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现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相融合,既为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又有利于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向“精准型”“智能型”“效率型”“联合型”“人本型”转变。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核心,分别从宣传、教育、管理、监督、服务五个方面对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从制度、技术、认识三个层面探究了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区块链;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1.013
0 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建工作开展的怎么样,最终要围绕质量进行评判。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要高质量完成党建任务,仍存在着亟待改善的问题。其中,传统的党建宣传工作具有显著的层级性特征,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信息经过层层传递存在着“失真”的风险。在党员教育方面,开展的教育工作主要以单向“灌输型”教育为主,党员在参加教育活动后难以真正向内化和践行转变。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务管理工作流程繁多,部门间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较为严重。在监督方面,监督方向上是自上而下的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单向监督。监督方式主要是运用专项检查、主动约谈等传统的常规性方式;监督主体范围主要集中于党内,党外监督则显得苍白无力。在服务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提供仍是“粗放型”服务方式。因而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潮流,从技术端寻找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突破口。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将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相融合,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區块链基本概念解读
由工信部指导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可知,区块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区块链拥有分布式数据存储、非对称性加密算法、对等计算机网络、共识协议机制以及智能合约等五项技术核心。
2 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2.1 宣传工作:由“传统型”向“精准型”转变
将具有分布存储、点对点直接传输、具有加密功能、信息传递更加扁平化的区块链与高校党建宣传工作相融合,在宣传速度上,将直接打破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边界,提高了信息生成速度和传播速率;在宣传广度上,能够联通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使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典型案例的宣传由有限的空间扩展到无限空间。在宣传效度上,依托区块链智能合约机制对高校基层党组织不同部门间的会议精神宣讲成效,方针政策的学习效果进行智能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影响力报告,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精准决策给予支撑。
2.2 教育工作:由“灌输型”向“智能型”转变
将具有不易篡改、匿名、可追溯特性的区块链与党员教育工作相融合,有利于促进党员教育工作向“智能型”转变。
一方面,区块链能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实现教育对象之间、人机之间的多边交互,增强知识学习成效和活动场景体验感。
另一方面,区块链将为每个党员建立党员教育信息数据库,尤其可以准确记录流动性党员在不同时点不同支部接受的教育情况,并对党员在“三会一课”中的学习时间、取得的学习成绩加盖时间戳,以备后续党员教育工作记录的追踪与查询。
2.3 管理工作:由“机械型”向“效率型”转变
区块链以把握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核心,重点突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各种要素功能的协调互补与配套互动,能够从动态角度最大限度发挥党建工作系统的整体效率。在区块链中,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位置,在获得所属方数字签名认证的情况下,可以共享其他节点的数据信息,并借助共识协议机制,及时存储、共享其他节点的数据信息。同时不同节点之间可以在区块链上部署绩效考核评价的智能合约,当节点完成规定动作时,智能合约即会根据预设逻辑,自动计算节点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并将计算结果通过加密算法共享平台。
2.4 监督工作:由“单向型”向“联合型”转变
在新时代,推动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监督工作相融合,是加强党内外联合监督,确保监督质量,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目标的重要路径。在区块链上,每个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都是平等的,任何节点均可以对等参与到监督中。通过区块链,一些知情人的心理顾虑被打消,敢于揭发检举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提高了监督的效果。此外利用区块链共享账本端对端打通不同组织间的异构系统,便于纪检部门查询党员干部参加组织生活、学习教育活动、履行交纳党费等义务的情况,并可准确记录广大党员干部在交通出行、医疗卫生、生活消费领域的记录,并生成诚信廉政档案。
2.5 服务工作:由“粗放型”向“人本型”转变
