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网络时代的期刊编校策略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dy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期刊编辑部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给期刊编校工作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编校策略,对于提升期刊编校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时代期刊编辑校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710195-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日益成为期刊编校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编辑部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期刊的编校质量。同时,也给期刊编校工作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网络时代的期刊编校策略作以浅显的论述。
  
  一、强化安全保密意识
  
  众所周知,互联网中潜伏着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病毒。这些病毒轻则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重则会引起计算机系统的瘫痪及软硬件的损伤。如果作者提交稿件的U盘或电子邮件中携带着计算机病毒,当我们拷贝或下载这些稿件时,本地计算机就极有可能染上病毒,对期刊编校工作带来危害。有时,还可能导致编辑部信息通过互联网外泄,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因此,期刊编辑要强化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用来接收、处理电子稿件的计算机务必要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开启实时监控功能,并注意及时更新病毒库,定期查杀病毒。此外,磁盘损坏等计算机故障也有可能引起数据丢失,导致稿件无法读取。因此,接收到电子稿件后,要及时备份,所有操作都应在备份中进行。为确保安全,可以在多台计算机或多个存储介质上分别备份。期刊编辑还要强化保密意识,对于一些涉密信息要妥善保管,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1]
  
  二、增强信息检索能力
  
  当今时代,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与交叉,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期刊编辑要想在浩如烟海的稿件中恰当取舍,就必须提高信息检索意识和能力。通过互联网随时浏览国内外众多的专业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和学术研究成果,以便进一步增加选题的科学性、新颖性,正确判断稿件的学术性、前瞻性,不断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
  在稿件的编校过程中,当遇到生疏的专业术语或对稿件中的某些内容产生疑问时,可通过登录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万方“中国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维普资讯网等大型权威数据库进行相关信息的检索,以便对稿件作出恰当的修改。
  随着期刊规范化的发展,大部分学术期刊都要求标注邮政编码等信息,但是一些作者由于疏忽或者缺乏经验往往有所遗漏。在联系作者不便时,可登录一些相关网站或软件,通过输入作者通讯地址来查询其邮政编码。有的作者标注的通讯地址不详细,给寄送样刊、发放稿酬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编辑可以通过单位名称、邮政编码等信息查询其详细通讯地址。当一些文章中的参考文献标注不全时,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引擎查询其所遗漏的信息,使参考文献达到完整准确。对于中图分类号缺失的稿件,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中图分类号简表”等网页进行快速查询。
  按照期刊规范化的要求,学术期刊除要求标注中文摘要、关键词外,还要求标注英文目次、英文题名、英文单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等。期刊编辑可以利用金山快译、金山词霸等翻译软件和Google等网络搜索引擎的“语言工具”进行英文摘要、关键词的翻译校对。对于作者单位的英译,可以通过上网搜索其官方网站,借用其英文表达方式(大部分单位网站的首页一般都标有该单位的英译)。
  
  三、注意文件格式转换差错
  
  Word、WPS等文字操作系统界面直观、操作方便,深受广大作者的青睐。方正等排版系统虽然界面不很直观,操作相对繁琐,但在排版方面性能卓越,且字模美观,因此为大多数编辑部(印刷厂)所采用。由于作者和编辑部(印刷厂)采用的操作系统不兼容,大多数电子稿件都需要先转换成纯文本,然后再在方正等排版系统中排版。电子稿件在转换过程中极易发生错误,在后续的编校工作中要格外留心。如:有些稿件转换后会出现莫名其妙的乱码;文稿中的图表、公式等转换成纯文本后会丢失或者出现乱排现象;文史类稿件中常常需要造字,生僻字转换后往往表现为错字或空格;一些外文字母,特别是希腊字母,在转换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错误;稿件转换成纯文本后,还会造成文字格式的丢失,如字体、字号、斜体、上下标等。对此,编辑要对照原稿一一核对改正,以便排版人员重新造字,设定格式,输入公式、图表。在校对工作中,校对人员要对这些地方着重注意,反复校对。
  
  四、采用“双校结合法”
  
