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充满活力、和谐安宁的新江苏。财政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经济的基本工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政策手段、体制保障。在和谐江苏建设过程中,公共财政应切实承担职责,充分发挥作用。
一、加强政策资金引导,做大经济财政“蛋糕”,保障社会和谐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这就要求公共财政履行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职能,支持经济发展,通过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运用财政资金的杠杆机制,引导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
落实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研究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加快发展。通过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改善农村消费条件,促进有效需求增长。支持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共性技术等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支持构建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支持农民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致富的能力。完善对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制度,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统一。支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生态人居条件。
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运用财政贴息和税费优惠等手段,支持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的先进产业,特别是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产业优先发展,支持先进装备等现代制造业加快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安排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软件业、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好专项资金作用,加大对民营经济特别是科技型、吸纳就业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好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的转变。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重点支持构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支持建立以应用为重点、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增加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资金,鼓励企业节能降耗,支持建设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园区、示范乡镇。
推动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实施。帮助苏北加速振兴,重点支持苏北开发区建设,加快工业化步伐,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造血”功能。支持苏中加速崛起,突出支持沿江重点开发区、特色园区建设以及特色产业发展,鼓励苏中抓住沿江与沿海开发重大机遇,提高工业化、国际化水平。激励苏南加速提升,积极支持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二、优化结构增加投入,财政资金更多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增进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公共财政坚持以人为本,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支持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大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法定要求。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在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支持农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支持水平较高以及起示范作用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支持高水平学科群、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提高江苏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半。
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好国家和省关于就业和再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等的支持力度,形成就业促进机制。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保障线,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大助学、助困、助老、助残资金投入,积极支持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从小学到大学的政府扶困助学体系,完善城镇非职工居民大病统筹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机制,落实“三有四保”承诺。
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保率,扩大受益面。提高农村和基层的公共卫生资源比重,改善乡镇卫生院病房、医疗装备和医务人员技术状况。支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城乡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大力支持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食品和药品安全体系、动物防疫体系、质量技术监管体系、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构建与老百姓生命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五大安全体系”。
大力支持环保生态建设。增加投入,确保财政用于环保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力争到2010年全省财政环保类支出比2005年增长1.5倍以上。同时,加强财政政策资金的引导,加大对重点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引导力度,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力度。加大对企业污染治理的引导力度,加大对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的支持力度,加快构建对环保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大力支持和谐社会载体建设。支持“法治江苏”建设,加大法制宣传投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支持“平安江苏”建设,逐步增加投入,推进科技强警,加强基层政法机关建设。支持“文化江苏”建设,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重点支持公益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支持“诚信江苏”建设,积极支持信用档案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立。
三、完善体制健全机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社会和谐
我省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较为突出,不同地区、不同层级政府的财力状况差异较大,必须建立规范合理的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这是改善经济相对薄弱地区以及基层政府财政状况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体制保障。
进一步明确事权和匹配财力。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和引导性原则,明确政府支出范围,凡属于社会公共领域、市场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事务,政府财政必须到位。根据支出受益范围等原则,在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框架下,科学界定省内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在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管理权限界定的基础上,兼顾各方利益和省级调控能力,进一步理顺省内各级政府间的收入分配和管理关系,保证各级政府都有履行职责的财力。
增强经济薄弱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帮助经济薄弱地区进一步改善财政状况,提高财力水平,增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建立监督评价体系,确保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预算审查,严格预算执行,大力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和机构增长,强化对转移支付地区的约束。建立新型激励机制,围绕“全面达小康”目标,对小康社会指标高、发展进程快的市县给予奖励,激励发展和富民,充分调动各方发展经济、加强管理、增加收入、增强保障的积极性。
增强基层政府财政保障能力。认真落实中央财政的“三奖一补”政策。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全面推行省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改革县乡财政管理方式,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以事权定财力,确定新的县乡财政体制框架。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以增量带动存量,发挥总量效应,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作者系江苏省财政厅厅长)
