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渗水是既有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渗水原因的确定是渗水治理的前提,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几种常见有效的漏水检测方式,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可针对不同的渗水情况时采用不同的方式。
关键词:渗水;湿度检测;渗水巡检; 红外检测
引言
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分项工程,防水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生产能否正常进行。在实际工程实践中,渗水是防水工程质量的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因为渗水产生的邻里纠纷和司法案件屡见不鲜。渗水具有工程面积小,但影响大的特点,90%以上的渗水问题都源于1%的渗水面积;另外渗水还具有治理技术难度大、工序多且要求高的特点,一个局部的漏点可能需要整个防水工程的返工。渗水原因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从设计方案到原材料的选用,从施工工艺到使用维护,各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渗水,同时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渗水,比如温度,变形,荷载等的影响。渗水原因的检测尤为重要,准确的找到渗水原因能够较大限度的降低渗水带来的损失,为渗水的治理指明方向。但是,因为渗水原因的多样化,没有哪一种检测手段能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渗水检测,因此我们应当了解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在渗水检测时做到游刃有余,精确的找到渗水原因。
1 常见的渗水检测方法
根据工程分类,防水工程一般分为地下工程和地上工程。地下工程如隧道、挡墙及工民建地下工程等的防水,地上工程如外墙、屋面及室内功能房间等的防水。渗水检测时宜根据每种类型的渗漏特点,采取合适的检测方法。渗水的检测首先要应当进行调查,了解待检工程的防水设计、防水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条件及使用状况等;然后根据防水工程的结构形式、现场条件以及现场的初步判断选取合适的检测方法,在满足检测要求时,检测宜选择无损检测方法,对检测造成的防水层破坏应及时进行修补,并对修补部位进行加强处理。
常见的渗水原因检测可分为直接法、排除法、红外成像法、濕度检测法等,每种检测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下面通过不同的的工程实例进行分别介绍。
2直接法
案例基本情况:
某商场屋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水现象,渗水特点为局部区域水沿楼板裂缝处向下渗漏,根据现场调查,该屋面使用时间约2年左右,原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采用3mm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复合防水层2道防水。之前未发现渗漏现象,渗漏之前业主对屋面进行了二次装修,装修内容分两项,一是屋面安装消防水箱及支撑钢架结构及基础,做法为在原结构混凝土柱顶植筋,然后浇筑水箱基础,在基础上安装消防水箱;二是屋面增加了屋面风井,施工方式为在原结构混凝土板上开洞,然后采用植筋方式浇筑混凝土洞口边梁。消防水箱和风井照片见下图所示。
根据初步调查分析,水箱和风井先后由不同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楼下渗漏部位主要集中在水箱和风井改造区域下方的楼板裂缝上,基本可以确定渗漏原因为水箱或者风井的施工导致了房屋渗水。为了解具体原因,现场采用了直接钻芯法分别检查两个工序的防水施工情况,寻找渗漏原因。
现场钻芯部位选取在水箱基础和风井基础与原屋面交接部位,钻到超过原屋面防水卷材深度部位停止,钻芯结果表明:新浇筑的水箱基础与原楼板交接处未进行防水处理,钻孔处有明显的积水现象,如图2-3;风井防水层与原防水层搭接较好,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
根据以上钻芯直接检测法的检测结果,可知屋面新增消防水箱基础与原楼板交接处未进行防水处理,屋面雨水很容易通过该部位渗漏到原防水层下方,造成积水和渗漏,是该工程渗漏的直接原因。
3排除法
案例基本情况:
某16层混凝土结构住房,1-2层为商业,3-16层为住宅,1层未进行装修改造,2层商业改造为餐饮使用,主要改造方式为将原房屋端头部位的房间通过垫层抬高的方式改造为餐饮店的厨房和卫生间,其余部位用作餐饮大厅和包房。在房屋使用过程中,1层业主发现外墙内侧上部及顶板出现严重渗漏现象。渗漏照片如下:
