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掌握历史知识是解答一些综合性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重要“法宝”,而教材中的单元标题、课文标题、每一课的小标题则是我们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的一把“钥匙”。
一、单元标题
单元标题一般概括了某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或主题。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为例,其中第一单元的标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单元所涉及历史阶段的特征在标题中体现得很明显,一是繁荣:隋唐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局面;二是开放:隋唐时期,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例1就考查了这一阶段的特征。
例1
(2010年广东梅州中考试题)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 繁荣与开放
C 由分裂走向统一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参考答案:B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的标题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通过观察标题可知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一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二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例2考查的便是第一个特征。
例2(2011年辽宁沈阳中考试题)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
A 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 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 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 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参考答案: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的标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通过观察标题可知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一是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二是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例3考查的是第一个特征。
例3(2012年山东泰安中考试题)在某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同学们为右表所示材料草拟了四个研究性学习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A 君主集权的强化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对外交往与冲突
D 政权并立与闭关锁国
参考答案:B
由以上三则例题可见,我们注重对历史单元标题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帮助我们把握某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形成明确的整体性认识。这对我们细致学习具体的历史知识大有裨益,也对我们解答中考试题有较大帮助。
二、每一课的课文标题
理解了单元标题后,下一步就要记住这个单元有哪几课,分析课与课之间所叙述的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共有4课,分别叙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4个事件。其中,洋务运动是经济领域的探索,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戊戌变法是政治领域的探索,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也是政治领域的探索,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探索,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标题,能在明确这一阶段历史特征的基础上,掌握更为具体的历史知识,使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丰满起来,在解答试题(如例4)时也能够由面及点,有针对性地迅速找准相关知识点。
例4(2012年新疆中考试题)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①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据此写出图②、图③、图④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请任选其中的一个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3)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一种怎样的追求?
参考答案:(1)图②—一戊戌变法;图③——辛亥革命;图④——新文化运动。(2)示例:洋务运动:它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尽管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追求国家富强,追求先进的制度,追求民主和科学的思想等。
又如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共有3课,“无产阶级的斗争”对应的是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对应的是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包括三个事件,即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如例5中的A项美国独立战争属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或“步入近代”这个主题。
例5
(2012年四川乐山中考试题)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内容,不能出现在学习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知识结构中的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南北战争
C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日本明治维新
参考答案:A
三、每一课的小标题
每一课都有小标题,在学习时要搞清楚这些小标题的含义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小标题与小标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包含两课,其中第6课有两个小标题:“慕尼黑阴谋”、“战争的爆发和扩大”。“战争的爆发”对应的内容是德国突袭波兰;“战争的扩大”对应的内容是“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7课有两个小标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最后的胜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这一小标题之下涉及两个重大事件: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最后的胜利”这一小标题之下涉及四个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德国投降、日本投降。这样,结合这两课的四个小标题,我们便可理清二战发展进程的基本线索(如下页图),轻松解答出有关二战的试题(如例6)。
例6(2012年青海中考试题)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③①②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②①
参考答案:B
同学们,请充分利用好以上所述的三种类型的标题,系统学习历史知识,构建完整而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佳绩。
一、单元标题
单元标题一般概括了某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或主题。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为例,其中第一单元的标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单元所涉及历史阶段的特征在标题中体现得很明显,一是繁荣:隋唐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局面;二是开放:隋唐时期,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例1就考查了这一阶段的特征。
例1
(2010年广东梅州中考试题)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 繁荣与开放
C 由分裂走向统一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参考答案:B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的标题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通过观察标题可知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一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二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例2考查的便是第一个特征。
例2(2011年辽宁沈阳中考试题)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
A 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 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 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 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参考答案: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的标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通过观察标题可知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一是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二是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例3考查的是第一个特征。
例3(2012年山东泰安中考试题)在某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同学们为右表所示材料草拟了四个研究性学习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A 君主集权的强化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对外交往与冲突
D 政权并立与闭关锁国
参考答案:B
由以上三则例题可见,我们注重对历史单元标题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帮助我们把握某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形成明确的整体性认识。这对我们细致学习具体的历史知识大有裨益,也对我们解答中考试题有较大帮助。
二、每一课的课文标题
理解了单元标题后,下一步就要记住这个单元有哪几课,分析课与课之间所叙述的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共有4课,分别叙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4个事件。其中,洋务运动是经济领域的探索,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戊戌变法是政治领域的探索,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也是政治领域的探索,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探索,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标题,能在明确这一阶段历史特征的基础上,掌握更为具体的历史知识,使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丰满起来,在解答试题(如例4)时也能够由面及点,有针对性地迅速找准相关知识点。
例4(2012年新疆中考试题)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①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据此写出图②、图③、图④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请任选其中的一个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3)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一种怎样的追求?
参考答案:(1)图②—一戊戌变法;图③——辛亥革命;图④——新文化运动。(2)示例:洋务运动:它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尽管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追求国家富强,追求先进的制度,追求民主和科学的思想等。
又如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共有3课,“无产阶级的斗争”对应的是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对应的是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包括三个事件,即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如例5中的A项美国独立战争属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或“步入近代”这个主题。
例5
(2012年四川乐山中考试题)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列内容,不能出现在学习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知识结构中的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南北战争
C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日本明治维新
参考答案:A
三、每一课的小标题
每一课都有小标题,在学习时要搞清楚这些小标题的含义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小标题与小标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包含两课,其中第6课有两个小标题:“慕尼黑阴谋”、“战争的爆发和扩大”。“战争的爆发”对应的内容是德国突袭波兰;“战争的扩大”对应的内容是“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7课有两个小标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最后的胜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这一小标题之下涉及两个重大事件: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最后的胜利”这一小标题之下涉及四个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德国投降、日本投降。这样,结合这两课的四个小标题,我们便可理清二战发展进程的基本线索(如下页图),轻松解答出有关二战的试题(如例6)。
例6(2012年青海中考试题)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③①②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②①
参考答案:B
同学们,请充分利用好以上所述的三种类型的标题,系统学习历史知识,构建完整而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