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诺奖美丽邂逅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晴朗李寒,原名李树冬,生于1970年10月。河北河间人。诗人,译者。获第二届闻一多诗歌奖、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翻译奖等。出版诗集《三色李》(合集)、《空寂·欢爱》和《秘密的手艺》。译诗集《俄罗斯当代女诗人诗选》《午夜的缪斯:阿赫玛托娃诗选》(一、二卷)等。翻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我还是想你,妈妈》。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走进了更多国人的视野。在这之前,河北诗人、翻译家晴朗李寒已翻译、校译过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两部著作。资深媒体人高海涛近日对话晴朗李寒,让我们听一听他与诺奖作品之间的故事以及对文学与文化的解读。
  相遇阿列克谢耶维奇
  高海涛:您翻译过哪些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您是通过什么途径接触到这些作品的?
  晴朗李寒:到目前为止,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国内出版了四部著作:《我是女兵,也是女人》(1983年,又译《战争中没有女性》,再版时名为《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1985年,又译《最后的见证者》)、《锌皮娃娃兵》(1989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1997年,又译《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高莽先生翻译的《锌皮娃娃兵》是再版,我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校译。之后,独立翻译完成了她的《我还是想你,妈妈》。
  那是2014年,铁葫芦图书的编辑陈亮找到我,问我能否帮助校译一本俄文书稿,他们正在策划再版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锌皮娃娃兵》等几本著作。《锌皮娃娃兵》的首译者是高莽先生,因为他年事已高,不便再承担繁重的校译工作,问我是否能抽出时间。当时,我正翻译阿赫玛托娃诗全集,实在不想中断进程。另外,出于私心,觉得校译这样一本书稿,只是幕后的技术工作,费心费力,对自己的意义不大。但是,当我从网络上搜索这位女作家的资料,看到她的不凡经历,知道她曾多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时,觉得她与自己志趣相投。即选读了部分章节,并被深深吸引,再加上陈亮的恳切邀请,我便答应下来。还开玩笑似的对他说,没准儿她这就要得诺贝尔文学奖了呢。
  我翻译《我还是想你,妈妈》前后用了大概一年时间,最初是读原著,然后开始翻译,最后又反复修改好几遍。
  高海涛:您当时为什么要选择翻译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她的作品哪些方面打动了你?
  晴朗李寒:前面已经提到,翻译阿列克谢耶维奇并不是我自己主动的选择。是他们从众多译者中选择了我来承担这个任务。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也就是在校译她的《锌皮娃娃兵》的过程中,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深深打动了我。读到一个个幸存者讲述在战争中的亲身经历,我内心的震撼简直无以言表。因为此次合作,翻译她另一本著作《我还是想你,妈妈》的任务也顺理成章地落到了我的肩上。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有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他们中有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犹太人、靼鞑人、拉脱维亚人、茨冈人、哥萨克人、乌兹别克人、亚美尼亚人、塔吉克人……该书是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艺术文献系列作品“乌托邦的声音”的第二部,是一本卫国战争回忆录。书中的回忆者当时大多在6到12岁,他们是战争最公正、也是最不幸的见证者。儿童的眼睛所看到的战争,要比《战争中没有女性》里用女人的视线所记录的战争更加可怕。
  这种真实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翻译中我止不住的泪水数次夺眶而出。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整个世界的幸福,也抵不上一个无辜孩子脸上的一滴泪”,我想也可以用它来很好地概括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这也是她通过自己的系列写作所要表达的东西。
  诺奖与世界文学
  高海涛:您认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在当今世界文学中有着怎样的位置?开始翻译她的作品时,预料到她会获得世界性的文学奖吗?
