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92例(100眼)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未发生麻醉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0.1者6眼,0.1~0.3者4眼,0.3~0.5者24眼,0.5~0.8者55眼,>0.8者11眼。结论:表面麻醉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可提高视力,手术安全,具有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的特点。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2002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糖尿病白内障患者92例,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92例(100只眼),女46例,男46例,双眼手术者8例。年龄38~79岁,平均62岁。本组全部经内科诊断为2型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15例,5~6年者10例。52例經术前常规化验发现糖尿病,其余术前均无糖尿病诊断明确史,而患病年限不确切。术前空腹血糖10.2~19.3mmol/L,平均14.2mmol/L。术前眼部检查:术前视力光感-0.1,平均<0.04。视力光感~0.05者68只眼,0.05~0.3者27只限。色觉及光定位检查无异常,眼压在正常范围,裂隙灯下未见虹膜新生血管。散瞳后检查,晶状体皮质性浑浊21只眼,后囊下浑浊31只眼,健侧眼可看清眼底者共41例,其他均为正常眼底。
方法:①术前准备:本组92例患者均经过内科会诊确诊,并有内科医生指导给予应用降糖药物和饮食控制,将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再行白内障手术。手术前、后3天口服消炎痛25mg,每日3次。②手术方法:白内障摘除术常规进行术前准备。术前30分钟滴复方托吡卡胺散瞳3次,用0.5%利多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及局部球后麻醉,以巩膜隧道切口,瞳孔小的行虹膜切开,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后进行超声乳化,手法娩核或超声乳化吸出晶体核,用自动注吸系统吸净晶状体皮质。术中超声能量最低30%,最高60%,向前房再次注入黏弹剂,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黏弹剂下缝合切开的虹膜,巩膜切口常规缝合1~2针。本组术中有1眼后囊部破裂,但行前段玻璃体切割后,顺利植入睫状沟人工晶体;还有1眼后囊在晶状体乳化后部分向周边撕裂,但在避开撕裂口情况下仍较顺利植入囊袋内人工晶体。术毕,注射庆大霉素2万U和地塞米松2.5mg至球结膜下。术后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口服消炎痛25mg,日3次,连用5~7天。
结 果
术后视力回复情况:本组92例(100眼)中,术后视力恢复<0.1者6眼,0.1~0.3者4眼,0.3~0.5者24眼,0.5~0.8者55眼,>0.8者11眼。术中发现有黄斑出血4眼,陈旧性黄斑病变2眼,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3眼。术后无伤口不愈合与感染性眼内炎,术后检查眼底未发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讨 论
目前白内障患者治疗以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而糖尿病患者做人工晶体植入,易出现并发症。做好术前筛查、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变化、术后早期应警惕并发症出现(前房出血、眼内炎、术后晚期应警惕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出血等)。采取必要措施,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明显降低,而患者可能明显有视力提高。本组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人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高,糖尿病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证。
术前准备除包括做好眼科常规检查,并尽可能散瞳进行检查眼底,以解眼底情况。如眼底不能窥视,应及时借用眼超声仪和视网膜电生理仪来评价眼球后节的结构和功能状态,从而推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做到术前正确评估和手术后效果的预测。
血糖的控制:为确保手术安全,以免发生并发症,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血糖对减少术后反应无疑是必要的。本组均术前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并根据患者全身状况,选择手术时机。根据血糖浓度,可选用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或者应用胰岛索将血糖控制在7~8mmol/L。
并发症防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角膜水肿、前房纤维渗出、虹膜后粘连、色素播散、人工晶体夹持等。①术前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防止术中瞳孔缩小。若术前瞳孔较小,晶体核较硬,超声乳化手术不宜实施,若术中瞳孔直径<5mm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相当危险,极易造成瞳孔缘损伤、前房出血、晶体后囊破裂等。多以现代囊外摘除术为宜,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②患者术后并发症并非完全与糖尿病有关,因为手术本身就是对眼内组织的刺激,更与手术方式操作技巧、术者操作熟练程度、黏弹剂、灌注液、人工晶体质量等均有密切关系。因此术中应积极控制出血或避免眼外血液流入前房;前房内注入高质量黏弹剂保护角膜内皮及色素膜;掌握好超声能量和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视网膜损伤;控制器械进入前房的次数,减少手术对色素膜的刺激;确保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减少瞳孔活动时虹膜与人工晶体表面的摩擦减轻炎症反应。术中将前房内黏弹剂和所有可见的组织碎片冲洗干净。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中容易发生虹膜色素脱落,术后前房色素弥散,纤维性渗出比较严重,术后1~3周大部分吸收。本组术中有玻璃体溢出2眼;前房出血4眼;术后黄斑囊样水肿1眼,玻璃体出血3眼。术后发生角膜水肿6例,前房纤维渗出及色素播散发生个4例。经治疗在术后1~2周内逐渐消失。