经现场分析,该部位渗漏仅存在两个可能,一是外墙渗漏,二是2层厨房卫生间防水失效造成渗漏。外墙外观情况基本完好,调查3层及以上同部位外墙,均无室内渗漏现象,可排除3层及以上房屋外墙渗漏导致1层房屋渗水的因素。
现场按照《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JGJ/T299-2013规范关于淋水试验的规定,在外墙部位采用采用淋水试验检测外墙是否存在渗漏,持续淋水时间2小时。实验时,在室内墙体渗漏痕迹的部位均匀设置3行3列共9个湿度检测点,检测点覆盖整个渗漏部位。淋水前后分别对测点进行湿度检测,通过淋水前后测点的湿度对比,判断外墙是否存在渗漏。检测结果见表3-1~3-2。
根据现场淋水试验检测结果,墙体湿度在淋水前后几乎保持一致,仅有小范围的上下浮动偏差,表明外墙淋水未造成室内渗漏,因此可以排除外墙原因导致的室内渗漏。该工程2层改造的厨房和卫生间防水处理不到位或者防水功能失效是造成1层外墙内侧上部及顶板出现严重渗漏的原因。
4湿度法
案例基本情况:
某幼儿园装修改造工程,该房屋为2层砖混结构,房屋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2019年7月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改造,改造时在地面铺贴了PVC地胶,工程竣工后不久,陆续发现一楼PVC地胶多处出现空鼓起泡现象。该工程地面外观如图4-1。
该工程1、2层地面均铺贴PVC地胶,根据现场调查,1层地面大范围出现空鼓起泡现象,2层地胶使用情况正常,该工程地胶采用同种工艺铺贴,基本可以排除地胶施工不当导致的空鼓起泡。
根据《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情况验收规范》GB50209-2010标准规定,地胶铺贴时自流平面层的基层应平整、洁净,基层的含水率应与面层材料的技术要求相一致。因此,结合现场情况,怀疑该工程1层地胶空鼓起泡是由于地面潮湿、渗水所致。现场采用微波湿度检测仪检测地胶下方基层的含水率情况,并与2层正常部位进行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如下表4-1。 根据上述检测结果,1层地面含水率远高于2层地面含水率,已经空鼓起泡部位的含水率略高于同层无明显空鼓起泡部位的含水率。结合地胶铺贴工艺规定分析,该工程1层地面在修建时无防潮层,地坪以下为填土,含水量较大。该工程在设计施工时,未充分考虑到地面的潮湿情况,直接在原地面进行地胶的铺贴,地面以下的水向上渗漏到自流层并向上蒸发,由于地胶层具有较高的不透水性,大量的水汽蒸发并集中到地胶层,最终导致地胶层粘贴薄弱的部位产生空鼓、起泡。该工程2层地胶施工工艺与1层完全一致,但由于2层为地上层,且检测结果表明,2层基层含水情况远低于1层,基层以下无潮湿情况,2层地胶面层及墙体均无明显渗水、空鼓、起泡等现象。说明,该公司地面存在渗水潮湿现象,且未做防潮处理,导致1层地胶基层含水量较大是该工程地胶空鼓、起泡的直接原因。
5红外热像法
红外热像法检测渗漏时通过红外成像设备检测被测物体或部位的温度,并形成图像,根据成像物体或区域表面温度的差异来判断渗漏。
现场检测时,应注意:(1)检测过程中环境温度变化幅度不应超过5℃,室外风力变化不应超过2级,最大风力不应大于5级;(2)检测时,待检部位表面不应有明水;(3)检测时,所选拍摄位置及光学变焦镜头应保证每张红外热像图的一个像素点在待检区域上的面积不大于50mm×50mm;(4)检测室,现场拍摄角度不宜大于45°。
检测步骤:(1)先对被测区域进行普测,获取红外热像图,然后对温度异常部位进行详细检测;(2)拍摄防水层的红外热像图,且同一部位的红外热像图不应少于2张,疑似渗漏水部位应适量增加照片数量,并应用草图说明其所在位置,同时应拍摄可见光照片;(3)被检部位面积较大时应分区域进行拍摄,但相邻图像之间应有重合部分;(4)记录并标识被拍摄位置的角度与方向,保存被检部位对应的红外热像图及可见光照片。
结果判定:户外有阳光直接照射时,渗漏点温差异常参考值宜为1℃~2℃;无阳光直接照射时,渗漏点温差异常参考值为0.5℃~1℃。室内渗漏点温差异常参考值宜为0.3℃~0.5℃。
现场检测时,可根据红外成像仪对渗漏部位进行普查,寻找渗漏可以点,再对可疑部位进行详细检测,必要时采用破损取样方法进行验证,部分红外成像法检测示例如下:
5 结语
渗水具有原因多样化的特点,导致渗水原因的检测相对较复杂,国家规范没有对漏水的检测方法、设备和判定依据进行统一规定。因此,我们在工程渗水检测工作中,应当首先了解工程的防水设计、防水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条件及使用状况等,然后根据现场渗水部位、渗水状态进行初步判断,并结合各种渗水检测手段的优缺点采取合适的检测方法,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渗水带来的工程损失。
参考文献
[1] JGJ/T299-2013《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S] .
[2] JGJ/T 235-2011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S].
[3] JGJ 298-2013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S].
