉创业路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w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命总裁不知命的创业凄凉”
  
  50岁、执行总裁,两个词加在一起,应是和阅历、资源、成功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本文这位50岁的执行总裁,在创业后却和失败、困境、凄凉联系在了一起。殊不知,职场中许多高级经理人的创业都是在逃离火海,而不是选择希望。悲剧由此注定。
  很多场合你都会听到那些演讲大师们在鼓噪:“创业不分年龄大小!随即举出一到两位高龄创业成功的案例。然而你可曾想过:这些成功者毕竟只是万分之一!有人戏称摸彩中大奖的概率,要比你走在街上遇见飞鸟拉屎到头上的概率还要低。那么我告诉你:当你50岁时去创业,成功的概率要比中大奖的概率更要低得多!因为50岁是知天命的年龄。然而偏偏有人不知命、不信邪,在这个年龄下海创业。最终,只是做了中奖者的分母……
  这不, 2006年冬的一个寒夜,在一间冷清的茶社里,我面前端坐的张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在知天命之年去创业,却18个月铩羽而归。创业,不仅使他面相老了10岁,而且几乎消去了他所有的棱角——任何话几乎都能听得进去,好像到了耳顺之年。其实,岁月带走的不仅有青春和财富,还有更多……
  
   20年的职场精彩
  
  在聊天中我逐渐得知了他的整个人生经历、创业动机和大致的创业过程。
  张1955年生人,1978年考上大学。本科毕业后当过两年大学老师,后又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1986年进入一所比较有名气的大学当老师,1990年就做了副校长。可谓年轻有为,风华正茂,前途无量。
  然而,随后他认识了一位著名的房地产老板,于是他的职业方向发生了偏移——两年后被老板说动,跳槽到这位老板的公司做了副总裁,并直接担任当时非常大而知名的项目做总经理。事实上他干得也不错。三四年后那位老板犯事进去了,他又跳槽到另外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总经理。随后又跳过两次槽,一直做总经理。2002年年底跳槽到一家地产集团做了执行总裁,干得也不错。
  20年的职场生涯可谓是持续精彩:在大学里仅用5年时间就走上了领导岗位;一下海就进入了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行业,做了高级经理人;50万年薪在同龄人里可谓万里挑一。
  
  50岁负气创业
  
  然而,2005年5月份,正值50岁的他却辞职创业,开了一间地产投资咨询公司。2006年10月企业关门破产。前后共18个月。
  
  为什么辞职创业?
  
  从聊天中得知,主要原因是:老板答应他:把一幢写字楼运作包装转卖后,其毛利部分提取2%奖励给他。他把写字楼运作了大概一年半,差价大概有6000万,但老板最初的承诺就是不兑现。老板的理由是还有2000万的尾款没有收回,等全部收回后再提。同时老板还说:写字楼的买进价3个亿,卖出价3.6亿,这3个亿的资金,一年半的时间成本是多少?言外之意,这个项目是赔了。“我给老板赚了6000万,不但不给兑现承诺,连一句肯定的话都没有,反而批评项目赔了。一生气,不干了。
  张在叙述这段话时,语气非常平和,但估计在辞职时肺都要气炸了。
  
  18个月丧气关张
  
  在一年半的创业过程中,张也通过朋友联系了不少的房地产咨询项目,但多数都是免费咨询。因为这个行业不规范,签订的四五个项目,只是前期给很少的一部分,而那区区几万元钱,连最基本的成本都不够。为了赚钱,张联系了山西一家房地产公司做楼盘销售,组织了将近20人的销售团队,楼盘卖得也不错,合同佣金有300多万。然而迟迟结不回来款,前后总共也就结回了十多万元,连发员工工资都不够,还有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等。因而公司一直亏损。等200万家里老底都花光了,销售人员的卖房提成却还一直开不出来。
  员工不干了。他们说:“卖房子是我们的事,要账是您的事情。我们把房子卖完了您就得给我们提成。至于您怎么搞到钱那是您的事情。
  张用尽了各种办法也结不回钱,也借不到钱,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带着近20位销售人员集体到开发商那里去讨债。闹了几天,开发商老板出面说话了:“您问我要钱,我问谁要钱?我这个楼盘还差十个多亿,其他楼盘也都因没有资金停着呢!你要是能帮我搞到十多个亿,让我把项目立即启动起来,我就一分不少地立即全部给您!这无疑是不可能的。张的一位销售经理说:“要是不给我们告你去!开发商老板一乐:“这话说得好,欢迎去告,我等着你,反正欠的钱多了,我等着被关起来,还有人管饭,省得目前这样被追债,烦死了!
  无奈之下,张只得欠着员工百万以上的提成费,让企业破产关门。员工无奈散去,张也开始重新找工作。
  
  60天的无业困局
  
  但张在重找工作时遇到的困难之大,令他大吃一惊。
  他过去从未因找工作发过愁,都是企业、猎头公司追着自己。可眼前找了俩月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张已不再要求非总裁不干了,甚至项目公司副总都行;也不再追求过去的50万年薪,一个月有一万就可以;也不要求必须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也行;也不像过去要求得是大公司……然而,两个月下来,一无所获。张自我慨叹道:“老了,没人要了。
  
