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品德与社会学科组承担了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分层教学与评价的实践研究”,并希望借此机会,全面提高我校综合组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转眼间一学年即将过去,我们课题组理清要求,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课题研究的阶段工作。全体课题组成员以新课程的理念为导向,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作业分层评价;学困生;自信心;积极教学评价
一、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
分层教学,目前在许多国家被采用。为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推动小学品德课程改革,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对不同学生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次的评价,人人都能在课堂上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过程
(一)分层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整体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班级优等生有哪些,学困生有多少,其他就是中等学生。优等生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学习兴趣浓,成绩好;学困生大多数来自单亲家庭,或父母工作忙、做生意而无暇顾及孩子,他们没有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多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全托管到亲戚朋友家,学习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学习积极性不高,消极厌学,但自尊心很强,特别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他们还不遵守课堂纪律,甚至有时以顶撞老师来引起注意,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虚荣心。中等学生基础较好,接受能力一般,情绪不够稳定,学习成绩中等,这类学生占班级绝大多数。
(二)分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优等生而言,一节课所学内容可能“吃不饱”,对学困生则是“吃不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和其他学生相比均有一定的差异。如对于有的提问,学困生只要能判断对与错就行了,但优等生不仅要判断对与错,还要说出为什么。作业也按必做题和选做题筛选布置,以巩固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礎知识,并对学生的作业分层评价。
(三)分层评价,激励学困生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评价的标准应该具有多维性,这是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形象概括。对于行为习惯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出难度较大的问题,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中等生要看到他们的成绩,如回答的不完整、不准确,应及时激励、鼓励。如他们一旦回答出哲理性强的问题时,要加倍鼓励,给他们以学习上的信心。对于学困生要善于发现那些优点,使用“放大镜”寻找学困生身上十分微弱的闪光点,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如上课时,只要他们坐得端正,就给予表扬;回答问题时答对一半也给予肯定,让他们随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学困生也会燃起自信的火焰,步入优等生的行列
(四)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实施分层练习和评价
教师要想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就应该承认并接受学生在学习上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针对每一类甚至每一名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辅导和训练,再进行分层次的鼓励性评价。例如:五年级上册《诚信是金》一课,交流“怎样做才是诚信的表现”可以从三个层次回答:(1)你在平时是如何做到诚信的;(2)针对好朋友如果不诚信,你会这么做?(3)从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不诚信行为导致的后果去说说诚信的重要性。
激励的方式方法很多,现略举几个事例:
1.运用延迟性评价,激发创新活力
运用延迟性评价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延迟性评价,是指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便会说出许多答案和设想,当然它们的质量有所差异。此时,教师应认真倾听,不宜过早地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评价。
2.肯定与否定要恰当
教学评价的肯定功能是能够发挥积极的影响,但是评价的否定功能可能对道德行为产生消极的方面。因此,教学评价的肯定功能与否定功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
3.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
在现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评价者(即教师)与被评价者(即学生)之间有一种领导和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评价要真实。
(五)分层评价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在情感领域的沟通提供条件
为客观评价学生品德行为表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设计了学生行为评价表,学生完成实践作业时,要确定评价内容和完成作业的时间,以便对自己的实践经历进行回顾和记录,并作出真实评价。
学生行为评价表:
自信从哪来?我们教师的一个教育行为会改变学生一生对学习的认识,也会让他建立自信,重新审视自己:“我是可以的!”让我们用细心和耐心慢慢地等待生命的成长,难道这没有可能吗?教育需要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
三、学校在实施这一课题过程中得到的几点收获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学校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培养学生道德意志,端正学生道德行为等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一,转化了学困生,促进了优等生,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根据跟班调查显示:实施分层教学的班级学困生数量在减少,优等生数量明显在扩大,班级的成绩平均分上升幅度明显。
第二,融洽了师生感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一年来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和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与教师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困生同样受到了教师的关爱,找回了自信。
第三,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课题的研究及实施,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受到了社会的好评,这些都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分层教学实践的决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中小学德育》2018年11期.
