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检测手段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检测仪器涌向市场,该如何选择适合实验室要求的仪器,既能满足检测要求,又能节省成本,成为检验机构的关注重点。本文通过对原子吸收光谱仪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比较,简要谈谈实验室对光谱仪器的选择。
1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1)原理:通过原子化器将待测试样原子化,待测原子吸收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的光,从而使用检测器检测到的能量变低,从而得到吸光度。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
(2)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包括火焰(FAAS)和石墨炉(GFAAS)两部分。
●检出限:FAAS的检出限为10-6级,GFAAS的检出限为10-9级。
●样品分析能力:FAAS的分析速度为每个样品0.5分钟左右,分析速度是最快的,但只能是单元素测定,它的检测范围一般为0.10~20×10-6。GFAAS的分析速度为每个样品需3~4分钟,它也只能是单元素测定,它的检测范围一般为0.03~50×10-9。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
(1)原理:利用氩等离子体产生的高温使用试样完全分解形成激发态的原子和离子,由于激发态的原子和离子不稳定,外层电子会从激发态向低的能级跃迁,因此发射出特征的谱线。通过光栅等分光后,利用检测器检测特定波长的强度,光的强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成正比。
(2)检出限:ICP-AES大部分元素的检出限为10-6级
(3)样品分析能力:ICP-AES的分析速度取决于是采用全谱直读型还是单道扫描型,每个样品所需的时间为2或6分钟,全谱直读型较快,一般为2分钟测定一个样品,它可以同时测定多个元素,它的检测范围一般为10-6~10-2。
3 仪器使用与运行费用
(1)AAS线性范围窄,基体干扰严重。可分析元素比ICP-AES少。FAAS由于使用的是乙炔气体,所以使用的时候必需有人看管。而ICP-AES和GFAAS,由于现代化的自动化进样设计以及使用惰性气体的安全性,可以整夜无人看管工作。
(2)FAAS和GFAAS都需要用到元素灯,国产元素灯价格在200到400左右,进口元素灯价格相对较高,但具有较好的稳定和比较长的使用时间。FAAS的其他费用是乙炔气体,而GFAAS除要计算氩气成本还应计算其石墨管的费用。ICP-AES虽不涉及到元素灯,但因为仪器吹扫及测定过程中均需要消耗大量氩气,所以氩气使用费用相对较高。
可以说,AAS与ICP技术是相互补充的,相互交叉的,没有一种技术能满足所有的分析要求,只有某一种技术稍优于另一种技术的地方。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分析目的和实验室的规模及人员素质情况选择适合本单位用的仪器。
1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1)原理:通过原子化器将待测试样原子化,待测原子吸收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的光,从而使用检测器检测到的能量变低,从而得到吸光度。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
(2)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包括火焰(FAAS)和石墨炉(GFAAS)两部分。
●检出限:FAAS的检出限为10-6级,GFAAS的检出限为10-9级。
●样品分析能力:FAAS的分析速度为每个样品0.5分钟左右,分析速度是最快的,但只能是单元素测定,它的检测范围一般为0.10~20×10-6。GFAAS的分析速度为每个样品需3~4分钟,它也只能是单元素测定,它的检测范围一般为0.03~50×10-9。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
(1)原理:利用氩等离子体产生的高温使用试样完全分解形成激发态的原子和离子,由于激发态的原子和离子不稳定,外层电子会从激发态向低的能级跃迁,因此发射出特征的谱线。通过光栅等分光后,利用检测器检测特定波长的强度,光的强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成正比。
(2)检出限:ICP-AES大部分元素的检出限为10-6级
(3)样品分析能力:ICP-AES的分析速度取决于是采用全谱直读型还是单道扫描型,每个样品所需的时间为2或6分钟,全谱直读型较快,一般为2分钟测定一个样品,它可以同时测定多个元素,它的检测范围一般为10-6~10-2。
3 仪器使用与运行费用
(1)AAS线性范围窄,基体干扰严重。可分析元素比ICP-AES少。FAAS由于使用的是乙炔气体,所以使用的时候必需有人看管。而ICP-AES和GFAAS,由于现代化的自动化进样设计以及使用惰性气体的安全性,可以整夜无人看管工作。
(2)FAAS和GFAAS都需要用到元素灯,国产元素灯价格在200到400左右,进口元素灯价格相对较高,但具有较好的稳定和比较长的使用时间。FAAS的其他费用是乙炔气体,而GFAAS除要计算氩气成本还应计算其石墨管的费用。ICP-AES虽不涉及到元素灯,但因为仪器吹扫及测定过程中均需要消耗大量氩气,所以氩气使用费用相对较高。
可以说,AAS与ICP技术是相互补充的,相互交叉的,没有一种技术能满足所有的分析要求,只有某一种技术稍优于另一种技术的地方。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分析目的和实验室的规模及人员素质情况选择适合本单位用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