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凸显包装设计的主题,展现包装设计的艺术性与系统性,设计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由传统的包装造型创新转变到包装材料的创新应用。设计师应该在明确包装材料运用对包装设计影响的前提下,探索包装材料创新与再造的措施,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对传统材料进行了创新应用。
关键词:包装设计;材料应用;创新
现代包装设计是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就要求设计师对包装设计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独到的见解。挖掘包装材料语言的表现潜力展现包装材料语言的艺术特征,以材料的创新应用为切入点,提升包装设计水平。确保材料应用能够凸显包装设计的主题,符合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要求。在包装设计原则下有效的传递包装材料的审美信息,使包装设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一、包装材料的运用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分析
材料、色彩、造型是包装设计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材料是包装设计的根本,材料的质地、纹样、色彩等对包装设计有着显著的影响。材料是包装造型的重要基础,设计方案制定之后需要选择对应的包装材料;同时包装材料是包装设计思维的重要因素,包装材料的创新应用可以充分的激发设计师的灵感。随着科技的进步,设计师设计思维的发展,包装材料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应用。包装材料的创新应用使得包装设计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和谐统一。包装设计师通过加深自身对包装材料的了解,遵循包装设计规律进行创新与创造,呈现出超前而又不失和谐的包装设计作品。不同的包装设计材料有着不同的包装设计特点与功能,会形成不同的包装风格,包装材料的塑形性、弹性、坚实性都会对包装造型产生关键的影响。同时包装材料的材质美感也会对包装风格产生关键的影响。包装设计过程中通过包装材料的创新应用,可以使得包装材料呈现出不同的外观效果以及肌理效果。用途特殊、功能特别的包装材料有利于凸显个性心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为此,包装材料创新应用是十分必要、十分可行的。
二、包装材料创新与再造的措施分析
包装材料的设计生产与包装材料的创新与再造是包装材料开发的两个关键环节。通过包装材料创新与再造促进包装艺术语言的丰富,提升包装材料的表现力。包装材料的创新与再造可以从传统包装设计语素中汲取可以指导包装材料创新与再造的灵感。以剪纸为例,剪纸艺术在包装实际中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设计元素,自身就属于镂空艺术,图案中的阴阳结合可以表现出一种极其独特的光影效应。镂空工艺采用合适的纸质或其他特殊材料,并且选择恰当的剪纸图案,可以给观者传达一种优雅、灵动的视觉体验。常见的剪纸纹样包括文字、生活器皿、花卉、人物、建筑以及鸟兽等。一直以来,人们都比较喜欢剪纸的吉祥图案,希望通过剪纸艺术表达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憧憬。茶叶包装设计中比较常用剪纸图案,而且一般都是吉祥纹样居多,常见的吉祥纹样包括几何纹样,动物纹样、花卉纹样等,这些纹样可以更好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韵味。
三、挖掘传统材料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深入挖掘传统材料,对传统材料进行二次设计,实现传统材料的再造。设计师在包装设计过程中为了凸显自身的情感,展现自身的设计理念,需要对传统材料进行二次设计实现传统材料的创新再造。通过对传统材料的二次设计、创新再造,将静态、平面的材料设计成动态、立体的材料,将传统的材料设计成现代的材料,由此实现包装设计空间的拓展。将现代艺术中的变形、夸张、抽象等包装设计理念应用到传统材料的设计中,展现出传统材料独特的个性特点。通过对传统包装材料的二次设计,凸显自身的设计主题与设计理念。对传统包装材料的二次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在材料生产过程中对传统材料进行直接改造,二是对现有的传统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在设计师的包装设计过程中,都会针对性的选取符合流行趋势的包装材料,对于特色不够鲜明的传统材料需要进行二次设计、创新再造。通过二次设计展现传统材料独特的颜色、纹理、外观、质感、風格,呈现出独特的个性与美感,给人们带来焕然一新、赏心悦目的感受。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材料,使传统材料变得更加的风格多样,满足设计师的设计需求,提高包装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包装设计成本,实现材料的创新应用。
四、结束
通过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展现出包装设计的艺术内涵,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包装材料的主导作用,深刻的认知包装材料的内涵,拓展包装材料的外延,由此深入的挖掘包装材料的艺术表现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包装的关注与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设计师在包装造型上的创新余地较小,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把包装材料的创新应用作为包装设计的突破点。设计师应该充分的明确包装材料的运用对包装设计的影响,深入探索包装材料创新与再造的措施。加强传统材料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实现传统材料的二次设计与创新再造,力争演绎出更好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李立群.商品包装装潢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英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包装中的应用[D].吉林:吉林大学,2010:12-16.
