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校通过开展“同一方法”的系列课型教研活动,试图深化课型教学形式和内容。但在落实课程中存在着对课型理解不到位、课型设计与评价效果低等误区。针对存在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结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研究实践,论述了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型设计与评价的概念和作用、课型案例、课型设计和评价依据。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成果展示;设计与评价
一、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的概念和作用
“方法指导课”就是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科学院学习方法,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而进行的方法论方面的指导课型。“方法指导课”的基本课型结构为“回顾导入——讨论交流——方法指导——认知建构”。学生活动方法很多,涉及的活动方法指导也很多,常用的有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指导课”的教学设计包括三个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是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而开展的“如何设计、制作、展示成果”,并进行主题活动评价的活动课型。此课型其作用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自信心。这一阶段的活动课,学生可以进一步提炼自己的活动结果,学习其他小组的做法,达到经验和智慧的分享;特别是小组同学把自己的活动成果面向大家进行展示、表达与交流、成果答辩时,改变了原来学科课程回答问题面对教师的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克服胆小、懦弱等心理,逐步形成自己的鲜明的兴趣爱好、培养自信心,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学会表达和交流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和别人的交往中,他们互相交流知识和经验,取长补短,掌握更多知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中含有表达、交流等活动。通过老师的方法指导,学生在活动总结和交流时,就能将自己探究和实践的结果表达出来,在小组、全班甚至全校同学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表达和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3. 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活动评价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评价,具有其特殊性,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在于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强调以学生自主性评价基础上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自我参照式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差异评价,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设计课例及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的一般过程:成果展示的前期准备——活动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答辩——活动延伸(生成新的活动主题)——主题活动评价。
案例:《寻找身边的美》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的活动设计。
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的活动过程:
(一)活动具体目标
1. 通过成果展示和交流,促进学生进一步合作学习,达到经验和智慧的分享。
2. 培养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3. 逐步形成自己的鲜明的兴趣爱好、培养自信心。
4. 通过活动成果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展示、表达和交流能力。
5. 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评价能力。
(二)课前准备
成果作品、课件、小报等展示形式。
(三)活动时间
课内2课时
(四)活动过程
1. 教师小结前阶段主题活动开展整个过程与研究情况。
2. 导入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布置成果展示要求。
3. 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展示课题活动成果
(1)分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活动成果。预设小组展示的形式、内容:
◆“美人小组”
形式:幻灯展示
内容:研究目的阐述——活动方案呈现——图片呈现身边最美的人(父母、老师、同学)——看视频呈现身边最美的人的事迹——讲故事呈现身边最美的人的事迹——小组感受。
◆“美事小组”
形式:幻灯、小品、问答展示
内容:研究目的阐述——活动方案呈现——图片呈现身边最美的事(拾金不昧、环境保护、乐于助人等)——小品呈现身边的美事——好习惯问答竞赛——小组感受。
◆“美景小组”
形式:幻灯、快板、视频展示
内容:研究目的阐述——活动方案呈现——快板呈现身边的美景——视频呈现美景(新的市头小学)——图片呈现市头古建筑的美——小组收获
◆“美趣小组”
形式:幻灯、视频、才艺、美术展板展示
内容:前言阐述研究目的——活动方案呈现——视频呈现武龙、武术、绘画兴趣小组的情况——才艺展示(拳术操、功夫扇)——组员绘画作品展示——小组感言
(2)课题成果展示一个,互动提问、答辩、建议。
(3)第二小组、第三小组……依次展示与交流,并进行答辩。
(4)教师评价小结。
4. 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
预设:(1)设计班级宣传方案。(2)对现有课题进行修改完善。(3)将各小组资料进行整理,完成班级课题报告。(4)利用课余时间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子课题进行再研究。
5. 围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总结和评价。
(1)小组同学根据自评表进行自评
(2)小组之间根据互评表进行互评。
6. 指导教师进行主题活动总结。
三、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设计依据
1. 依据不同学生能力特点,指导学生将主题内容采用个性化的展示形式。成果展示要以交流、激励为目的,要根据学生能力特点,采用个性化的展示形式。通过展示尽可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展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例如能歌善舞类的才艺生,尽量让他多演;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尽可能让其多说;动手能力棒的学生,让其多做。
2. 依据学生收集的资料特点,指导学生采用最合理化的展示形式。成果展示的资料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的。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资料是静态的,如一篇收获感想、一幅绘画作品、一张手抄报、一件小制作、一些活动日记等;而有的成果展示资料则是动态的,如一段活动视频、一场才艺展示、一个实验、一次心得体会畅谈等。
3.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学生根据成果展示开展主题活动评价。教师不能放任不管,但也不能教师包办或者置身事外,成为局外人,教师应积极地与学生商量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呈现形式、展示方法、时间安排以及注意事项等基本内容,从而提高成果展示活动的效益。
四、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的评价方式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中,必须包含有多元性与多样化的评价。它包括评价目标多元与多样、评价主体多元与多样、评价工具多元与样。其中,评价主体多元与多样化是最重要的。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强调:“课程评价发展人,使学生、教师、学校也成为评价对象的同时,其价值主体有可能因其评价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保障而获得重视和提升。”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者是不确定的,有领导、学生、家长、社会机构、社会上的个人等,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例如:教师组织课程时是评价的主体;同学评议、小组评议时学生或学生小组是评价的主体;在活动中,相关的企业、社区、机关、专家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和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增加了评价的难度,但更容易通过评价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实践。
