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发挥课堂主渠道的积极引导作用,大力拓展多种课外形式,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健全长效机制,多管齐下,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简介]徐建华(1966- ),女,河南鹤壁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河南鹤壁45803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93-02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拥护、支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信任,对党和政府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高度关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但是大学生思想认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理想缺失、信念淡薄,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较重,对国家、民族和党的利益考虑得较少。为此,必须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一、抓住课堂主渠道,积极引导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增强政治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这对政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他们视野开阔、知识广博,讲课能旁征博引、引人入胜,改进教法,密切联系时政,把理论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让时事走进课堂,与时俱进。在今天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整个世界风云变幻,日新月异,学生生活在其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它们。只有引导学生更多地从正面了解、关注时事,才能让他们与时俱进,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为此,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课前播报”这一环节,让学生走上讲台播报大至国际国内新闻、小至身边现象等信息,教师适时加以穿插点评。比如博鳌亚洲论坛,亚非峰会,连、宋大陆行,北京世界财富论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让学生及时了解这些时事,不仅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前进与腾飞,从而增强其爱国情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2.让理论走入生活,学会做人。政治理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是要从小处着手,把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认识社会、现实以及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怎样做人。例如,在讲事物性质时,引导学生分析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让家长是共产党员的学生站出来,结合事例谈谈对父母的认识,通过分析,学生们基本上能客观认识到党的主流是好的,腐败现象只是支流。再如,有些学生平时不注意小节,衣冠不整、举止粗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在讲事物的量变与质变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小事可能累积成大问题,鼓励他们加强自身修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不仅可以认清现实、懂得做人的道理,还提高了辩证分析能力。
3.让讲座点评热点,放眼世界。世界风云变幻莫测、热点频出,大学生们关心时政、关注热点,普遍希望更多地了解时政热点。为此,我们适时推出介绍、评析热点的讲座。比如在中东巴以流血冲突时,推出《步履艰难的巴以和平进程》;中日关系陷入低谷、威胁社会和平稳定之际,论《从稳定大局看中日关系》;趁连、宋访问大陆之机,讲《浅浅海峡隔不断浓浓乡情》;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之刻,谈《奏响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强音》等。这些讲座不仅能满足大学生们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窗口放眼世界,更清醒地去认识世界,认识和平、稳定的可贵。
4.让学生积极参与,自我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双方都积极参与,教学相长,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情感日趋社会化,面对社会发展和各种信息,需要解惑释疑,寻找答案。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单靠教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应多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和参与的机会,这样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且还能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需要在课堂中留出一定时间,针对一定问题让学生讨论、发言、辩论,甚至拿出整节课时间围绕一定主题让学生参与活动。例如,讲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专题后,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诵比赛;讲完道德篇后,让学生结合大学生活及社会现实,进行小品、短剧等表演。通过活动,同学们不仅受到了教育,还培养了团结合作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二、开拓课外多种形式、强力推进
虽然政治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单靠政治课课堂教学,单靠几个政治教师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院紧密联系高职院校的工作实际全盘考虑,各部门分工协作,积极开辟课外的新途径、创造新方法,现已初步形成了“课堂+平台、论坛、基地、网络、活动”的“六环”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模式,后者是对课堂教学的扩展和延伸。
1.创建“两知、两会、三用”的效能平台。根据中央2004年16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要求,我院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平台,以“理想信念篇”“民族精神篇”“公民道德篇”“全面发展篇”“社会实践篇”五部分谋篇布局,把高职生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的基本政治理论、道德准则和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经过高度概括提炼,借助影视、课件、图片、实物等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使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极大地提高了政治教育的实效,达到了“知识够用、技能管用、就业能用”的符合高职院校要求的教育效果。
2.举办“三自一学”效能论坛。以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创新学习”能力为目的,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论坛”,编发大学生思想政治论坛期刊。论坛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走上讲台,就自己对形势政策、政治理论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阐述观点,提出建议,为大学生们提高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以及进行思想交流、理论学习、人生导航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建立多用的实践基地。高职院校大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职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使社会用得上、单位留得住。对此,学院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要求,广泛地与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联合,充分利用市区及周边地带的人文教育资源建立了多个综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多用实践基地。并以实地考察、现场教育、红色旅游等形式,实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
4.构建多样化红色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不仅是大学生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理论、腐朽价值观念的集聚地。特别是对于高职生来说,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不够强,网络信息辨别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和管理好校园网络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德育效能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学院一方面以新闻集锦、理论动态、心灵之声、专业建设、就业之窗等栏目优化网络内容,着力建设集思想、知识、趣味、服务于一体的红色网站。另一方面,建立网上德育平台,通过网上留言、师生对话,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问题,有效地延长了德育时间,拓宽了德育空间,深受大学生们的好评。