引入区块链,可实现高校基层党建服务向“人本型”转变,区块链的作用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流的共享,为达成决策共识提供支撑。基于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合作协议,通过与人社、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起信息数据联网共享机制,可实现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这将有效提高对困难职工身份识别的精准化程度。通过完善困难等级认定标准和认定条件,在区块链上设置困难职工身份识别逻辑,通过网上自动比对困难职工基础信息后,当满足预设的困难逻辑条件时,就会自动执行计算机认定程序。基于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查询的功能,能够对困难职工帮扶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还可以记录广大师生党员在心理健康平台上的操作轨迹,并基于心理测评数据结果生成心理健康测评档案。 3 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
3.1 制度困境:立法进程滞后,制度保障未健全
一方面,区块链的相关立法进程明显落后于区块链的现实发展状况。目前,从实际应用中只能参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2019年1月审议通过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但在区块链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安全防护方面仍存在有较大的立法空间。
另一方面,现有法律体系对区块链价值的认可和兼容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区块链多中心化、智能合约特性将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国家与监管的概念,其对现行的监管体制将会产生深刻的冲击。
3.2 技术困境:研发运营难度大,存在安全技术风险
实现区块链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是人才紧缺,尤其缺乏政治理论素养高,通晓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从研发投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起来的是一个较大的数据库集群,当部署区块链基础应用系统时,需要耗费巨大成本。从数据安全看,区块链自身还存在诸多风险,比如网络安全问题、数据安全风险和技术应用风险。当个体算力一旦超过全网51%的算力时,则会出现“双花问题”,链上数据将会出现被篡改的可能。
3.3 认识困境:片面理解区块链技术,推广应用存在争议
关于区块链的种种讨论,虽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目前还存在诸多分歧,要么将区块链技术神化,认为其无所不能;要么认为区块链技术没有推广和应用价值;要么对区块链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区块链技术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被理解为“比特币技术”,很多人就把比特币视为区块链的代名词。对于区块链能否完全解决溯源问题存在着较大争议。对于智能化合约,虽然目前可以写出很多完整、丰富的逻辑,但当前智能合约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智能。
4 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4.1 制度层面:加快关于区块链的立法进程,提升监管效率
从立法层面看,相关部门应加快区块链的立法进程,确保有法可依。高校基层党组织更应立足自身开展的实际工作,在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投入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要求下,制定将区块链技术融合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监管层面有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相应的监管部门。
其次,监管部门要定期开展针对区块链技术的再学习活动,并通过建构针对区块链技术的监管框架,对其实施全面监管。
最后,要在充分认识区块链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创新监管模式,并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际特征进行监管,以真正提高监管效率。
4.2 技术层面:注重人才培养与研发推广,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实现区块链技术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离不开具备政治理论素养高,又通晓区块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高校应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合作,并积极探索、制定与不同主体间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在研发投入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高校应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区块链技术应用较为成熟的单位,通过开展区块链技术指导交流服务与应用场景体验活动,提升市场主体对区块链技术的接受程度。此外,可以通过动态修改“挖矿”难度系数,保持区块生成时间在合理范围之内以规避“双花问题”,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4.3 认识层面:正确理性看待区块链,防止信息源头造假
首先,我们必须跳出“比特币区块链”的思维范式,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比特币只是区块链应用的一个成果,“比特币并不等同于区块链”。
其次,源头数据“上链”过程中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的保证与区块链技术本身无关,要完全解决信息源头数据资料造假问题,还需对区块链技术的用户群体进行诚信教育,同时还要结合区块链技术以外的防伪手段降低信息“上链”过程中人工干预的影响。
最后,必須理性看待区块链技术,既不能因为其自身优势而完全神化,亦不能因其自身发展不成熟而完全否定其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曾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EB/OL].(2019-03-28)[2020-12-15].http://m.people.cn/n4/2019/0328/c25-12506589.html.
[2]习近平.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EB/OL].(2019-11-01)[2020-12-16].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1101/c40531-31432175.html.
[3]任仲文.区块链领导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0:107.
