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 探索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旧的教育理理念和教育思想已不能适应新的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就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推行创新教育。同时,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等。
  一、为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的重心转移,力争创造适宜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尝试着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积极地进行创新。例如:在上课时,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质疑。这样,不仅可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且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智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允许有不同答案。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的思想僵化,从而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
  二、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教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取长补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教师都不要让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
  三、加强思维训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目标,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加强各种思维训练。
  1.加强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在思考问题时,教师要想提出尽可能多的新见解,必须依靠聚合思维,它是跟着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的轨迹循环往复,直到创造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项选择、多题一解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形式训练发散思维。
  2.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
  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非逻辑思维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部分。但是直觉和灵感产生以后,还必须经过逻辑思维的严密论证和实践检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一方面通过示范、引导和逐步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抽象和概括,并运用有关知识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作出判断、推理,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猜想的心智,为探求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
  3.注重发散思维习惯的养成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和信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心地引导学生的求异意识,从而养成发散思维习惯,促进学生的探索创新。例如:当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出现求异因素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求异成果的价值。当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应细心点拨、潜心疏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这样,学生会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面对问题时就会积极地作出“还有另解吗?”的求异思考,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挖掘。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忆和思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还应该激励学生去思索、去动手。”数学教学一直是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
  五、重视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个性的培养
  首先,创新过程是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强烈的情感活动过程。那些具有杰出创造才能的人,他们的发明和发现始终伴随着崇高的情操。其次,个性在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新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创新成就的大小。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总之,创新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以人为本,努力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潜能和创新情感,使之走上健康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1999-8-25.
  [2]李其福.自主探索的几种方法.中小学数学(教师版),2003,(3).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华建宝.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99-1-25.
  [5]柯梅.对数学课程标准下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探讨.中小学数学(教师版),2003,(1-2).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统编教材七至九年级的统计,阅读教学包括讲读、阅读和独立阅读三类。课文所用的课时,约占初中语文教学总课时的五分之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问题最多,效率最低,浪费最大。对于阅读教学,许多教师感到越教越没有底,学生也越来越没有兴趣。我结合多年的教学谈谈中学语文。  一、激情朗读,激发兴趣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些教师上课不注意感情投入,精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教学探究和深入实践,深刻地体会到语文新课标所指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
摘 要: 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因此,他们认识的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应运而生,网络是新生事物,教学是最基本的要素,在语文课堂中,只有两者科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低段语文教学 应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
电力系统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电力企业的员工为企业发展,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做好员工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份内的事情.同
本文在分析技师院校会计专业班主任配备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会计专业班主任配备问题的对策,使班主任既重视常规的班级教育和管理,又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成为学生真正的人生
语文教学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感悟文本,感悟生活,感悟美和爱,教给学生的只是自己的或别人的感悟,学生从来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感悟,即使有一点,也是教师或教参强加给他们的。“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悟出的恐怕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对于相同的事物,每个人的思想和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统一,然而语文教学却有意无意地统一着学生的思想,剥夺了学生对课文切实的感
随着5G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体的发展,娱乐化信息的传播速度日益加快,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追逐娱乐信息的主要群体,娱乐日益泛滥并呈现出“泛娱乐化思潮”.本文从
民办高校大学生家庭条件好、思维活跃、个性化、兴趣广、实践能力强等,很适合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但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双创生态”尚未形成,创新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中职教育出现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对应的模块化课程建设,让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得到提高.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重在教育,STEAM作为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我国对于STEAM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