5.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按照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要求,积极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一是开展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各种文艺、科技、体育等活动,以陶冶情操、健康身心。二是开办“青年党校”、“心灵港湾”热线,切实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和心理健康问题。三是通过社会调查、走访成功人士、参加法院庭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内化、升华。
三、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增强实效
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园育人环境的优化,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学院始终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1.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这是优化育人环境中的软环境。一是通过对学报、学刊、版面、标语、专栏、网络等媒体的精心设计,充分体现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牢牢把握思想宣传阵地建设,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二是实施“三百工程”,以看百部爱国电影、读百部爱国书籍、唱百首爱国歌曲为基础,开展“爱国爱家歌咏大赛”“观后感”“读后感”“征文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占领学生文化娱乐阵地,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三是通过悬挂名人画像、名人警句、校风校训、座右铭等来建设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教室文化,营造情趣高雅、身心和谐的公寓文化,培养文明卫生、勤俭节约的餐厅文化,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四是成立大学生文艺团、书法社、爱心奉献社、营销协会等各种文化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通过文化环境建设,大学生能够时时受到先进思想的感染,处处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2.切实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这是优化育人环境的硬环境。和谐美丽的校园自然环境使莘莘学子跨进校园看到的、接触的处处是俯拾不尽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为此,学院大力实施绿化、美化、靓化工程,努力建设园林校园,打造生态校园,通过楼房、亭台、雕塑及花木、草坪的精心设计,打造景观文化,充分发挥优美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从而寓思想教育于自然环境之中,实现陶情、育美之效果。
四、健全长效机制,提供保障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院党委不断加强领导和指导,完善组织、建立机制、提供保障。
1.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学院及时成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专门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管理、协调与落实,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教务处、学工部、院团委、党办、组宣部等党政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以及教学岗位和管理岗位的不同责任。
2.建立机制,强化责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各部门年度工作考评目标,与评优评先挂钩,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一把手负责制。
3.加强队伍,提高素质。一方面对专职政治课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公开选拔和实施聘用制、目标管理制方式,培养锻炼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工作作风过硬、管理能力较强的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队伍。他们以高昂的热情、充沛的精力、精细的工作,把管理和服务送到大学生最需要的地方,有效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进班级、进公寓、进头脑。
总之,通过课堂引领和多种课外形式的联合推进,加上优化育人环境,建立长效机制,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上下同心、左右协调、共同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和“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再接再厉,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7号)[Z].2005.
[3]郑永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浦玉忠.跟进式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N].光明日报,2006-
11-03.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简介]徐建华(1966- ),女,河南鹤壁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河南鹤壁45803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93-02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拥护、支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信任,对党和政府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高度关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但是大学生思想认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理想缺失、信念淡薄,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较重,对国家、民族和党的利益考虑得较少。为此,必须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一、抓住课堂主渠道,积极引导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增强政治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这对政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他们视野开阔、知识广博,讲课能旁征博引、引人入胜,改进教法,密切联系时政,把理论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让时事走进课堂,与时俱进。在今天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整个世界风云变幻,日新月异,学生生活在其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它们。只有引导学生更多地从正面了解、关注时事,才能让他们与时俱进,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为此,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课前播报”这一环节,让学生走上讲台播报大至国际国内新闻、小至身边现象等信息,教师适时加以穿插点评。比如博鳌亚洲论坛,亚非峰会,连、宋大陆行,北京世界财富论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让学生及时了解这些时事,不仅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前进与腾飞,从而增强其爱国情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2.让理论走入生活,学会做人。政治理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是要从小处着手,把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认识社会、现实以及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怎样做人。例如,在讲事物性质时,引导学生分析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让家长是共产党员的学生站出来,结合事例谈谈对父母的认识,通过分析,学生们基本上能客观认识到党的主流是好的,腐败现象只是支流。再如,有些学生平时不注意小节,衣冠不整、举止粗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在讲事物的量变与质变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小事可能累积成大问题,鼓励他们加强自身修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不仅可以认清现实、懂得做人的道理,还提高了辩证分析能力。
3.让讲座点评热点,放眼世界。世界风云变幻莫测、热点频出,大学生们关心时政、关注热点,普遍希望更多地了解时政热点。为此,我们适时推出介绍、评析热点的讲座。比如在中东巴以流血冲突时,推出《步履艰难的巴以和平进程》;中日关系陷入低谷、威胁社会和平稳定之际,论《从稳定大局看中日关系》;趁连、宋访问大陆之机,讲《浅浅海峡隔不断浓浓乡情》;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之刻,谈《奏响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强音》等。这些讲座不仅能满足大学生们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窗口放眼世界,更清醒地去认识世界,认识和平、稳定的可贵。
4.让学生积极参与,自我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双方都积极参与,教学相长,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情感日趋社会化,面对社会发展和各种信息,需要解惑释疑,寻找答案。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单靠教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应多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和参与的机会,这样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且还能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需要在课堂中留出一定时间,针对一定问题让学生讨论、发言、辩论,甚至拿出整节课时间围绕一定主题让学生参与活动。例如,讲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专题后,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朗诵比赛;讲完道德篇后,让学生结合大学生活及社会现实,进行小品、短剧等表演。通过活动,同学们不仅受到了教育,还培养了团结合作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二、开拓课外多种形式、强力推进
