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世界共选拔了900余名航天员,其中女航天员90名。我国共有航天员21名,其中女航天员2名。综合两项数据不难看出,男女航天员的比例大约为9:1。女航天员所占比例为何这么小?她们的太空生活又有何特殊之处?针对这些问题,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
环球人物杂志:男女航天员数量为何会如此悬殊?
庞之浩:男女航天员根据自身优势的不同,在太空中的分工也有所不同。男航天员大多都是从战斗机的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体能较好,既能做飞行专家,也能做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女航天员则较多从运输机飞行员甚至没有驾驶经验的人中选拔,除了个别人承担飞行任务,如驾驶航天器甚至成为女指令长之外,主要是做任务专家,如操作机械臂、维护设备和从事一些常规试验,还可担任载荷专家,从事特殊的科学实验。同样是执行任务,由于女性在月经期间出舱,容易因全身血容量减少而患上减压病,像太空出舱这样消耗体力的任务也一般由男航天员完成,
目前,从航天员的身体承受能力考虑,也从发射和返回成本考虑,大多数国家的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工作最多每半年一轮换。“神九”此次会在太空中停留13天,以后可能会达到3个月乃至半年。在这样的情况下,体力较好、适合从事多样性工作的男性在航天员中所占比例自然较大,而适合从事较长期太空作业的女航天员数量并不太多。
环球人物杂志: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挑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庞之浩:首先,若要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没有女性的参与是不完整的。女航天员上天,有利于更深入地研究男女航天员在太空的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差距和变化等。其次,女航天员在太空中有她独特的优势,如适应能力更持久、耐寂寞能力更强等等。其三,女性在执行任务时的敏锐性更强,心更细,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也较强。其四,女航天员上天会为乘组带来活力,增加效率、减少失误,也就是所谓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其五,女航天员的雌激素和铁的代谢优于男航天员,在长期的太空生活中不容易铁中毒,不容易出现血管痉挛和心律紊乱。当然,女航天员的体重较轻,比男航天员更“经济”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环球人物杂志:女航天员在太空中逗留对相关技术提出了什么要求?其中有哪些是目前还达不到的?
庞之浩:比如这一次,“天宫一号”就专门为女航天员准备了隔离舱,设立了两个独立的睡眠区和单独的厕所,每个男女航天员都有专用的睡袋,不但可以防噪音,还可以保护女航天员的隐私。另外,刘洋的手套也是按照她的手模做的。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比如,由于女航天员很少承担飞行任务,舱外航天服都是按照男性的身体标准统一定做的,虽然价值3000万元,但重达120公斤,实在太沉,穿完后只能留在太空,没办法拿回来。
环球人物杂志:在太空中,女航天员还会受到哪些照顾?
庞之浩:按照一般的国际惯例,在太空用水分配问题上,女航天员会得到相应的照顾,分到较多的水,有的国家还允许女航天员带一些无毒无污染的化妆品。首次在太空停留169个昼夜的俄罗斯女航天员孔达科娃就曾表示,“在轨道站上也可化妆,不过站上的工作很多,顾不上化妆,只在节日才稍加修饰。在失重状态下,梳头最简单,只要梳好一种发型,它就会永远保持不变,丝毫不乱”。
环球人物杂志:生育似乎是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庞之浩:女航天员选拔的特别之处主要是进行妇科检查,并在放射性检查之前进行妊娠检查,如果怀孕则不能飞天。
我们掌握了不少女航天员返回地球后怀孕生子的正面案例。比如,世界上第一个“女太空人”捷列什科娃回到地球5个月后,与一名男航天员结婚,第二年便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孩;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苏联女宇航员萨维茨卡娅也在返回地球一年半后“喜得贵子”。
当然,有相关专家给出统计数据,称国外进过太空的女航天员中,80%在进入太空时都没有过生育经历,她们之中,40%在怀孕后流产,9%出现了死产。
在对这些女航天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流产、死产、畸形儿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航天飞行,而是她们的年龄。她们多在30至35岁被选拔为航天员,经过几年训练、执行任务,返回地球后为了保险起见再休息一段时间,便成了高龄产妇。因此,在执行航天任务时,对已婚生育且是自然分娩的女航天员会优先考虑。选择已婚生育的女航天员,可以规避对她们生儿育女带来的不利影响,且生育过的女航天员在身体及心理素质方面都更加成熟。自然分娩当然是为了避免疤痕的影响。
环球人物杂志:可此次为什么是尚未生育的刘洋最终入选?