  编辑可以利用Word自带的“拼写和语法”功能或“黑马校对”等专业校对软件,对电子稿件进行初步校对,及时纠正一些明显的字词错误。校对软件校对范围广,校对速度快,功能多。但它采用基于分词和词间接续关系的方法编制,所采用的语法模型不可能同汉语完全吻合,因此,误报率和漏报率较高,均在50%以上。校对软件对于常见错别字、专有名词、成语等内容的校对十分有效,但对辨别语法、逻辑及标点符号、数字、量和单位等用法错误,几乎无能为力。且校对软件只能通过稿件与其字词库的比对来校异同,不能校是非,其报错也需要校对人员逐一判断排除。人有机器所不具备的智慧,长于“校是非”,却往往由于生理疲劳、注意分散、先入为主以及个人知识局限性的影响,出现漏校、错改。校对软件“校异同”速度快,编校人员“校是非”效果好,两者优势互补,采取人机结合的“双校结合法”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快速有效的途径。实践证明,除文言文、音乐、化学等理工科专业稿件(误报率较高,人工排除费时费力)外,大多数稿件都可采用人机结合的“双校结合法”来校对。
  
  五、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互联网在促进信息传播的同时,也给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便利。这就要求编校人员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积累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在编辑出版工作中随时注意维护作者和期刊的正当利益不受侵害。[1]
  当前,大部分期刊都已经全文上网,编辑部可以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维普资讯网等大型权威数据库及《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2]的检索,来判断作者稿件是否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腐败行为。通过互联网与相同或相近研究领域的期刊社进行信息共享,及时发现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联手抵制学术腐败。
  
  参考文献:
  [1]张宏玉、张红,网络技术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影响及应对[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4).
  [2]测学术文章是否剽窃,只需1秒[EB/OL].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b04e3970100bxer.html.
  作者简介:
  刘彦超(1975-),男,河北衡水人,讲师,硕士。
其他文献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全委会和省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在治水为民的实践中,努力
进入上个世纪的后期,全球化己经成为空气中的一种成份一样,几乎无时无刻不循环在我们的血液里,和我们机体中的民族文化相撞击,相磨擦。为了使二者能相融洽,而不是相排斥,我们
经常都有读者来信指出,《四川烹饪》文章里“对滋汁”所写的“对”是一个错别字,许多人还告诉我们应当改写成“兑”.这里,我们首先要向这些关心爱护《四川烹饪》的热心读者表
《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是凤凰卫视一档人物访谈节目。自2002年开播以来,受到各方面普遍关注,并逐步成为凤凰卫视品牌栏目之一。 《鲁豫有约》栏目成功的原因,涉及选
本文对5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了临床分析。探讨了ITP与免疫ITP的骨髓象。关于治疗问题,作者强调了本病确诊后先采用激素治疗较为恰当。 In this paper, 52 cases o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710184-01    节能是我国的国策,建筑领域是能耗大户,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耗消耗量的30%,建筑节能是节能中的重中之重,应该列为我国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一、国际能源危机加剧    (一)能源储量减少  目前,石油、煤炭、天然气这三种传统能源占能源消费约90%以上,其中石油占一半以上。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最新
将心脏收缩时间间期的7项指标,采用加权建模的方法,用计算机实现了心脏功能的自动化评定。经190例自动化评定与专家评定的对照,二者符合率为75.8%。 The systolic time inter
[摘要]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工作中存在着国家指导运行机制和市场调节运行机制,即双元机制。双元机制并存和同时发挥作用,有其必然性。正确对待和促使二者之间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加强农科信息服务,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双元机制结合国家指导运行机制市场调节调节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710186-02    一、农科信息服务运行
近年,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e factor,ANF)在疾病中的发病机理,病理意义及临床应用等研究引起了临床专家们广泛的关注。虽然ANF的临床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已表明,ANF在
[摘要]工业设计因其特有的性质而具有特定的审美角度。从工业设计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其审美的基本要素形、色、质,阐述形体造型、色彩、装饰质感在塑造审美功能上的作用和效果,以期读者能借以参考,培养较高的审美素养,设计出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产品,引导大众生活。   [关键词]工业设计审美形态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710191-01    一、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