《教育心理学》王晓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
转眼间一学年即将过去,我们课题组理清要求,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课题研究的阶段工作。全体课题组成员以新课程的理念为导向,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作业分层评价;学困生;自信心;积极教学评价
一、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
分层教学,目前在许多国家被采用。为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推动小学品德课程改革,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对不同学生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次的评价,人人都能在课堂上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过程
(一)分层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整体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班级优等生有哪些,学困生有多少,其他就是中等学生。优等生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学习兴趣浓,成绩好;学困生大多数来自单亲家庭,或父母工作忙、做生意而无暇顾及孩子,他们没有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多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全托管到亲戚朋友家,学习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学习积极性不高,消极厌学,但自尊心很强,特别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他们还不遵守课堂纪律,甚至有时以顶撞老师来引起注意,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虚荣心。中等学生基础较好,接受能力一般,情绪不够稳定,学习成绩中等,这类学生占班级绝大多数。
(二)分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优等生而言,一节课所学内容可能“吃不饱”,对学困生则是“吃不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和其他学生相比均有一定的差异。如对于有的提问,学困生只要能判断对与错就行了,但优等生不仅要判断对与错,还要说出为什么。作业也按必做题和选做题筛选布置,以巩固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礎知识,并对学生的作业分层评价。
(三)分层评价,激励学困生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评价的标准应该具有多维性,这是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形象概括。对于行为习惯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出难度较大的问题,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中等生要看到他们的成绩,如回答的不完整、不准确,应及时激励、鼓励。如他们一旦回答出哲理性强的问题时,要加倍鼓励,给他们以学习上的信心。对于学困生要善于发现那些优点,使用“放大镜”寻找学困生身上十分微弱的闪光点,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如上课时,只要他们坐得端正,就给予表扬;回答问题时答对一半也给予肯定,让他们随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学困生也会燃起自信的火焰,步入优等生的行列
(四)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实施分层练习和评价
教师要想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就应该承认并接受学生在学习上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针对每一类甚至每一名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辅导和训练,再进行分层次的鼓励性评价。例如:五年级上册《诚信是金》一课,交流“怎样做才是诚信的表现”可以从三个层次回答:(1)你在平时是如何做到诚信的;(2)针对好朋友如果不诚信,你会这么做?(3)从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不诚信行为导致的后果去说说诚信的重要性。
激励的方式方法很多,现略举几个事例:
1.运用延迟性评价,激发创新活力
运用延迟性评价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延迟性评价,是指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便会说出许多答案和设想,当然它们的质量有所差异。此时,教师应认真倾听,不宜过早地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评价。
2.肯定与否定要恰当
教学评价的肯定功能是能够发挥积极的影响,但是评价的否定功能可能对道德行为产生消极的方面。因此,教学评价的肯定功能与否定功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
3.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
在现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评价者(即教师)与被评价者(即学生)之间有一种领导和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生,评价要真实。
(五)分层评价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在情感领域的沟通提供条件
为客观评价学生品德行为表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设计了学生行为评价表,学生完成实践作业时,要确定评价内容和完成作业的时间,以便对自己的实践经历进行回顾和记录,并作出真实评价。
学生行为评价表:
自信从哪来?我们教师的一个教育行为会改变学生一生对学习的认识,也会让他建立自信,重新审视自己:“我是可以的!”让我们用细心和耐心慢慢地等待生命的成长,难道这没有可能吗?教育需要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
三、学校在实施这一课题过程中得到的几点收获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学校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培养学生道德意志,端正学生道德行为等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一,转化了学困生,促进了优等生,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根据跟班调查显示:实施分层教学的班级学困生数量在减少,优等生数量明显在扩大,班级的成绩平均分上升幅度明显。
第二,融洽了师生感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一年来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和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与教师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困生同样受到了教师的关爱,找回了自信。
第三,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课题的研究及实施,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受到了社会的好评,这些都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分层教学实践的决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中小学德育》2018年11期.
《教育心理学》王晓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