庞之浩:还没有生育的确是刘洋面临的问题和遗憾。但据专家介绍,刘洋没有短板,性格开朗,心理素质好。她的入选,是根据优中选优的原则最后确定的。
环球人物杂志:男女航天员数量为何会如此悬殊?
庞之浩:男女航天员根据自身优势的不同,在太空中的分工也有所不同。男航天员大多都是从战斗机的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体能较好,既能做飞行专家,也能做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女航天员则较多从运输机飞行员甚至没有驾驶经验的人中选拔,除了个别人承担飞行任务,如驾驶航天器甚至成为女指令长之外,主要是做任务专家,如操作机械臂、维护设备和从事一些常规试验,还可担任载荷专家,从事特殊的科学实验。同样是执行任务,由于女性在月经期间出舱,容易因全身血容量减少而患上减压病,像太空出舱这样消耗体力的任务也一般由男航天员完成,
目前,从航天员的身体承受能力考虑,也从发射和返回成本考虑,大多数国家的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工作最多每半年一轮换。“神九”此次会在太空中停留13天,以后可能会达到3个月乃至半年。在这样的情况下,体力较好、适合从事多样性工作的男性在航天员中所占比例自然较大,而适合从事较长期太空作业的女航天员数量并不太多。
环球人物杂志: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挑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庞之浩:首先,若要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没有女性的参与是不完整的。女航天员上天,有利于更深入地研究男女航天员在太空的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差距和变化等。其次,女航天员在太空中有她独特的优势,如适应能力更持久、耐寂寞能力更强等等。其三,女性在执行任务时的敏锐性更强,心更细,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也较强。其四,女航天员上天会为乘组带来活力,增加效率、减少失误,也就是所谓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其五,女航天员的雌激素和铁的代谢优于男航天员,在长期的太空生活中不容易铁中毒,不容易出现血管痉挛和心律紊乱。当然,女航天员的体重较轻,比男航天员更“经济”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环球人物杂志:女航天员在太空中逗留对相关技术提出了什么要求?其中有哪些是目前还达不到的?
庞之浩:比如这一次,“天宫一号”就专门为女航天员准备了隔离舱,设立了两个独立的睡眠区和单独的厕所,每个男女航天员都有专用的睡袋,不但可以防噪音,还可以保护女航天员的隐私。另外,刘洋的手套也是按照她的手模做的。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比如,由于女航天员很少承担飞行任务,舱外航天服都是按照男性的身体标准统一定做的,虽然价值3000万元,但重达120公斤,实在太沉,穿完后只能留在太空,没办法拿回来。
环球人物杂志:在太空中,女航天员还会受到哪些照顾?
庞之浩:按照一般的国际惯例,在太空用水分配问题上,女航天员会得到相应的照顾,分到较多的水,有的国家还允许女航天员带一些无毒无污染的化妆品。首次在太空停留169个昼夜的俄罗斯女航天员孔达科娃就曾表示,“在轨道站上也可化妆,不过站上的工作很多,顾不上化妆,只在节日才稍加修饰。在失重状态下,梳头最简单,只要梳好一种发型,它就会永远保持不变,丝毫不乱”。
环球人物杂志:生育似乎是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庞之浩:女航天员选拔的特别之处主要是进行妇科检查,并在放射性检查之前进行妊娠检查,如果怀孕则不能飞天。
我们掌握了不少女航天员返回地球后怀孕生子的正面案例。比如,世界上第一个“女太空人”捷列什科娃回到地球5个月后,与一名男航天员结婚,第二年便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孩;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苏联女宇航员萨维茨卡娅也在返回地球一年半后“喜得贵子”。
当然,有相关专家给出统计数据,称国外进过太空的女航天员中,80%在进入太空时都没有过生育经历,她们之中,40%在怀孕后流产,9%出现了死产。
在对这些女航天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流产、死产、畸形儿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航天飞行,而是她们的年龄。她们多在30至35岁被选拔为航天员,经过几年训练、执行任务,返回地球后为了保险起见再休息一段时间,便成了高龄产妇。因此,在执行航天任务时,对已婚生育且是自然分娩的女航天员会优先考虑。选择已婚生育的女航天员,可以规避对她们生儿育女带来的不利影响,且生育过的女航天员在身体及心理素质方面都更加成熟。自然分娩当然是为了避免疤痕的影响。
环球人物杂志:可此次为什么是尚未生育的刘洋最终入选?
庞之浩:还没有生育的确是刘洋面临的问题和遗憾。但据专家介绍,刘洋没有短板,性格开朗,心理素质好。她的入选,是根据优中选优的原则最后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