[4]华为区块链技术开发团队.区块链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5]王定祥,覃维.区块链技术与信托租赁业融合发展机制[J].金融论坛,2020,25(06):23-30.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课题“‘党建+N’模式引领‘守初心 担使命’长效机制研究——以会计与金融学院为例”(DJYB2020-01)研究成果;2020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党总支学工支部党建工作“双创”样板支部阶段性成果;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创新研究”(CQGJ17140B)。
作者简介:时文龙(1988-),男,汉族,河南开封人,经济学硕士,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区块链;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1.013
0 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建工作开展的怎么样,最终要围绕质量进行评判。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要高质量完成党建任务,仍存在着亟待改善的问题。其中,传统的党建宣传工作具有显著的层级性特征,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信息经过层层传递存在着“失真”的风险。在党员教育方面,开展的教育工作主要以单向“灌输型”教育为主,党员在参加教育活动后难以真正向内化和践行转变。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务管理工作流程繁多,部门间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较为严重。在监督方面,监督方向上是自上而下的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单向监督。监督方式主要是运用专项检查、主动约谈等传统的常规性方式;监督主体范围主要集中于党内,党外监督则显得苍白无力。在服务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提供仍是“粗放型”服务方式。因而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潮流,从技术端寻找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突破口。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将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相融合,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區块链基本概念解读
由工信部指导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可知,区块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区块链拥有分布式数据存储、非对称性加密算法、对等计算机网络、共识协议机制以及智能合约等五项技术核心。
2 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2.1 宣传工作:由“传统型”向“精准型”转变
将具有分布存储、点对点直接传输、具有加密功能、信息传递更加扁平化的区块链与高校党建宣传工作相融合,在宣传速度上,将直接打破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边界,提高了信息生成速度和传播速率;在宣传广度上,能够联通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使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典型案例的宣传由有限的空间扩展到无限空间。在宣传效度上,依托区块链智能合约机制对高校基层党组织不同部门间的会议精神宣讲成效,方针政策的学习效果进行智能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影响力报告,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精准决策给予支撑。
2.2 教育工作:由“灌输型”向“智能型”转变
将具有不易篡改、匿名、可追溯特性的区块链与党员教育工作相融合,有利于促进党员教育工作向“智能型”转变。
一方面,区块链能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实现教育对象之间、人机之间的多边交互,增强知识学习成效和活动场景体验感。
另一方面,区块链将为每个党员建立党员教育信息数据库,尤其可以准确记录流动性党员在不同时点不同支部接受的教育情况,并对党员在“三会一课”中的学习时间、取得的学习成绩加盖时间戳,以备后续党员教育工作记录的追踪与查询。
2.3 管理工作:由“机械型”向“效率型”转变
区块链以把握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核心,重点突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各种要素功能的协调互补与配套互动,能够从动态角度最大限度发挥党建工作系统的整体效率。在区块链中,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位置,在获得所属方数字签名认证的情况下,可以共享其他节点的数据信息,并借助共识协议机制,及时存储、共享其他节点的数据信息。同时不同节点之间可以在区块链上部署绩效考核评价的智能合约,当节点完成规定动作时,智能合约即会根据预设逻辑,自动计算节点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并将计算结果通过加密算法共享平台。
2.4 监督工作:由“单向型”向“联合型”转变
在新时代,推动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监督工作相融合,是加强党内外联合监督,确保监督质量,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目标的重要路径。在区块链上,每个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都是平等的,任何节点均可以对等参与到监督中。通过区块链,一些知情人的心理顾虑被打消,敢于揭发检举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提高了监督的效果。此外利用区块链共享账本端对端打通不同组织间的异构系统,便于纪检部门查询党员干部参加组织生活、学习教育活动、履行交纳党费等义务的情况,并可准确记录广大党员干部在交通出行、医疗卫生、生活消费领域的记录,并生成诚信廉政档案。
2.5 服务工作:由“粗放型”向“人本型”转变
引入区块链,可实现高校基层党建服务向“人本型”转变,区块链的作用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流的共享,为达成决策共识提供支撑。基于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合作协议,通过与人社、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起信息数据联网共享机制,可实现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这将有效提高对困难职工身份识别的精准化程度。通过完善困难等级认定标准和认定条件,在区块链上设置困难职工身份识别逻辑,通过网上自动比对困难职工基础信息后,当满足预设的困难逻辑条件时,就会自动执行计算机认定程序。基于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查询的功能,能够对困难职工帮扶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还可以记录广大师生党员在心理健康平台上的操作轨迹,并基于心理测评数据结果生成心理健康测评档案。 3 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