  晴朗李寒:我认为,她和俄罗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的作家有着脉络上的传承关系。她和他们有着精神脉络的一贯性,尤其是弥赛亚精神。可以说她传承了苏俄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觉得自己重任在肩,任何压力都不能让自己放下笔,对重大历史事件不应该缺席,要真实记录。
  对于她的获奖,我当然感觉高兴和荣幸,却不意外,她的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都聚焦于重大历史事件中普通人在苦难中的遭遇,通过几乎不加修饰的记录,反映出更为真实的人性。作为新闻记者,她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视角,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事件中的普通当事人,寻找新闻背后的新闻。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作家或某种流派的领军人物,作品多以口述实录形式关注苏联时代重大历史事件中小人物的苦难,因此更为真实震撼,这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史上并不多见。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为“她的复调式的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非常恰当。
  这些作品几乎都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就是对人性的关注、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向往,表现出作者的悲悯情怀。此外她尊重史实的勇气也非常难得。我想正是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勇气与良知,始终坚持真实,加上她用自己独特且敏锐的视角介入现实,才使她的作品不光对当时社会,对当今时代也有重要意义。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风朴素、自然,没有过多的润色,叙述始终保持中立,仅仅是让叙述者陈述事实,把判断交给读者。她能获奖是因为她将眼光放在了经历重大历史事件的小人物身上,而不是那些人人皆知的大人物。普通人的视角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可以说她的真实记录,映现了一名作家、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
  高海涛:您是否有一种意识——让女性作家的作品更广泛地传播?
  晴朗李寒:确实,我翻译的俄罗斯的女性诗人作家要比男性诗人作家的作品多一些。包括俄罗斯女诗人阿赫玛托娃、丽斯年斯卡娅等等,以及上世纪60~80年代出生的优秀女诗人的作品。可能是因为她们的作品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细腻,更能触及人的灵魂,更容易打动我吧。但我并不打算刻意只翻译女性作家的作品,像我喜欢的男性作家曼德里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布罗茨基,我这些年也在断断续续地研究、翻译。   高海涛:您对诺奖有什么观点?世界性的文学奖项对世界文学有怎样的影响?
  晴朗李寒:我们都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是有一以贯之的宗旨和精神导向的,说是颁发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我觉得,这其中包括那些对人类良知的美好一面的表述、对极权统治的反抗的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每一位获奖者凭借它几乎是瞬间变得家喻户晓,让全世界的人都关注、认识、阅读这位作家的作品。它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普及,对世界文学的引领提升,都是有积极的意义的。应该说,这一百多年来,评出的多数作家,他们的作品至今大多还是很有生命力的。
  “河间俄语”的故事
  高海涛: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俄语,俄语汉语有什么异同?怎样通过汉语诠释、再现俄罗斯?
  晴朗李寒:简单说一下我为什么会学习俄语吧。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在河北省河间市景和镇,所有初中开办的外语课竟都是俄语,因为景和高中只有俄语。是的,1970年,我就出生在这块冀中平原的土地上,我只要上中学,就要学习俄语,没有别的选择。据说是“文革”时期,一位俄语教授发配到我们这里,他培训了第一批俄语老师。20世纪80年代初,我二哥上初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俄语老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舌头打嘟噜了。俄语课让二哥头疼,他的提前退学与之不无关系。值得自豪的是,河间四中因开办俄语提高了升学率,也可算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俄语人才。尽管到了大学后,大学的俄语教授们指出,我们说的是“河间俄语”,这也伤害不了我们多少自尊;等俄罗斯外教与我们交谈时,更是弄得他们张口结舌,大耸其肩,因为听不懂从我们口中说出的俄语,但这也没有伤害我们多少自尊。因为我们的学校向来培养的是纸上功夫,而不是嘴上功夫。
  俄语与汉语是两门相差悬殊的语言,学俄语是先易后难,语法尤为复杂。难怪有人说,学俄语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
  翻译的角色,说起来有些尴尬,就如同足球比赛中的守门员,球射入对方的球门好像没他什么事,一旦失败,毛病准是出在他那里。我搞商业谈判时就有这种感觉,买卖谈成,那是老板谈得好,谈不成,老板就怀疑是不是我哪里没译对。
  我也写诗,生怕人家误读自己的诗。所以在翻译人家作品时,我更是谨小慎微,恐怕因自己不慎,而使谬种遗患无穷。因外文词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也很多,故每逢此境必推敲再三。然,事实却是,一个托翁每一个译者译出的风格却不尽相同,概译者学识文风也不尽相同的缘故。遇到多义词,我毕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词,或是自己习惯的词。而我想那些翻译大家要高明得多,他们会很好地揣摩出原作者的用语习惯,语言风格,能保证原汁原味地译出来。可惜我现在还做不到,努力吧。
  诗歌和书店
  高海涛:您翻译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我还是想你,妈妈》销售情况如何? 您经营的独立书店专营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吗?