在评价的方式上,教师要把握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特点。例如:在上《寻找身边的美》的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上,分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活动成果。预设小组展示的形式、内容时,我及时捕捉契机,设计了能充分体现自我评价方法的互动环节。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表达出自己对各小组前期活动的看法、意见,然后通过小组内部的简单评述后进行小组间的互相评价。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成果展示;设计与评价
一、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的概念和作用
“方法指导课”就是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科学院学习方法,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而进行的方法论方面的指导课型。“方法指导课”的基本课型结构为“回顾导入——讨论交流——方法指导——认知建构”。学生活动方法很多,涉及的活动方法指导也很多,常用的有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指导课”的教学设计包括三个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是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而开展的“如何设计、制作、展示成果”,并进行主题活动评价的活动课型。此课型其作用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自信心。这一阶段的活动课,学生可以进一步提炼自己的活动结果,学习其他小组的做法,达到经验和智慧的分享;特别是小组同学把自己的活动成果面向大家进行展示、表达与交流、成果答辩时,改变了原来学科课程回答问题面对教师的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克服胆小、懦弱等心理,逐步形成自己的鲜明的兴趣爱好、培养自信心,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学会表达和交流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和别人的交往中,他们互相交流知识和经验,取长补短,掌握更多知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中含有表达、交流等活动。通过老师的方法指导,学生在活动总结和交流时,就能将自己探究和实践的结果表达出来,在小组、全班甚至全校同学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表达和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3. 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活动评价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评价,具有其特殊性,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在于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强调以学生自主性评价基础上的发展性评价,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自我参照式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差异评价,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设计课例及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的一般过程:成果展示的前期准备——活动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答辩——活动延伸(生成新的活动主题)——主题活动评价。
案例:《寻找身边的美》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的活动设计。
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的活动过程:
(一)活动具体目标
1. 通过成果展示和交流,促进学生进一步合作学习,达到经验和智慧的分享。
2. 培养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3. 逐步形成自己的鲜明的兴趣爱好、培养自信心。
4. 通过活动成果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展示、表达和交流能力。
5. 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评价能力。
(二)课前准备
成果作品、课件、小报等展示形式。
(三)活动时间
课内2课时
(四)活动过程
1. 教师小结前阶段主题活动开展整个过程与研究情况。
2. 导入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布置成果展示要求。
3. 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展示课题活动成果
(1)分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活动成果。预设小组展示的形式、内容:
◆“美人小组”
形式:幻灯展示
内容:研究目的阐述——活动方案呈现——图片呈现身边最美的人(父母、老师、同学)——看视频呈现身边最美的人的事迹——讲故事呈现身边最美的人的事迹——小组感受。
◆“美事小组”
形式:幻灯、小品、问答展示
内容:研究目的阐述——活动方案呈现——图片呈现身边最美的事(拾金不昧、环境保护、乐于助人等)——小品呈现身边的美事——好习惯问答竞赛——小组感受。
◆“美景小组”
形式:幻灯、快板、视频展示
内容:研究目的阐述——活动方案呈现——快板呈现身边的美景——视频呈现美景(新的市头小学)——图片呈现市头古建筑的美——小组收获
◆“美趣小组”
形式:幻灯、视频、才艺、美术展板展示
内容:前言阐述研究目的——活动方案呈现——视频呈现武龙、武术、绘画兴趣小组的情况——才艺展示(拳术操、功夫扇)——组员绘画作品展示——小组感言
(2)课题成果展示一个,互动提问、答辩、建议。
(3)第二小组、第三小组……依次展示与交流,并进行答辩。
(4)教师评价小结。
4. 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
预设:(1)设计班级宣传方案。(2)对现有课题进行修改完善。(3)将各小组资料进行整理,完成班级课题报告。(4)利用课余时间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子课题进行再研究。
5. 围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总结和评价。
(1)小组同学根据自评表进行自评
(2)小组之间根据互评表进行互评。
6. 指导教师进行主题活动总结。
三、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设计依据
1. 依据不同学生能力特点,指导学生将主题内容采用个性化的展示形式。成果展示要以交流、激励为目的,要根据学生能力特点,采用个性化的展示形式。通过展示尽可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展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例如能歌善舞类的才艺生,尽量让他多演;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尽可能让其多说;动手能力棒的学生,让其多做。
2. 依据学生收集的资料特点,指导学生采用最合理化的展示形式。成果展示的资料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的。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资料是静态的,如一篇收获感想、一幅绘画作品、一张手抄报、一件小制作、一些活动日记等;而有的成果展示资料则是动态的,如一段活动视频、一场才艺展示、一个实验、一次心得体会畅谈等。
3.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学生根据成果展示开展主题活动评价。教师不能放任不管,但也不能教师包办或者置身事外,成为局外人,教师应积极地与学生商量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呈现形式、展示方法、时间安排以及注意事项等基本内容,从而提高成果展示活动的效益。
四、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的评价方式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中,必须包含有多元性与多样化的评价。它包括评价目标多元与多样、评价主体多元与多样、评价工具多元与样。其中,评价主体多元与多样化是最重要的。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强调:“课程评价发展人,使学生、教师、学校也成为评价对象的同时,其价值主体有可能因其评价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保障而获得重视和提升。”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者是不确定的,有领导、学生、家长、社会机构、社会上的个人等,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例如:教师组织课程时是评价的主体;同学评议、小组评议时学生或学生小组是评价的主体;在活动中,相关的企业、社区、机关、专家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和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增加了评价的难度,但更容易通过评价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实践。
在评价的方式上,教师要把握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特点。例如:在上《寻找身边的美》的成果展示方法指导课上,分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活动成果。预设小组展示的形式、内容时,我及时捕捉契机,设计了能充分体现自我评价方法的互动环节。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表达出自己对各小组前期活动的看法、意见,然后通过小组内部的简单评述后进行小组间的互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