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提高职工操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职业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企业职业技术培训;问题;对策
目前,企业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发展,重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推动作用。另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设备、技术被广泛应用。针对生产型的企业来说,职业技术人员的作用非常关键。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必须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技术培训。
1 职业技术培训概述
从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的角度来看,职业技术培训是按照职业岗位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和训练,旨在把一般的人培养训练为具有一定政治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合格的劳动者,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另外,职业培训是劳动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当前企业职业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开展和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许多企业只愿在劳动力市场选择人才,忽视对企业职工的培训教育,很少开展技术培训活动,甚至把开展培训工作视为额外负担,把培养人才的责任推给高校和社会,造成企业招聘的人员难以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需要。国有企业在体制改革中多将企业内原设立的培训管理部门撤消,内部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也已不复存在。
2.2 社会培训机构任务观点严重,培训手段滞后。
社会培训机构对企业的培训工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任务观点强,不能科学地对培训需求做认真分析,使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师多数来源于各高校,缺少在相关行业长期实践的工作经验,讲授的知识与实际脱节,再加上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市场竞争环境不甚了解,故培训效果欠佳。培训内容也大多缺少适用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2.3 企业重视技能培训,轻视员工综合素质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
培训分为员工训练和员工教育。现行企业更注重传授本领域新知识与新技术,提高员工的上岗能力和操作技能,而缺少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企业传统、企业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团队精神的教育。而企业的中层领导则更多地着眼于短期需求,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多以应付为主,使培训计划难以落实,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在一些企业里,认为只有对低学历和低职位的员工才需要培训,对一些管理人员缺乏人际关系和交往的训练,从而导致企业员工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冲突,造成企业人才流失,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2.4 企业培训缺少与职工的职业生涯结合的设计,激励机制不健全。
企业职工培训大多是企业按照培训任务安排,缺少对职工特长、爱好和未来发展的关注,许多职工不了解企业的培养目标,不能使自己的长处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相结合,使职工不能在培训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再加上企业没有建立合理的激励政策,职工参加培训的动力不足。
2.5 培训效果缺乏有效地考核和评估体系。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培训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培训系统中最难实现的一个环节。目前,大多数的培训工作在结束后的考核大多沿用考试的形式,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不能将培训评估和学员培训结束回到工作岗位所取得的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结合起来。
3 发展企业职业技术培训的对策
3.1 国家要建立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技术培训。
政府作为职业教育及其相关制度的主要制定者,作为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设立者,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不容置疑。国家通过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和约束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教育制度。政府可通过对参加校企合作教育的行业企业减免征收教育附加税的途径,或制定教育附加税部分返还企业,并专款用于企业职业教育的政策,让企业家切实感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既是履行一种社会责任,又是从事一种对本企业经济效益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事业。
3.2 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用人理念,把技能人才的培养摆上位。
当前,企业的结构调整、产品的优化配置,使企业用工标准成为有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因此,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投资行为,搞好职工职业培训是企业多形式、多渠道做好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3.3 走校企联合之路。企业应根据其发展规划,制定中、长期职工培训计划,结合职工需求和培训目标,与各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办学。
一方面,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各职业院校可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设定专业,确保高职生的顺利就业。企业给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基地和实习材料,增强高职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既保障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学生就业,又保障了企业职工的高素质和企业产品的高质量。可由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出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场地、实习设备和兼职专业实习教师,各职业院校要主动为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场地、师资和设备,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功能。
3.4 企业的岗位培训要有明确目标。
企业要建立起内部岗位培训制度,把在职的、知识更新的培训放到员工的终生培训、终生教育体系中,企业要深入了解员工个人、部门的能力及其培训需求,让员工了解企业所处的事业环境,协助员工发展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使其在个人生涯成长的过程中有实施新构想的机会,从而调动起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要把指导和培养下属作为管理人员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每个级别的专业人员都是培训者,都有培训下属的责任。在培训内容上,要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如反事故演习和异常情况岗位操作调整、岗位之间协同操作的练习等。
3.4 企业要加强对员工企业文化教育。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哲学及价值体系的反映,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所在。企业应重视由核心价值观、文化上的约束和人的自律性代替组织的正规控制系统。企业培训要以文化为主线将员工紧紧凝聚在一起,训练管理者的团队精神和解决冲突的各种技巧。消除组织内的隔阂,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其在今后长期的职业生涯中能很好地理解和贯彻企业的经营政策和方针。通过培训将组织完整的价值体系输入到每个员工的头脑中,进一步开拓员工的潜能,使员工个体的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的组织资本,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6建立培训评估体系。
培训评估体系包括几方面:1)职工反映。既参加培训的职工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意见和满意度,包括对教师的考核,对培训组织者的考核;2)知识标准。职工通过培训获得的有关知识理论、技术技能是否与所在岗位的知识需求相适应,是否与企业制定的培训目标相吻合;3)行为标准。一方面是职工培训后岗位工作表现的变化状况,另一方面是职工参加培训后回到岗位若干年后对企业生产的影响;4)成果。即学员受训后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4 结语
随着全球市场的快速变化,以及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我国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的竞争优势仍然是以劳动密集性产业为主,特别是面对全球經济危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重大的转变,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已是大势所趋。在现代制造业,大量高科技产品不断出现、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不断应用,工作岗位从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知识技能结构已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红玲.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企业职业教育[J].生产力研究,2014(10).
[2]杨蓉.关于我国企业员工培训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07).
[3]彭劲松.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对策[J].民营科技,2015(03).