  晴朗李寒:自从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后,她的这些书就脱销了,甚至刚刚上市就被一抢而空。出版社不得不再版加印。目前来看,销售情况不错,肯定会多次再版吧。我作为译者,样书也都是到了十月底才收到。不过,不管出版社加印多少,这与我好像没什么关系了。我们都是一次性付清了翻译费。我这本《我还是想你,妈妈》,大概十六万字,我的稿费扣掉税后是一万两三千。我自己经营的晴朗文艺书店进了这四部著作,已经销售了近百套,许多朋友都想得到我的签名本,我这也算是沾了些作者的光吧。
  高海涛:听说您个人多年从事诗歌创作,在青年诗坛,在院校青年文学爱好者中很有影响。您想过将来摘取诺奖吗?您个人的作品,最期待什么样的传播路径?
  晴朗李寒:哈,谢谢!直言不讳地说,每个写作者都可能梦想得到这个奖吧?但是,我有自知之明,自己的写作水平毕竟还是相差太远。因为有了互联网,纸媒的影响力近几年有些削弱了,但我还是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印到纸上,有人能够读到它们。我认为,自己写的诗歌不属于大众,因此,并不奢望会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有很多读者。如果能有几位真正的知音,我就已经很知足了。
  高海涛:能谈谈您的人生历程、成就、感悟和今后规划吗?
  晴朗李寒:我的人生经历不算复杂。这四十多年,几乎一半时间在农村,一半在城市。其中有五六年在国外。1992年毕业后做商务翻译工作,前后持续了将近十年。结婚有了孩子,不再出国,在国内从事了将近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从2012年起,辞职,与失业的妻子办起了书店,到现在也已经三年了。感到欣慰的是,从小一直就热爱文学,喜欢与文字打交道。至于有点小成就,也不足称道。人生过半,许多事都不再着急,开始做减法。生活尽量简单,交愿意结交的人,说想说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安静地在图书中消磨时光,买书,藏书,读书,著书,译书,卖书,这让我觉得非常好。也许,就这样,一直下去,与书俱老吧!(本文及封面图片由晴朗李寒提供)
其他文献
奶白地儿上一把又一把形似“吉他”的蓝色音符浮摆飘摇,我担心那些蓝色的吉他下一秒钟飞出来,没头脑地胡飘乱撞。那些深沉的、介乎黑蓝之间的吉他挂在她身上,随着裙幅的摆动忽隐忽现。那是她最像样的一件衣裳。我不觉察裙子的美,也不觉得穿裙子的人有多美——的确不美,还有些邋遢。一闭眼,多年不见的脸孔和身形,清晰得像刚刚别过。她的五官拆分开来,哪一处都经得起端详。近乎完美的杏眼,除了眼角有些过早下耷。眉淡,眉形倒
《牌坊》讲述了腐朽无能的清政府为保住慈禧性命,使政权苟延残喘,为1900年义和团事变期间、被清军枪杀的德国公使克林德修建一座纪念碑式的汉白玉石牌坊的故事。茂兴营造行接到了这个差事,掌门人蒯鹤年以及整个蒯氏家族陷入了内外交困中,故事中家族的命运与民族的兴衰交叠。《牌坊》是北京特色的故事,同时也是北京的历史。剧首、剧尾两个量身打造的京韵大鼓唱段,使《牌坊》极具北京韵味。此剧由杨立新执导。
回到家的奶奶很兴奋,逢人就说孙子带她去旅游了,然后就迫不及待叙说路途中的见识多么精彩有趣。看奶奶如此开心,他心里莫名的不是滋味儿,因为那根本算不上旅游,他只不过是趁周末,临时起意带奶奶去城郊的一个度假村散了散心。   看着奶奶一改往日沉闷变得神采飞扬的模样,他的心怦然一动。   “奶奶,公司安排我两周后去海南休假,可以带一名家属去呢,奶奶,到时您陪我去好不好?”   奶奶十分认真地说:“需要