3.1 制度困境:立法进程滞后,制度保障未健全
一方面,区块链的相关立法进程明显落后于区块链的现实发展状况。目前,从实际应用中只能参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2019年1月审议通过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但在区块链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安全防护方面仍存在有较大的立法空间。
另一方面,现有法律体系对区块链价值的认可和兼容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区块链多中心化、智能合约特性将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国家与监管的概念,其对现行的监管体制将会产生深刻的冲击。
3.2 技术困境:研发运营难度大,存在安全技术风险
实现区块链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是人才紧缺,尤其缺乏政治理论素养高,通晓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从研发投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起来的是一个较大的数据库集群,当部署区块链基础应用系统时,需要耗费巨大成本。从数据安全看,区块链自身还存在诸多风险,比如网络安全问题、数据安全风险和技术应用风险。当个体算力一旦超过全网51%的算力时,则会出现“双花问题”,链上数据将会出现被篡改的可能。
3.3 认识困境:片面理解区块链技术,推广应用存在争议
关于区块链的种种讨论,虽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目前还存在诸多分歧,要么将区块链技术神化,认为其无所不能;要么认为区块链技术没有推广和应用价值;要么对区块链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区块链技术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被理解为“比特币技术”,很多人就把比特币视为区块链的代名词。对于区块链能否完全解决溯源问题存在着较大争议。对于智能化合约,虽然目前可以写出很多完整、丰富的逻辑,但当前智能合约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智能。
4 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4.1 制度层面:加快关于区块链的立法进程,提升监管效率
从立法层面看,相关部门应加快区块链的立法进程,确保有法可依。高校基层党组织更应立足自身开展的实际工作,在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投入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要求下,制定将区块链技术融合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监管层面有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区块链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相应的监管部门。
其次,监管部门要定期开展针对区块链技术的再学习活动,并通过建构针对区块链技术的监管框架,对其实施全面监管。
最后,要在充分认识区块链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创新监管模式,并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际特征进行监管,以真正提高监管效率。
4.2 技术层面:注重人才培养与研发推广,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实现区块链技术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离不开具备政治理论素养高,又通晓区块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高校应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合作,并积极探索、制定与不同主体间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在研发投入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高校应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区块链技术应用较为成熟的单位,通过开展区块链技术指导交流服务与应用场景体验活动,提升市场主体对区块链技术的接受程度。此外,可以通过动态修改“挖矿”难度系数,保持区块生成时间在合理范围之内以规避“双花问题”,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4.3 认识层面:正确理性看待区块链,防止信息源头造假
首先,我们必须跳出“比特币区块链”的思维范式,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比特币只是区块链应用的一个成果,“比特币并不等同于区块链”。
其次,源头数据“上链”过程中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的保证与区块链技术本身无关,要完全解决信息源头数据资料造假问题,还需对区块链技术的用户群体进行诚信教育,同时还要结合区块链技术以外的防伪手段降低信息“上链”过程中人工干预的影响。
最后,必須理性看待区块链技术,既不能因为其自身优势而完全神化,亦不能因其自身发展不成熟而完全否定其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曾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EB/OL].(2019-03-28)[2020-12-15].http://m.people.cn/n4/2019/0328/c25-12506589.html.
[2]习近平.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EB/OL].(2019-11-01)[2020-12-16].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1101/c40531-31432175.html.
[3]任仲文.区块链领导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0:107.
[4]华为区块链技术开发团队.区块链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5]王定祥,覃维.区块链技术与信托租赁业融合发展机制[J].金融论坛,2020,25(06):23-30.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课题“‘党建+N’模式引领‘守初心 担使命’长效机制研究——以会计与金融学院为例”(DJYB2020-01)研究成果;2020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党总支学工支部党建工作“双创”样板支部阶段性成果;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创新研究”(CQGJ17140B)。
作者简介:时文龙(1988-),男,汉族,河南开封人,经济学硕士,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