责任编辑:尤 展
一、加强政策资金引导,做大经济财政“蛋糕”,保障社会和谐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这就要求公共财政履行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职能,支持经济发展,通过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运用财政资金的杠杆机制,引导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
落实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研究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加快发展。通过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改善农村消费条件,促进有效需求增长。支持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共性技术等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支持构建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支持农民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致富的能力。完善对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制度,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统一。支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生态人居条件。
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运用财政贴息和税费优惠等手段,支持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的先进产业,特别是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产业优先发展,支持先进装备等现代制造业加快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安排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软件业、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好专项资金作用,加大对民营经济特别是科技型、吸纳就业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好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的转变。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重点支持构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支持建立以应用为重点、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增加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资金,鼓励企业节能降耗,支持建设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园区、示范乡镇。
推动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实施。帮助苏北加速振兴,重点支持苏北开发区建设,加快工业化步伐,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造血”功能。支持苏中加速崛起,突出支持沿江重点开发区、特色园区建设以及特色产业发展,鼓励苏中抓住沿江与沿海开发重大机遇,提高工业化、国际化水平。激励苏南加速提升,积极支持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二、优化结构增加投入,财政资金更多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增进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公共财政坚持以人为本,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支持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大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法定要求。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在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支持农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支持水平较高以及起示范作用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支持高水平学科群、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提高江苏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半。
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好国家和省关于就业和再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等的支持力度,形成就业促进机制。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保障线,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大助学、助困、助老、助残资金投入,积极支持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从小学到大学的政府扶困助学体系,完善城镇非职工居民大病统筹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机制,落实“三有四保”承诺。
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保率,扩大受益面。提高农村和基层的公共卫生资源比重,改善乡镇卫生院病房、医疗装备和医务人员技术状况。支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城乡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大力支持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食品和药品安全体系、动物防疫体系、质量技术监管体系、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构建与老百姓生命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五大安全体系”。
大力支持环保生态建设。增加投入,确保财政用于环保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力争到2010年全省财政环保类支出比2005年增长1.5倍以上。同时,加强财政政策资金的引导,加大对重点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引导力度,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力度。加大对企业污染治理的引导力度,加大对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的支持力度,加快构建对环保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大力支持和谐社会载体建设。支持“法治江苏”建设,加大法制宣传投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支持“平安江苏”建设,逐步增加投入,推进科技强警,加强基层政法机关建设。支持“文化江苏”建设,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重点支持公益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支持“诚信江苏”建设,积极支持信用档案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立。
三、完善体制健全机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社会和谐
我省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较为突出,不同地区、不同层级政府的财力状况差异较大,必须建立规范合理的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这是改善经济相对薄弱地区以及基层政府财政状况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体制保障。
进一步明确事权和匹配财力。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和引导性原则,明确政府支出范围,凡属于社会公共领域、市场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事务,政府财政必须到位。根据支出受益范围等原则,在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框架下,科学界定省内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在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管理权限界定的基础上,兼顾各方利益和省级调控能力,进一步理顺省内各级政府间的收入分配和管理关系,保证各级政府都有履行职责的财力。
增强经济薄弱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帮助经济薄弱地区进一步改善财政状况,提高财力水平,增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建立监督评价体系,确保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预算审查,严格预算执行,大力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和机构增长,强化对转移支付地区的约束。建立新型激励机制,围绕“全面达小康”目标,对小康社会指标高、发展进程快的市县给予奖励,激励发展和富民,充分调动各方发展经济、加强管理、增加收入、增强保障的积极性。
增强基层政府财政保障能力。认真落实中央财政的“三奖一补”政策。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全面推行省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改革县乡财政管理方式,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以事权定财力,确定新的县乡财政体制框架。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以增量带动存量,发挥总量效应,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作者系江苏省财政厅厅长)
责任编辑:尤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