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个没完没了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苗1岁半,最近一段时间,特别痴迷扔东西,玩具、遥控器、杯子,见什么扔什么。经常是妈妈把东西拿开了,他又拿到手再次扔到地板上。抡起巴掌装作打他吧,他还笑嘻嘻的,甚至还要妈妈拾起来再给他扔。
  宝宝为何痴迷扔东西?
  兴趣是宝宝行为的内在动力!当宝宝表现出超喜欢扔东西,那无疑扔东西能带给他极大的乐趣,并有着強大的吸引力。
  “我在改变世界”
  1岁多的宝宝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和即将迅猛发展的阶段,宝宝会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因此,很多时候,扔东西是宝宝动作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无意间发现的一件好玩的事情:一个动作,可以改变一件东西的位置,有时连形状和功能都被改变,这让宝宝觉得自己可真有本事!
  “我变得越来越聪明”
  从大脑智力、社会情感和行为表现的关系来看,出生后的头两年,宝宝大脑神经元之间将会建立起几十个亿的新联结,神经网络越来越复杂。此时大脑的生理发展,促使宝宝更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会开始寻找和总结事物彼此间的关系和规律,扔东西是他目前认为最有效的寻找方式。
  “我正在做实验”
  扔东西对于宝宝来说,可能更像个有趣的实验。通过实验不断验证自己的想法和猜想。比如,宝宝把东西扔到地上后,会观察东西掉到什么地方了,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有的宝宝还会一边扔东西,一边看看妈妈的表情:妈妈有什么反应呢?可别小看这个动作,它可是婴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表明宝宝已认识到物体是独立于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即使感觉不到了,物体仍然存在。
  “我在求关注”
  从社会情感的角度也能解读宝宝的行为:宝宝极其渴望与身边的人发生各种交流和关系,“扔东西”往往能帮助宝宝实现这些愿望。因为宝宝发现,扔的行为能够立即引起家人的关注,而且家人还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有的笑,有的捡拾东西,有的前来训斥,无论哪一种反应,宝宝都能感觉到自己可以遥控成人的行为。这种控制感是很多宝宝在之前未曾体验的,这也正是让宝宝着迷的原因。
  让宝宝理性地扔东西
  尽管如此,显然你对宝宝的“扔东西”的行为并不可以无边界地完全接纳,任其发展。鉴于此,你需要为宝宝明确行为范围和条件:
  1.满足扔的欲望。为宝宝提供专门用来扔或比较安全的玩具物品,如玩具球、布娃娃、塑料瓶、轻型积木、小纸盒等,以便满足宝宝扔的欲望,这有助于发展宝宝对物体特性的认知和对空间、时间、因果的感知能力。
  2.限定扔的范围。避免宝宝接触到易碎品,比如瓷碗、玻璃瓶等;如果宝宝扔了不该扔的东西,最好的做法就是不给予积极关注,立刻捡拾或阻止会负性强化这一行为。
  3.处理扔的后果。宝宝“扔东西”造成恶性结果时,如伤到人,就要给宝宝示范如何道歉;如损毁了物品,就请宝宝勘察现场,告知不可以这样做,表现出遗憾;如造成一片狼藉,就要带着宝宝一起收拾,让他学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他文献
一提起要生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宝宝就暴露出“自私”本色,大声喊“我不要”,甚至威胁妈妈,如果有了弟弟,他就离家出走。为什么孩子会拒绝拥有一个很好的童年玩伴,究竟是因为独苗苗天生自私,还是另有隐情?拒绝弟弟或妹妹,错在大人!  父母犹豫不定,尤其母亲 有些妈妈经常当着女儿的面,诉说自己生二胎的纠结,比如身材又要变形一次,经济压力太大,房子不够住,女儿现在跟她睡,有了弟弟以后怎么办,总不能带两个孩子一起
寶宝出生时使用了奶瓶喝奶,想母乳喂养时却不肯吸吮,妈妈要重回职场,宝宝却坚决不用奶瓶喝奶……小家伙给我们出的喂养难题还真不少呢!  宝提给我们的喂养难题各种各样,当然也不可能使用一种方法就能全部解决。别着急,让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早准备,多尝试,相信能尽快让喂养顺利起来。  宝宝拒绝奶瓶  如果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从未用过奶瓶,可在妈妈准备上班前1~2周就开始给宝宝试用奶瓶喂水、喂母乳或配方奶。大多
第一位是五味太郎笔下的《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里的牙医,他谢顶、蓄着胡子,似乎和我们印象中那些长得帅帅的牙医形象不太吻合,但他是一位可爱的大叔,一直战战兢兢地等着鳄鱼病人的到来,给自己鼓劲:“我一定要勇敢。”检查出鳄鱼患了龋齿之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做好补牙准备,然后鼓足勇气把手伸到了鳄鱼的嘴里……当然,结局皆大欢喜(不然小朋友们恐怕更害怕去看牙了),大叔牙医和鳄鱼对着鞠躬致谢,然后各自说:“我明年真
百姓读好报,好报百姓评,由百姓投票评选出的最喜爱报刊结果在福州揭晓啦!《父母必读》被评为百姓最喜爱的报刊。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邮政报刊发行局联合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省全民阅读促进会发起,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发动百姓参与,深入校园、社区、商场开展精彩纷呈的阅读文化推广活动,进一步营造“书香社会、全民阅读”的氛围,深受八闽百姓欢迎。活动历时3个多月,投票量达61.4万次,公平、公正地评选出50种百姓
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读懂孩子内在需求的结构和路径,让孩子最终成为尊重秩序、自发自律、绽放天赋的人,这是所有父母的期望,但这也需要我们带着觉知去爱孩子,才能做到。  那么,什么是觉知?什么又是孩子的内在需求?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觉知的爱》的作者、教育与实践探索者王樹。  Q: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认识孩子的内在需求,如何满足这种需求?  A:每一个新生命,都需要建构完整的自己。孩子拥有完整健康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出自清朝李用粹《证治汇补·痰证》一书,意思是痰生于脾而贮于肺。小儿肺脾两脏的形与气均不足,所以肺脾两脏在生理上和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常有两脏同病的情况。  脾為后天之本,脾土生肺金  《素问·经脉别论》提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意思是,脾为后天之本,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脾的运化后形成能够被人体吸收
过敏性结膜炎是接触特定的过敏原如动物皮屑、尘螨或接触季节性的花粉后出现的过敏相關性眼部疾病。
赵伯礼,1915年生,江苏武进人;刘世琮,1917年生,成都新繁人,成都新都府历史上第一个女大学生。1938年,他们考入西南联大,在五百里滇池侧畔相识,之后携手,养儿育女,相伴一生,为人之师,桃李天下。  这次的家风故事,则是由他们的一对儿女——姐姐赵石屏教授、弟弟赵进东院士讲述的。赵石屏是重庆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赵进东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姐弟俩对往事的回忆有共通
一看宝宝嘴里长了小疱,家长马上联想到的就是手足口,其实,还有的疾病也有同手足口类似的症状,你知道是什么病吗?  妞妞今年1岁半了,这些天她嘴里长了像溃疡又像疱疹的东西,妈妈看了吓一跳,天哪,这不就是手足口病嘛!急忙带着她看急诊,结果还好,是口腔溃疡,不是手足口。  像妞妞妈妈这样虚惊一场的家长还真不少因为一些其他疾病也有手足口的类似症状。但实际上,手足口和貌似手足口的疾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正牌
新年穿新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