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酸治疗对慢性肾脏病2-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sb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降尿酸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KD)2-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自身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CKD 2-5期合并HUA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药物降尿酸治疗6个月。检测患者基线及治疗后第1至第6个月的血尿酸(S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根据基线eGFR值分为A组(CKD 2-3a期)和B组(CKD 3b-5期),比较两组患者降尿酸治疗前后SUA和肾功能的差异。根据降尿酸治疗6个月后SUA达标与否分为达标组(SUA<360 μmol/L)与未达标组(SUA≥360 μmol/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GFR的差异。多重逐步线性回归法分析降尿酸治疗6个月后eGFR值与基线值差值(deGFR)与SUA、基线eGFR水平等指标的关系。

结果

与基线值比较,降尿酸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总体患者平均SUA、Scr、血BUN水平显著降低;eGFR值显著升高(均P<0.050);治疗后6个月尿蛋白、尿隐血改善(分别P<0.001、P=0.001)。与基线值比较,A、B两组患者降尿酸治疗后SUA均显著降低,eGFR显著升高(均P<0.001),A组患者deGFR较B组改善更加显著[(13.64±15.35)比(8.97±9.79)ml·min-1·(1.73 m2)-1P=0.044]。治疗6个月后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患者eGFR较基线值均有上升(均P<0.001),达标组deGFR改善更加显著[(13.96±14.64)比(8.03±9.69)ml·min-1·(1.73 m2)-1P=0.021]。多重逐步线性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基线eGFR值是降尿酸治疗后deGFR的影响因素(b=0.161,P=0.020)。

结论

降尿酸治疗可改善CKD合并HUA患者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和血尿。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吡非尼酮对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以野生型小鼠为正常对照组,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和吡非尼酮组,每组各6只。吡非尼酮组给予250 mg·kg-1·d-1吡非尼酮连续灌胃18周,其他两组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测定血糖、24 h尿白蛋白量;PAS染色、PASM染色、Masson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评估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Ⅳ型胶
期刊
目的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中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原表达,探讨肾组织中PLA2R抗原与IMN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其在IMN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134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包括98例IMN,10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26例非膜性肾小球疾病,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肾组织中PLA2R抗原的表达。结果IMN患者肾组织PLA2R抗原阳性率为91.84%
目的检测双酚A、双酚B、双酚S、双酚F这4种双酚类化合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水平及分析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依据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南(KDIGO指南)进行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和分期。入选11例健康对照及63例CKD非透析患者,包括轻度肾损伤(CKD 1、2期)组30例,中度肾损伤(CKD 3期)组19例,重度肾损伤(CKD 4、5期)组14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清中双酚A、双酚B、双酚S
期刊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N)临床与病理表现的联系,评价2010年国际肾脏病理学会(RPS)提出的DN病理分型对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确诊为1型或2型糖尿病且病理确诊为DN的患者,随访截至2014年12月31日,观察终点为肾脏终点事件(肾脏替代治疗和血肌酐翻倍)及全因死亡。以RPS病理分型为分组依据,回顾性分析各型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并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激活的作用与机制。方法(1)正常糖(5.5 mmol/L)及高糖(30.0 mmol/L)分别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48 h,收集两组上清液,使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采用透射电镜、Western印迹鉴定外泌体。(2)两组外泌体以PKH67标记后分别刺激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激光共聚焦观察TH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