[3]彭琳.传统面料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5):87-88.
关键词:包装设计;材料应用;创新
现代包装设计是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就要求设计师对包装设计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独到的见解。挖掘包装材料语言的表现潜力展现包装材料语言的艺术特征,以材料的创新应用为切入点,提升包装设计水平。确保材料应用能够凸显包装设计的主题,符合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要求。在包装设计原则下有效的传递包装材料的审美信息,使包装设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一、包装材料的运用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分析
材料、色彩、造型是包装设计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材料是包装设计的根本,材料的质地、纹样、色彩等对包装设计有着显著的影响。材料是包装造型的重要基础,设计方案制定之后需要选择对应的包装材料;同时包装材料是包装设计思维的重要因素,包装材料的创新应用可以充分的激发设计师的灵感。随着科技的进步,设计师设计思维的发展,包装材料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应用。包装材料的创新应用使得包装设计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和谐统一。包装设计师通过加深自身对包装材料的了解,遵循包装设计规律进行创新与创造,呈现出超前而又不失和谐的包装设计作品。不同的包装设计材料有着不同的包装设计特点与功能,会形成不同的包装风格,包装材料的塑形性、弹性、坚实性都会对包装造型产生关键的影响。同时包装材料的材质美感也会对包装风格产生关键的影响。包装设计过程中通过包装材料的创新应用,可以使得包装材料呈现出不同的外观效果以及肌理效果。用途特殊、功能特别的包装材料有利于凸显个性心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为此,包装材料创新应用是十分必要、十分可行的。
二、包装材料创新与再造的措施分析
包装材料的设计生产与包装材料的创新与再造是包装材料开发的两个关键环节。通过包装材料创新与再造促进包装艺术语言的丰富,提升包装材料的表现力。包装材料的创新与再造可以从传统包装设计语素中汲取可以指导包装材料创新与再造的灵感。以剪纸为例,剪纸艺术在包装实际中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设计元素,自身就属于镂空艺术,图案中的阴阳结合可以表现出一种极其独特的光影效应。镂空工艺采用合适的纸质或其他特殊材料,并且选择恰当的剪纸图案,可以给观者传达一种优雅、灵动的视觉体验。常见的剪纸纹样包括文字、生活器皿、花卉、人物、建筑以及鸟兽等。一直以来,人们都比较喜欢剪纸的吉祥图案,希望通过剪纸艺术表达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憧憬。茶叶包装设计中比较常用剪纸图案,而且一般都是吉祥纹样居多,常见的吉祥纹样包括几何纹样,动物纹样、花卉纹样等,这些纹样可以更好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韵味。
三、挖掘传统材料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深入挖掘传统材料,对传统材料进行二次设计,实现传统材料的再造。设计师在包装设计过程中为了凸显自身的情感,展现自身的设计理念,需要对传统材料进行二次设计实现传统材料的创新再造。通过对传统材料的二次设计、创新再造,将静态、平面的材料设计成动态、立体的材料,将传统的材料设计成现代的材料,由此实现包装设计空间的拓展。将现代艺术中的变形、夸张、抽象等包装设计理念应用到传统材料的设计中,展现出传统材料独特的个性特点。通过对传统包装材料的二次设计,凸显自身的设计主题与设计理念。对传统包装材料的二次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在材料生产过程中对传统材料进行直接改造,二是对现有的传统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在设计师的包装设计过程中,都会针对性的选取符合流行趋势的包装材料,对于特色不够鲜明的传统材料需要进行二次设计、创新再造。通过二次设计展现传统材料独特的颜色、纹理、外观、质感、風格,呈现出独特的个性与美感,给人们带来焕然一新、赏心悦目的感受。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材料,使传统材料变得更加的风格多样,满足设计师的设计需求,提高包装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包装设计成本,实现材料的创新应用。
四、结束
通过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展现出包装设计的艺术内涵,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包装材料的主导作用,深刻的认知包装材料的内涵,拓展包装材料的外延,由此深入的挖掘包装材料的艺术表现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包装的关注与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设计师在包装造型上的创新余地较小,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把包装材料的创新应用作为包装设计的突破点。设计师应该充分的明确包装材料的运用对包装设计的影响,深入探索包装材料创新与再造的措施。加强传统材料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实现传统材料的二次设计与创新再造,力争演绎出更好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李立群.商品包装装潢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英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包装中的应用[D].吉林:吉林大学,2010:12-16.
[3]彭琳.传统面料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