虽然政治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单靠政治课课堂教学,单靠几个政治教师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院紧密联系高职院校的工作实际全盘考虑,各部门分工协作,积极开辟课外的新途径、创造新方法,现已初步形成了“课堂+平台、论坛、基地、网络、活动”的“六环”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模式,后者是对课堂教学的扩展和延伸。
1.创建“两知、两会、三用”的效能平台。根据中央2004年16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要求,我院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平台,以“理想信念篇”“民族精神篇”“公民道德篇”“全面发展篇”“社会实践篇”五部分谋篇布局,把高职生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的基本政治理论、道德准则和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经过高度概括提炼,借助影视、课件、图片、实物等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使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极大地提高了政治教育的实效,达到了“知识够用、技能管用、就业能用”的符合高职院校要求的教育效果。
2.举办“三自一学”效能论坛。以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创新学习”能力为目的,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论坛”,编发大学生思想政治论坛期刊。论坛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走上讲台,就自己对形势政策、政治理论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阐述观点,提出建议,为大学生们提高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以及进行思想交流、理论学习、人生导航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建立多用的实践基地。高职院校大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职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使社会用得上、单位留得住。对此,学院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要求,广泛地与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联合,充分利用市区及周边地带的人文教育资源建立了多个综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多用实践基地。并以实地考察、现场教育、红色旅游等形式,实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
4.构建多样化红色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不仅是大学生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理论、腐朽价值观念的集聚地。特别是对于高职生来说,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不够强,网络信息辨别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和管理好校园网络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德育效能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学院一方面以新闻集锦、理论动态、心灵之声、专业建设、就业之窗等栏目优化网络内容,着力建设集思想、知识、趣味、服务于一体的红色网站。另一方面,建立网上德育平台,通过网上留言、师生对话,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问题,有效地延长了德育时间,拓宽了德育空间,深受大学生们的好评。
5.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按照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要求,积极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一是开展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各种文艺、科技、体育等活动,以陶冶情操、健康身心。二是开办“青年党校”、“心灵港湾”热线,切实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和心理健康问题。三是通过社会调查、走访成功人士、参加法院庭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内化、升华。
三、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增强实效
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园育人环境的优化,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学院始终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1.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这是优化育人环境中的软环境。一是通过对学报、学刊、版面、标语、专栏、网络等媒体的精心设计,充分体现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牢牢把握思想宣传阵地建设,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二是实施“三百工程”,以看百部爱国电影、读百部爱国书籍、唱百首爱国歌曲为基础,开展“爱国爱家歌咏大赛”“观后感”“读后感”“征文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占领学生文化娱乐阵地,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三是通过悬挂名人画像、名人警句、校风校训、座右铭等来建设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教室文化,营造情趣高雅、身心和谐的公寓文化,培养文明卫生、勤俭节约的餐厅文化,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四是成立大学生文艺团、书法社、爱心奉献社、营销协会等各种文化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通过文化环境建设,大学生能够时时受到先进思想的感染,处处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2.切实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这是优化育人环境的硬环境。和谐美丽的校园自然环境使莘莘学子跨进校园看到的、接触的处处是俯拾不尽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为此,学院大力实施绿化、美化、靓化工程,努力建设园林校园,打造生态校园,通过楼房、亭台、雕塑及花木、草坪的精心设计,打造景观文化,充分发挥优美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从而寓思想教育于自然环境之中,实现陶情、育美之效果。
四、健全长效机制,提供保障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院党委不断加强领导和指导,完善组织、建立机制、提供保障。
1.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学院及时成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领导,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专门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管理、协调与落实,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教务处、学工部、院团委、党办、组宣部等党政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以及教学岗位和管理岗位的不同责任。
2.建立机制,强化责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各部门年度工作考评目标,与评优评先挂钩,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一把手负责制。
3.加强队伍,提高素质。一方面对专职政治课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公开选拔和实施聘用制、目标管理制方式,培养锻炼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工作作风过硬、管理能力较强的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队伍。他们以高昂的热情、充沛的精力、精细的工作,把管理和服务送到大学生最需要的地方,有效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进班级、进公寓、进头脑。
总之,通过课堂引领和多种课外形式的联合推进,加上优化育人环境,建立长效机制,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上下同心、左右协调、共同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和“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再接再厉,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7号)[Z].2005.
[3]郑永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浦玉忠.跟进式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N].光明日报,2006-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