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问题情境;探索求解;数学教学
1 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注重传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但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学生的兴趣,忽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显得比较枯燥,缺乏吸引力。新课程继承了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即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予充分的关注。同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增加了密切联系生活,反映数学发展的新内容、新思想,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掀开了新的一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创设问题情景,优化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 问题情境的创设
2.1 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
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2.1.1 启发诱导原则。在教学中贯彻启发诱导原则,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
2.1.2 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使学生掌握知识能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书本知识。
2.1.3 及时反馈原则。教学过程是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是在刺激反应和纠正反应中进行的,学生只有在不断的错误——理解——纠正的循环认知中,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设置疑惑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辩明正误,从而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
2.1.4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觉地应用教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求
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不切实际、抽象空洞的问题情境只会使学生产生高深莫测的心理困惑。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应具备以下要素:
2.2.1 具有最近发展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则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现代数学理论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探究,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向“未來的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以原有知识为基础,以新知识为目标,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2.2 具有真实性
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必须于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现实生活中的规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
2.2.3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具有开放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探究结论的兴趣,调动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
2.2.4 具有连续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连续性,能起到承前启后、温故知新的作用。问题情境可以具有单一的连续性,也可以具有层层递进的梯度式的连续性。
2.3 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问题一定要有梯度、有连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理念。
2.3.1 创设故事性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在教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时,就利用故事来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上课伊始,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聪明的小猴子可以在地上列竖式计算乘法,但后来,小猴子被动物园的叔叔阿姨们请进了动物园,动物园的地面是水泥的,小猴子再也不能在地上列竖式了,慢慢地也就不会算乘法了——学生们听到这里,都瞪大了眼睛,他们也为小猴子着急。这样,整体的教学情境开始形成。这时,教师话锋一转,说:“小猴子的妈妈安慰它,不用列竖式也能计算出结果。”这时,学生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也迫切想知道“不用列竖式来计算”的方法。这样,生动的教学情境产生了。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发展,学生在故事营造的欢快气氛中掌握了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来简便计算的方法。
2.3.2 创设质疑性的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故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时机,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2.3.3 创设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叶澜教授曾经提到:教师的主导在于塑造学生为学习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因此,要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学习中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诱发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4分米,宽3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又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变化吗?”有的学生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12平方分米。”有的学生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12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2.3.4 创设游戏性的问题情境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论
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在教学环节的衔接、转折、延伸处,或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递进、深化时,可以充分利用图表、挂图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但没有创设价值的或无回旋余地的就不用创设问题情景了,牵强附会起不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如果我们在设计每一个教案的时候都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灵魂”,我们就会创设出更贴切的问题情境,符合课改的要求,能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不仅给人以新颖奇异之感,而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能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毅力,它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灵性飞扬的磁场,能使学生身心获得和谐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潘振嵘.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尝试[J].2003(11).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元洲小学)
1 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注重传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但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学生的兴趣,忽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显得比较枯燥,缺乏吸引力。新课程继承了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即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予充分的关注。同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增加了密切联系生活,反映数学发展的新内容、新思想,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掀开了新的一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创设问题情景,优化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 问题情境的创设
2.1 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
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2.1.1 启发诱导原则。在教学中贯彻启发诱导原则,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
2.1.2 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使学生掌握知识能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书本知识。
2.1.3 及时反馈原则。教学过程是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是在刺激反应和纠正反应中进行的,学生只有在不断的错误——理解——纠正的循环认知中,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设置疑惑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辩明正误,从而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
2.1.4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觉地应用教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求
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不切实际、抽象空洞的问题情境只会使学生产生高深莫测的心理困惑。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应具备以下要素:
2.2.1 具有最近发展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则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现代数学理论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探究,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向“未來的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以原有知识为基础,以新知识为目标,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2.2 具有真实性
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必须于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现实生活中的规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
2.2.3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具有开放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探究结论的兴趣,调动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
2.2.4 具有连续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连续性,能起到承前启后、温故知新的作用。问题情境可以具有单一的连续性,也可以具有层层递进的梯度式的连续性。
2.3 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问题一定要有梯度、有连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理念。
2.3.1 创设故事性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在教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时,就利用故事来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上课伊始,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聪明的小猴子可以在地上列竖式计算乘法,但后来,小猴子被动物园的叔叔阿姨们请进了动物园,动物园的地面是水泥的,小猴子再也不能在地上列竖式了,慢慢地也就不会算乘法了——学生们听到这里,都瞪大了眼睛,他们也为小猴子着急。这样,整体的教学情境开始形成。这时,教师话锋一转,说:“小猴子的妈妈安慰它,不用列竖式也能计算出结果。”这时,学生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也迫切想知道“不用列竖式来计算”的方法。这样,生动的教学情境产生了。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发展,学生在故事营造的欢快气氛中掌握了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来简便计算的方法。
2.3.2 创设质疑性的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故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时机,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2.3.3 创设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叶澜教授曾经提到:教师的主导在于塑造学生为学习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因此,要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学习中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诱发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4分米,宽3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又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变化吗?”有的学生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12平方分米。”有的学生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12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2.3.4 创设游戏性的问题情境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论
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在教学环节的衔接、转折、延伸处,或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递进、深化时,可以充分利用图表、挂图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但没有创设价值的或无回旋余地的就不用创设问题情景了,牵强附会起不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如果我们在设计每一个教案的时候都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灵魂”,我们就会创设出更贴切的问题情境,符合课改的要求,能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不仅给人以新颖奇异之感,而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能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毅力,它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灵性飞扬的磁场,能使学生身心获得和谐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潘振嵘.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尝试[J].2003(11).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元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