关键词:企业职业技术培训;问题;对策
目前,企业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发展,重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推动作用。另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设备、技术被广泛应用。针对生产型的企业来说,职业技术人员的作用非常关键。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必须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技术培训。
1 职业技术培训概述
从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的角度来看,职业技术培训是按照职业岗位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和训练,旨在把一般的人培养训练为具有一定政治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合格的劳动者,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另外,职业培训是劳动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当前企业职业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开展和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许多企业只愿在劳动力市场选择人才,忽视对企业职工的培训教育,很少开展技术培训活动,甚至把开展培训工作视为额外负担,把培养人才的责任推给高校和社会,造成企业招聘的人员难以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需要。国有企业在体制改革中多将企业内原设立的培训管理部门撤消,内部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也已不复存在。
2.2 社会培训机构任务观点严重,培训手段滞后。
社会培训机构对企业的培训工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任务观点强,不能科学地对培训需求做认真分析,使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师多数来源于各高校,缺少在相关行业长期实践的工作经验,讲授的知识与实际脱节,再加上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市场竞争环境不甚了解,故培训效果欠佳。培训内容也大多缺少适用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2.3 企业重视技能培训,轻视员工综合素质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
培训分为员工训练和员工教育。现行企业更注重传授本领域新知识与新技术,提高员工的上岗能力和操作技能,而缺少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企业传统、企业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团队精神的教育。而企业的中层领导则更多地着眼于短期需求,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多以应付为主,使培训计划难以落实,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在一些企业里,认为只有对低学历和低职位的员工才需要培训,对一些管理人员缺乏人际关系和交往的训练,从而导致企业员工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冲突,造成企业人才流失,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2.4 企业培训缺少与职工的职业生涯结合的设计,激励机制不健全。
企业职工培训大多是企业按照培训任务安排,缺少对职工特长、爱好和未来发展的关注,许多职工不了解企业的培养目标,不能使自己的长处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相结合,使职工不能在培训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再加上企业没有建立合理的激励政策,职工参加培训的动力不足。
2.5 培训效果缺乏有效地考核和评估体系。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培训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培训系统中最难实现的一个环节。目前,大多数的培训工作在结束后的考核大多沿用考试的形式,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不能将培训评估和学员培训结束回到工作岗位所取得的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结合起来。
3 发展企业职业技术培训的对策
3.1 国家要建立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技术培训。
政府作为职业教育及其相关制度的主要制定者,作为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设立者,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不容置疑。国家通过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和约束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教育制度。政府可通过对参加校企合作教育的行业企业减免征收教育附加税的途径,或制定教育附加税部分返还企业,并专款用于企业职业教育的政策,让企业家切实感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既是履行一种社会责任,又是从事一种对本企业经济效益有明显促进作用的事业。
3.2 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用人理念,把技能人才的培养摆上位。
当前,企业的结构调整、产品的优化配置,使企业用工标准成为有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因此,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投资行为,搞好职工职业培训是企业多形式、多渠道做好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3.3 走校企联合之路。企业应根据其发展规划,制定中、长期职工培训计划,结合职工需求和培训目标,与各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办学。
一方面,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各职业院校可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设定专业,确保高职生的顺利就业。企业给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基地和实习材料,增强高职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既保障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学生就业,又保障了企业职工的高素质和企业产品的高质量。可由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出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场地、实习设备和兼职专业实习教师,各职业院校要主动为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场地、师资和设备,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功能。
3.4 企业的岗位培训要有明确目标。
企业要建立起内部岗位培训制度,把在职的、知识更新的培训放到员工的终生培训、终生教育体系中,企业要深入了解员工个人、部门的能力及其培训需求,让员工了解企业所处的事业环境,协助员工发展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使其在个人生涯成长的过程中有实施新构想的机会,从而调动起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要把指导和培养下属作为管理人员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每个级别的专业人员都是培训者,都有培训下属的责任。在培训内容上,要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如反事故演习和异常情况岗位操作调整、岗位之间协同操作的练习等。
3.4 企业要加强对员工企业文化教育。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哲学及价值体系的反映,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所在。企业应重视由核心价值观、文化上的约束和人的自律性代替组织的正规控制系统。企业培训要以文化为主线将员工紧紧凝聚在一起,训练管理者的团队精神和解决冲突的各种技巧。消除组织内的隔阂,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其在今后长期的职业生涯中能很好地理解和贯彻企业的经营政策和方针。通过培训将组织完整的价值体系输入到每个员工的头脑中,进一步开拓员工的潜能,使员工个体的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的组织资本,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6建立培训评估体系。
培训评估体系包括几方面:1)职工反映。既参加培训的职工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意见和满意度,包括对教师的考核,对培训组织者的考核;2)知识标准。职工通过培训获得的有关知识理论、技术技能是否与所在岗位的知识需求相适应,是否与企业制定的培训目标相吻合;3)行为标准。一方面是职工培训后岗位工作表现的变化状况,另一方面是职工参加培训后回到岗位若干年后对企业生产的影响;4)成果。即学员受训后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4 结语
随着全球市场的快速变化,以及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我国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的竞争优势仍然是以劳动密集性产业为主,特别是面对全球經济危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重大的转变,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已是大势所趋。在现代制造业,大量高科技产品不断出现、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不断应用,工作岗位从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知识技能结构已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红玲.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企业职业教育[J].生产力研究,2014(10).
[2]杨蓉.关于我国企业员工培训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5(07).
[3]彭劲松.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对策[J].民营科技,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