  50岁创业的人生风险
  
  看着他苍老的面容和体态,我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
  如果他没有这次创业,继续做着他的老总,家里存着200来万现金,再每年挣几十万,几年后就退休,生活该是多么悠闲自得……而现在,家底花完了,年过半百还要四处奔波糊口养家,而找工作又是那样难。即使找到工作,年薪也只能是逐年递减,而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成本是逐年递增的,因而至少三五年不能想着退休。干不动了也得干,否则退休以后的生活根本没有保障,毕竟创业后社会保险就没有接续,商业保险在50多岁再交已得不偿失……
  总之,50岁创业者一旦创业失败后,不可能像二三十岁那样重新来过,也不可能像40岁人那样继续从容执业,还能挣几年高薪。50岁是创业的高危年龄,其风险是个人和家庭承担不起的。
  
  逃离型创业的性格基因
  
  张的职业路径,有两次重大转折:下海与创业。
  那为什么他的人生会有这两次重大的转折呢?大的来说是市场客观环境的转变。第一次,从高校领导岗位上跳槽到民企,那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的春风,吹得不甘按部就班的精英人士坐不住了,纷纷脱衣下海;第二次是世纪之交,因就业难,社会各个层面都在鼓动自主创业,很多人就被这股创业风吹进了创业大军。
  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来起作用。这个内因又是什么呢?就是人的性格和内在追求,外在表现出来就是一个人的文化,就是一个人想怎么活着。今年第2期《中外管理》在总结顾雏军时,作者邓波引用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观点:“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每个人的生命自始至终都具有统一性格,每个人的一生就像用同一主题写就的不同文章而已。没有人能超出自己的个性,总是限定在上苍赋予他的狭窄天空里。
  张的天性决定了他总是在他认为的狭窄天空内做到一定位置时逃离,而不是去拓展天空。因为他的视野就那么窄。其实职场中许多人的跳槽、创业都是在逃离火海,而不是选择希望,包括高级经理人在内。像张这样的人士,两次职场的重要切换都是逃离:从高校领导到民企经理人,因为在他看来高校领导的职位是他人生的火海;当他从执行总裁的职位上辞职当小老板时,他同样是认为他所在的总裁之位是火海,一刻也不能呆,不然他只会跳槽而不会创业。
  至于老板的不诚信,并不是决定因素。但却很说明问题。
  