《北大商业评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社三家主办方于2007 年5 月18 日在北京正式宣布:“第四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度盛典暨2007 中国人力资源年度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年度颁奖大会暂定于2007 年10 月20 日在北京举行。  本届盛典的年度主题为“雇主品牌 国际化 专业化”。会议议题为:  1.打造雇主品牌的方法与实践;  2.雇主品牌建立与企业内在价值
教育咨询师:打造一张新面孔    曾经有人预测,21 世纪将是IT 和咨询的时代。  这一朝阳产业正在我们身边遍地开花,勾勒出阳光普照的未来。《职业》分别从传统和新兴的咨询业中挑选了几位代表,他们代表了这一行业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企业管理的外包让以管理咨询为首的传统咨询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对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让更多一对一的咨询走进了个人的职业和家庭生活。    近日,精品学习
职场曾风靡“ 什么挣钱做什么”。在这个行行出状元的新经济年代,含金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职业层出不穷。在《职业》杂志奉献给读者的年度盘点中,自然少不了最热门职业的盘点。而我们所定义的最热门职业即2007 年度人才需求量最大的、高薪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受职场人士追捧的职业。     项目管理师    上榜理由:项目管理师是我国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职业,未来几年也仍将是受追捧的热门职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
对王松涛女士的画作心慕已久。直到2016年松涛美术馆在北京房山开馆,我有幸参加了开馆仪式,同时参观欣赏了王松涛中国画作品展,才对松涛女士的画作有了系统的欣赏,那画作透达出来的“松涛雅歌”久久在耳边回荡,真是一场心灵的享受。  松涛女士是河北武安人,著名画家,不仅自己在中国山水画中不断探索,还培养了河北省美协主席祁海峰等子女成为著名画家。让人敬佩的是松涛女士一生执着于艺术,追求艺术的真善美,一生修炼
新春佳节,亲人团圆,朋友相聚,喜事来临,少不了举杯碰盏,放怀一饮。欢乐时刻的酒并非千杯不醉,真的喝高了你不妨试试以下方法解酒、救急。  1.牛奶醒酒法醉酒者可饮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护胃黏膜,缓解对酒精的吸收。  2.甘蔗汁醒酒法 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严重者可榨出甘蔗汁灌服,能醒酒。  3.皮蛋醒酒法醉酒时,取1 ~2 只皮蛋,蘸醋服食,可以醒酒。  4.白菜醒酒法 将大白菜心切成
  
大部分人进入社会、参与工作以后,多多少少都会丢失对周遭自然世界的感知力。人,是一种社会性的智慧生物,也许能够忍耐孤独、忍受存在绝境,但总还是需要陪伴,跨越种族和物种的亲密关系亦能在某些孤独时刻赋予人存在的慰藉,甚或存在的意义。依靠动物去描述这种绝境中的“慰藉”,或者通过动物视角叙述生存处境的文学作品非常多,赵经纬的短篇小说《花鼠,花鼠》正是这一庞大谱系中新生的佳作。  花鼠,南方的朋友可能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