总之,虽然糖尿病白内障手术会有很多危险因素,只要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正确评估患者全身及眼部情况,术中注意操作技巧的掌握,在有效、严格、稳定控制血糖的前提下,术后加强观察及处理,是糖尿病患者能否度过危险期及手术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2002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糖尿病白内障患者92例,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92例(100只眼),女46例,男46例,双眼手术者8例。年龄38~79岁,平均62岁。本组全部经内科诊断为2型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15例,5~6年者10例。52例經术前常规化验发现糖尿病,其余术前均无糖尿病诊断明确史,而患病年限不确切。术前空腹血糖10.2~19.3mmol/L,平均14.2mmol/L。术前眼部检查:术前视力光感-0.1,平均<0.04。视力光感~0.05者68只眼,0.05~0.3者27只限。色觉及光定位检查无异常,眼压在正常范围,裂隙灯下未见虹膜新生血管。散瞳后检查,晶状体皮质性浑浊21只眼,后囊下浑浊31只眼,健侧眼可看清眼底者共41例,其他均为正常眼底。
方法:①术前准备:本组92例患者均经过内科会诊确诊,并有内科医生指导给予应用降糖药物和饮食控制,将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再行白内障手术。手术前、后3天口服消炎痛25mg,每日3次。②手术方法:白内障摘除术常规进行术前准备。术前30分钟滴复方托吡卡胺散瞳3次,用0.5%利多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及局部球后麻醉,以巩膜隧道切口,瞳孔小的行虹膜切开,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后进行超声乳化,手法娩核或超声乳化吸出晶体核,用自动注吸系统吸净晶状体皮质。术中超声能量最低30%,最高60%,向前房再次注入黏弹剂,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黏弹剂下缝合切开的虹膜,巩膜切口常规缝合1~2针。本组术中有1眼后囊部破裂,但行前段玻璃体切割后,顺利植入睫状沟人工晶体;还有1眼后囊在晶状体乳化后部分向周边撕裂,但在避开撕裂口情况下仍较顺利植入囊袋内人工晶体。术毕,注射庆大霉素2万U和地塞米松2.5mg至球结膜下。术后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口服消炎痛25mg,日3次,连用5~7天。
结 果
术后视力回复情况:本组92例(100眼)中,术后视力恢复<0.1者6眼,0.1~0.3者4眼,0.3~0.5者24眼,0.5~0.8者55眼,>0.8者11眼。术中发现有黄斑出血4眼,陈旧性黄斑病变2眼,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3眼。术后无伤口不愈合与感染性眼内炎,术后检查眼底未发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讨 论
目前白内障患者治疗以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而糖尿病患者做人工晶体植入,易出现并发症。做好术前筛查、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变化、术后早期应警惕并发症出现(前房出血、眼内炎、术后晚期应警惕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出血等)。采取必要措施,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明显降低,而患者可能明显有视力提高。本组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人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高,糖尿病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证。
术前准备除包括做好眼科常规检查,并尽可能散瞳进行检查眼底,以解眼底情况。如眼底不能窥视,应及时借用眼超声仪和视网膜电生理仪来评价眼球后节的结构和功能状态,从而推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做到术前正确评估和手术后效果的预测。
血糖的控制:为确保手术安全,以免发生并发症,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血糖对减少术后反应无疑是必要的。本组均术前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并根据患者全身状况,选择手术时机。根据血糖浓度,可选用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或者应用胰岛索将血糖控制在7~8mmol/L。
并发症防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角膜水肿、前房纤维渗出、虹膜后粘连、色素播散、人工晶体夹持等。①术前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防止术中瞳孔缩小。若术前瞳孔较小,晶体核较硬,超声乳化手术不宜实施,若术中瞳孔直径<5mm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相当危险,极易造成瞳孔缘损伤、前房出血、晶体后囊破裂等。多以现代囊外摘除术为宜,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②患者术后并发症并非完全与糖尿病有关,因为手术本身就是对眼内组织的刺激,更与手术方式操作技巧、术者操作熟练程度、黏弹剂、灌注液、人工晶体质量等均有密切关系。因此术中应积极控制出血或避免眼外血液流入前房;前房内注入高质量黏弹剂保护角膜内皮及色素膜;掌握好超声能量和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视网膜损伤;控制器械进入前房的次数,减少手术对色素膜的刺激;确保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减少瞳孔活动时虹膜与人工晶体表面的摩擦减轻炎症反应。术中将前房内黏弹剂和所有可见的组织碎片冲洗干净。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中容易发生虹膜色素脱落,术后前房色素弥散,纤维性渗出比较严重,术后1~3周大部分吸收。本组术中有玻璃体溢出2眼;前房出血4眼;术后黄斑囊样水肿1眼,玻璃体出血3眼。术后发生角膜水肿6例,前房纤维渗出及色素播散发生个4例。经治疗在术后1~2周内逐渐消失。
总之,虽然糖尿病白内障手术会有很多危险因素,只要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正确评估患者全身及眼部情况,术中注意操作技巧的掌握,在有效、严格、稳定控制血糖的前提下,术后加强观察及处理,是糖尿病患者能否度过危险期及手术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