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康宁
作者现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博士,东南大学特聘教授
经济学中有一个命题,或者说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叫做“资源的诅咒”(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即对于许多资源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而言,丰富的自然资源非但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福音,反而使这些国家陷入长期贫穷,几乎成了国家命运的诅咒。虽然并非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同意这种观点,但现实世界无数次证实这个命题的存在,拥有广袤土地和丰富资源的非洲至今还在受到这种诅咒。
飞机从约翰内斯堡出发,经过2个小时的飞行,就到了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上空。坐在舷窗边(临上飞机前特地要了一个靠窗的座位),我努力俯瞰大地,试图定格对这个国家的第一印象。进入眼帘的是成片未经开发的土地,还有散落在城市四周大量而零乱的低矮房屋。
中国人对赞比亚并不陌生,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援助的坦赞铁路使得当时所有的国人都记住了这两个非洲国家的名字。赞比亚上个世纪60年代曾是非洲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接受的国外经济援助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被世界银行列入中等收入国家。
进入到城市后,这座拥有100多万人口的非洲大城市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有点像中国70年代初的中等规模城市。房屋以平房为主,路上也跑着不少汽车,基本以日本造的二手车为主,但并不宽敞的马路上也没有出现堵车现象。多数交叉路口并没有红绿灯,而是以警察现场指挥作为替代,这一点很像中国城市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情景。不同于40年前中国的大城市,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根本就没有公共汽车,市民出行靠的是国内大城市曾经有过的招手即停的中巴,或者干脆就是步行,因为自行车也少。
根据国家的援非计划,我校对口援助赞比亚大学,到达卢萨卡的第二天就去了这个该国最好的大学。校园很美丽,因为有着成片的树林和开阔的操场,但校舍之“简约”超乎我想象。大学所有的建筑几乎都是“裸楼”,即只有水泥墙面和地面,没有任何装饰,连外墙涂料也没有。和校长及院长们会谈的会议室也很简陋(但很干净),墙上挂的是中国海尔老式空调,估计也是中国援助的。之前一天拜访中国大使馆时,大使告诉我们,赞比亚大学是独立后以色列帮助援建的,后来由于赞比亚支持和以色列作战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刚建好校舍没有装修就撤回去了,所以校舍都成了“裸楼”。今日卢萨卡有点像中国70年代初的情景,但赞比亚大学的硬件条件可能还比不上70年代初中国的大学。
赞比亚1964年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上保持了不少英国的传统。这里大学的官员与教授都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社会秩序稳定,居民的文明素养并不低,在这里几天从未见过国内常见的街头大声喧哗、乱扔烟头、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人显得很友善,但经济发展水平差强人意。赞比亚土地、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铜矿始终是该国的经济命脉,该国出口收入的90%都来自于铜矿产品。上世纪70年代铜矿价格猛跌,再加上石油价格暴涨(该国石油依靠进口),赞比亚的经济又回到了低收入国家水平。尽管近十年由于中国需求旺盛带动铜矿价格上升致使经济表现不错,但人均GDP也才只有1500美元左右,在非洲仍然是穷国之一。一些公共产品主要依靠外来援助,卢萨卡的医院是中国援助的,城市道路是日本援助的,公交系统没有人援助,所以就没有。
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赞比亚一样,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但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而不如那些自然资源贫瘠的国家。经济学家给出的解释是,正是由于天然资源的丰富,形成这些国家对资源性产品出口的依赖,人力资本得不到积累,失去许多资源以外更有价值的发展机会,最终落入“资源的陷阱”,丰富的资源反而成了对这些国家的诅咒。
“资源的诅咒”背后还隐含着一个解释,在许多国家,天然资源越丰富的地方,往往腐败越严重,公共产品的建设也得不到重视,政府成了一个不负责任的收税者。在结束赞比亚大学访问回酒店的路上,我特地到市区的一个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作了简单考察,看后几分震惊,几分领悟。购物中心的现代化程度不比中国差,其中一超市甚至够得上西方标准,商品不仅琳琅满目(几乎全是进口货),而且购物环境好于国内。为什么大学、公交汽车、医院这些公共产品非常落后,而购物中心、超市还有酒店这样的私人产品在这里却相当发达?这其中奥妙似乎在预示着天然资源的丰富与经济发展结果之间的关系。
