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鬼工”杜士元的两件徽雕精品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氏老宅——苏州怡园不仅以布置精致巧丽著称于世,更以“过云楼”内收藏大量的古代法书名画、版本书籍、彝鼎古玩而名重于时。
  “过云楼”的第一代主人顾文彬(1811-1889年),字蔚如,号子山,晚号艮盒,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汉阳知府、浙江宁绍台道等。生平酷好书画收藏,为保存好所收藏的书画文玩等,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筑造一座专为收藏书画的楼宇,题名为“过云楼”。意取苏东坡:“书画于人,不过是烟云过眼而已”,大有今日归己,明日不知飘向何方的脱俗风范。
  凡遇国难家祸,顾氏族人均以保护文化遗产为第一。“过云楼”所珍藏文物在顾氏几代人手里历经磨难,特别是民国以后,军阀混战,外患不断,日寇侵华时期,江南沦陷,环境险恶,“过云楼”所藏书画、古玩等最终在顾氏后裔的精心保护下于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捐赠给国家。1951年与1959年两次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古书画计308件。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过云楼”的第五代即顾则扬的二女儿顾榴女士与丈夫何杲先生,把几件留作纪念的,珍藏了多年的珍贵文物也捐赠给江苏常熟博物馆(当时为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两件在清代有“鬼工”之称的杜士元微雕作品。
  
  其中一件为清代杜士元创作的橄榄核雕“东坡泛舟赤壁”,纵1.4厘米、横3.5厘米、宽1.2厘米,核舟呈深枣红色。此器就着橄榄核天然的外廓弧线随形而雕琢成船底与船篷。橄榄核舟上陈设齐全,船首置有桌椅,摆放着杯盘菜肴,东坡等三人围坐饮酒阔谈。船尾有一童子蹲于炉前烹茶,一艄公持篙撑船;另一童子匍匐于船篷顶上,似在收拾渔具,又似在倾听客人交谈。全船六人大如米粒,而肩背、面庞修饰圆浑,五官虽仅以草草数刀雕琢,然而表情却顾盼有神,刻画生动。 核舟底有“乾隆乙丑年造,仙传杜士元”行书雕款。此外,另作水浪状象牙底座以承核舟,座底有行书雕款:“皮肉生来有益长,其中将他造船行,网船家家多子孙,渔翁得乐尝端阳”,描绘了橄榄的妙用和渔家的乐趣。另配紫檀红木雕刻仿橄榄外盒,酷似风干橄榄,使整件艺术品更趋完美。
  橄榄核舟雕刻技艺精致、细腻,力求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但在具体的人物、物件上精确而又写实。舟中人物的衣冠、桌椅等都再现宋代的生活情景。人物的神情、举止,都‘哈当地体现了人物的身份与心情;船篷、门窗、器具等样样刻画精细,舟上门窗尚可开启自如。核舟与象牙座上所刻行书款细若发丝,却字迹清晰娴熟、笔划遒劲有力。在方寸之间造就出如此杰作,真可谓极尽工巧,令人称绝,当今天的人们正为明代王叔远的桃核雕“东坡泛舟赤壁”不知藏匿何处而缺憾时,我却为有幸欣赏清代杜士元的橄榄核雕“东坡泛舟赤壁”而感到欣慰。
  另一件为杜士元桃核雕十八罗汉,纵2.2厘米,横3厘米,厚1.2厘米,深枣红色。此器利用蝶形联体双核雕刻而成。桃核两面以浮雕、镂空等手法刻罗汉十八尊,立者、坐者、诵经者、持法杖者、入定于龛中者、环坐指划而议论者、跣足曲膝者等,生动有致。其间还雕琢有祥云、松树和一只正与罗汉们嬉戏玩耍的生气勃勃的老虎,整个画面悠闲祥和。有行书雕款日“天生双桃核,人间士元刻”。笔画细若蚊足而字迹清晰娴熟、遒劲有力。
  核雕十八罗汉,所刻人物、松树、祥云等,刀法细腻、技艺精湛、布局严密。在不足方寸的杉桃核上雕刻出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及景物。罗汉五官雕琢精致,个个神情不一,栩栩如生,自然景物则刻画得惟妙惟肖。
  如此细微的艺术品,而今的人们要欣赏,却还得借助放大镜才能看个仔细,可见,巧夺天工,匠心独运。不愧为一代名家绝作。
  
  杜土元,清代乾隆时苏州核雕艺人,有“鬼工”之誉。能将橄榄核或桃核雕刻成舟,每成一舟,值白银五十两。又善在象牙上作浮雕“十八罗汉渡海图”。曾被乾隆皇帝召入京城,专为皇家雕刻。另据钱泳《履园丛话》记载,杜士元,号鬼工,他所雕刻的核舟,一件可得白银五十两,可是他不轻易制作。经年游荡不羁,只有贫困之极时才雕刻。清高宗弘历闻其名,招他到宫里,赏赐甚丰,他却因不自由而终日闷闷不圃桃核雕十八罗汉背面乐。有一天他跑入圆明园,砍下一枝紫竹做成洞箫,然后坐在一棵大松树上吹箫,如此冒讳,高宗以为他疯了,命他离去,于是他回到苏州仍然好饮如故。艺术家的这种野逸不训、刚直不阿的性格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这种性格在作品的刻款中也有体现,如“天生双桃核,人间士元刻”、“乾隆乙丑年造,仙传杜士元”等。
  “过云楼”顾氏五代族人历经艰险,视保护文化遗产为第一,最终把祖传文化瑰宝捐献给国家博物馆,使这批珍贵文物得到更为妥善的保藏,同时又可深入展开研究,为进一步宣传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真可谓“过眼云烟”化为“映世霞晖”,这正是应了顾氏老宅石雕大门额上所刻的“霞晖渊映”四个隶书大字。
  目前顾榴女士与何杲先生均已八十余岁高龄,我衷心地祝愿二位老人健康长寿,晚年幸福。
  (责编:陌楚)