  对老板失信的换位思考
  
  于是,我们就那120万提成的老板承诺,也进行了深入交流。
  “您现在如何看两年前老板没有兑现那笔提成的承诺?能理解吗?我问。
  张说:当然能够理解了,由于自己做了18个月的老板,亲身经历了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且为此销售团队还闹了很久,最终还是没能兑现。可自己欠销售人员的那可是员工的活命钱,而老板欠自己的只是不影响小康的一笔提成。他说自己因老板失信而愤然辞职,而自己作为老板时对员工也没有兑现承诺,员工肯定也愤而离职,这时他才尝到了一份无奈。其实作为老板,几乎每天都面临着这种无奈,而更大的无奈还有更多……
  张回想起自己负气创业,觉得当时很幼稚,看问题太简单了。当时他想:自己为老板赚取的毛利有6000万,尽管还差2000万的尾款,但有合同在,事情毕竟做成了,老板就应该给提成奖励,至少应该先提已经收回的毛利4000万。怎么能一个子儿不给呢?现在做了老板才明白:老板不给有老板的道理。
  收回的4000万毛利可能对公司来说是亏损的。老板凭什么在亏损的状态下还给提成奖励呢?当时老板只是提到了3个亿一年半的时间成本:如果按10%的借贷利率来计算的话,一年半3个亿的时间成本就是4500万元。只回了4000万,当然是亏损的。其实,作为运作这么大一个项目来说,
  一年半的时间内,时间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成本,还有更多的机会成本,更多在经理人层面根本看不见的成本。
  从某一方面来讲,企业内部就是生产和分配两件事:生产追求的是效率,分配追求的是公平。无论是生产和分配都涉及到信息管理问题:生产就是尽可能地创造信息对称,分配尽可能地创造信息不对称。分配领域一旦信息对称了,企业就根本无法经营和管理了!因为组织成员内部,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对组织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所有的人概莫能外。一旦信息对称了,全都透明了,组织成员都感觉吃亏了,就都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了,效率就自然下来了。所以,作为经理人算账时,是很难清楚企业运营的成本究竟有多少的。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投资是企业创建和发展的基础。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人毫无准备地下海“试水”,结果因投资失误而步履维艰,甚至惨遭淘汰。因此,对于白手起家的中小创业者来说,如何正确投资,远规避投资误区,就成为“试水”成功与否的关键。     1、投资项目单一    近年来特色食品渐成抢手货。一位投资者看到此景,毅然抛开了一直处在考察中的其它投资项目,一心一意搞起了特色养殖。这位自称相信“风险与机遇并存
期刊
网吧是随着信息化生活应运而生的新时代产物,在拥有好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优良的网络质量、多样化的服务以及充满活力的环境等条件之下,成为当下信息时代人们经常出没的场所。同时在网络以及局域网游戏的流行趋势之下,在网吧中与同学好友们联机对战一较高下,或是在线信息交流,都是促成年轻人走入网吧的原因。     在世界上许多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国家,网吧早已是被认定为正当的娱乐休闲场所,而且相关的活动是以人们主要的
期刊
电视购物何时还消费者“反悔权”     “藏秘排油”、“胡师傅无烟锅”、“波丽宝”、“闻立瘦”……随着这些产品的问题被一个个曝光,电视  购物开始遭遇“诚信危机”。  去年8月,相关部门颁布了对美容减肥类产品广告的“封杀令”。前不久广电总局又叫停了甘肃、宁夏两家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广告播放权。  与此同时,在这些一个个被曝光的和没被曝光的产品和媒体背后,消费者仍在遭遇着投诉无门、解决无道的难题。消费者
期刊
一个曾经的下岗女工,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擦鞋公司,成就了全国闻名的翰皇女王…… 8月的武汉,热浪灼人。8月25日这天,胡桂萍创办的翰皇一圆擦鞋店第430家连锁店开业了。一把鞋刷、一块绒布,胡桂萍为员工们做着擦鞋的示范,不觉间已汗湿全身。胡桂萍原来是武汉市国棉六厂的下岗女工。下岗后的她,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擦鞋公司,并在3年时间里,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开办了430家擦鞋连锁专营店,帮助全国3000多名下岗
期刊
1979年,吕双辉坐上拖拉机,从家乡颠簸9天9夜来到深圳。他对“经济特区”的理解是:那里有钱赚。在深圳,他从露宿街头的流浪汉到建筑公司工程队队长,如今是身家过亿的“医学导纳王”    建筑小工20年变身亿万富翁    在深圳龙华辉大公司总部一间不算大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这位颇具传奇经历的创业者,岁月已经在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刻下了明显的痕迹,但浓眉下的一双眼睛却闪烁着刚毅自信,一言一行中流露出豪爽
期刊
乡村里随处可见的泥巴能卖钱,而且价格不菲,巴掌大的那么一块能卖上几十块钱,这也许是谁都不会相信的事情。然而,就是这个魏小雨,她做到了。   魏小雨原本是在重庆打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家政服务员,然而,她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孩子们愿意玩泥巴这一商机,三年下来,她靠卖泥巴净赚了60万元。     心思敏锐 哄孩子玩泥巴玩出商机     今年35岁的魏小雨出生于四川省南部一个普通农家。小时候因为家穷,她自娱
期刊
我来自江苏常州,中专毕业。从小受家里影响,对做生意很有兴趣。我有1.5万元的压岁钱,又跟妈妈借了3万元就做起了生意。  中专第三年要外出实习,当时我学的是美容美发专业,其实我不喜欢,总觉得小姑娘家做这个别人会瞧不起,但专业成绩还不错。实习前我向老师保证,毕业考试绝对通过,随后独自跑到山东淮坊姐姐那里。当时市中心和平路上有一家门面关着,我跑去问一下,房租是1.8万/年,我觉得市口不错。让妈妈来了一趟
期刊
千金散尽还复来     从四川宜宾嫁到浙江海宁的陶敏不满足只在亲戚的工厂中打工,而是开始想着要自己做。她的想法很简单,但是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让她为难:没有资金。当时陶敏全部的资金只有自己靠打工攒下的1.3万元,即使是在1995年,这也不够。怎么办?当时她知道婆婆手头有3万元,于是磨着向婆婆借。她善磨,钱到底借来了。   她用3万元买机器,1.3万元租赁一个铺位,在全部资金用完后,她硬是靠赊来一些皮
期刊
石家庄南三条批发市场内店铺林立,在众多同行的簇拥之下,程卫华做的这个内衣批发生意充其量也就算是个小买卖。可是程卫华为自己的这桩小买卖可是付出了不少的心血,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硬是把看着不起眼的小买卖做成了大生意。如今,程卫华代理了几个内衣和睡衣品牌,在业内也算是小有名气。程卫华说,她名片上的总经理头衔一点也不打折扣,因为她要把自己的生意再做大,将来完全按照公司化的模式运作。     35岁的销售员
期刊
一张30元钱的牛皮,就是“食草堂”这个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企业的全部投入。“食草堂”,一间风格古朴的手工皮具生产总部,一家具有原创能力的艺术品设计制作公司,拥有140多家加盟连锁店的艺术品销售连盟。   “食草堂”专卖店的总舵主名叫牛合印,河北人。1995年他开始从事皮艺制作,1997年创建“食草堂”。牛合印姓牛,希望自己拥有牛的品性——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食草堂”由此而来。     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