作者现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博士,东南大学特聘教授
经济学中有一个命题,或者说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叫做“资源的诅咒”(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即对于许多资源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而言,丰富的自然资源非但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福音,反而使这些国家陷入长期贫穷,几乎成了国家命运的诅咒。虽然并非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同意这种观点,但现实世界无数次证实这个命题的存在,拥有广袤土地和丰富资源的非洲至今还在受到这种诅咒。
飞机从约翰内斯堡出发,经过2个小时的飞行,就到了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上空。坐在舷窗边(临上飞机前特地要了一个靠窗的座位),我努力俯瞰大地,试图定格对这个国家的第一印象。进入眼帘的是成片未经开发的土地,还有散落在城市四周大量而零乱的低矮房屋。
中国人对赞比亚并不陌生,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援助的坦赞铁路使得当时所有的国人都记住了这两个非洲国家的名字。赞比亚上个世纪60年代曾是非洲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接受的国外经济援助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被世界银行列入中等收入国家。
进入到城市后,这座拥有100多万人口的非洲大城市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有点像中国70年代初的中等规模城市。房屋以平房为主,路上也跑着不少汽车,基本以日本造的二手车为主,但并不宽敞的马路上也没有出现堵车现象。多数交叉路口并没有红绿灯,而是以警察现场指挥作为替代,这一点很像中国城市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情景。不同于40年前中国的大城市,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根本就没有公共汽车,市民出行靠的是国内大城市曾经有过的招手即停的中巴,或者干脆就是步行,因为自行车也少。
根据国家的援非计划,我校对口援助赞比亚大学,到达卢萨卡的第二天就去了这个该国最好的大学。校园很美丽,因为有着成片的树林和开阔的操场,但校舍之“简约”超乎我想象。大学所有的建筑几乎都是“裸楼”,即只有水泥墙面和地面,没有任何装饰,连外墙涂料也没有。和校长及院长们会谈的会议室也很简陋(但很干净),墙上挂的是中国海尔老式空调,估计也是中国援助的。之前一天拜访中国大使馆时,大使告诉我们,赞比亚大学是独立后以色列帮助援建的,后来由于赞比亚支持和以色列作战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刚建好校舍没有装修就撤回去了,所以校舍都成了“裸楼”。今日卢萨卡有点像中国70年代初的情景,但赞比亚大学的硬件条件可能还比不上70年代初中国的大学。
赞比亚1964年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上保持了不少英国的传统。这里大学的官员与教授都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社会秩序稳定,居民的文明素养并不低,在这里几天从未见过国内常见的街头大声喧哗、乱扔烟头、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人显得很友善,但经济发展水平差强人意。赞比亚土地、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铜矿始终是该国的经济命脉,该国出口收入的90%都来自于铜矿产品。上世纪70年代铜矿价格猛跌,再加上石油价格暴涨(该国石油依靠进口),赞比亚的经济又回到了低收入国家水平。尽管近十年由于中国需求旺盛带动铜矿价格上升致使经济表现不错,但人均GDP也才只有1500美元左右,在非洲仍然是穷国之一。一些公共产品主要依靠外来援助,卢萨卡的医院是中国援助的,城市道路是日本援助的,公交系统没有人援助,所以就没有。
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赞比亚一样,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但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而不如那些自然资源贫瘠的国家。经济学家给出的解释是,正是由于天然资源的丰富,形成这些国家对资源性产品出口的依赖,人力资本得不到积累,失去许多资源以外更有价值的发展机会,最终落入“资源的陷阱”,丰富的资源反而成了对这些国家的诅咒。
“资源的诅咒”背后还隐含着一个解释,在许多国家,天然资源越丰富的地方,往往腐败越严重,公共产品的建设也得不到重视,政府成了一个不负责任的收税者。在结束赞比亚大学访问回酒店的路上,我特地到市区的一个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作了简单考察,看后几分震惊,几分领悟。购物中心的现代化程度不比中国差,其中一超市甚至够得上西方标准,商品不仅琳琅满目(几乎全是进口货),而且购物环境好于国内。为什么大学、公交汽车、医院这些公共产品非常落后,而购物中心、超市还有酒店这样的私人产品在这里却相当发达?这其中奥妙似乎在预示着天然资源的丰富与经济发展结果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