[4]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S].
[5] 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
重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中心有限公司 重庆 渝北区 401120
关键词:渗水;湿度检测;渗水巡检; 红外检测
引言
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分项工程,防水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生产能否正常进行。在实际工程实践中,渗水是防水工程质量的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因为渗水产生的邻里纠纷和司法案件屡见不鲜。渗水具有工程面积小,但影响大的特点,90%以上的渗水问题都源于1%的渗水面积;另外渗水还具有治理技术难度大、工序多且要求高的特点,一个局部的漏点可能需要整个防水工程的返工。渗水原因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从设计方案到原材料的选用,从施工工艺到使用维护,各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渗水,同时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渗水,比如温度,变形,荷载等的影响。渗水原因的检测尤为重要,准确的找到渗水原因能够较大限度的降低渗水带来的损失,为渗水的治理指明方向。但是,因为渗水原因的多样化,没有哪一种检测手段能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渗水检测,因此我们应当了解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在渗水检测时做到游刃有余,精确的找到渗水原因。
1 常见的渗水检测方法
根据工程分类,防水工程一般分为地下工程和地上工程。地下工程如隧道、挡墙及工民建地下工程等的防水,地上工程如外墙、屋面及室内功能房间等的防水。渗水检测时宜根据每种类型的渗漏特点,采取合适的检测方法。渗水的检测首先要应当进行调查,了解待检工程的防水设计、防水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条件及使用状况等;然后根据防水工程的结构形式、现场条件以及现场的初步判断选取合适的检测方法,在满足检测要求时,检测宜选择无损检测方法,对检测造成的防水层破坏应及时进行修补,并对修补部位进行加强处理。
常见的渗水原因检测可分为直接法、排除法、红外成像法、濕度检测法等,每种检测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下面通过不同的的工程实例进行分别介绍。
2直接法
案例基本情况:
某商场屋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水现象,渗水特点为局部区域水沿楼板裂缝处向下渗漏,根据现场调查,该屋面使用时间约2年左右,原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采用3mm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复合防水层2道防水。之前未发现渗漏现象,渗漏之前业主对屋面进行了二次装修,装修内容分两项,一是屋面安装消防水箱及支撑钢架结构及基础,做法为在原结构混凝土柱顶植筋,然后浇筑水箱基础,在基础上安装消防水箱;二是屋面增加了屋面风井,施工方式为在原结构混凝土板上开洞,然后采用植筋方式浇筑混凝土洞口边梁。消防水箱和风井照片见下图所示。
根据初步调查分析,水箱和风井先后由不同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楼下渗漏部位主要集中在水箱和风井改造区域下方的楼板裂缝上,基本可以确定渗漏原因为水箱或者风井的施工导致了房屋渗水。为了解具体原因,现场采用了直接钻芯法分别检查两个工序的防水施工情况,寻找渗漏原因。
现场钻芯部位选取在水箱基础和风井基础与原屋面交接部位,钻到超过原屋面防水卷材深度部位停止,钻芯结果表明:新浇筑的水箱基础与原楼板交接处未进行防水处理,钻孔处有明显的积水现象,如图2-3;风井防水层与原防水层搭接较好,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
根据以上钻芯直接检测法的检测结果,可知屋面新增消防水箱基础与原楼板交接处未进行防水处理,屋面雨水很容易通过该部位渗漏到原防水层下方,造成积水和渗漏,是该工程渗漏的直接原因。
3排除法
案例基本情况:
某16层混凝土结构住房,1-2层为商业,3-16层为住宅,1层未进行装修改造,2层商业改造为餐饮使用,主要改造方式为将原房屋端头部位的房间通过垫层抬高的方式改造为餐饮店的厨房和卫生间,其余部位用作餐饮大厅和包房。在房屋使用过程中,1层业主发现外墙内侧上部及顶板出现严重渗漏现象。渗漏照片如下:
经现场分析,该部位渗漏仅存在两个可能,一是外墙渗漏,二是2层厨房卫生间防水失效造成渗漏。外墙外观情况基本完好,调查3层及以上同部位外墙,均无室内渗漏现象,可排除3层及以上房屋外墙渗漏导致1层房屋渗水的因素。