其他文献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菜式和烹调方法千变万化,我国历代的饮食器具品种繁多,已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清代的鱼盘,更以其独特的造型,艳丽的图案,特别是以鱼通“余”,寓意着年年有余,而倍受中外人士喜爱。  历代饮食器的发展过程,不但印证了中国的文明进程,更足见美食与美器之间存在一种相伴相依的关系,有句古话:“美食不如美器”,其实从古代到现代,我国的饮食文化一直很讲究美食佳肴也要精致的
期刊
“中国保利2005广州夏季拍卖会”开槌在即●金通达藏近现代名家书画专场精彩纷呈、真实可靠●中国古代书画专场翰墨聚珍●中国近现代、当代书画专场力作迭出●中国油画、水彩、版画专场推陈出新、尽显春秋  由广东保利拍卖行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保利2005广州夏季拍卖会”将于2005年6月19日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举行,此为今年广州地区最具规模和档次的国际性艺术品拍卖活动。  “翰墨聚珍——金通达藏近现代名家书画
期刊
地块完美的中华奇石(亦称观赏石或赏石),如同一首无言的诗、一幅立体的画、一曲无声的音乐,这并不夸张。问题在于如何去发现、鉴赏?大家都知道,诗、画、音乐这类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按照自己的艺术构思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还可以复制出若干个完全相同的艺术品。我们称这种艺术品为人工艺术品。奇石是大自然造化的、经过人发现与包装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天然石质艺术品。我们称其为天然艺术品,也可以称其为天人合一的特殊艺术品
期刊
(二)坑仔岩:石质优良,滋润,虽稍逊色于老坑或麻子坑,但至今仍是端溪名坑中的高级砚材。石品花纹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捺及各种石眼,尤以石眼多著称。石眼色翠绿居多,间有色黄,形似鸟兽眼。  坑仔岩龙纹砚(图5)  年代:清规格:长19厘米,宽14.5厘米,厚2.8厘米  石质极为优良,色青紫带蓝。砚形上窄下宽,艺人利用砚台周边凹凸不平的位置巧妙雕刻云龙饰纹,随形开墨堂,墨堂中有名贵的微尘青花、鹅
期刊
当你在大自然的环抱中,忘情地流连于无垠绿野和雄山秀水之间,会心旷神怡,不能自己。当你在艺术的殿堂中,专注地沉湎于画家作品的独特魅力时,也会心旌摇动,感慨万端。  当欣赏马伯乐的画作时,也会觉得非常惬意和舒服,悠然自得。他笔下的那些古贤、逸士,个个蕴藉而典雅,神态各异,仿佛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款款熟人。不经意就让你产生了一种淡淡的宁静和愉快。画作中的一山一木是那样的有情韵,有真趣,使人忍不住大为感叹
期刊
“万岁”,是永远活着的意思,是臣下对皇帝的祝贺之辞,今介绍两枚辽(契丹)万岁钱。  (一)“皇帝万岁”,径4厘米,厚0.3厘米,重38克,铜色青黄,钱厚字深,参见《图典》①1445图,刘春声藏品,标价2500元(笔者按:估价偏低),钱文字体和钱体大小与笔者收藏完全一致,唯刘君藏品背光幕,而我的钱背是巨星、巨月,左右人物作朝拜状,刘君那枚是正用品,而我的这枚是寺庙的供养钱,与北宋“淳化元宝”金钱属同
期刊
罗马和长安是在世界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古都,罗马文明和汉代文明华美恢宏、博大精深,犹如一段灿烂的星河,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与意大利文化活动和遗产部考古总局主办的“古罗马与汉长安——东西方文明比较大展”于2005年4月20日至7月20日在西安成功举办。    此次东西方文明比较大展展出了凝聚着古罗马人智慧,代表罗马文明最高成就的众多珍贵
期刊
宁波东方秋季拍卖会,除古代字画有亮点外,近现代名家更有夺目之处。如已故摄影家华国璋先生同一上款的13位大师精制册页,撸力挥毫,精心绘制,这都是近几年极为难得的绝品,由于华先生生前为人为事极具文人气概,深得这些大师们的衷心爱戴和尊敬,展册拜读,恰似先贤古风扑面而来。  陈佩秋竹林翠鸟一向是藏家争夺的焦点,再加上这次拍卖会上还有刘旦宅先生人物,谢稚柳先生补墨竹和题款的作品,两幅画作都有“茂强同志”同一
期刊
2005年7月5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席张柏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暨国际科学研讨会,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中国西安举行。这是继2004年在苏州市举行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又一次在我国举行的重要会议。    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    新闻发布会由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杨扬主持。国内外40多家媒体记者出席。
期刊
王奇寅,字颂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美术》主编,中国画百家之一,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海安人大代表、政协常委、政协书画会常务副会长、书画院院长。地址:江苏省海安人民中路49号邮编:226600电话:0513-8851121传真:0513-8160789手机:13862700709    陈恺良近期佳作欣赏    陈恺良先生是上世纪30年代与徐悲鸿、沈逸千、梁鼎铭并称画马四杰的张一尊先生的关
期刊