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立足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新形势,深入领会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系统阐述了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探讨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旨在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为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大发展提供一种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关键词:学习贯彻;六中全会;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陈仁杰(1955-),男,山东安丘人,潍坊市政府党组成员,潍坊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山东?潍坊?26103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139-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已成为高职院校不得不思考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了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深入学习、重点把握和深刻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1.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提出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指导思想,为推进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了总要求,明确了基本思路,也为高职教育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2.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一长远战略目标,描绘了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高等教育在传承人类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推进文化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而在所有的教育阶段中,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理应自觉担当起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重任。
  3.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四个必须”
  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遵循以下重要方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正是基于高等教育在传承人类文明、建设和创新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着其独有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
  二、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表讲话时强调“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
  1.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个性与共性,特殊与普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之间,社会文化占主导地位,校园文化处从属地位,社会文化的发展走向支配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走向,校园文化的发展则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主客体角度来讲,高院校校校园文化的主体——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后勤员工等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同样也是社会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可以直接通过这些人影响到社会文化。另外,高职生作为高职院校校园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更新,从校园中走出的一批批毕业生同样也受到了校园文化的熏陶,这些高技能人才不可避免的会对社会文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数是由高中、中专升格而来的大专院校,学生的文化底蕴相对不足,人文素质教育相对比较薄弱,主要原因:首先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历史较短,文化积淀不够深厚,学校特色、校风尚未完全形成;其次是大多数人都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只要求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不要求成为“通才”;第三是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对于高职学生的知识、技能、实训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对于素质教育、职业道德,只有抽象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学生职业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   3.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指出“要努力营建境界高尚、底蕴深厚、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文化氛围,积极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各高校理应承担起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这不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永久的需要,更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增强高职院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可以使高职生在环境熏陶中自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最终形成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对策
  高职院校是文化知识传递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传承文明、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我们必须坚持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突出抓好“四个着力”,积极主动地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1.着力抓好物质层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环境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突出强调了文化自觉。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作用,首先加强物质层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建设,应该是校园硬件(包括校园各类建筑、专业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体育设施、宣传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等)因素以及硬件中所蕴涵的学院历史、学院文化、学院精神等教育软件因素,它既是校园内每一个实体外观形象的真实写照,也是蕴涵于其中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高职院校物质文化要紧紧围绕环境育人这一中心,结合本校人才培养、价值追求、教风、学风、校风等特点,重点抓好品牌建设、办学条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既要体现出专业性、职业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又要体现出青春的活力和雅静的自然美,当然更要体现出明德尚学、强能善技的高职育人特色。
  2.着力抓好行为层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化为师生员工具体行动
  能不能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关键取决于我们工作的推进力度和落实程度,取决于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和企业管理一样,学校管理面对的是“人群”,要提高管理的效益,改善并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激发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高职院校行为文化是学校成员的育人意识在实际行动中的体现,主要包括领导干部行为文化、师生员工群体行为文化。在行政管理层面上,高职院校的领导和管理人员的眼光不能仅仅盯在教育、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和规章的制定以及职能的运作上,而应特别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一种推动学校前进的组织精神,创造合作解决问题的组织文化,重视教书育人的过程管理和行为控制,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方分工负责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格局。在教师层面上,教师应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深入了解,时刻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自身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融入到自身的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学校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中,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在学生层面上,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改变师生的生命状态,其效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师生的各个方面,要使学生懂得谦让,懂得尊重,懂得珍惜,懂得关爱,也就是成为所谓的“文化人”。
  3.着力抓好制度层校园文化建设,健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和制度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高职院校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系统中最具权威性的因素,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发挥着管理育人的作用。因此,要建立健全具有参与性、公开性、透明性的各项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从而使学校的校园文化精神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使维护学校的荣誉和形象成为学校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一是要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坚持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稳定性,同时强化激励机制。二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可根据师生的实际思想情况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建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组织师生广泛学习制度规定的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使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最终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三是要认真组织实施,紧贴时代的热点和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把我们当前所倡导的文化观念、消费观念通过制度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制度文化隐性教育的功能,达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目的。
  4.着力抓好精神层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通篇贯穿了强烈的文化自信。作为承担着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加强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重在抓好作风、学风、教风建设,即:领导的作风、学生的学风和教师的教风,其中作风是关键,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首先要抓好领导作风建设,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务公开、校务公开,树立起“团结务实、科学高效”的工作作风,为促进良好校风的建设奠定基础。其次,从教职员工入手,大力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师中树立起“厚德、博学、敬业、爱生”的教风。再次,在学风建设方面,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形成“明礼、诚信、笃学、善技”的良好学风,努力创造一个良好育人环境和浓厚文化氛围,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4.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网,2011-10-25.
  [3]贾新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责任编辑:刘丽娜)
其他文献
高校社团组织是高等学校中学生发展的载体,与课堂教学相比,其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个人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以广东省某大学为例,随机抽取100名在校参加社团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
本刊讯 2018年10月23日,以“IPv6下一代互联网支持新时代教育科研大发展”为主题的CERNET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青海西宁隆重开幕.来自全国高校、各级政府教育
期刊
摘要: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被标签化”带来的不良效应,是长期困扰资助部门的难题,也是社会各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文章首先回顾了贫困生标签化的产生,以及一些高校“去标签化”的工作,然后将标签理论视为一种中性理论,即将“标签”作为一种可操作的工具,通过“正面标签化”的方法,发挥“标签”的正面积极效应,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最后提出了一些具体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贫困生;去标签化;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今年更名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对网信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
期刊
在2018年10月23日举行的CERNET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IPv6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攻克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
期刊
人工智能的定义rn人工智能最简练最直接的定义就是研究和设计智能体的技术,人工智能的设计既要重视理论也要重视实践.智能体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物理空间的感知,包括视觉、听
期刊
得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缩写为TAMU)是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城(College Station)的公立赠地大学,在校生人数大约为6.9万人,每年科研经费超过9亿美元.TAMU
期刊
摘要:在高学费及高校扩招的形势下,贫困大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在一系列助学体系的帮助下,“上得起学”只是贫困大学生迈出人生课程的第一步,而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对于他们今后的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高校  作者简介:谭海波(1983-),男,江苏江阴人,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助教;翟纯纯(1981-),男,江苏泰州人,江苏科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强学风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角度,阐述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学风建设;大学生;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李清玉(1963-),女,云南昆明人,西南林业大学理学院,教授;王艺蒙(1988-),女,云南昆明人,西南林业大学理学院,助教。(云南?昆明?650224)  基金项目:
据TOP500网站近日报道指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在7月23至25日举行的首次电子复兴计划(Electronics Resurgence Initiative,ERI)峰会中向外界介绍了三维单芯片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