现场按照《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JGJ/T299-2013规范关于淋水试验的规定,在外墙部位采用采用淋水试验检测外墙是否存在渗漏,持续淋水时间2小时。实验时,在室内墙体渗漏痕迹的部位均匀设置3行3列共9个湿度检测点,检测点覆盖整个渗漏部位。淋水前后分别对测点进行湿度检测,通过淋水前后测点的湿度对比,判断外墙是否存在渗漏。检测结果见表3-1~3-2。
根据现场淋水试验检测结果,墙体湿度在淋水前后几乎保持一致,仅有小范围的上下浮动偏差,表明外墙淋水未造成室内渗漏,因此可以排除外墙原因导致的室内渗漏。该工程2层改造的厨房和卫生间防水处理不到位或者防水功能失效是造成1层外墙内侧上部及顶板出现严重渗漏的原因。
4湿度法
案例基本情况:
某幼儿园装修改造工程,该房屋为2层砖混结构,房屋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2019年7月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改造,改造时在地面铺贴了PVC地胶,工程竣工后不久,陆续发现一楼PVC地胶多处出现空鼓起泡现象。该工程地面外观如图4-1。
该工程1、2层地面均铺贴PVC地胶,根据现场调查,1层地面大范围出现空鼓起泡现象,2层地胶使用情况正常,该工程地胶采用同种工艺铺贴,基本可以排除地胶施工不当导致的空鼓起泡。
根据《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情况验收规范》GB50209-2010标准规定,地胶铺贴时自流平面层的基层应平整、洁净,基层的含水率应与面层材料的技术要求相一致。因此,结合现场情况,怀疑该工程1层地胶空鼓起泡是由于地面潮湿、渗水所致。现场采用微波湿度检测仪检测地胶下方基层的含水率情况,并与2层正常部位进行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如下表4-1。 根据上述检测结果,1层地面含水率远高于2层地面含水率,已经空鼓起泡部位的含水率略高于同层无明显空鼓起泡部位的含水率。结合地胶铺贴工艺规定分析,该工程1层地面在修建时无防潮层,地坪以下为填土,含水量较大。该工程在设计施工时,未充分考虑到地面的潮湿情况,直接在原地面进行地胶的铺贴,地面以下的水向上渗漏到自流层并向上蒸发,由于地胶层具有较高的不透水性,大量的水汽蒸发并集中到地胶层,最终导致地胶层粘贴薄弱的部位产生空鼓、起泡。该工程2层地胶施工工艺与1层完全一致,但由于2层为地上层,且检测结果表明,2层基层含水情况远低于1层,基层以下无潮湿情况,2层地胶面层及墙体均无明显渗水、空鼓、起泡等现象。说明,该公司地面存在渗水潮湿现象,且未做防潮处理,导致1层地胶基层含水量较大是该工程地胶空鼓、起泡的直接原因。
5红外热像法
红外热像法检测渗漏时通过红外成像设备检测被测物体或部位的温度,并形成图像,根据成像物体或区域表面温度的差异来判断渗漏。
现场检测时,应注意:(1)检测过程中环境温度变化幅度不应超过5℃,室外风力变化不应超过2级,最大风力不应大于5级;(2)检测时,待检部位表面不应有明水;(3)检测时,所选拍摄位置及光学变焦镜头应保证每张红外热像图的一个像素点在待检区域上的面积不大于50mm×50mm;(4)检测室,现场拍摄角度不宜大于45°。
检测步骤:(1)先对被测区域进行普测,获取红外热像图,然后对温度异常部位进行详细检测;(2)拍摄防水层的红外热像图,且同一部位的红外热像图不应少于2张,疑似渗漏水部位应适量增加照片数量,并应用草图说明其所在位置,同时应拍摄可见光照片;(3)被检部位面积较大时应分区域进行拍摄,但相邻图像之间应有重合部分;(4)记录并标识被拍摄位置的角度与方向,保存被检部位对应的红外热像图及可见光照片。
结果判定:户外有阳光直接照射时,渗漏点温差异常参考值宜为1℃~2℃;无阳光直接照射时,渗漏点温差异常参考值为0.5℃~1℃。室内渗漏点温差异常参考值宜为0.3℃~0.5℃。
现场检测时,可根据红外成像仪对渗漏部位进行普查,寻找渗漏可以点,再对可疑部位进行详细检测,必要时采用破损取样方法进行验证,部分红外成像法检测示例如下:
5 结语
渗水具有原因多样化的特点,导致渗水原因的检测相对较复杂,国家规范没有对漏水的检测方法、设备和判定依据进行统一规定。因此,我们在工程渗水检测工作中,应当首先了解工程的防水设计、防水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条件及使用状况等,然后根据现场渗水部位、渗水状态进行初步判断,并结合各种渗水检测手段的优缺点采取合适的检测方法,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渗水带来的工程损失。
参考文献
[1] JGJ/T299-2013《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S] .
[2] JGJ/T 235-2011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S].
[3] JGJ 298-2013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S].
[4]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S].
[5] GB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
重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中心有限公司 重庆 渝北区 4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