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70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生源较差、教材品种繁多、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评价过于单一等。本文提出高职英语可以采取分级教学模式,即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分级教学方法等,从而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最终切实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现状 分级教学 实施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要继续推动其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就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与储备。因此必须加强高职英语教学工作,针对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分级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即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区别教学,最终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难以令人满意,还有不少问题存在。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高职英语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生源素质较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在高考中失利的普通高中学生,还有一部分是从职高和中专经过考试对口录取的学生。一般来说,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差,尤其是一些来自于偏远地区的高职学生,英语成绩更是不容乐观。有些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地区的初中生水平或高中生水平,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英语字母都不能完整认读与默写。因此,当他们进入高职院校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就会感到吃力,时间一长,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就容易被挫伤。这一现实情况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2.教材品种繁多
  高职英语教材作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基本上体现了英语教学大纲的思想,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笔者调查发现,高职英语教材建设不够统一,缺乏全面的教材规划,难以保证教材的质量。这说明当前高职英语教材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是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编写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真实的、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教学方法落后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特色不够突出,很多时候高职英语教师都是盲目借鉴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从而使得高职英语教学方法不仅陈旧落后,而且还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可以说高职英语教学还没有建立起高效的教学体系,缺乏独特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陷入到生搬硬套的学习状态之中,无法提高他们的语言体验能力与实践水平。
  4.教学评价单一
  高职英语教学往往将期末一次性考试作为测试标准,这种考试评价方式显然有着自身的不足。具体来说,高职英语考试试题命题人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考试理论培训,出题的随意性较大,从而使得考试试题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同时,高职英语的考试方式也较为单一,采取的是笔试和闭卷考试的形式,评分方法也较为简单与片面,从而使得高职英语教学缺乏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高职英语实施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所谓分级教学,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英语知识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与学生管理制度等,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在课程的教学、辅导、练习以及评估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分级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课程学习,是一种从学生差异性出发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分级教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语言教学规律,从而获得语言学理论的支撑。一般来说,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如下内容。
  1.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
  这种理论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他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这样的教育教学可以具有区别性,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根据该理论,摸清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与学习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教学辅导,让他们在不同的层次水平上获得进步。
  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根据该理论的内容,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水平,即已经具有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前者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后者则是教学最佳区。那么,高职英语教师就应该通过分级教学,把学生可能达到的英语水平转变为现有的新水平,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创新自己的英语最近发展区,最终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3.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根据该理论,每一个学生只要能够获得充足的时间和适度的帮助,都可以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或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就应该使用分级教学的方法来尽可能都帮助学生消灭自己的学习差异性,提供给他们各自适合的学习条件与环境,从而让他们能够克服自身的缺陷,把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到实际可操作的层面上。
  4.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根据该理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区别地进行教学,将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组教学,可以是全班教学,也可以是小组教学或个别教学,并把这三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帮助。
  5.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
  这种假说理论是从“二语习得”理论中提出来的,它区分了习得与学得。根据该理论,习得者只有接触到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并侧重于语言意义或信息的理解时,才可以真正产生语言习得。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就应该对语言教学输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其能够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与需求,从而形成分级教学模式。   四、高职英语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
  据以上分析研究与理论依据,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尽快采取分级教学模式,这是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高职高专的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可以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并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
  1.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分级
  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分级教学,并不是盲目为之,而是应该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分级,这是一个十分关键且重要的环节,是搞好分级教学的前提所在。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在新生入学之后,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英语基础的摸底排查,对他们进行考试测评,然后选拔出较为优秀的学生或甄别出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班分类,从而为分级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个人意愿与统一考核分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增强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重新确定英语教学目标
  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来说,其教学目标的明确设立是一个首要环节,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期望得到的教学结果与标准。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功能,即:为教材分析与学生行为设计提供依据,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使学生了解他们预期的学习成果,帮助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的过程等。为了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教师就应该根据分级教学理论,设立出总的教学目标,即: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确保学生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此外,高职英语教师还应该确立一个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具体教学目标,以及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学习的具体教学目标,从而实现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综合性教学目标与具体教学目标的完美统一。
  3.合理分级、规划英语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了科学分级之后,还应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级安排与规划,让每一级别的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都能够符合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并选用适合的英语教材,确定合理的教学进度与内容。这样的分级教学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教学压力,还有利于保护好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与自尊心,这样学生才可能对英语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无论是针对哪一级别的高职学生,英语教师都应该根据所在学校的生源情况与教学设备等进行合理的分级和教学。
  4.采取合适的分级教学与评价方式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分级教学理论,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即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与情况来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让英语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比如说,高职英语教师可以针对英语基础较差,尤其是基本的语法与词汇并未完全过关的学生,采取以传统语法翻译法为主的教学方法;针对英语基础较好且具有较高学习兴趣的学生,采取交际法和任务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当然,高职英语教师还应该采取分级的教学评价方式,比如改革考试评价,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理念;改革考试方法,实行闭卷、开卷、口试、网试等不同的考试形式;使用非测量性的检查方法。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级别,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与考试内容,并实行分级的管理体系,比如滚动制分班管理,形成一个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长、教研室主任共同组成的三层教务管理体系,真正让高职英语在分级教学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桂兰,肖勤.高职高专英语分级教学的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2]沐卫萍.论高职院校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可行性[J].镇江高专学报,2004(l).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张九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分级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04(3).
  (作者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河南省服装类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当前的结构性就业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这对研究区域性的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可以提供有效参考,
教师在职校中成长与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职业院校通过实践教学训练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一个是平时教师自学教育理论,在上课后记录心得,总述为经验+反思一教师成长,这里的
根据已发表的牛流产型布鲁氏菌(B.abrotus)HtrA(High temperaturere reqirment A)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引物,从新疆绵羊种布鲁氏菌(B.ovis)基因组中扩增到了大约1600bp的片段。将该片段
重新界定的夹皮沟金矿集中区包括了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和高级变质区两个组成部分.这一太古宙地体除受到新太古宙-早元古宙的金矿成矿作用外,还受到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
目的是克隆milbemycin C5-O-甲基转移酶基因.以阿维菌素(avermectin)产生菌S.avermitilis中C5-O-甲基转移酶基因aveD为探针,利用核酸杂交分析法将aveD的主要同源区定位在(22)
摘 要:会计学是技工学校的重要课程,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否则学生无法掌握会计学的本质。而案例教学法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有助于实现会计教学的目标。本文主要对技工学校会计教学中案例法的实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技工学校 会计学 案例教学法 案例选择与设计  技工学校会计学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运用会计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会计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
摘 要: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中药和药剂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实践教学和课堂讲授两方面对中药炮制技术教学进行初探。  关键词:中药炮制 实践教学  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临床需求和中药材自身性能,为满足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进行的一项制药技术,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中药和药剂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需要的中药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